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2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tical Suction Characteristic Analyses of a Wall Climbing Robot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代君 高学山 +3 位作者 吴晓兵 范宁军 李科杰 朱炜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7年第2期135-139,共5页
A new method called critical suction is used based on the wall climbing robot demands of miniature structure, moving smartly and low noise. It makes the robot achieve the homeostasis state in the suction cup, and in t... A new method called critical suction is used based on the wall climbing robot demands of miniature structure, moving smartly and low noise. It makes the robot achieve the homeostasis state in the suction cup, and in this condition the robot can stay on the wall reliably and move smartly. The fluid mechanics model and fluid network model are set up to analyze the robot suction system when the airflow is steady or changes suddenly. Furthermor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key parameters of robot structure and the suction system. Finally the method of critical suction proves correct in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 climbing robot critical suction fluid mechanics fluid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thick material pump 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oal slime 被引量:5
2
作者 MA Xing-min ZHAO Qiao-zhi +1 位作者 GAO Shao-gang WU Miao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2期210-213,共4页
A test system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volumetric efficiency of a thick-material pump for coal slime.The parameters studied included solid concentration,the slenderness ratio of the suction c... A test system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volumetric efficiency of a thick-material pump for coal slime.The parameters studied included solid concentration,the slenderness ratio of the suction cylinder and the running spee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In the experiment the concentrations of coal slime were 75.7%,76.3%,74.4%,73.5%,72.1%and 70.63%;the running speeds were 0.23,0.18,0.13,0.10 and 0.08 m/s;and the slenderness ratios of the suction cylinder were 1.63,2.26,2.88,3.50,4.13,4.78 and 5.38.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ction volumetric efficiency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an increase in material concentration.The critical concentration value is 72%;below 72%the suction volumetric efficiency is above 90%,otherwise it decreases rapidly.When the solid concentration reaches 76.3%,the suction volumetric efficiency is only 40%.When the running speed of the piston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0.23 m/s,the suction volumetric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running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ction volumetric efficiency coal sludge concentration running speed hydraulic cylinder slenderness 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thermal radiation on Casson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ver an unsteady stretching surface subjected to suction/blowing 被引量:1
