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ift control method for the local time at descendi ngnode based on sun-synchronous orbit satellite 被引量:5
1
作者 Yang Yong'an Feng Zuren +1 位作者 Sun Linyan Tan W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1期141-145,共5页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hift factors of the descending node local time for sun-synchronous satellites and proposes a shift control method to keep the local time shift within an allowance range. It is found that th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hift factors of the descending node local time for sun-synchronous satellites and proposes a shift control method to keep the local time shift within an allowance range. It is found that the satellite orbit design and the orbit injection deviation are the causes for the initial shift velocity, whereas the atmospheric drag and the sun gravitational perturbation produce the shift acceleration. To deal with these shift factors, a shift control method is put forward, through such methods as orbit variation design, orbit altitude, and inclination keeping control.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have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contro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engineering sun-synchronous orbit satellite local time of descending node drift control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一箭多星航天发射任务初轨预报方法研究
2
作者 何锋 朱明明 高杰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发射场测控系统在一箭多星航天发射任务初轨预报时,可用火箭末级入轨段测量数据较短,且缺乏星箭分离后卫星的有效测量数据。面对发射结果快速评定的需求,基于简化的动力学统计定轨模型,设计了一种并行的一箭多星航天发射任务初轨预报方... 发射场测控系统在一箭多星航天发射任务初轨预报时,可用火箭末级入轨段测量数据较短,且缺乏星箭分离后卫星的有效测量数据。面对发射结果快速评定的需求,基于简化的动力学统计定轨模型,设计了一种并行的一箭多星航天发射任务初轨预报方法。通过引入常量脉冲加速度修正星箭分离冲量的摄动,使用鲁棒加权最小二乘方法(rlowess)提高算法对异常值的鲁棒性和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秒级的实时性,在最佳初轨预报的测量区间长度下有米级的预报精度,能有效地满足一箭多星航天发射结果快速评定对初轨预报的实时性和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箭多星 航天发射 初轨预报 鲁棒加权最小二乘法 发射结果快速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期轨道预报中大气阻力系数补偿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舒莳 龚建村 +1 位作者 刘四清 苗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利用地磁平静期的CHAMP卫星精密星历对多个弧段的大气阻力系数进行解算,找到了适用于轨道预报的最优系数,分析了最优阻力系数与地磁指数、迹向残差的关系,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大气阻力系数补偿算法。针对中长期轨道预报的需求,该算... 利用地磁平静期的CHAMP卫星精密星历对多个弧段的大气阻力系数进行解算,找到了适用于轨道预报的最优系数,分析了最优阻力系数与地磁指数、迹向残差的关系,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大气阻力系数补偿算法。针对中长期轨道预报的需求,该算法能够降低定轨弧段较短条件下阻力系数的解算误差。将该补偿算法应用于不同时期CHAMP卫星和天宫一号的轨道预报,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结果表明预报精度能够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预报 大气阻力 CD系数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参数回归的联合定轨误差估计仿真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德勇 王正明 +1 位作者 潘晓刚 王炯琦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92-1695,共4页
