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效率SBM-ML模型的5个造纸大国生态效率测算
1
作者 刘沙沙 乔元波 +1 位作者 谢运生 邓蕙菁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6,共12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造纸行业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亟待提升,本研究基于2010—2019年美国、中国、日本、巴西和加拿大5个造纸大国的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造纸行业的生态效率,选用Malmquist-Luenberger(ML)指...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造纸行业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亟待提升,本研究基于2010—2019年美国、中国、日本、巴西和加拿大5个造纸大国的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造纸行业的生态效率,选用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模型探索其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国家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差异大且各具不同演变特征:美国、日本、巴西、加拿大、中国造纸行业的生态效率10年均值分别为0.9327、0.8951、0.7541、0.4853、0.3462。美国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的“W”型变化态势;中国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呈现逐年递增的变化态势;日本和巴西的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变化态势;加拿大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平稳变化态势。各国家造纸行业生态效率变化受到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美国、日本、巴西和加拿大4个国家造纸行业生态效率的ML指数受技术进步(TC)指数的影响更大,中国则受到效率改进(EC)指数的影响更大。表明资源利用和管理极大地影响着生态效率的高低,同时政策和市场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且可持续的。最后从技术革新、资源利用管理以及污染物防控等方面提出了造纸行业的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行业 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非期望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pio与全局Super-SBM-DEA模型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
2
作者 李竹青 吴枭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1期9-14,共6页
水资源短缺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工业高质量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而提升工业用水效率是解决西北城市群缺水与工业发展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12-2021年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Tapio模型厘清城市工业发展... 水资源短缺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工业高质量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而提升工业用水效率是解决西北城市群缺水与工业发展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12-2021年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Tapio模型厘清城市工业发展与工业用水之间的脱钩关系,同时借助全局Super-SBM-DEA模型对各城市的工业用水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渭南、铜川、平凉为强脱钩外,其他城市为弱脱钩状态;在不同时间段各个城市工业用水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山西省和甘肃省,陕西省工业用水效率不仅个别城市表现出色,且在整体水平上也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平原城市群 Tapio模型 全局super-sbm-DEA模型 脱钩关系 工业用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SBM模型的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臧俊梅 唐春云 +2 位作者 王秋香 李宽 李利番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4-74,共11页
研究目的:揭示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Super-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从时间序列看,2009—2019年广东... 研究目的:揭示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Super-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从时间序列看,2009—2019年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总体呈现微弱下降趋势,研究期内均值为0.783;区域上,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持续提升,西翼、东翼和山区则呈不同幅度降低趋势。(2)从空间维度看,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呈高—低效率区多核心成片集中分布格局。(3)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空间非均衡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且区域间差距为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超变密度,区域内差距的贡献率最小。(4)整体而言,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技术影响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分异,其中水田面积占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耕地面积为主导影响因子,但四大区域主导影响因子及其作用力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科学配置资源以推进耕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注重耕地利用的非期望产出效应,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耕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率 super-sbm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地理探测器 空间非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三阶段SBM模型的建筑业碳排放效率研究
4
作者 王成军 魏向峰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6期19-25,共7页
建筑业作为传统的高碳排、高耗能行业,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其碳排放问题已成为相关研究的重点。采用排放系数法和三阶段SBM模型分别测度了陕西省2013—2022年的建筑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效率。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地区建筑业碳排放量... 建筑业作为传统的高碳排、高耗能行业,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其碳排放问题已成为相关研究的重点。采用排放系数法和三阶段SBM模型分别测度了陕西省2013—2022年的建筑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效率。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地区建筑业碳排放量呈现陕北>关中>陕南的“北高南低”分布格局。第三阶段效率值结果显示陕西省整体碳排放水平不高,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前后的效率值结果对比反映出外部环境确实对效率值存在较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在逐步减小,同时,各市效率值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这种地区差异亦有逐年缩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超效率 三阶段sbm模型 碳排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SBM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输计划效率评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柯廷 纪成嫣 +1 位作者 倪少权 信聪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不断扩充,线路间联系更为紧密,线网运输计划作为轨道交通的核心技术文件,其评估选优是运营组织的核心问题。研究围绕轨道交通线网运输计划编制及其效率评估,分析了线网运输计划的编制目标和影响因素,从运能运量...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不断扩充,线路间联系更为紧密,线网运输计划作为轨道交通的核心技术文件,其评估选优是运营组织的核心问题。