3
作者 Swati Mukhopadhyay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362-368,共7页
The unsteady flow of a Casson fluid and heat transfer over a stretching surface in presence of suction/blowing are investigated. The transformed equations are solved numerically by using the shooting method. The exact... The unsteady flow of a Casson fluid and heat transfer over a stretching surface in presence of suction/blowing are investigated. The transformed equations are solved numerically by using the shooting method. The exact solution corre- sponding to the momentum equation for the steady case is obtained. Fluid velocity initiall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unsteadiness parameter. Due to an increasing Casson parameter the velocity field is suppressed. Thermal radiation enhances the effective thermal diffusivity and the temperature 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teady flow Casson fluid stretching surface suction/blow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DRC的水下机器人平面粘附策略
4
作者 李宗刚 赵锐 +1 位作者 王超 夏广庆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9,共9页
考虑到水下机器人粘附在目标平台的过程中,需沿期望轨迹运动并精确调整姿态以保证粘附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设计了一种结合粘附策略的LADRC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结合仿生水凝胶吸盘设计了水下粘附机器人,并建立ROV动力学和运动... 考虑到水下机器人粘附在目标平台的过程中,需沿期望轨迹运动并精确调整姿态以保证粘附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设计了一种结合粘附策略的LADRC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结合仿生水凝胶吸盘设计了水下粘附机器人,并建立ROV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其次,提出水下机器人粘附在目标平台上的控制策略,设计LADRC控制器对ROV在纵垂面内的位姿进行精确控制。在实现精确轨迹跟踪基础上,按照ROV与目标平台之间的距离调整纵倾角的变化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能够实现对纵垂面轨迹的精确跟踪且纵倾角变化范围远小于±5°。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中使用的仿生水凝胶吸盘能够保证ROV可靠地粘附在目标平台上,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使ROV按照所设定的期望轨迹运行,且纵倾角始终保持在±5°的范围内变化,进而说明了实际作业环境中所提粘附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V LADRC 粘附 水凝胶 阵列式吸盘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房流道内波浪的影响因素和极值特性分析
5
作者 郭永鑫 周春灌 +3 位作者 杨若冰 郭新蕾 付辉 王琪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滨海电厂泵房流道内波浪幅值的控制对保证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规范中泵房波浪控制标准无法溯源问题,本文开展了典型鼓形滤网泵房流道内波浪传播的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观测了流道内窄缝振荡、聚波... 滨海电厂泵房流道内波浪幅值的控制对保证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规范中泵房波浪控制标准无法溯源问题,本文开展了典型鼓形滤网泵房流道内波浪传播的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观测了流道内窄缝振荡、聚波和共振等特殊波浪现象,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波况的影响和波高的极值特性,结果表明:流道内入射波高越大,胸墙相对淹没深度越小,透射波能越大,波动幅度也越大;吸水池波高总体随水深增大而减小,随周期(或波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非线性变化,当吸水池固有的波浪传播“回路”长度与入射波长相近时出现波高极大值。研究给出的流道内波浪传播规律和吸水池波浪“回路”长度计算方法可为滨海泵站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房流道 鼓形旋转滤网 不规则波 吸水池 波浪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液式降当量循环密度工具及降压机理研究
6
作者 窦亮彬 程学彬 +3 位作者 彭先波 王婷 陈景杨 方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9,58,共7页
