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fferent Exogenous Substances on Seed Germination of Isatis indigotica Under Drought Stres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Isatis indigotica leaves
1
作者 Wang Hao Qin Jingjing +4 位作者 Shi Zhe Song Jiayao Ma Wuqiong Wang Huimin Cao Jinju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2期66-75,共10页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ree exogenous substanc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Isatis indigotica leavesand their efficacy in alleviating drought stress, and explore the methods of applying exogeno...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ree exogenous substanc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Isatis indigotica leavesand their efficacy in alleviating drought stress, and explore the methods of applying exogenous substances to efficient cultivationof Isatis indigotica.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was used to simulate drought stress to deal with seeds of Isatis indigotica at thegermination stage (concentration: 0, 10%, 15%, and 20%).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exogenous growth regulators [microbialinoculum (MI),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and salicylic acid (SA)] and PEG were implemented in seeds of Isatis indigotica.The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and the mitigation of exogenous substances were observed by statistics of seed germination potential,germination rate, hypocotyl length, and radicle length of each treatment.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substances on the content ofalkaloids, crude protein and free amino acids in the leaves of Isatis indigotica grown in a greenhouse were determined after sprayingexogenous substances on the plants. The differences of germination potential, germination rate, hypocotyl length, and radicle lengthamong 15% PEG stress treatment, 10% PEG stress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were significant (P<0.05). According to the predesignedgermination standard, the seeds did not germinate under 20% PEG stress treatment. When the PEG concentration was 15%, the resultsof seed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germination rate after adding MI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under stress alone (P<0.05).When exposed to 10% PEG stress, the supplementation of GABA led to a notable increase in radicle length of Isatis indigotica seeds,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to other three treatments. The application of MI and GABA under 15% PEG stress resulted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radicle and hypocotyl length of Isatis indigotica seeds compared to other two treatments. The contentof the total alkaloids in leaves of Isatis indigotica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spraying GABA. Meanwhile, the contents of crudeprotein and the total free amino acids were kept constant after spraying exogenous substances. Application of MI and GABA couldalleviate drought stress of Isatis indigotica. The content of the total alkaloids in leaves of Isatis indigotica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after spraying GA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atis indigotica fort. exogenous growth regulator drought stress chemical composition leaves of isatis indigot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灌区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波 张立军 +1 位作者 蔡子平 牛家瑜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32-1036,共5页
通过对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下板蓝根的生长动态和产量及药用成分的测定,得出河西灌区板蓝根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以指导河西灌区板蓝根生产的科学施肥。以当地板蓝根主栽品种安徽亳州种为试材,开展了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研究。结果表... 通过对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下板蓝根的生长动态和产量及药用成分的测定,得出河西灌区板蓝根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以指导河西灌区板蓝根生产的科学施肥。以当地板蓝根主栽品种安徽亳州种为试材,开展了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河西灌区板蓝根生产中N的适宜用量为255~300 kg/hm^(2),苗期、生长旺盛期、收获期对N的需求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需氮量的9.21%、43.65%、47.14%;P_(2)O_(5)的适宜用量为150~225 kg/hm^(2),苗期、生长旺盛期、收获期对P_(2)O_(5)的需求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P_(2)O_(5)需量的15.80%、25.91%、58.29%;K_(2)O的适宜用量为150~225 kg/hm^(2),苗期、生长旺盛期、收获期对K_(2)O的需求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K_(2)O需量的20.83%、19.38%、5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氮磷钾 养分需求 施肥量 河西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地区菘蓝干物质和品质动态积累研究及评价