研究围绕轨道交通线网运输计划编制及其效率评估,分析了线网运输计划的编制目标和影响因素,从运能运量匹配性、列车运行技术性、候车客流饱和性和列车衔接协调性4个方面建立线网运输计划效率相关评估体系;对指标进行筛选并分类处理,提出基于超效率的Super-SBM模型的线网运输计划效率评估方法,考虑松弛变量求解并选择更新效率值;以某城市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对备选运输计划效率进行测算得到最优备选方案,并基于投影原理分析其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提出方案优化调整思路,为轨道交通线网运输计划评估选优及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运输计划 效率评估 super-sbm模型 超效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我国农业用水效率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覃梦香 伍国勇 《南方农村》 2022年第4期4-9,30,共7页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实现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静态Super-SBM模型计算我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利用核密度函数估计农业用水效率的...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实现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静态Super-SBM模型计算我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利用核密度函数估计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趋势,并从动态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效率加以分解,对农业用水效率的演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9年全国农业用水效率均值从0.581上升至0.779,增长了34.08%,农业用水效率有了显著提升,但省际农业用水效率差异显著;三个区域的农业用水效率值由高到低排序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多年均值分别为0.813,0.520,0.454。据Malmquist指数分解结果显示,31个省份中有15个省份的技术效率低于1,反映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super-sbm模型 核密度估计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M模型的额敏灌区农业用水效率时空特征分析
7
作者 王世威 范文波 +4 位作者 马军勇 杨海梅 任聪哲 李顺顺 刘雨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5-1180,共6页
基于新疆额敏灌区2009—2021年各项数据指标,利用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9—2021年农业用水效率均值为0.938,处于较高利用状态;灌区全要素生产... 基于新疆额敏灌区2009—2021年各项数据指标,利用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9—2021年农业用水效率均值为0.938,处于较高利用状态;灌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值均大于1,农业用水效率总体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技术进步起重要作用;空间上,农业用水效率按地区排序由大到小表现为东北部、西部、中部,具体为东北部农业用水效率均值为1.499,中部与西部农业用水效率均值分别为0.495和0.540;种植构成、产值构成与年平均气温是影响额敏灌区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敏灌区 农业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长制下江西省水环境治理效率评价研究——基于超效率SBM和Tobit模型
8
作者 吴桨 张兰婷 +3 位作者 方媛瑗 付莎莎 杨平 刘聚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124,132,共7页
为探讨河长制实施背景下江西省水环境治理的成效,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Tobit模型,对2010年至2021年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水环境治理效率开展测算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水环境治理效率从2010年的0.948下降至2014年的0.7... 为探讨河长制实施背景下江西省水环境治理的成效,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Tobit模型,对2010年至2021年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水环境治理效率开展测算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水环境治理效率从2010年的0.948下降至2014年的0.792,然后增加到2021年的0.978,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此外,江西省水环境治理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赣北优于赣中、赣中优于赣南的特点。自河长制实施以来(2016年至2021年),江西省的水环境治理效率提高了9.4%。分析还发现,经济水平和科技创新对江西省水环境治理效率呈正相关,而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和空间集聚则表现为负相关。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江西省各地水环境治理效率提升的关键。研究成果可为江西省水环境治理效率提升、河长制的实施以及打造生态文明的“江西样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治理效率 河长制 超效率sbm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土空间效率演进特征与综合分区
9
作者 李强 高威 江婉婷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4,共13页
研究目的:揭示国土空间效率分异特征与演进规律,构建国土空间效率综合分区为国土空间利用和治理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探索性数据分析,空间聚合法。研究结果:(1)各个空间效率均具上升态势,国土空间效率与城镇空间效率... 研究目的:揭示国土空间效率分异特征与演进规律,构建国土空间效率综合分区为国土空间利用和治理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探索性数据分析,空间聚合法。研究结果:(1)各个空间效率均具上升态势,国土空间效率与城镇空间效率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农业空间效率分异以粮食主产区为主体动态演进,生态空间效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且各空间效率关联性均以集聚为主导。(2)分类型空间效率分区反映主导空间效率对主体功能要求的多元响应,但各主体功能与其所对应的主导空间效率的协调状态均不理想。(3)国土空间效率—主体功能共进区反映国土空间利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要求,国土空间效率牵引—主体功能失衡区体现国土空间效率综合效应的带动作用,国土空间效率劣势—主体功能牵引区中主体功能借助主导空间效率发挥支撑作用,国土空间效率—主体功能共退区表征主体功能实现与国土空间综合利用相对失衡。研究结论:国土空间效率存在优化空间且空间异质性显著,针对各分区的空间效率特点及所存问题,提出精细化国土空间利用优化策略,因地制宜地开展系统性国土空间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效率 演进特征 综合分区 超效率sbm模型 城市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演化特征分析
10
作者 董大朋 陆小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08-211,249,共5页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苏南地区的增长表现要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出下降态势,并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演化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从强化农业技术应用、协调区域农业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提升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sbm超效率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模型的辽宁省农业碳排放效率及驱动因素分析
11
作者 黄天阳 谢立勇 +4 位作者 邓天乐 祖天时 赵洪亮 郭李萍 王鑫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434,共11页
