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0.9Ga新元古代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5
1
作者 胡霭琴 韦刚健 +3 位作者 江博明 张积斌 邓文峰 陈林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7-212,共16页
天山造山带的中天山隆起带中广泛出露着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获得了东天山星星峡和西天山温泉地区片麻状花岗岩中锆石的SHRIMPU-Pb年龄,分别为(942±7)Ma(2σ)和(919±6)Ma(2σ)。这些花岗岩以特有的粗粒、巨大的眼球状片麻... 天山造山带的中天山隆起带中广泛出露着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获得了东天山星星峡和西天山温泉地区片麻状花岗岩中锆石的SHRIMPU-Pb年龄,分别为(942±7)Ma(2σ)和(919±6)Ma(2σ)。这些花岗岩以特有的粗粒、巨大的眼球状片麻结构为特征。主元素数据表明它们属于过铝质的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70%)、高K2O+Na2O(7%~≥8%),且K2O>Na2O。这些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具不同的REE含量,但它们有近于平行的REE分布曲线和明显的Eu负异常,同时代的星星峡混合岩具有较高的REE含量,明显富集LREE。它们的微量元素蛛网图几乎完全相同,均有明显的Nb、Sr、Ti、P负异常。基于Nd同位素组成研究,其εNd(t)在-4至~0之间,Nd模式年龄tDM为2.0~1.6Ga。由于放射成因Sr同位素组成非常高,不可能得到精确有意义的Sr同位素初始值。上述特征均表明这些新元古代花岗岩形成于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由古元古代地壳重熔并经历了高度的结晶分异作用而形成。综合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天山各地段,诸如温泉、赛里木湖以东、拉尔敦达坂、巴仑台和星星峡等地区较为可靠的锆石U-Pb年龄数据,我们认为天山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主要形成于960~910Ma。结合塔里木盆地周边古老地块年龄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在早新元古代时期塔里木周边和天山的古老地块可能曾组成Rodinia超大陆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花岗岩类 SHRIMP U—Pb年龄 Nd同位素组成 天山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大降坪黄铁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乾 张宝贵 +3 位作者 曹裕波 潘家永 曾天育 郝淑芝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2-243,共12页
大降坪黄铁矿床是产于云开隆起中段偏北震旦系海相碎屑岩-细碎屑岩中的层状硫化物矿床,矿床成因和海底喷气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局部经受了后期热液的叠加改造。黄铁矿的δ^(34)S值在-25.55‰—+21.07‰之间,与矿石及黄铁矿中的有机碳含量... 大降坪黄铁矿床是产于云开隆起中段偏北震旦系海相碎屑岩-细碎屑岩中的层状硫化物矿床,矿床成因和海底喷气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局部经受了后期热液的叠加改造。黄铁矿的δ^(34)S值在-25.55‰—+21.07‰之间,与矿石及黄铁矿中的有机碳含量呈反比。从条带状细粒黄铁矿到块状粗粒黄铁矿,亦即从南到北,硫同位素组成从富轻硫变为富重硫。条带状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与矿体围岩一致,为富放射成因上地壳源铅,块状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较均一,三组铅同位素比值较条带状矿石略低,为原始沉积的矿石铅与热液带来基底混合岩铅的混合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床 同位素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酸沉降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鸿斌 胡霭琴 +1 位作者 卢承祖 张国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为探讨华南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的酸沉降硫源,分别对大气降水、大气SO2、气溶胶和工业用煤、重油及其燃烧产物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的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其大气... 为探讨华南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的酸沉降硫源,分别对大气降水、大气SO2、气溶胶和工业用煤、重油及其燃烧产物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的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其大气降水δ34S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10.3‰和-4.8‰^-0.1‰.湘桂走廊地区大气降水明显的富集轻硫同位素(32S),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富集重硫同位素(34S).在煤、重油燃烧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效应研究基础上,将该地区酸雨硫源区分为4种类型,即人为成因硫、天然生物硫、海雾硫和远距离传输硫.在定量计算不同硫源对酸雨贡献的基础上.提出人为成因硫是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最强的污染硫源,而生物硫在夏季贡献突出,其贡献率分别为47%和52%.传输硫在冬季贡献率可达49%.上述结果,对研究治理华南地区的酸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硫同位素组成 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4
作者 曾志刚 蒋富清 +1 位作者 秦蕴珊 翟世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6,共9页