3
作者 杨福红 赵鑫 +3 位作者 刘东 宋梦莎 王盼 杜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讨陇东地区菘蓝干物质和药用成分积累规律,并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通过定期调查菘蓝农艺指标和HPLC法测定板蓝根中尿苷、鸟苷、(R,S)-告依春、腺苷含量积累变化规律,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不同时期板蓝根的综合利用价值。结果株... 目的探讨陇东地区菘蓝干物质和药用成分积累规律,并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通过定期调查菘蓝农艺指标和HPLC法测定板蓝根中尿苷、鸟苷、(R,S)-告依春、腺苷含量积累变化规律,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不同时期板蓝根的综合利用价值。结果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叶片数、叶重、根长、根粗、根重,以及尿苷、鸟苷、(R,S)-告依春、腺苷含量等指标在不同生长时期存在显著变化,并且各指标的峰值不在同一时期;不同品系间上述各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隆德菘蓝和2008-6-2综合利用价值的加权关联度在10月9日最高,2008-11和2016-2在10月24日最高,整体上2008-6-2和2016-2种质优于2008-11和隆德菘蓝。结论建议陇东地区菘蓝最佳采收期为10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干物质 品质 动态积累 综合评价 陇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兰根中三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残留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汤锋 岳永德 +2 位作者 花日茂 葛世玫 耿少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9-72,共4页
研究了板蓝根中3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残留分析方法。以石油醚为萃取溶剂,分别用索氏抽 提法、浸渍振荡法、超声波法提取。提取液经100 mL丙酮∶0.05 mol/L氯化钙溶液(1∶1)液 -液分配净化后,以弗罗里硅土柱净化,5%乙酸乙酯-石油醚淋... 研究了板蓝根中3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残留分析方法。以石油醚为萃取溶剂,分别用索氏抽 提法、浸渍振荡法、超声波法提取。提取液经100 mL丙酮∶0.05 mol/L氯化钙溶液(1∶1)液 -液分配净化后,以弗罗里硅土柱净化,5%乙酸乙酯-石油醚淋洗,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 测器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10-10~4×10-10g,氯氰菊酯 、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5×10-3、5×10-3、2×10-3 mg/kg。3种提取方法对板蓝根的添加回收率、变异系数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兰根 中药材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残留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形态及其比例对菘蓝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唐晓清 肖云华 +4 位作者 赵雪玲 周海凤 李臻颖 林志超 杨月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采用砂培法栽培菘蓝,以菘蓝叶与根的干重、主根长度与直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为指标,研究三种氮素形态,即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酰胺态氮[CO(NH2)2-N]四种不同浓度对菘蓝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为菘蓝栽培生产中高效利用氮肥... 采用砂培法栽培菘蓝,以菘蓝叶与根的干重、主根长度与直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为指标,研究三种氮素形态,即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酰胺态氮[CO(NH2)2-N]四种不同浓度对菘蓝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为菘蓝栽培生产中高效利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素处理能增加菘蓝叶与根的干重,铵态氮对菘蓝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最显著,而酰胺态氮与硝态氮对主根直径的影响相近,硝态氮对菘蓝的叶干重、根干重与根冠比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形态氮素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硝态氮对叶绿素和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酰胺态氮对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的影响最显著,铵态氮对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有显著影响。不同形态氮素通过对菘蓝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的影响实现对其生长状况的影响,其中硝态氮对菘蓝生长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氮素形态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孟红梅 韩多红 +2 位作者 李彩霞 陶晓英 杨晓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3-216,共4页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对其全株的处理表明:胚根长、下胚轴长、胚根鲜重、下胚轴及子叶鲜重均随NaCl胁迫浓...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对其全株的处理表明:胚根长、下胚轴长、胚根鲜重、下胚轴及子叶鲜重均随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电导率却随溶液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种子 萌发 NACL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菘蓝农艺性状与药材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恩军 陈垣 +3 位作者 韩多红 蔡子平 张芬琴 张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9-406,共8页