通过对联合定轨非线性影响因素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参数建模与非参数分量表示相结合的联合定轨非线性半参数回归建模方法。首先讨论了联合定轨模型及常值系统误差估计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广义非线性半参数回归联合定轨模型,设... 通过对联合定轨非线性影响因素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参数建模与非参数分量表示相结合的联合定轨非线性半参数回归建模方法。首先讨论了联合定轨模型及常值系统误差估计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广义非线性半参数回归联合定轨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卫星轨道参数、系统误差参数及模型误差估计算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半参数模型轨道估计精度优于经典最小二乘轨道估计精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广义非线性半参数回归联合估计方法能将模型误差和随机误差有效分离,同时联合定轨精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从实际应用角度验证了半参数回归联合定轨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定轨 半参数回归 模型误差 非线性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批处理确定卫星轨道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潘旺华 文援兰 +1 位作者 廖瑛 朱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17-1921,1954,共6页
由于卫星轨道观测数据中含有非线性影响因素,必然会降低定轨精度。在半参数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估计并消除观测数据中存在的非线性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批处理确定卫星轨道的方法,以提高定轨精度;然后... 由于卫星轨道观测数据中含有非线性影响因素,必然会降低定轨精度。在半参数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估计并消除观测数据中存在的非线性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批处理确定卫星轨道的方法,以提高定轨精度;然后,在理论上证明了在测量数据存在非线性影响因素的情形下,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批处理确定卫星轨道方法的定轨精度高于经典的批处理定轨精度;最后,对中低轨卫星应用批处理定轨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批处理确定卫星轨道方法分离出观测数据中的白噪声和非线性影响因素,从而可以在观测数据中消除非线性影响因素,提高定轨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处理 轨道确定 半参数回归模型 非线性估计 小波阈值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转动惯量参数在轨辨识的最优激励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雅君 廖瑛 刘翔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3,130,共6页
根据矩阵分析理论研究了转动惯量参数的可辨识性问题,从姿态动力学方程导出关于未知参数的线性回归模型,将回归矩阵的条件数作为参数可辨识度的定量指标,以可辨识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最优控制模型;应用解最优控制问题的伪谱法,计算控... 根据矩阵分析理论研究了转动惯量参数的可辨识性问题,从姿态动力学方程导出关于未知参数的线性回归模型,将回归矩阵的条件数作为参数可辨识度的定量指标,以可辨识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最优控制模型;应用解最优控制问题的伪谱法,计算控制力矩陀螺的指令轨线,使得惯量参数的辨识精度和收敛速度显著提高;在仿真中采用双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参数辨识,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最优激励设计方法可以改善参数辨识性能,同时该方法对先验信息误差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辨识 转动惯量 可辨识度 回归模型 最优控制伪谱法 双无迹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RM辅助的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土壤湿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磊 吴秋兰 +3 位作者 张波 梁勇 洪学宝 邹文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4-1141,共8页
提出了一种支持向量回归机(SVRM)辅助的北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反射信号土壤湿度反演方法。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右旋圆极化(RHCP)天线和左旋圆极化(LHCP)天线接收体制进行了地基实验,采集了北斗GEO卫星直射、反射... 提出了一种支持向量回归机(SVRM)辅助的北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反射信号土壤湿度反演方法。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右旋圆极化(RHCP)天线和左旋圆极化(LHCP)天线接收体制进行了地基实验,采集了北斗GEO卫星直射、反射信号原始数据,并从中提取直射、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结合北斗GEO卫星的高度角与方位角信息作为输入,烘干称重法获取的土壤湿度作为输出对使用径向基(RBF)核函数的ε-SVRM进行了训练。独立测试集上的结果表明,SVRM辅助的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土壤湿度反演方法获取的土壤湿度结果与烘干称重法获取的土壤湿度参考值误差控制在3%以内,线性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0.8979,均方根误差RMSE为1.4926%,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特性,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 支持向量回归机(SVRM) 土壤湿度 遥感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参数行为的相轨道表示及其新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和荣 杨征宇 杨美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9-107,共9页