为进一步控制当量循环密度(Equivalent Circulating Density,简称ECD)值,设计了一套高温高压井新型环空降压井下工具——吸液式降ECD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以实现当量循环钻井液的井底压力接近其静水压力,进而实现更深的钻井深度。该工具... 为进一步控制当量循环密度(Equivalent Circulating Density,简称ECD)值,设计了一套高温高压井新型环空降压井下工具——吸液式降ECD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以实现当量循环钻井液的井底压力接近其静水压力,进而实现更深的钻井深度。该工具主要由涡轮马达、叶片、环空密封、钻柱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利用其吸液作用及由涡轮提取循环流体液压能量,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进而产生抽吸力来提高井底环空内的钻井液流动能量,降低当量循环密度。基于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分析模拟了不同钻井液密度、排量、工具尺寸下压降特征变化。模拟结果表明,钻井液密度为1.2 g/cm^(3)时,其降压效果达到了1.95 MPa;钻井液密度为1.5 g/cm^(3)时,降压大约1.8 MPa;钻井液密度为1.8 g/cm^(3)时,降压大约2.39 MPa。钻井液排量为1500~2500 L/min时,最高可降压3.06 MPa。对2种不同工具尺寸(Ф90.5、Ф215.9 mm),钻井液流经吸液式降ECD工具时,压降几乎没有变化,尺寸增大其压降效果略有降低,但对压降影响不大,且主要受等排量下流速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高温高压钻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量循环密度(ECD) 环空降压 降压工具 吸液式降ECD工具 高温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耙吸式挖泥船波浪载荷与总强度分析
7
作者 张波 董明海 赵陈 《中国水运》 2025年第3期71-74,共4页
为保证船体结构安全性,以一艘耙吸式挖泥船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动力计算软件预报6种典型装载工况下的波浪弯矩。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11种工况下泥舱区域舱段总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波浪弯矩对总强度计算结果的影响极大,本船在波浪作用下的... 为保证船体结构安全性,以一艘耙吸式挖泥船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动力计算软件预报6种典型装载工况下的波浪弯矩。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11种工况下泥舱区域舱段总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波浪弯矩对总强度计算结果的影响极大,本船在波浪作用下的结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本文的计算方法对超尺度比挖泥船波浪载荷预报和强度评估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耙吸式挖泥船 波浪载荷 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式圆盘白萝卜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8
作者 尹家巧 李骅 +2 位作者 齐新丹 孙新平 马云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针对目前白萝卜种子尺寸小、流动性差、形状不规则导致播种机吸种效果差、漏播率和重播率高等情况,设计了一款气吸式圆盘白萝卜播种机。通过对播种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分析,计算吸附单粒种子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力学模型,并得到单粒最... 针对目前白萝卜种子尺寸小、流动性差、形状不规则导致播种机吸种效果差、漏播率和重播率高等情况,设计了一款气吸式圆盘白萝卜播种机。通过对播种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分析,计算吸附单粒种子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力学模型,并得到单粒最小吸附负压值;通过各级链数转动比,确定了播种机地轮与排种器链数关系。通过对吸种过程DEM-CFD耦合仿真单因素试验,计算确定播种机中排种器关键结构参数最优范围,即排种盘转速为1~2 rad/s、风机负压为4~5 kPa、吸孔直径为2.4~2.8 mm;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田间试验,以排种盘转速、风机负压、吸孔直径为试验因素,以播种间距合格率指标、漏播率指标、重播率指标为评价标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构造数学回归方程和响应曲面模型,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播种合格率指标的影响变化,并利用软件最优化模块,确定了结构参数最优组合,即排种盘转速为1.3 rad/s、风机负压为4.6 kPa、吸孔直径为2.5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行距合格率指标为92.35%,漏播率指标为3.97%,重播率指标为3.68%,满足白萝卜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吸播种机 耦合仿真 田间试验 正交试验 白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小区育种气吸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任德港 王东伟 +6 位作者 李墨贤 李绪 马振家 董彤彤 常学良 马世宽 于华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提高苜蓿小区育种播种机械化水平,设计了一种苜蓿小区育种气吸式排种器。