共收集到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的 1 2 6 4个硫同位素数据 ,结合我们对冲绳海槽Jade热液区和大西洋中脊TAG热液区中表层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研究成果 ,对比分析了不同地质 -构造环境中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硫源问题 .结... 共收集到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的 1 2 6 4个硫同位素数据 ,结合我们对冲绳海槽Jade热液区和大西洋中脊TAG热液区中表层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研究成果 ,对比分析了不同地质 -构造环境中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硫源问题 .结果表明 :(1 )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集中分布在 1‰~9‰之间 ,均值为 4 5‰ (n =1 0 42 ) ,而硫酸盐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主要分布在 1 9‰~ 2 4‰之间 ,均值为 2 1 3‰ (n =2 1 7) ;(2 )无论在洋中脊还是在弧后盆地扩张中心 ,无沉积物覆盖热液活动区中热液沉积物与有沉积物覆盖热液活动区相比 ,其硫同位素组成的分布范围相对狭窄 ;(3)各热液活动区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的不同 ,反映出各自硫源的差异性 .无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中热液成因硫化物的硫主要来自玄武岩 ,部分来自海水 ,是玄武岩和海水硫酸盐中硫不同比例混合的结果 ,而在弧后盆地和有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 ,除了火山岩以外 ,沉积物和有机质均可能为热液硫化物的形成提供硫 ;(4)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硫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和硫源的不同可能归因于海底热液体系中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岩浆演化和构造 -地质背景的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 硫同位素 地质构造 冲绳海槽 沉积物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硫酸盐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30
5
作者 杨郧城 沈照理 +3 位作者 文冬光 侯光才 赵振宏 王冬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3-562,共10页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赋存于白垩系砂岩中。为了查明地下水微咸水的成因,对40件地下水样品的水化学组成、SO42-的区域分布特征和28件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34件岩石样品进行了溶滤试验研究。结...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赋存于白垩系砂岩中。为了查明地下水微咸水的成因,对40件地下水样品的水化学组成、SO42-的区域分布特征和28件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34件岩石样品进行了溶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O42-是地下水中主要阴离子组分,具有东部低西部高,北部低南部高的区域分带特征;硫酸盐是白垩系地层中主要的易溶盐组分,并以石膏和芒硝形式存在;地下水中SO42-主要来源于地层中石膏和芒硝,其次是地层中的硫化物,少量来源于有机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 水化学组成 硫酸盐 硫同位素 溶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崇义淘锡坑钨矿床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宋生琼 胡瑞忠 +2 位作者 毕献武 魏文凤 石少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NE-NNE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于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淘锡坑钨矿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演化。研究结果显示:δ...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NE-NNE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于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淘锡坑钨矿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演化。研究结果显示:δD值介于-77‰~-45‰之间;石英矿物的δ18O值介于+7.3‰~+12.2‰之间,计算给出石英中水的δ18OH2O值介于-3.1‰~1.2‰之间。黄铁矿的δ34S值分布于0.1‰~-2.1‰之间,黄铜矿的δ34S值分布于-1.3‰~-2.3‰,毒砂的δ34S值分布于-1.4‰~-1.8‰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淘锡坑钨矿床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显示两种流体混和的特征,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为岩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氢氧硫同位素组成 淘锡坑钨矿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探讨大气颗粒物中硫的来源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广深 洪业汤 +1 位作者 朴河春 曾毅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6-429,共4页
以五级撞击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贵阳城、郊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全硫同位素组成,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大气颗粒物中硫的来源,同时初步查明了贵阳城、郊大气颗粒物全硫同位素组成在时间和粒径上的变化趋势:(... 以五级撞击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贵阳城、郊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全硫同位素组成,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大气颗粒物中硫的来源,同时初步查明了贵阳城、郊大气颗粒物全硫同位素组成在时间和粒径上的变化趋势:(1)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随粒径变小而减小。说明伴随粒径变小,颗粒物中硫的来源趋向简单,硫越来越多地由气相硫转化而来。(2)春季样品各级颗粒物的δ34S值有低于夏季的趋势。这反映出,燃煤排放的SO2通量与生物源硫化物通量在时间上的消长关系是控制颗粒物中硫的来源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颗粒物 稳定同位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8