为探究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特征,明确药材产量形成的决定因子,合理评价与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及选育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18份国内菘蓝主栽区的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11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 为探究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特征,明确药材产量形成的决定因子,合理评价与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及选育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18份国内菘蓝主栽区的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11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探讨菘蓝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菘蓝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CV)达9.83%~69.22%,根鲜重、叶鲜重和叶面积的CV均大于60%,大青叶和板蓝根产量的CV大于50%,根直径、叶干物质含量、根长、根干物质含量CV较小。大青叶产量与根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片干物质含量呈负相关,与其他农艺性状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板蓝根产量与叶、根干物质含量均呈负相关,与其他农艺形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大青叶产量和板蓝根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回归模型,经统计学检验,两个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89、0.982。通过通径分析,确定影响大青叶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依次为叶片数(0.715)、叶鲜重(0.594)、根鲜重(0.140)和侧根数(0.131),而影响板蓝根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为根长(0.837)和根鲜重(0.592)。菘蓝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青叶产量形成的决定因子为叶片数、叶鲜重、根鲜重和侧根数;板蓝根产量形成的决定因子为根长和根鲜重。高产型大青叶的品种特征为叶片数多、叶和根鲜重均重、侧根数较多;高产型板蓝根的品种特征为根长和根鲜重。本研究为菘蓝种质资源鉴定及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农艺性状 相关和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药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吕婷婷 肖云华 +2 位作者 吴群 唐晓清 王康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37-2042,共6页
采用砂培方式,研究了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的萌发、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ALA缓解菘蓝受盐胁迫伤害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1)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在100mmol·... 采用砂培方式,研究了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的萌发、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ALA缓解菘蓝受盐胁迫伤害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1)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在100mmol·L-1 NaCl胁迫下受到明显的抑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自然含水量均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2)盐胁迫下适宜浓度的ALA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率、自然含水量及SOD、POD和CAT活性,降低了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并以16.7mg·L-1 ALA处理盐胁迫下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大,其幼苗的SOD、POD、CAT活性最强。研究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菘蓝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适宜浓度的ALA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伤害,提高植株的抗盐性,并以16.7mg·L-1 ALA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5-氨基乙酰丙酸 盐胁迫 种子萌发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菘蓝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温春秀 翟彩霞 +5 位作者 刘灵娣 王丽英 田伟 陈丽莉 李若楠 张彦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135,共5页
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对不同生长期菘蓝叶、根产量及其氮素吸收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为氮素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调查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不同生长期根(板蓝根)和叶(大青叶)干质量,并测定叶、根氮素含量和... 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对不同生长期菘蓝叶、根产量及其氮素吸收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为氮素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调查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不同生长期根(板蓝根)和叶(大青叶)干质量,并测定叶、根氮素含量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75kg/hm2,大青叶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为150kg/hm2时,板蓝根产量、根冠比、植株氮素吸收量及产值达到最高值,超过150kg/hm2时开始下降。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60~100cm的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应增加,从而对环境污染的风险明显增大。