以不同时间尺度的电离层参数时间序列重构的相轨道,表征了该参数的复杂行为,并由此提出了参量预测的相空间相似及回归模型。两模型用于海口(20°2'N,102°20'E)f0F2和M(3000)F2的预测,取得了满... 以不同时间尺度的电离层参数时间序列重构的相轨道,表征了该参数的复杂行为,并由此提出了参量预测的相空间相似及回归模型。两模型用于海口(20°2'N,102°20'E)f0F2和M(3000)F2的预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轨道 相空间 电离层 参数 探测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最小二乘估计法的卫星精密定轨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廖瑛 潘旺华 +1 位作者 文援兰 刘翔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30-1434,共5页
由于卫星轨道观测数据中含有非线性影响因素,必然会降低定轨精度。将半参数回归模型引入卫星批处理定轨方法中,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补偿最小二乘估计法,提出了一种卫星事后轨道改进方法,以降低非线性影响并提高定轨精度。当测量数据存在... 由于卫星轨道观测数据中含有非线性影响因素,必然会降低定轨精度。将半参数回归模型引入卫星批处理定轨方法中,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补偿最小二乘估计法,提出了一种卫星事后轨道改进方法,以降低非线性影响并提高定轨精度。当测量数据存在非线性影响因素时,在理论上证明了半参数回归模型补偿最小二乘估计法优于经典最小二乘估计法。最后,对中低轨卫星定轨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补偿最小二乘估计法的卫星事后轨道改进方法分离出观测数据中的非线性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定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处理 精密定轨 半参数回归模型 补偿最小二乘 非线性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区域覆盖遥感卫星椭圆轨道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欣 姚璜 张靖 《导航定位学报》 2015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在航天遥感任务分析与设计过程中,特殊类型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回归轨道等)是卫星轨道设计的重要选择。当前遥感卫星轨道设计研究主要集中于太阳同步、回归的圆轨道设计方面,此类轨道具有全球覆盖、固定重访周期等独特优势,但是,面向热... 在航天遥感任务分析与设计过程中,特殊类型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回归轨道等)是卫星轨道设计的重要选择。当前遥感卫星轨道设计研究主要集中于太阳同步、回归的圆轨道设计方面,此类轨道具有全球覆盖、固定重访周期等独特优势,但是,面向热点区域侦察与监控等区域覆盖任务时,太阳同步轨道难以保证对特定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和快速重访。本文针对区域覆盖任务需求,在介绍临界轨道、回归轨道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椭圆临界回归轨道遥感卫星轨道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回归特性定量描述参数,分析了回归系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具有拱线静止特性椭圆轨道的设计流程,并根据区域覆盖要求给出了轨道设计算例,最后椭圆临界回归轨道的特性、适用任务类型进行了分析,算例表明该种轨道可对局部目标实施高分辨率成像,缩短轨道的回归周期,还保证了对同一纬度目标成像时分辨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临界回归椭圆轨道 临界轨道 回归轨道 区域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轶睿 魏锐利 +1 位作者 蔡季平 李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进行住院费用分析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文中研究上海某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7月间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临床诊治及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对6年间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 目的进行住院费用分析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文中研究上海某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7月间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临床诊治及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对6年间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逐步回归的多因素分析。结果6年间平均住院费用7071.4元,住院费用中位数7038.7元,住院费用构成中所占比例居前3位的是手术材料费、西药费、化验费分别占54.3%、13.3%和8.1%。以住院费用为因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婚姻状况、患者来源、并发症情况、前路开眶术、既往治疗情况、眼球移位情况、住院年份、术前天数8项因素对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众多,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降低应采用综合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病 海绵状血管瘤 住院费用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波雷达多站跟踪数据的时间对齐与轨道解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正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20,共8页