为科学核算辽宁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和碳减排潜力,基于2000—2021年辽宁省农用物资投入、农地利用、土壤碳排放、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5部分20类碳源的统计数据,构建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并采用碳源系数法对农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采用超效率SB... 为科学核算辽宁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和碳减排潜力,基于2000—2021年辽宁省农用物资投入、农地利用、土壤碳排放、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5部分20类碳源的统计数据,构建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并采用碳源系数法对农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农业碳排放效率及其投入指标松弛量;进一步运用LMDI模型分解农业碳排放主要的驱动因素: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农业劳动力规模,计算其贡献值并探究其碳排放的效益值。结果表明:1)22年间辽宁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在前11年持续增长,后11年波动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波动降低。2)农用物资投入、农地利用、土壤碳排放、水稻种植、畜禽养殖导致的农业碳排放量年平均占比依次为36.72%、0.23%、11.36%、5.12%和46.58%。3)22年间,农业碳排放效率由0.19提升至1.04,主要因为投入指标的持续优化,具体表现为农业从业人数、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膜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等松弛量均逐渐减少。4)农业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力规模,其累计碳排放效应分别为8712.01万和266.98万t,其占比分别为46.02%和1.41%;碳减排的驱动因素为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其累计碳排放效应分别为−9596.30万、−238.09万和−116.33万t,占比分别为50.69%、1.26%和0.61%。建议通过减少种植业化肥使用、优化畜禽养殖管理、提升农业技术效率、合理调整经营规模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辽宁省农业低碳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碳排放效率 驱动因素 超效率sbm模型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SBM/Malmquist的广东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勇 周霞 张骁 《工业工程》 201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分析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特征,指出创新型产业集群中丰富的协同创新活动是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有效方法,并提出创新平台是协同创新的优良载体,建设创新平台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在实证分析中利用DEA-SBM超效率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将创新... 分析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特征,指出创新型产业集群中丰富的协同创新活动是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有效方法,并提出创新平台是协同创新的优良载体,建设创新平台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在实证分析中利用DEA-SBM超效率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将创新平台加入到创新效率测度的投入变量中,以专利申请数为产出变量,对广东省不同地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不同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之间的创新效率整体较高但是存在一定差异;创新平台作为创新投入变量是一个能深刻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集群之间的创新平台建设差异较大,一些地区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基于此提出5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集群 创新效率 DEA-sbm超效率模型 MALMQUIST指数 创新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SBM的中国农业水资源环境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0
13
作者 刘渝 宋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农业是我国最大的水资源消耗产业,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水环境污染排放是推进农村"绿水青山"战略的必然选择。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中国各省区和八大区域2011-2015年间的农业水资源环境效率,采... 农业是我国最大的水资源消耗产业,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水环境污染排放是推进农村"绿水青山"战略的必然选择。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中国各省区和八大区域2011-2015年间的农业水资源环境效率,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业水资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我国大部分省区的农业水资源环境效率呈现递增的趋势;地区分布上,东部沿海地区效率值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北、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三大农业主产区的效率值排名相对靠后。Tob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作物种植结构降低了效率,节水技术类因素并未发挥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规制呈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环境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影响因素 TOBI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产品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 被引量:5
14
作者 万凤娇 邱志成 邹蔚 《物流技术》 2022年第9期42-46,共5页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分析所选取的因素对流通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在测算期内呈现上...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分析所选取的因素对流通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在测算期内呈现上升趋势;各流域间效率有所差异;各影响因素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各有异同。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创新与规模提升、注重区域间协同发展以及打造吸引型物流企业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产品 流通效率 超效率sbm Tobit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海绵城市建设效率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志鼎 吴勃璋 +1 位作者 陈映柔 孙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7-160,共4页
测度海绵城市建设效率有利于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以海绵城市建设的资本存量、相关从业人数、市政设施建设水平作为投入指标,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作为产出指标,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度28个试... 测度海绵城市建设效率有利于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以海绵城市建设的资本存量、相关从业人数、市政设施建设水平作为投入指标,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作为产出指标,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度28个试点海绵城市在2016~2019年的建设效率。结果表明,2016~2019年28座试点海绵城市中达到DEA有效的城市有9座,DEA无效的城市有19座;资本投入冗余与环境效益产出不足是造成DEA无效的主要原因。我国海绵城市全要素效率值在2016~2019年均大于1,资源配置能力逐步提升;但其中有10座城市全要素效率值小于1,存在退步情况,需通过优化组织管理水平、提升建设技术等手段提效。研究成果可为构建高效高水平的海绵城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 海绵城市 建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与SBM-Malmquist模型的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保乾 李昕燃 《资源与产业》 2022年第3期21-31,共11页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资源,一直处于被过度开发利用的状态。文章对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水资源效率的内涵,引入环境污染等负面因素,对工业水...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资源,一直处于被过度开发利用的状态。