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DDC法结合强夯法处理回填砂岩碎屑及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海峰
李振军
+3 位作者
滕光亮
白学伟
张进虎
宋振江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2-831,共10页
首次针对西北地区典型深厚回填砂岩碎屑及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孔内深层超强夯(SDDC)工法结合强夯法复合地基工后浸水试验。结果表明:(1)复合地基受水浸湿时,竖向渗透最大影响深度为8~10 m,径向最大影响宽度为2~4 m,建议在处理大厚度回...
首次针对西北地区典型深厚回填砂岩碎屑及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孔内深层超强夯(SDDC)工法结合强夯法复合地基工后浸水试验。结果表明:(1)复合地基受水浸湿时,竖向渗透最大影响深度为8~10 m,径向最大影响宽度为2~4 m,建议在处理大厚度回填砂岩碎屑时,基础外缘处理宽度2~4 m即可;(2)复合地基受水浸湿时地表及深部土体沉降较小,湿陷得到有效消除,在满足变形和承载力的要求下,建议处理深度达到10 m即可,可不考虑因地表浸水引起的地基土附加沉降变形;(3)长期监测深部土体,1年累计最大沉降量较小,满足规范对地基沉降变形要求,地基处理基本消除了回填土自重下的固结沉降;(4)复合地基受水浸湿后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原回填土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dc
工法
强夯法
浸水试验
砂岩碎屑回填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才辉
周小松
+1 位作者
乔建伟
李鑫磊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为了给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工法)处理Q_(2)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方案提供优化参数,以西安灞桥某地基处理项目为背景,基于离散元数值方法和原位测试技术,研究不同黄土地层参数、不同SDDC工法设计参数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挤密效果的影响,并...
为了给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工法)处理Q_(2)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方案提供优化参数,以西安灞桥某地基处理项目为背景,基于离散元数值方法和原位测试技术,研究不同黄土地层参数、不同SDDC工法设计参数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挤密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最后基于试验段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SDDC工法对细粒径、粒径比小和刚度低的地基挤密效果更显著,土体的初始孔隙率、剪切模量和泊松比变化对地基挤密效果的影响较小。适当增大夯击能和成孔直径,可有效提高地基挤密效果,橄榄型锤对地基的挤密宽度影响更显著,矩形锤对挤密影响深度更有优势。本场地建议SDDC工法的设计参数是:采取橄榄型锤施工,单次夯击能不宜低于800 kJ、成孔直径D=1.2~1.4 m;受施工扰动影响,地表以下及桩底以上2 m范围内挤密效果较差,建议采取其他辅助压实手段消除端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内深层强夯法(
sddc
工法)
湿陷性黄土
加固效果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DDC法结合强夯法处理回填砂岩碎屑及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海峰
李振军
滕光亮
白学伟
张进虎
宋振江
机构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2-831,共10页
基金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科技发展基金(KY2020-KC03)。
文摘
首次针对西北地区典型深厚回填砂岩碎屑及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孔内深层超强夯(SDDC)工法结合强夯法复合地基工后浸水试验。结果表明:(1)复合地基受水浸湿时,竖向渗透最大影响深度为8~10 m,径向最大影响宽度为2~4 m,建议在处理大厚度回填砂岩碎屑时,基础外缘处理宽度2~4 m即可;(2)复合地基受水浸湿时地表及深部土体沉降较小,湿陷得到有效消除,在满足变形和承载力的要求下,建议处理深度达到10 m即可,可不考虑因地表浸水引起的地基土附加沉降变形;(3)长期监测深部土体,1年累计最大沉降量较小,满足规范对地基沉降变形要求,地基处理基本消除了回填土自重下的固结沉降;(4)复合地基受水浸湿后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原回填土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关键词
sddc
工法
强夯法
浸水试验
砂岩碎屑回填区
Keywords
super
down-hole
dynamic
consolidation(
sddc
)
method
dynamic
compaction
immersion test
sandstone backfill areas
分类号
P319.56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才辉
周小松
乔建伟
李鑫磊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9110)。
文摘
为了给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工法)处理Q_(2)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方案提供优化参数,以西安灞桥某地基处理项目为背景,基于离散元数值方法和原位测试技术,研究不同黄土地层参数、不同SDDC工法设计参数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挤密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最后基于试验段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SDDC工法对细粒径、粒径比小和刚度低的地基挤密效果更显著,土体的初始孔隙率、剪切模量和泊松比变化对地基挤密效果的影响较小。适当增大夯击能和成孔直径,可有效提高地基挤密效果,橄榄型锤对地基的挤密宽度影响更显著,矩形锤对挤密影响深度更有优势。本场地建议SDDC工法的设计参数是:采取橄榄型锤施工,单次夯击能不宜低于800 kJ、成孔直径D=1.2~1.4 m;受施工扰动影响,地表以下及桩底以上2 m范围内挤密效果较差,建议采取其他辅助压实手段消除端部效应。
关键词
孔内深层强夯法(
sddc
工法)
湿陷性黄土
加固效果
离散元
Keywords
super
down-hole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
sddc
)
collapsible loess
compaction
effect(CE)
discrete element
分类号
TU444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DDC法结合强夯法处理回填砂岩碎屑及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研究
张海峰
李振军
滕光亮
白学伟
张进虎
宋振江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
朱才辉
周小松
乔建伟
李鑫磊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