连续波雷达是目前外火箭轨道测量的主要高精度设备。由于各种原因,各测站的时间不能完全一致,导致轨道解算的误差。文章对测量机理和时间不对齐量进行分析,利用轨道参数可以用多项式表述的特点,建立了一个估计时间不对齐量和轨道多... 连续波雷达是目前外火箭轨道测量的主要高精度设备。由于各种原因,各测站的时间不能完全一致,导致轨道解算的误差。文章对测量机理和时间不对齐量进行分析,利用轨道参数可以用多项式表述的特点,建立了一个估计时间不对齐量和轨道多项式系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给出了参数估计方法和估计的误差。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表明,用该方法可以给出轨道参数和各站时间不对齐量较高精度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雷达 时间对齐 航天器 火箭轨道 轨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系统设计中的基频变换及不可预测性估计算法
13
作者 晋建秀 丘水生 刘云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10,共6页
文中基于混沌吸引子周期轨道理论的频域分析概念和矩阵分析原理,提出了一种混沌系统基波频率变换方法.基于该方法对Lorenz和Chua系统分别进行了不同基频的硬件电路参数设计,并对其产生的信号频谱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此基频变换方... 文中基于混沌吸引子周期轨道理论的频域分析概念和矩阵分析原理,提出了一种混沌系统基波频率变换方法.基于该方法对Lorenz和Chua系统分别进行了不同基频的硬件电路参数设计,并对其产生的信号频谱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此基频变换方法的正确性.文中还讨论了混沌系统不可预测性的估计算法,提出了回归频度的改进计算式,并对所设计的3 kHz基频的Lorenz和Chua电路的不可预测性强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计算式提高了不同混沌系统不可预测性强弱的评估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频变换 不可预测性 回归频度 周期轨道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定轨非线性模型估值的偏差修正算法
14
作者 赵德勇 周海银 王正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634-3638,3642,共6页
从理论上推导了联合定轨非线性参数回归模型估值的偏差与均方误差的表示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算法的参数估值的偏差修正方法。通过对联合定轨非线性半参数回归模型结构的分析,建立了参数估值的偏差与方差的近似表示公式,并设计了非... 从理论上推导了联合定轨非线性参数回归模型估值的偏差与均方误差的表示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算法的参数估值的偏差修正方法。通过对联合定轨非线性半参数回归模型结构的分析,建立了参数估值的偏差与方差的近似表示公式,并设计了非线性半参数联合定轨模型估值的偏差修正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联合定轨非线性回归模型估值偏差修正方法能够进一步改善卫星联合定轨精度,从实际应用角度验证了偏差修正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定轨 非线性回归模型 非线性半参数模型 模型结构分析 偏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无迹粒子滤波的编队卫星相对运动估计
15
作者 魏喜庆 宋申民 张保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5-1219,共5页
由于地球引力和大气阻力等因素造成的模型不确定性,使常规滤波方法用于卫星编队飞行相对运动估计时精度不高。为克服这种影响,提出了一种融合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的无模型无迹粒子滤波(model-free unscented ... 由于地球引力和大气阻力等因素造成的模型不确定性,使常规滤波方法用于卫星编队飞行相对运动估计时精度不高。为克服这种影响,提出了一种融合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的无模型无迹粒子滤波(model-free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MF-UPF)方法。对近圆轨道的双星编队问题,新方法通过高斯过程回归对已有的量测数据学习建立相对运动模型,有效地避免了模型不确定性造成的滤波性能下降。仿真对比验证了无模型无迹粒子滤波在编队飞行相对运动估计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圆轨道 编队飞行 建模不确定 粒子滤波 高斯过程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修正方法的严格回归轨道设计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盛庆 杜耀珂 陈筠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0-426,共7页
通过分析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轨道根数和星下点经度/纬度的关系,推导了一组轨道根数的修正公式。基于高精度轨道动力学模型和升交点位置确定方法,构造了关于轨道半长轴和轨道倾角的迭代修正方法。针对偏心率矢量的动力学系统所具有的极... 通过分析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轨道根数和星下点经度/纬度的关系,推导了一组轨道根数的修正公式。基于高精度轨道动力学模型和升交点位置确定方法,构造了关于轨道半长轴和轨道倾角的迭代修正方法。针对偏心率矢量的动力学系统所具有的极限环特性,构造了平均法求其解析近似,从而实现冻结轨道特性对偏心率和近地点幅角的迭代修正。结合迭代修正,得到一组严格回归的轨道根数。该轨道能够重访空间目标点,具有较高的回归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回归轨道 太阳同步回归轨道 冻结轨道 迭代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扰动期间低轨目标轨道预报的误差修正 被引量:5