首先,阐述了排种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接着,对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并分析排种器充种过程力学特性,找出影响排种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得到排种器的最... 为提高苜蓿小区育种播种机械化水平,设计了一种苜蓿小区育种气吸式排种器。首先,阐述了排种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接着,对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并分析排种器充种过程力学特性,找出影响排种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得到排种器的最佳性能参数,进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以排种盘转速、工作压强、吸种孔数量为试验因素,以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为性能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方程分析和响应曲面分析,获得影响试验指标的各试验因素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排种器的最佳参数,排种盘转速24.2 r/min、吸种孔数量36个、工作压强3.7 kPa时,合格率92.81%,重播率3.35%,漏播率3.42%。验证试验表明:该排种器可以实现有效排种,可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小区育种 气吸式排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水特征曲线的动态效应试验及模型研究
10
作者 张高翔 刘艳 刘志强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6,198,共10页
室内测量土-水特征曲线(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SWCC)往往需要很长的平衡时间,而实际土体的变化可能并不满足平衡时间要求。当时间尺度较小时,SWCC可能未达到平衡,此时如果仍采用平衡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来建立非饱和土... 室内测量土-水特征曲线(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SWCC)往往需要很长的平衡时间,而实际土体的变化可能并不满足平衡时间要求。当时间尺度较小时,SWCC可能未达到平衡,此时如果仍采用平衡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来建立非饱和土的方程,就会产生误差。为此,研究了在非平衡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动态效应,基于现有理论给出了土-水特征曲线参数与饱和度变化率的关系,并利用动态参数建立了动态毛细滞回模型。自主设计SWCC快速测量装置,针对粗砂和细砂开展了不同饱和度变化率情况下的土-水特征曲线测定试验。试验研究表明:(1)土-水特征曲线参数具有明显的动态效应;(2)进气值和残余饱和度并非定值,随饱和度变化率的不同有所改变;(3)利用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动态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本研究为解决非饱和土变形、强度和渗流问题提供了更加贴合实际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吸力增量 水力参数 动态效应 滞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荷平面叶栅风洞流场品质分析及改进试验
11
作者 蔡明 王利敏 +2 位作者 高丽敏 景丽娜 王磊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2,I0001,共10页
良好的平面叶栅风洞流场品质是保证叶栅试验数据有效性的关键。详细测量并分析了某亚声速压气机平面叶栅在不同来流条件下的流场品质,根据叶栅风洞情况建立了相应的上端壁抽吸调控方案,研究了不同抽吸强度下上端壁抽吸对叶栅流场品质的... 良好的平面叶栅风洞流场品质是保证叶栅试验数据有效性的关键。详细测量并分析了某亚声速压气机平面叶栅在不同来流条件下的流场品质,根据叶栅风洞情况建立了相应的上端壁抽吸调控方案,研究了不同抽吸强度下上端壁抽吸对叶栅流场品质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高负荷压气机叶栅在整个工作范围均存在栅前流场不均匀、来流攻角不准确的问题,叶栅被测通道的实际攻角比风洞几何设定值大2°~3°。随着叶栅负荷增大(来流马赫数和攻角增加),流场品质逐渐下降;来流攻角同时影响着栅前马赫数和气流角的均匀性,来流马赫数主要影响栅前马赫数的均匀性。上端壁抽吸能够有效改善大攻角下叶栅流场品质不佳的问题,存在使叶栅流场品质达到最佳的临界抽吸静压,超过临界值后叶栅流场品质逐渐下降。临界抽吸静压下,栅前流场均匀性良好,被测通道的攻角与设定值的差异减小至0.5°~0.9°;叶栅二维性和出口总压损失周期性均有所提升,但是叶栅出气角周期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叶栅风洞 叶栅试验 压气机叶栅 流场品质 端壁抽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桩-桶复合基础吸力安装特性研究
12
作者 马文冠 邱旭 +3 位作者 刘鑫 张波 李会 赵昊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2-528,共7页
桩-桶复合基础沉放特性不同于打入式单桩基础,需准确评估安装过程中需要的吸力。基于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吸力式桩-桶复合基础黏土中的沉放特性及需要吸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吸力式桩-桶复合基础可通过两步式安装方式沉放就位... 桩-桶复合基础沉放特性不同于打入式单桩基础,需准确评估安装过程中需要的吸力。基于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吸力式桩-桶复合基础黏土中的沉放特性及需要吸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吸力式桩-桶复合基础可通过两步式安装方式沉放就位,相比较于打入桩可节约打桩成本;增加桶型基础分舱数量可有效实现对基础姿态矫正和下沉过程精细化控制;基于Su和CPT需吸力计算方法适用于评估基础下沉过程种需吸力预测,但吸力桩沉放会受到在位桶型基础影响,增加了沉放的需要吸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桩-桶复合基础 需要吸力 姿态控制 分步式安装 分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小区育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研制