文章对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水资源效率的内涵,引入环境污染等负面因素,对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重新界定,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内涵进行补充,其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时空特征,以此来探讨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方法。文章在蓝水足迹与灰水足迹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解法,选择工业从业人员(劳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资本)、蓝水足迹(自然资源)作为投入变量,将工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变量,将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变量,构建了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9—2019年的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和区域的蓝水足迹具有波动性,灰水足迹呈下降趋势。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发现环境因素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规模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的因素在各个省份、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源于技术进步。因此建议长江经济带的不同省份可以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通过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结合等方式来提高规模效率、加强区域合作,通过投入产出要素的优化提高效益、减少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sbm模型 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 蓝水足迹 灰水足迹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科技成果转化与GTFP——来自江西县域数据的证据
17
作者 罗斌 周慧伟 梁成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为提升金融服务绿色生产力发展的质效,基于2017—2021年江西县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调节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GTFP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正向促进县域GTFP提升,此效应在... 为提升金融服务绿色生产力发展的质效,基于2017—2021年江西县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调节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GTFP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正向促进县域GTFP提升,此效应在江西赣东北地区以及贫困地区更为明显;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城镇化率在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县域GTFP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是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县域GTFP的中介机制;技术变化与规模变化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县域GTFP的关键因子。为江西数字普惠金融的靶向覆盖、县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转化增效提供了现实思路,有助于培育壮大县域绿色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GTFP 科技成果转化 超效率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胡务 李天驹 刘芮含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4-73,共10页
工伤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客观地评价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效率并识别其影响因素对于工伤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2010—2022年我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工... 工伤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客观地评价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效率并识别其影响因素对于工伤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2010—2022年我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GML指数和面板Tobit模型分析各地区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效率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2010—2022年,各地区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在2022年仍有将近一半省域的效率水平没有达到DEA有效,且这些省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各地区之间有着显著差异。(2)自2018年起,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共同推动各地区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效率水平的提高。(3)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安全生产规制及城市化率水平对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且这一影响在三大经济区间内存在较大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保险制度 运行效率 super-sbm模型 GML指数 面板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淡水渔业养殖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冯传祠 方恬 +1 位作者 杨文滔 刘定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97-202,共6页
根据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核密度估计对该地区淡水渔业养殖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探究,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长江经济带淡水渔业养殖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长江经济... 根据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核密度估计对该地区淡水渔业养殖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探究,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长江经济带淡水渔业养殖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淡水渔业养殖发展态势良好,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是内部分异较明显。其中,东部地区淡水渔业养殖效率有所下降且起伏较大,中部地区淡水渔业养殖效率下降的趋势最为明显,西部地区近年来淡水渔业养殖效率快速上升;在渔业效率中,自然环境要素驱动力>社会经济要素驱动力>生产投入要素驱动力。根据研究结果,对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渔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地理探测器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SBM和ML的航空公司碳排放效率研究
20
作者 魏中许 牟健 《舰船电子工程》 2023年第1期129-133,154,共6页
为探究我国航空公司碳排放效率的特征和差异,探寻民航运输企业碳减排的多元路径,论文测算了我国九家航空公司2011-2019年碳排放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航空公司碳排放效率进行了针对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 为探究我国航空公司碳排放效率的特征和差异,探寻民航运输企业碳减排的多元路径,论文测算了我国九家航空公司2011-2019年碳排放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航空公司碳排放效率进行了针对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公司碳排放效率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呈波动增长趋势,技术效率是主要提升力;各类航空公司碳排放效率差异显著,呈现出民营>国有,小型>中型>大型的格局,但近几年这种差异有所减小;航空公司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整体为下降趋势,但发展潜力较好,主要受技术进步的约束。因此,航空公司需要不断推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合理规划自身运营管理的规模,积极构建绿色发展的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公司 碳排放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