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G评级能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吗?——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辉 魏斌 陈海龙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4,共12页
以2011—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资金占用和关联交易两个角度实证检验ESG评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评级不仅可以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 以2011—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资金占用和关联交易两个角度实证检验ESG评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评级不仅可以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激励内部信息披露和吸引分析师关注)、强化中小股东退出威胁等渠道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还能够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来抑制资金占用类掏空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质量法律环境和高股权制衡的情况下,ESG评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在国有企业中,ESG评级能够更加显著地抑制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掏空公司的行为。研究结论为加强股东治理、保护投资者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企业ESG实践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评级 大股东掏空 内部控制 信息透明度 中小股东退出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秀董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邵剑兵 袁东旭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6,共13页
在提出新秀董事“监督无效”和“监督有效”对立假说基础上,运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新秀董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秀董事加剧了大股东掏空,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拒绝“监督有效”假... 在提出新秀董事“监督无效”和“监督有效”对立假说基础上,运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新秀董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秀董事加剧了大股东掏空,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拒绝“监督有效”假说。考察监督失效的原因表明,新秀董事既表现为“缺乏独立性”,又表现为“缺乏经验”。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信息透明度较低、小股东监督能力较弱的企业中,新秀董事与大股东掏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同时,非学术背景、非海外背景以及非连锁背景的新秀董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更强。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大股东掏空的影响因素研究,而且有助于全面认识新秀董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对于理解新秀董事在董事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防范大股东掏空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秀董事 董事会经验 大股东掏空 小股东监督 信息披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改善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吗
3
作者 马永强 陈伟忠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184,共12页
随着中小股东保护制度的日益完善,中小股东积极主义方兴未艾,其经济后果值得重点关注。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够显著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和乐观偏差,有效改善分析... 随着中小股东保护制度的日益完善,中小股东积极主义方兴未艾,其经济后果值得重点关注。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够显著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和乐观偏差,有效改善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上述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通过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降低企业财务重述可能性起到信息“提质效应”,从而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通过吸引更多媒体关注和增强分析师同行竞争起到信息“纠偏效应”,从而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偏差。横截面检验发现,上述作用在公司治理水平差、市场关注度低的情况下更强。最后,研究还发现,在信息“提质效应”和“纠偏效应”的作用下,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还显著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股东积极主义 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股东积极主义与公司控制权防御机制有效性
4
作者 左静璇 许金花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83,共15页
聚焦中国资本市场,以首个由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决定上市公司控制权归属的里程碑式事件——浙民投敌意收购ST生化为例,关注中国控制权市场激活和第一大股东控制权需求并存的全新公司治理情境,基于中小股东积极主义研究视角,系统分析公司控... 聚焦中国资本市场,以首个由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决定上市公司控制权归属的里程碑式事件——浙民投敌意收购ST生化为例,关注中国控制权市场激活和第一大股东控制权需求并存的全新公司治理情境,基于中小股东积极主义研究视角,系统分析公司控制权防御机制设计、控制权防御过程和控制权防御结果,搭建公司控制权防御机制有效性理论框架。将控制权防御机制实施后中小股东行权一致性变化作为中小股东积极主义的表现形式。研究发现:控制权防御过程中,中小股东行权一致性越高,越易引发控制权防御机制失效;中小股东积极主义主要通过强化舆论监督和提高集体行动参与人数等路径实现,这一过程受公司特征和制度环境制约;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够约束第一大股东控制权防御背后隐藏的非防御动机,强化并购后“协同效应”,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长期权益。研究聚焦全新公司治理情境,关注控制权防御机制潜在的非防御动机,探讨提高控制权防御机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能够丰富公司控制权防御有效性相关理论,提供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实践经验,补充中国故事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控制权防御 敌意收购 中小股东积极主义 股东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青 庄朋涛 琚望静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85,共12页
在中国上市公司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股权结构背景下,虽然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但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仍是极为凸显的公司治理问题。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也为改善中小股东劣势地位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 在中国上市公司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股权结构背景下,虽然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但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仍是极为凸显的公司治理问题。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也为改善中小股东劣势地位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利用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并从中小股东治理行为角度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检验。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促使中小股东通过资本退出机制和舆论表达机制参与公司治理,从而约束大股东掏空行为来保护自身利益,但其并未对中小股东行使表决权行为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水平低、两权分离度高以及地处法治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研究结果为政府部门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制度,完善中小股东保护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中小股东 公司治理 大股东掏空 关联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股东“气候变化”积极主义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张晓庆 马连福 袁琛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7-1357,共11页
基于对“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平台投资者提问的文本分析,实证检验针对气候变化议题的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可以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信息效应)和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治理效应)改善企业碳绩... 基于对“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平台投资者提问的文本分析,实证检验针对气候变化议题的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可以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信息效应)和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治理效应)改善企业碳绩效。进一步区分发现,中小股东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治理效应在产品市场竞争较弱、两职合一时更明显,支持平静生活假说而非职业忧虑假说。异质性检验表明,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对企业碳绩效的促进作用在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投资者短视程度较低、投资者提问语气更负面、互动质量较高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股东积极主义 气候变化 碳绩效 互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管型小股东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姝 金振 +1 位作者 谢雁翔 耿明阳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7,共9页