13
作者 王绪国 何思禹 +5 位作者 秦伟 姜有聪 黄子顺 陶婉琰 李裕武 臧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7,共6页
针对水稻小区育种频繁换种、自动充种、快速清种、防止混种等技术难题,设计了一种水稻小区育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阐述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排种器采用凸轮式凹槽滑轨配合电机完成快速换种与充种工作,并结... 针对水稻小区育种频繁换种、自动充种、快速清种、防止混种等技术难题,设计了一种水稻小区育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阐述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排种器采用凸轮式凹槽滑轨配合电机完成快速换种与充种工作,并结合舵机传动系统完成快速卸种工作。以排种盘转速、工作负压为试验指标进行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器吸种负压为1 500 Pa、排种盘转速为30 r/min时,排种器空穴率为3.33%,1~3粒穴占比为96.67%,多粒穴占比为0%,所研制的小区育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满足水稻小区育种试验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区育种 排种器 精量播种 气吸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声速压气机叶栅性能提升及流场调控的端壁附面层抽吸方案
14
作者 唐洁 孟凡杰 +2 位作者 宫超玄 李景银 郭朋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8,共12页
针对跨声速叶栅吹风试验中叶栅流动与二维流动不一致的问题,以某F级重型燃气轮机的跨声速叶栅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槽宽为5 mm的抽吸槽,采用不同端壁抽吸位置、抽吸流量的附面层抽吸方案,通过数值模拟探究各方案对跨声速叶栅气动性能及... 针对跨声速叶栅吹风试验中叶栅流动与二维流动不一致的问题,以某F级重型燃气轮机的跨声速叶栅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槽宽为5 mm的抽吸槽,采用不同端壁抽吸位置、抽吸流量的附面层抽吸方案,通过数值模拟探究各方案对跨声速叶栅气动性能及流场结构的影响规律,分析比较各方案对角区分离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端壁抽吸能够有效吸除通道内大量的低能流体,抽吸后叶栅总体的总压损失系数降低、静压比提高、轴向密流比(AVDR,设为A VDR)被控制在1附近,出口流道内高损耗区(总压损失ω>0.2)显著减小;角区分离得到有效控制,角涡以及集中脱落涡的影响被削弱,流道通流面积增大,流场品质得到改善;通过对比不同抽吸位置的抽吸方案发现,靠近尾缘,距叶片前缘60%轴向弦长的抽吸槽方案气动性能最佳,抽吸后静压比增大14.4%,流场二维性最好,角区分离最弱;抽吸后,叶栅激波强度在近端壁区增大,尾迹整体范围减小,三维效应被削弱,增压能力得到增强;通过对比不同抽吸流量的抽吸方案发现,当抽吸流量较大时,叶栅的A VDR能够维持在1附近、静压比较大,而出气角以及总压损失系数变化较小,同时角区分离较弱。因此,在跨声速叶栅中,沿弦向且靠近尾缘的抽吸方案在较大抽吸流量下能够对流场进行调控,叶栅的气动性能提升,角区分离得到控制,叶栅流动与二维流动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叶栅 附面层抽吸 角区分离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向下吸力桶导管架基础冲刷模拟
15
作者 曾俊辉 陈勇 +2 位作者 胡佳俊 陈鹏宇 朱嵘华 《中国海洋平台》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为了解吸力桶导管架基础冲刷特性,采用FLOW-3D软件建立吸力桶导管架基础冲刷数值模型,模拟不同水深、流速、迎流角条件下的基础冲刷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桶型基础尾流对后端桶型基础冲刷存在削弱作用,导致其冲刷深度减少35%~50%,当迎流角... 为了解吸力桶导管架基础冲刷特性,采用FLOW-3D软件建立吸力桶导管架基础冲刷数值模型,模拟不同水深、流速、迎流角条件下的基础冲刷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桶型基础尾流对后端桶型基础冲刷存在削弱作用,导致其冲刷深度减少35%~50%,当迎流角为60°时后端桶型基础冲刷深度最小;整体冲刷受水深影响较小,不同水深下冲刷情况相似;流速是影响冲刷深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冲刷深度随流速增加而增加,整体呈线性关系。综合评估吸力桶导管架基础冲刷情况,为下一步冲刷防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吸力桶导管架基础 局部冲刷 FLOW-3D软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锭细纱机负压吸风系统分析与改善
16