综合大青叶、板蓝根产量及其氮素吸收量、根冠比、0~100cm土壤硝态氮的结果可知,氮的合理用量为1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菘蓝 产量 氮素吸收量 土壤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营养对苗期菘蓝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唐晓清 肖云华 +1 位作者 王康才 吕婷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51-1858,共8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及其不同浓度配比对苗期菘蓝的单株干重、叶内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1)影响苗期菘蓝单株干重的氮素形态依次为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及其不同浓度配比对苗期菘蓝的单株干重、叶内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1)影响苗期菘蓝单株干重的氮素形态依次为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2)不同氮素形态对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有差异,铵态氮影响最大,其次是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不同形态氮素配合施用后均能促进P、K、Ca、Mg、Cd、Mn、Cr、Sr 8种元素的吸收,但不利于Ni和Fe的吸收;元素吸收受铵态氮影响最大的矿质元素有K、Ba、Se、Ni、B、Si、Fe 7种元素,受硝态氮影响最大的元素有P、Cd、Ti、Al、Cu 5种元素,受酰胺态氮影响最大的元素有Na、Ca、Mg、Zn、Mo、Mn、Cr、Sr 8种元素。研究表明,不同形态氮素对苗期菘蓝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应注重酰胺态氮与无机的铵态氮、硝态氮的配合施用;适宜氮素形态及其配比能提高叶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并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从而有效地促进菘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氮素营养 硝酸还原酶 矿质元素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营养对不同产地菘蓝的干物质积累、根外形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吕婷婷 施晟璐 +5 位作者 唐晓清 林志超 赵江涛 周海凤 李臻颖 王康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5-40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处理水平对菘蓝干物质积累、根外形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其栽培生产中最佳施氮形态及比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5个产地的菘蓝植株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氮、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N...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处理水平对菘蓝干物质积累、根外形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其栽培生产中最佳施氮形态及比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5个产地的菘蓝植株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氮、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NH+4-N/NO-3-N=75/25、NH+4-N/NO-3-N=50/50、NH+4-N/NO-3-N=25/75和酰胺态氮,分析比较了不同产地植株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相关参数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铵、硝态氮混合(NH+4-N/NO-3-N=75/25和NH+4-N/NO-3-N=50/50)施用有利于陕西商洛菘蓝的生长,而甘肃张掖菘蓝则在全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处理下,地下部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的积累效应大。酰胺态氮处理有利于促进安徽亳州、甘肃张掖、安徽阜阳和山西运城菘蓝地下部干物质的积累。甘肃张掖菘蓝与陕西商洛菘蓝的主根直径和侧根数分别在NH+4-N/NO-3-N=25/75和NH+4-N/NO-3-N=50/50处理时最大。与对照相比,氮素处理能有效提高菘蓝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其中对安徽阜阳菘蓝的促进作用最强,且全硝处理时其叶绿素含量最大。氮素处理也有利于提高菘蓝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其中陕西商洛菘蓝的光合相关参数最高。[结论]不同产地植株对氮素处理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生产中应根据不同产地采取不同的施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氮素处理 干物质积累 根外形品质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菘蓝根和叶的生物量与活性成分对氮素形态的响应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晓清 肖云华 +2 位作者 赵雪玲 杨月 王康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研究氮素形态对菘蓝生长与活性成分的影响,为菘蓝栽培生产中高效利用氮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栽培菘蓝,以菘蓝根与叶的生物量、叶片靛蓝、靛玉红、总生物碱含量及根系(R,S)-告依春、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菘蓝营养生长... [目的]研究氮素形态对菘蓝生长与活性成分的影响,为菘蓝栽培生产中高效利用氮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栽培菘蓝,以菘蓝根与叶的生物量、叶片靛蓝、靛玉红、总生物碱含量及根系(R,S)-告依春、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菘蓝营养生长后期对3种氮素形态即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酰胺态氮(CO(NH2)2-N)的5种不同氮素浓度的响应。[结果]氮素处理增加了菘蓝叶与根的鲜质量,菘蓝的叶鲜质量、根鲜质量与根冠比对硝态氮的响应最为显著;叶片靛蓝、靛玉红、总生物碱含量与根系多糖含量对铵态氮响应最显著,而根系(R,S)-告依春含量则对硝态氮响应最显著,说明叶片与根系的活性成分对不同形态氮素响应存在差异。以2.5 mmol·L-1NH+4-N、5.0 mmol·L-1NO-3-N和10.0 mmol·L-1CO(NH2)2-N为最佳组合,该组合下菘蓝单株叶鲜质量、根鲜质量、总生物碱与靛玉红含量均为最大,分别为66.59 g、40.91 g、34.48 mg·g-1和2.26 mg·g-1。[结论]3种氮素配合施用能显著地影响菘蓝的生长与活性成分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生物量 活性成分 氮素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适宜采收期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松光 曾令杰 +1 位作者 陈矛 秦民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确定板蓝根适宜的采收期。方法:通过HPLC法比较测定了板蓝根生长期内腺苷的含量,同时以常规方法比较了生长期内干物质积累动态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在板蓝根的生长过程中,腺苷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在 11... 目的:确定板蓝根适宜的采收期。方法:通过HPLC法比较测定了板蓝根生长期内腺苷的含量,同时以常规方法比较了生长期内干物质积累动态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在板蓝根的生长过程中,腺苷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在 11月份前增长最快,其干物质积累在 12月份达到最高。结论:综合考虑板蓝根中的腺苷含量、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及其产量,板蓝根适宜的采收期为 11月至 1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适宜采收期 腺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菘蓝活性成分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晏枫霞 王康才 +1 位作者 唐晓清 罗春红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5-739,共5页