基于2016年2月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试点的研究场景,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投服中心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监管型小股东,投服中心持股行权降低了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进一步地,投服中心对股价同步... 基于2016年2月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试点的研究场景,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投服中心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监管型小股东,投服中心持股行权降低了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进一步地,投服中心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分析师关注度较低、媒体报道较少时更显著。机制检验显示,投服中心成立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改善,产生了信息效应;投服中心行权引起媒体和监管部门的关注,可减少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提高中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的积极性,发挥出治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型小股东 投服中心 股价同步性 中小投资者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投资者知情权保护与资产误定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浩然 谢雁翔 +1 位作者 马连福 门峰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79,共9页
本文以2010—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上市公司差异性互动测度中小投资者知情权保护水平,探究其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差异性互动显著提升了资产误定价程度,且主要表现为股价高估,信息不对称与投资者非理性情绪... 本文以2010—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上市公司差异性互动测度中小投资者知情权保护水平,探究其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差异性互动显著提升了资产误定价程度,且主要表现为股价高估,信息不对称与投资者非理性情绪是作用机制,这表明缺乏中小投资者知情权保护会增加资产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意见交流能力、关注度和互动规模等中小投资者特征显著影响投资者差异性互动与资产误定价的关系。投资者差异性互动引发的资产误定价会损害正常融资活动与市场经营效率。研究结论对规范互动式信息披露和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 知情权保护 投资者差异性互动 资产误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资本市场稳定——来自投服中心持股行权试点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海丽 沈哲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本文基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股行权试点政策的实施,实证检验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如何防范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实施后试点省份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平均下降15.997%~21.833%,并证实结论是稳健可靠的。异质性分... 本文基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股行权试点政策的实施,实证检验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如何防范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实施后试点省份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平均下降15.997%~21.833%,并证实结论是稳健可靠的。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越大、企业诉讼风险越高以及所在地区的市场和法治环境越好时,试点政策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越明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试点政策通过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治理水平两个渠道作用于股价崩盘风险。本研究为完善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维护金融稳定具有一定的实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 法律保护 股价崩盘风险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管型小股东持股的未预期效应——来自年报可读性的证据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帅莹 伍利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8,共12页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股对公司年报文本可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区域的公司,投服中心持股试点区域的公司在试点之后降低了年报文本可读性;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股对公司年报文本可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区域的公司,投服中心持股试点区域的公司在试点之后降低了年报文本可读性;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以上结果主要出现在非国有性质、股权制衡度较高、管理层领取超额薪酬、控股股东掏空程度较高以及股吧讨论度较低的公司中。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投服中心持股后,公司内部人出于自利动机而实施了监管规避行为,策略性降低公司年报文本可读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投服中心持股的未预期效应,有助于全面认识和评估投服中心的监管效果,也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完善投服中心的治理职能,对于证券监管实践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型小股东 投服中心 年报可读性 监管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压制救济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被引量:4
11
作者 鲁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36,共15页
明确股东压制的产生条件、本质和侵害客体,宜将股东压制定义为“股东滥用表决权侵害其他股东权益的行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压制救济的规定存在不足与进步:第二十一条股东压制一般性救济规则难以适用且... 明确股东压制的产生条件、本质和侵害客体,宜将股东压制定义为“股东滥用表决权侵害其他股东权益的行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压制救济的规定存在不足与进步:第二十一条股东压制一般性救济规则难以适用且提供的救济措施单一;具体救济规则中,广大受压制股东始得请求公司收购股权以退出公司,但股东压制情形下股东会决议的效力不明,司法解散请求权规则无法适用于股东压制救济。进一步完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压制救济制度,首先应于法律解释层面确立股东压制概念,使一般性救济规则发挥认定股东压制和统筹救济规则的主要作用,而后针对性完善具体救济规则:明确股东压制情形下的股东会决议无效;取消股权收购请求权规则中滥用股东权利主体的限制,增加收购主体,删去公司长期不分配利润的情形;明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形包括股东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压制 权利滥用 少数股东权益保护 控股股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创新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缓解——基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的证据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明硕 魏成龙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7,共11页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股行权是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领域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以2013—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手工整理投服中心持股行权数据,考察了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上市公司非效...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股行权是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领域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以2013—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手工整理投服中心持股行权数据,考察了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这一治理效应是通过发挥威慑作用、公司治理作用和信息治理作用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投服中心采用网上行权方式、应对过度投资问题和对非国有企业或两职分离公司持股行权时,治理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中小投资者保护和非效率投资的相关研究,对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保护 投服中心持股行权 非效率投资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股权比重的企业集团内母子公司之间信用风险传递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陈林 周宗放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4,共5页