作者 要梅娟 刘家军 +2 位作者 翟德高 王建平 邢永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2-373,共12页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典型矿床的矿石矿物进行了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方铅矿、毒砂、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的δ...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典型矿床的矿石矿物进行了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方铅矿、毒砂、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主要变化范围为-6‰~4‰,平均值为0‰,峰值出现在0‰~2‰,呈塔式分布;无明显的重硫、轻硫富集,说明硫源较单一;矿石矿物及岩石的206 Pb/204 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18.13~18.74、15.38~15.68和37.1~38.93,其平均值分别为18.38、15.54和38.09。同时,数据结果显示:成矿带的东部与西部存在较为明显的铅同位素差异,西部矿床中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造山带演化线附近,而东部矿床中铅主要集中分布在上地幔和造山带演化曲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成矿带 硫、铅同位素组成 地质意义 大兴安岭南段 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矿区花岗岩的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原垭斌 袁顺达 +3 位作者 刘晓菲 弥佳茹 轩一撒 赵盼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37-2442,共6页
黄沙坪矿床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发育的花岗岩出露面积最大仅为0.6km2,却导致铅、锌等金属巨量堆积,因此明确其成矿物质来源是理解矿床成因的关键。为探究矿床内硫的来源,本次研究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黄沙坪矿区石... 黄沙坪矿床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发育的花岗岩出露面积最大仅为0.6km2,却导致铅、锌等金属巨量堆积,因此明确其成矿物质来源是理解矿床成因的关键。为探究矿床内硫的来源,本次研究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黄沙坪矿区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系统的全岩硫同位素分析,并与已有硫化物硫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矿区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的δ34 S范围分别为+4.1‰^+7.5‰和+4.9‰^+11.4‰,与典型的S型花岗岩硫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而明显低于区内矿石δ34S值(+2.3‰^+17.5‰)。综合上述,我们认为矿区岩浆硫的同位素组成应接近或略低于花岗质岩石全岩硫同位素组成,成矿物质硫除部分来自岩浆外,很大程度上有地层或膏盐层硫的加入,这可能是黄沙坪成为区域上最大铅锌多金属矿床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岩硫同位素 成矿物质硫来源 黄沙坪矿床 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长坑金银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生 李统锦 王联魁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8-85,共8页
长坑矿床金、银矿石硫化物的δ ̄(34)S分别以高离散的负值和相对较集中的正值为特征。在主要成矿阶段硫同位素基本达到平衡或近平衡分馏条件下,采用大本模式分析表明,硫同位素分布特征可能与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不同有关,即形... 长坑矿床金、银矿石硫化物的δ ̄(34)S分别以高离散的负值和相对较集中的正值为特征。在主要成矿阶段硫同位素基本达到平衡或近平衡分馏条件下,采用大本模式分析表明,硫同位素分布特征可能与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不同有关,即形成金矿石的热液偏酸性、f_o_2效高.而银矿化期的流体近中性、f_o_2较低:此外,伴随硫化物沉淀的储库效应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热液的总硫同位素组成可取为4‰─7‰,应主要来自围岩中的沉积硫。成矿机制包括流体混合、氧化作用、水一岩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银矿床 成矿 地球化学 硫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巴塘夏塞花岗岩和银多金属矿床年龄及硫、铅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3
11
作者 应汉龙 王登红 付小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为了解四川西部夏塞银多金属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和矿化发生的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测定了该矿区绒依措和若洛隆花岗岩的Rb_Sr年龄和钾长石、黑云母及主要银矿化阶段石英的40Ar/39Ar年龄及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花岗岩的结晶年... 为了解四川西部夏塞银多金属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和矿化发生的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测定了该矿区绒依措和若洛隆花岗岩的Rb_Sr年龄和钾长石、黑云母及主要银矿化阶段石英的40Ar/39Ar年龄及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花岗岩的结晶年龄约为93Ma,银矿化年龄约为75Ma。矿石硫可能源于花岗岩,但不能排除源于弱沉积围岩的可能性;矿石、花岗岩和弱变质沉积围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铅主要源于上地壳,少量源于下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银多金属矿床 年代学 硫、铅同位素组成 夏塞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城、郊近地面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广深 洪业汤 +1 位作者 朴河春 曾毅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3-357,共5页