作者 郭蕴姬 《棉纺织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为了有效降低环锭细纱机长车负压吸风系统的负压差,降低运转能耗,对环锭细纱机负压吸风系统进行分析并改善,对比了不同风管截面的吸风效果,并对风管单侧吸风与风管双侧吸风中间断开、双侧吸风中间连通等3种吸风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 为了有效降低环锭细纱机长车负压吸风系统的负压差,降低运转能耗,对环锭细纱机负压吸风系统进行分析并改善,对比了不同风管截面的吸风效果,并对风管单侧吸风与风管双侧吸风中间断开、双侧吸风中间连通等3种吸风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加大风管截面配以不同口径风管接头的局部调整,采用头尾双吸风风道中间连通的吸风方式可有效平衡全机负压,满足环锭细纱机长车负压吸风系统需求,且能耗相对较低。认为:在改善吸风系统的基础上做好日常车间管理,可达到更好的吸风和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风系统 细纱长车 节能降耗 风机 双侧吸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霍夫圆检测的五轴光纤准直器自动耦合装置
17
作者 郜玉鑫 王鹏峰 +4 位作者 金骥 张娜 金杰 章聪 李运堂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为了解决波分复用器生产过程中光纤准直器耦合装配耗时长、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霍夫圆检测的五轴光纤准直器自动耦合装置。利用具有X、Y、Z 3个移动自由度和R、J 2个转动自由度的五轴调节平台带动U型真空吸嘴实现准直器稳定... 为了解决波分复用器生产过程中光纤准直器耦合装配耗时长、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霍夫圆检测的五轴光纤准直器自动耦合装置。利用具有X、Y、Z 3个移动自由度和R、J 2个转动自由度的五轴调节平台带动U型真空吸嘴实现准直器稳定吸取和位姿调整;采用半透式红外光卡和相机模组构成视觉系统,利用霍夫圆检测获取光卡上光斑的中心坐标,通过五轴调节平台将准直器移动至与光斑中心相同的轴线上实现准直器位姿粗调;采用光功率计测量耦合光功率,由R、J自由度微调准直器获取最佳耦合位姿,实现准直器精准耦合。结果表明,自动耦合装置效率比人工提高6倍,光纤准直器耦合效率高于75%,满足产品质量要求。该研究为光纤准直器高效自动耦合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纤准直器 霍夫圆检测 五轴调节平台 真空吸嘴 光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耙吸船浅吃水工况的高压冲水泵汽蚀性能提升优化技术
18
作者 刘遇谱 唐鹏飞 +2 位作者 曹蕾 庄海飞 胡京招 《水运工程》 2025年第2期218-224,共7页
针对某大型耙吸挖泥船高压冲水泵在轻载吃水、大流量冲舱工况下必需汽蚀余量过高问题,通过对叶轮进行改型优化,在保持原水力性能的条件下降低临界汽蚀余量,实现汽蚀性能优化。采用CFD技术对优化前后的高压冲水泵外特性及汽蚀性能进行数... 针对某大型耙吸挖泥船高压冲水泵在轻载吃水、大流量冲舱工况下必需汽蚀余量过高问题,通过对叶轮进行改型优化,在保持原水力性能的条件下降低临界汽蚀余量,实现汽蚀性能优化。采用CFD技术对优化前后的高压冲水泵外特性及汽蚀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优化前后大流量冲舱工况的关键性能参数,并分析优化前后的空化流场。结果表明,通过叶轮吸口尺寸放大及叶片改型优化,4种施工工况的水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大流量冲舱工况下的临界汽蚀余量由10.47 m下降至6.03 m,有效提高了高压冲水泵的汽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耙吸挖泥船 汽蚀性能 优化设计 叶片改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吸式挖泥船绞刀扰动吸入能力的数值分析
19
作者 林嘉伟 夏铖 +2 位作者 郭涛 胡京招 史一帆 《水运工程》 2025年第2期203-210,共8页
为了研究绞吸式挖泥船绞刀以不同转速和横移速度工作时其流场分布及颗粒运动轨迹,本文对某型绞刀的挖掘过程进行单向的流体-固粒耦合数值模拟。使用欧拉描述求解的流场,使用拉格朗日描述对土颗粒进行追踪,得到该绞刀相应工况下的流场分... 为了研究绞吸式挖泥船绞刀以不同转速和横移速度工作时其流场分布及颗粒运动轨迹,本文对某型绞刀的挖掘过程进行单向的流体-固粒耦合数值模拟。使用欧拉描述求解的流场,使用拉格朗日描述对土颗粒进行追踪,得到该绞刀相应工况下的流场分布规律和颗粒运动轨迹。结果表明:当转速30 r/min和横移速度0.50 m/s时,绞刀流场最稳定,颗粒吸入效率更高。本文的研究在理解绞刀工作原理、优化切削效果等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以为绞吸式挖泥船绞刀优化施工及未来推广提供参考,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吸式挖泥船 绞刀 颗粒跟踪 单向流-固粒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理论在降水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张维东 郭淞 徐立强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4期173-176,共4页
本文在研究非饱和土土体时,着重考虑分析净应力(σ-ua)、基底吸力(ua-uw)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引入俞茂宏学者的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克服了Bishop等忽略中间主应力σ2对非饱和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效应的缺陷,并基于基底吸力(ua-uw)均... 本文在研究非饱和土土体时,着重考虑分析净应力(σ-ua)、基底吸力(ua-uw)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引入俞茂宏学者的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克服了Bishop等忽略中间主应力σ2对非饱和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效应的缺陷,并基于基底吸力(ua-uw)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对非饱和土土体在空隙气压ua、空隙水压uw、外荷载q等作用下对其土压力公式、抗倾覆嵌固深度方程进行推导研究,其一系列公式是在全面考虑到非饱和土土体力学性质所得,对类似的含有非饱和土体的深基坑存在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底吸力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