近年来,企业集团成为各商业银行争相贷款的对象。但是,一些大企业集团相继出现财务危机,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贷款风险。由于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存在以股权为主要联结纽带的关系,导致母子公司之间的信用风险传递更加紧密,从而... 近年来,企业集团成为各商业银行争相贷款的对象。但是,一些大企业集团相继出现财务危机,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贷款风险。由于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存在以股权为主要联结纽带的关系,导致母子公司之间的信用风险传递更加紧密,从而增加了评估企业集团信用风险的复杂性。本文在结构化模型的框架下,首先分析母子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与母公司持有子公司股权比重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母子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与母公司持有子公司股权比重之间的联系,分析母子公司之间信用风险传递与它们股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存在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一个股权比重,使得母子公司之间信用风险传递的可能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母子公司 股权比重 信用风险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私有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兆国 何威风 周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87,共7页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平均私有收益水平为18%左右,与新兴市场的国家相近,但明显地高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法律制度、公司规模、公司盈利状况、负债融资比例及结构、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平均私有收益水平为18%左右,与新兴市场的国家相近,但明显地高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法律制度、公司规模、公司盈利状况、负债融资比例及结构、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都对控股股东私有收益有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而行业保护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都对控股股东私有收益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私有收益 影响因素 中小股东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金股利政策:法律保护的结果还是法律保护的替代——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4
15
作者 袁振兴 杨淑娥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93,共8页
与LLSV横向研究不同,本文从纵向检验了现金股利法律保护替代模型与结果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首先,纵向分阶段的回归分析和差异检验表明:两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法律保护较弱的阶段,法律保护替代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与LLSV横向研究不同,本文从纵向检验了现金股利法律保护替代模型与结果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首先,纵向分阶段的回归分析和差异检验表明:两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法律保护较弱的阶段,法律保护替代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随着法律保护程度的提高,法律保护结果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更有解释力。其次,检验了我国交叉上市公司与无交叉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差异,进一步证明了现金股利法律保护结果模型的适用性。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每股收益显著负相关,与增长机会不具有显著负相关性,说明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不是根据盈利状况和增长机会做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股东 法律保护 现金股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股权占比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相 马忠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3,共8页
本文分析并检验了企业集团中子公司少数股权占比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子公司少数股权占比越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倾向性和支付水平越低;第二,相比于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子公司少数股权占比对上市公司现... 本文分析并检验了企业集团中子公司少数股权占比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子公司少数股权占比越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倾向性和支付水平越低;第二,相比于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子公司少数股权占比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负向影响相对有所缓解;第三,进一步从市场价值的角度扩展研究,发现子公司少数股权占比的提升会损害企业现金持有价值。本文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增强集团内部管控和治理以保障自身现金分红能力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公司少数股东 产权性质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子公司关联度与子公司审计师选择——基于股权制衡的调节效应视角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向艺 方政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9,共8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母子公司关联度与子公司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制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较为重要且与母公司关联度较高的子公司在选择审计师时,更倾向于选择本地事务所,即审计师选择更具地域敏感性;当子...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母子公司关联度与子公司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制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较为重要且与母公司关联度较高的子公司在选择审计师时,更倾向于选择本地事务所,即审计师选择更具地域敏感性;当子公司具有较高水平的股权制衡度时,与母公司关联度较高的子公司倾向于选择具有较高声誉的事务所,即更具声誉敏感性;子公司实质型股权制衡对于审计师选择声誉敏感性的调节效应显著优于形式型股权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子公司关联度 审计师选择 实质型股权制衡 形式型股权制衡 代理成本 声誉敏感性 地域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受信义务的引入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金海 潘榕芳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4,共6页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控股股东通过截留、挪用等行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公司重大决定等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我国《民法通则》、《公司法》以及一些行政规章虽然对此有所规制,但规制...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控股股东通过截留、挪用等行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公司重大决定等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我国《民法通则》、《公司法》以及一些行政规章虽然对此有所规制,但规制大多集中在对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上,而对操纵董事会及公司高管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责任追究明显不足。本文认为,引入英美法系国家的受信义务,可以弥补现有法律对控股股东规制不足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控股股东责任 受信义务 小股东利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的自治与强制——以股利代理成本理论为逻辑基础 被引量:18
19
作者 朱芸阳 王保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控制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股利分配失衡问题归根究底在于公司内部缺乏适当的权利制衡机制,存在内部人特别是控制股东侵害小股东合法利益的问题,这是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的结果。我国与... 控制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股利分配失衡问题归根究底在于公司内部缺乏适当的权利制衡机制,存在内部人特别是控制股东侵害小股东合法利益的问题,这是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的结果。我国与再融资行为相挂钩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具固有缺陷。依据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公司现金分红是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结果,只有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得以有效执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失衡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应当尊重公司自治原则,通过契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增强公司股东对现金分红决策的参与度,对大股东权利的行使形成有效的制衡;同时,强化特定情形下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发展股东强制股利分配之诉,对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是我国解决股利分配失衡问题的必然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利代理成本理论 现金分红 小股东利益保护 强制股利分配之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份回购及对债权人和中小股东的保护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荣康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6-72,共7页
笔者认为 ,股份回购可能导致公司债权人和 /或公司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基于此 ,我国关于股份回购的立法应着眼于保护公司债权人。
关键词 股份回购制度 债权人 中小股东 公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