以五级撞击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贵阳市城、郊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全硫同位素组成,初步查明了贵阳市城、郊大气颗粒物全硫同位素组成在时空和粒径上的变化趋势:①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随粒径变... 以五级撞击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贵阳市城、郊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全硫同位素组成,初步查明了贵阳市城、郊大气颗粒物全硫同位素组成在时空和粒径上的变化趋势:①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随粒径变小而减小;②城区样品各级颗粒物的δ34S值有低于郊区的趋势。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是追踪酸雨的物质来源、评估甲硫、二甲硫等反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等工作的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硫同位素组成 分级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3
作者 曾志刚 秦蕴珊 +1 位作者 赵一阳 翟世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8-529,共12页
对 1 98 8年取自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的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中 36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分析。结合ODPLeg1 58的近期成果 ,对TAG区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时空演变、硫源、硫同位素偏重的原因和硫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 对 1 98 8年取自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的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中 36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分析。结合ODPLeg1 58的近期成果 ,对TAG区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时空演变、硫源、硫同位素偏重的原因和硫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得出如下结论 :( 1 )TAG区表层热液沉积物的δ34S值从 3 9‰— 7 6‰变化 ,均值为 5 98‰ ,与其它洋中脊热液活动区相比明显偏重。 ( 2 )从海底表层区到蚀变玄武岩区 ,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有增大的趋势 ,而时间对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则没有明显的控制。 ( 3)热液沉积物中硫主要来自玄武岩 ,部分来自海水硫酸盐 ,是海水硫酸盐和玄武岩中硫不同程度混合的结果 ,且各硫源在不同阶段提供硫的比例分配和方式明显不同。 ( 4 )与其它无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中热液活动区相比 ,相对较大比例海水来源硫的加入是导致TAG区硫同位素组成偏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TAG区具备有利海水硫酸盐还原作用进行的温度和水 /岩比值条件则是促使该区热液沉积物中海水来源硫相对较多的主要原因。 ( 5)海水的直接混入、流体 -玄武岩相互作用、先期形成硫化物的重溶作用和硫酸盐矿物的还原作用是海水和玄武岩直接或间接提供硫的主要方式 ,也是导致本区硫同位素演化复杂化的主要原因 ,且硫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组成 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 TAG热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大坪金矿成矿流体演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路华 戚学祥 +1 位作者 彭松柏 李志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95-3408,共14页
大坪金矿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构造带中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由北矿区和南矿区组成。北矿区和南矿区的成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其氢、氧、硫同位素、气液相成份的测试结果表明其成矿温度为:187~329℃(平均为281℃)和168~338℃(平... 大坪金矿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构造带中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由北矿区和南矿区组成。北矿区和南矿区的成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其氢、氧、硫同位素、气液相成份的测试结果表明其成矿温度为:187~329℃(平均为281℃)和168~338℃(平均为264℃)、氢同位素组成(δDV-SMOW)为:-70‰~-81‰和-71‰~-86‰、氧同位素组成(δ18OH2O)为:2.9‰~9.8‰和3.5‰~5.1‰、硫同位素值(δ34S)为:0.7‰~15.5‰和10.6‰~15.8‰。在氢-氧同位素图解上,所有样品均落在岩浆水和地下水趋势线之间。其中,北矿区样品更靠近岩浆水区域,部分样品落在岩浆水区域内,南矿区相对靠近地下水区域。流体包裹体成份分析表明,气相成份主要为H2O和CO2,其次为N2,并含有少量CH4、C2H2、C2H4、C2H6和CO;离子成份主要为K+、Na+、Ca2+、Cl-和SO42-,及少量NO3-、Mg2+、F-和Br-。含金石英脉ESR定年数据揭示了北矿区成矿时代为27.2~29.1Ma,南矿区为17.3~22.1Ma。总体来看,北矿区成矿时代要早于南矿区;北矿区成矿流体是以岩浆流体为主,并有少量地下水混入,而南矿区成矿流体中地下水的参与程度要大于北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从北矿区向南矿区、从早到晚以及从深部向浅部,岩浆流体组分相对减少,地下水组分逐渐增加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组成 硫同位素组成 大坪金矿 哀牢山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和TSR反应对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文汇 张殿伟 王晓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237-2242,共6页