探讨氮素形态对菘蓝活性成分累积及4种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为菘蓝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采用砂培方法栽培菘蓝,测定同一氮素水平不同氮素形态(NH4+-N:NO3--N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下菘蓝生物量、叶中靛蓝和靛... 探讨氮素形态对菘蓝活性成分累积及4种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为菘蓝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采用砂培方法栽培菘蓝,测定同一氮素水平不同氮素形态(NH4+-N:NO3--N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下菘蓝生物量、叶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根中多糖含量及氮、磷、钾和镁4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菘蓝生物量随铵硝比的降低先增加后下降;提高NH4+-N的比例,有利于菘蓝叶片靛玉红和根中多糖的积累,全硝营养(NH4+-N/NO3--N为0∶100)时靛蓝含量最高(11.40 mg/g),为最低的3倍;NH4+-N比例较高时,促进氮和磷的积累,NO3--N比例较高时,促进钾、镁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活性成分 矿质元素 菘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营养对菘蓝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白钰 唐晓清 +4 位作者 施晟璐 王雨 杨月 王永中 王康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为探讨氮营养对菘蓝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动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菘蓝营养生长前期和后期分别施用不同次数的氮素组合A[7.5 mmol·L-1的(NH4)2SO4,2.5 mmol·L-1的KNO3,5.0 mmol·L-1的CO(NH2)2]和组合B[2.5 mmol·L-... 为探讨氮营养对菘蓝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动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菘蓝营养生长前期和后期分别施用不同次数的氮素组合A[7.5 mmol·L-1的(NH4)2SO4,2.5 mmol·L-1的KNO3,5.0 mmol·L-1的CO(NH2)2]和组合B[2.5 mmol·L-1的(NH4)2SO4、5.0 mmol·L-1的KNO3、10.0 mmol·L-1的CO(NH2)2],分别记作T1~T9,测定了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生长指标和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2个氮素组合施用不同次数后,叶绿素、叶干重与根干重随时间逐渐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叶的靛蓝、靛玉红和根的(R,S)-告依春含量随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在采样后期T3的主根直径、T1的根干重、T7的叶干重、T4的根(R,S)-告依春含量、T2的叶靛蓝含量与T3的叶靛玉红含量为各处理间最大。结合菘蓝根、叶干重及其叶内指标成分靛玉红含量、根内(R,S)-告依春含量,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板蓝根药材,建议前期施用1次氮素组合A,后期施1次氮素组合B;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大青叶药材,建议菘蓝生长前期施3次氮素组合A,后期施1次氮素组合B。本研究结果为菘蓝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氮营养 生长 靛蓝 靛玉红 (R S)-告依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延缓剂PP_(333)和B_9对菘蓝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胜珍 客绍英 +1 位作者 马作东 马艳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28-1431,共4页
为提高菘蓝试管苗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P333(1~6 mg/L)和B9(10~60 mg/L)对菘蓝种子萌发及试管苗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B9浓度除20 mg/L外,其余浓度均促进菘蓝种子萌发。B9对菘蓝试管苗具有延缓生长的作用。... 为提高菘蓝试管苗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P333(1~6 mg/L)和B9(10~60 mg/L)对菘蓝种子萌发及试管苗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B9浓度除20 mg/L外,其余浓度均促进菘蓝种子萌发。B9对菘蓝试管苗具有延缓生长的作用。适宜浓度的B9处理(20 mg/L)可使试管苗矮化,生长健壮,提高生根率及生根数量。而菘蓝试管苗对PP333极为敏感,在低浓度下(≤2 mg/L)即对菘蓝试管苗的生长产生强烈抑制,高浓度下(≥4 mg/L)菘蓝试管苗大量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试管苗 PP333 B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菘蓝种子中营养物质积累过程及不同采收期种子的活力差异 被引量:9
17
作者 叶青 董娟娥 +1 位作者 李小平 梁宗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72,共4页
从菘蓝刚长出小角果时开始定期采样,测定种子各生长发育阶段的干粒重及种子中蛋白、还原糖、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累积含量,并对不同时期采收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发芽率、发芽势等,以确定种子采收时间与种子活力的关系。试验结果显... 从菘蓝刚长出小角果时开始定期采样,测定种子各生长发育阶段的干粒重及种子中蛋白、还原糖、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累积含量,并对不同时期采收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发芽率、发芽势等,以确定种子采收时间与种子活力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菘蓝种子中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干粒重在5月下旬达到最大值7.410g;从04—11~04—20,种子中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分别于04—19达到最大值17.30和54.00g/kg,之后呈先急剧降低后缓慢降低的趋势,同期淀粉含量不断卜升;菘蓝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5月之前快速积累,到05-05达到最大值32.34g/kg,之后含量亦呈先急剧降低后缓慢降低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在5月份呈缓慢增长趋势;不同时间采收的种子活力差异极显著,种子活力与成熟度成呈正相关,但是过熟的种子活力急剧下降,5月底至6月初为种子的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种子 采收期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中的氨基酸 被引量:25