17
作者 苍中亚 薛炳森 程国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4-551,共8页
针对地磁扰动期间大气密度变化造成的低轨目标较大的轨道预报误差,提出一种根据POES卫星观测的极光能量注入数据改进短期轨道预报的方法。分析表明CHAMP卫星的沿迹大气密度及轨道衰减与极光能量注入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线性回归方法... 针对地磁扰动期间大气密度变化造成的低轨目标较大的轨道预报误差,提出一种根据POES卫星观测的极光能量注入数据改进短期轨道预报的方法。分析表明CHAMP卫星的沿迹大气密度及轨道衰减与极光能量注入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轨道半长轴衰减及阻力调制系数的修正公式,并使用修正后的阻力调制系数取代两行元(TLE)中的该系数带入SGP4模型进行位置预报。该方案考虑了外推过程中地磁扰动引起的大气密度响应,能更准确地反映外推过程中大气阻力对轨道的影响。将其应用到2008年CHAMP卫星和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预报中,结果表明,半长轴和位置的预报误差可分别降低50%和30%左右。进一步对不同年份、不同轨道高度的目标进行了预报误差修正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预报 地磁扰动 大气密度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探一号卫星严格回归轨道管道导航在轨应用与验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盛庆 王禹 +3 位作者 岳杨 刘美师 王嘉轶 栗双岭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0,共10页
严格回归轨道的设计基于高阶次的地球非球形引力场模型,属于太阳同步回归、冻结轨道,回归周期始末的地固系空间轨迹高度重合.卫星在轨的自主管道导航以地面设计的严格回归轨道作为参考轨道,卫星与参考轨道形成一个虚拟编队.严格回归轨... 严格回归轨道的设计基于高阶次的地球非球形引力场模型,属于太阳同步回归、冻结轨道,回归周期始末的地固系空间轨迹高度重合.卫星在轨的自主管道导航以地面设计的严格回归轨道作为参考轨道,卫星与参考轨道形成一个虚拟编队.严格回归轨道的设计未考虑大气阻力,卫星在轨由于大气阻力导致的轨道衰减可由自主定轨与参考轨道的偏差进行估算.为了实现参考轨道的重复使用,严格回归轨道的设计也未考虑历元相关的日月三体引力等摄动影响,轨道倾角的长期运动和周期运动规律需要结合在轨数据进行辨识.本文应用陆探一号的在轨遥测数据,对上述轨道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回归轨道 管道导航 太阳同步回归轨道 冻结轨道 虚拟编队 大气阻力 日月三体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格回归轨道的管道导航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盛庆 杜耀珂 +1 位作者 王文妍 吴敬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6,共7页
分析了作为参考轨道的严格回归轨道与卫星在轨运行状态的相对运动关系,提出近地遥感卫星的管道导航方法。由于参考轨道的设计只考虑高精度的地球非球形摄动,与在轨卫星的动力学环境存在差别,这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切航向漂移。基于高精度... 分析了作为参考轨道的严格回归轨道与卫星在轨运行状态的相对运动关系,提出近地遥感卫星的管道导航方法。由于参考轨道的设计只考虑高精度的地球非球形摄动,与在轨卫星的动力学环境存在差别,这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切航向漂移。基于高精度的轨道动力学模型和位置确定方法,设计了卫星与参考轨道采样点的沿航向对齐算法,从而获取了卫星相对参考轨道采样点的相位时间偏差和卫星在参考轨道编队坐标系切航向平面内的相对运动轨迹,进而引入椭圆的"最小二乘适配法"获取相对运动轨迹的特征量。所研究的管道导航方法可应用于基于GNSS测量数据的卫星自主轨迹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回归轨道 管道导航 沿航向对齐 相对运动轨迹 相位时间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覆盖圆的太阳同步回归轨道卫星目标轨迹调整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竹翀 王剑锋 +3 位作者 张蔚 柳丽 朱子亨 魏银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91,共9页
遥感卫星星座在环境监测、地理测绘等领域运用中,需要考虑目标轨迹分布的优化问题。轨迹分布与星座的重访能力和进出站间隔保持等应用需求密切相关。目前对星下点轨迹分布的优化和调整还缺乏准确实用的方法,存在卫星数目增多带来的计算... 遥感卫星星座在环境监测、地理测绘等领域运用中,需要考虑目标轨迹分布的优化问题。轨迹分布与星座的重访能力和进出站间隔保持等应用需求密切相关。目前对星下点轨迹分布的优化和调整还缺乏准确实用的方法,存在卫星数目增多带来的计算量增加问题和对多种需求综合考虑不够的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太阳同步回归轨道遥感卫星星座的目标轨迹分布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覆盖圆”的准确、直观的优化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在同一框架下考虑卫星相位保持和重访性能优化问题,并能对多目标重访性能优化问题给出一种直观有效的解决方案。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用于卫星星座设计和在轨卫星星座的性能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轨迹 覆盖圆 星间相位 回归轨道 卫星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