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的加氢作用和 TSR 反应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相邻水体和深部来源的氢,是天然气形成的重要氢源,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甲烷氢同位素组成明显表现出不同沉积水体对甲烷氢同位素的控制作用,大宛105~25井和阿克1... 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的加氢作用和 TSR 反应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相邻水体和深部来源的氢,是天然气形成的重要氢源,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甲烷氢同位素组成明显表现出不同沉积水体对甲烷氢同位素的控制作用,大宛105~25井和阿克1井具有深部流体加氢的特征;TSR 反应中硫同位素在不同反应阶段和反应过程具有不同的分馏特征,这种特征在四川盆地高舍硫天然气中具有很好的表现,TSR 反应硫同位素分馏一般小于20‰,而单体硫、黄铁矿和硫酸盐矿物等其它反应过程的产物硫同位素分馏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加氢作用 TSR反应 甲烷氢同位素组成 硫同位素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北缘大型钡成矿带中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家军 吴胜华 +2 位作者 柳振江 杨艳 石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9-275,共7页
钡以BaSO4形式存在的重晶石矿床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以BaCO3形式存在的毒重石矿床极为罕见。在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一带的早古生代硅岩建造中,发育大量层状毒重石和重晶石矿床,两类矿床在空间上表现出既共生又分离的分布规律,构成世... 钡以BaSO4形式存在的重晶石矿床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以BaCO3形式存在的毒重石矿床极为罕见。在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一带的早古生代硅岩建造中,发育大量层状毒重石和重晶石矿床,两类矿床在空间上表现出既共生又分离的分布规律,构成世界上极为独特的大型钡成矿带。本文研究了钡成矿带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特点,结果显示,在以毒重石矿石为主的成矿亚带中,重晶石样品的δ^34S值相对较低,变化范围较小(22.1‰~37.0‰),平均27.3‰(n=11),基本上与寒武纪海水硫酸盐的δ^34S值(δ^34S=27~32‰)接近或略低。反映了形成重晶石的硫来自海水,并有可能经历了热化学的硫酸盐还原作用;与毒重石共生的重晶石形成与热液流体有密切关系。在以重晶石为主的成矿亚带中,重晶石样品的δ^34S值相对较高,变化范围较宽(33.4‰~57.6‰),平均43.5‰(n=31)。与寒武纪海水硫酸盐δ^34S值相比发生了大的改变,反映了与同期海水硫酸盐相关的重硫的强烈富集。这种高正值特点超过了地史中海水硫酸盐的最高值,说明重晶石的形成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强烈的重硫富集,归因于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重石矿床 重晶石矿床 大型钡成矿带 硫同位素组成 扬子地块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EA和中国的硫同位素参考物质的δ^(33)S、δ^(34)S值与^(32)S/^(33)S、^(32)S/^(34)S绝对比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悌平 S.Valkiers +5 位作者 万德芳 白瑞梅 邹晓秋 李延河 张青莲 P.DeBievre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用六氟化硫法对IAEA S 1、IAEA S 2、IAEA S 3、IAEA SO 5、IAEA SO 6、GBW 0 44 14和GBW 0 44 15的δ3 3 S、δ3 4 S值进行了测定。用人工配制的同位素混合物和六氟化硫法对IAEA S 1、IAEA S 2、IAEA S 3和GBW 0 44 14、GBW 0 44 15的3... 用六氟化硫法对IAEA S 1、IAEA S 2、IAEA S 3、IAEA SO 5、IAEA SO 6、GBW 0 44 14和GBW 0 44 15的δ3 3 S、δ3 4 S值进行了测定。用人工配制的同位素混合物和六氟化硫法对IAEA S 1、IAEA S 2、IAEA S 3和GBW 0 44 14、GBW 0 44 15的3 2 S 3 3 S、3 2 S 3 4 S绝对值进行了标定。其结果对IAEA硫同位素系列参考物质的定值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参考物质 同位素组成 同位素绝对比值 六氟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纹层状矿石硫化物Rb-Sr定年及S同位素组成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8
18
作者 邢波 向君峰 +4 位作者 叶会寿 陈小丹 张国苏 杨晨英 金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8-1014,共17页