18
作者 万绍晖 杨浩 耿秀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8-410,共3页
建立了板蓝根中指标性成分精氨酸、脯氨酸和谷氨酸的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化试剂,将氨基酸在碱性条件下衍生化,然后直接进样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采用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inochrom ODS-BP柱(250... 建立了板蓝根中指标性成分精氨酸、脯氨酸和谷氨酸的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化试剂,将氨基酸在碱性条件下衍生化,然后直接进样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采用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inochrom ODS-BP柱(250 mm×4.6 mm i.d.,5 μm),流动相醋酸钠缓冲溶液(pH 6.4)-乙腈(体积比为850∶150),检测波长360 nm,采用外标法定量.该文同时对谷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进行定性,并对精氨酸和脯氨酸进行定量.精氨酸和脯氨酸的进样量分别为0.627~5.016 μg和0.874~7.000 μg时,其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6和0.999 5).精氨酸和脯氨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 (n=8))和98.4% (RSD为2.3% (n=8)).对板蓝根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板蓝根中精氨酸的含量最高,脯氨酸次之,谷氨酸含量很少.该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板蓝根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化 2 4-二硝基氟苯 精氨酸 脯氨酸 谷氨酸 板蓝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对板蓝根根腐病菌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红梅 曹静 +2 位作者 张凤巧 客绍英 王树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104,共5页
测试了12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菌落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物浓度为0.01 g/mL时,99种提取物对菌落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苦楝皮和威灵仙的抑菌率大于50%,北沙参的抑菌率达到了10... 测试了12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菌落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物浓度为0.01 g/mL时,99种提取物对菌落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苦楝皮和威灵仙的抑菌率大于50%,北沙参的抑菌率达到了100%;112种提取物对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11种提取物的抑制率在50%以上,而且北沙参和牛膝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将抑制率大于50%的11种提取物稀释为200倍,进行二次筛选,发现苦楝皮和威灵仙2种提取物对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下降,而北沙参对菌落生长抑菌率仍为100%;11种提取物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下降的幅度在21.59%~47.02%,而北沙参的抑制率最高,为74.50%。北沙参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3.621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根腐病 中草药提取物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形态和配比对菘蓝根的生长及含氮成分含量和总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吕婷婷 施晟璐 +2 位作者 唐晓清 赵雪玲 王康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70,共9页
以来源于安徽亳州、甘肃张掖、安徽阜阳、山西运城和陕西商洛的5个种源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实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法对不施氮素(对照),仅施用NO_3^--N(T1)或NH_4^+-N(T2),混合施用氮素〔n(NH_4^+-N)∶n(NO_3^--N)=75∶25(T3... 以来源于安徽亳州、甘肃张掖、安徽阜阳、山西运城和陕西商洛的5个种源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实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法对不施氮素(对照),仅施用NO_3^--N(T1)或NH_4^+-N(T2),混合施用氮素〔n(NH_4^+-N)∶n(NO_3^--N)=75∶25(T3)、n(NH_4^+-N)∶n(NO_3^--N)=50∶50(T4)和n(NH_4^+-N)∶n(NO_3^--N)=25∶75(T5)〕以及仅施用CO(NH2)2(T6)条件下各种源菘蓝的单株根鲜质量和干质量,根折干率,根中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含量,以及单株根中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总量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条件下不同种源间菘蓝根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差异;而与各自的对照相比,不同施氮条件下同一种源菘蓝根的各项指标也有一定差异。总体来看,安徽亳州和山西运城种源菘蓝根的生长指标均在T6组中较高,甘肃张掖种源根的生长指标则在T2组中相对较高,安徽阜阳种源根的生长指标在T5组中最高,陕西商洛种源根的生长指标在T4组中较高。各施氮条件下安徽亳州种源菘蓝的单株根中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总量均低于其对照,并在T6组中相对较高;甘肃张掖和陕西商洛种源根的上述3项指标分别在T2和T3组中最高,而安徽阜阳和山西运城种源根的上述3项指标则分别在T5和T1组中较高。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氮素形态和配比对菘蓝根生长和根中含氮成分积累的影响效应存在种源间的差异,并且对同一种源根生长和根中含氮成分积累有益的氮素形态和配比也不同。因此,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板蓝根药材,建议在菘蓝的栽培过程中针对不同种源采取适宜的施氮措施,并兼顾生长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氮素配比 菘蓝 种源 根生长 含氮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