已有研究在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成因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该矿床是否形成于中—新元古代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纹层状矿石曾被认为是喷流沉积成因矿床的重要证据之一,但也可能为热液交代成因。厘定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纹层状矿... 已有研究在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成因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该矿床是否形成于中—新元古代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纹层状矿石曾被认为是喷流沉积成因矿床的重要证据之一,但也可能为热液交代成因。厘定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纹层状矿石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是解决争议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该型矿石在空间上主要产于矽卡岩与致密块状硫化物矿石之间,在透辉石长英角岩、矽卡岩及大理岩等围岩中也有分布,这种构造通常由不同金属矿物的纹层相间排列,以及金属矿物纹层与围岩纹层相间排列而成,地质特征表明纹层状矿石交代了矽卡岩。采用硫化物Rb-Sr同位素定年法对9件纹层状构造发育的硫化物样品(6件闪锌矿和3件磁黄铁矿)进行成矿年龄测定,获得闪锌矿和磁黄铁矿的等时线年龄为139.6±2.6Ma,表明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纹层状矿石样品的S和Sr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矿石的δ^(34)S值为+1.7‰^+3.3‰(平均值为+2.44‰),塔式分布特征明显;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介于0.709704~0.709943之间,平均值为0.709823,二者均反映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地壳的深源岩浆。综上分析,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镜下观察,认为纹层状矿石是中生代岩浆热液成因,而非中—新元古代喷流沉积成因,进而表明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应属岩浆热液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矿床。该结果对于今后在该矿集区乃至整个豫西地区寻找类似的硫多金属矿床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Rb-Sr定年 S同位素组成 纹层状矿石 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 栾川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图金矿带成矿流体组分、硫同位素分析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晶 许英霞 +4 位作者 申萍 潘鸿迪 钟世华 李昌昊 郭勃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哈图金矿带位于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是新疆北部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哈图金矿带内依次分布有哈图(齐Ⅰ)、齐Ⅱ、齐Ⅲ、齐Ⅳ以及齐Ⅴ五个金矿床(点),其成矿作用和地质特征相似。本文重点对哈图、齐Ⅱ和齐Ⅴ金矿石英脉样品中的石英进行了... 哈图金矿带位于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是新疆北部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哈图金矿带内依次分布有哈图(齐Ⅰ)、齐Ⅱ、齐Ⅲ、齐Ⅳ以及齐Ⅴ五个金矿床(点),其成矿作用和地质特征相似。本文重点对哈图、齐Ⅱ和齐Ⅴ金矿石英脉样品中的石英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三者流体包裹体具类似成分特征。气相成分均以H_2O为主,其次是CO_2和CH_4,液相成分为Cl^-+SO_4^(2-)+Na^++K^+组合。按成矿作用从早至晚,流体中H_2O的含量增加,而CO_2含量和Cl^-+SO_4^(2-)+Na^++K^+含量均显著降低。对三个金矿床的矿石样品中的黄铁矿进行了硫同位素分析,δ^(34)S值为-2.0~3.7‰,集中于±0‰附近,表明三者具相同的硫同位素来源,其可能来源于岩浆流体或容矿岩石-玄武岩。哈图金矿带矿床的赋矿围岩、控矿构造、矿石类型和热液蚀变、成矿流体等方面与造山型金矿床相应特征相符,因此认为哈图金矿带中,哈图(齐Ⅰ)、齐Ⅱ和齐Ⅴ金矿均属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成分 硫同位素 造山型金矿 哈图金矿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宝山Pb-Zn多金属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鲍谈 叶霖 +1 位作者 杨玉龙 李珍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1-266,共6页
湖南宝山Cu-Mo-Pb-Zn-Ag多金属矿床规模大、矿种多、分带明显,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本文对该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以探讨该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研究表明,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具有δ34S黄铁矿】δ34... 湖南宝山Cu-Mo-Pb-Zn-Ag多金属矿床规模大、矿种多、分带明显,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本文对该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以探讨该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研究表明,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具有δ34S黄铁矿】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特征,说明成矿流体中硫已达到分馏平衡;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均为较低正值,变化范围很窄,δ34S值主要集中在1.50‰~4.50‰之间,峰值在3‰左右,明显低于研究区石炭系碳酸盐岩硫同位素δ34S值(17.8‰~22.6‰),具岩浆硫特征,暗示成矿流体中硫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岩浆分异,地层硫贡献较少。此外,不同围岩的矿体,硫化物δ34S值基本相同,围绕花岗闪长斑岩体δ34S值没有分带现象,表明硫的来源具有一致性。因此,有理由认为,赋存于下石炭统梓门桥组白云岩、测水组砂页岩和石凳子组灰岩中的Pb-Zn多金属矿化具有相同成因联系,它们应为同一岩浆-热液系统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o-Pb-Zn-Ag多金属矿床 硫同位素组成 岩浆硫 湖南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