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新形态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永海 张佳鑫 韩锡斌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4,共7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正在重塑千行百业,也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探讨基于AIGC的个性化学习新形态,采用文献研究法,首先梳理了从经典的个性化学习,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个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正在重塑千行百业,也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探讨基于AIGC的个性化学习新形态,采用文献研究法,首先梳理了从经典的个性化学习,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个性化学习,再到基于AIGC的个性化学习等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阐释了基于AIGC的个性化学习内涵。其次,分析了基于AIGC的个性化学习新形态的两大核心要素及其特征:师生智能体及其强自主性和环境智能体及其强生成性。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自我引导、内容生成、路径优化和群体智慧结构等新特征。最后,讨论了基于AIGC的个性化学习新形态的结构特征:凸显了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基于认知水平的生成式学习内容、适应内隐需求特征的千人千面的学习路径供给,以及基于群体智慧的学习机会选择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个性化学习 主体强自主性 环境强生成性 生成式学习 自我引导 群体智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主体性视域下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的逻辑探讨与矛盾纾解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一琳 李理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9,共8页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是实现乡村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所在。以贵州“村超”为案例,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探讨农民主体性视域下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的逻辑、困境与纾解之策。研究表明,遵循...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是实现乡村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所在。以贵州“村超”为案例,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探讨农民主体性视域下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的逻辑、困境与纾解之策。研究表明,遵循农民“主动性激活、自主性延伸、受动性转化、创造性萌生”的办赛逻辑,能推动乡村体育赛事在人本性、持续性、传承性与本土性四个维度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乡村体育赛事仍面临一定发展困境。未来应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办赛逻辑,严防政绩动员影响下的盲目办赛;注重满足农民精神与物质需求,推动乡村赛事经济与社会效益双收;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积极引入政府与社会力量创新办赛;延续农民体育热情与运动基因,聚焦体旅深度融合与青训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性 乡村体育赛事 乡村振兴 以人民为中心 乡村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视角的工农联盟--基于马克思法国史“三书”的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富民 索静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工农联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由于农民作为政治性力量被忽视甚至曲解,工农联盟的理论实质长期被遮蔽。农民作为政治主体生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迁,以普选权确立其政治性存在,通过“勋业”展现其政治性力量。以生产方... 工农联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由于农民作为政治性力量被忽视甚至曲解,工农联盟的理论实质长期被遮蔽。农民作为政治主体生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迁,以普选权确立其政治性存在,通过“勋业”展现其政治性力量。以生产方式透视农民政治主体的内在规定,可以发现农民作为群体主体的张力结构,即农民在封建社会解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崛起的农业生产变迁中所展现的结构制约性与主体超越性的张力结构。在农业资本主义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农民能够意识到其作为受资本剥削的“未来无产者”地位并能够与工人形成共同的阶级认同与阶级行动。因此,工农联盟是工人和农民基于社会生产的政治联盟,是需要作为无产阶级现实化主体工人与农民阶级自觉的阶级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联盟 农民政治主体 张力结构 阶级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试者自主性在临床试验中的重要性——从Subject由来及其汉译演变谈起
4
作者 陈晓云 李久辉 +2 位作者 李佶 郑锦 刘胜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1,47,共5页
受试者权益保护是医学伦理学的核心,从"subject"一词的由来及其汉译的演变过程,分析国内外对受试者自主性重视程度的不同。受试者的自主意识是临床试验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阐述了美国相关法规及受试者自主权益保护现状,并结... 受试者权益保护是医学伦理学的核心,从"subject"一词的由来及其汉译的演变过程,分析国内外对受试者自主性重视程度的不同。受试者的自主意识是临床试验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阐述了美国相关法规及受试者自主权益保护现状,并结合我国国情从受试者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受试者自主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并从临床试验知识的普及、改进受试者权利的告知方式及受试者自主权利的行使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完善受试者权益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 自主性 临床试验 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塑文化主体性: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内生发展路径
5
作者 张大维 邓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31,共12页
新内生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农民的文化主体性构成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基于党政嵌入、村社自主与农民文化主体性构建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分析框架,对地方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是“秩序导向型文... 新内生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农民的文化主体性构成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基于党政嵌入、村社自主与农民文化主体性构建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分析框架,对地方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是“秩序导向型文化主体性-重构价值共识”和“产业驱动型文化主体性-发展文化产业”交织融合演进的样态。其发展呈现为形塑农民文化主体性的“外部激活-内部转化-有机循环”螺旋上升路径:在党政力量通过激活村社自主性的基础上,村社组织依托党政嵌入要素,以制度性赋权和组织化赋能将自身集体行动能力转化为农民个体的文化发展动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构筑农民文化主体性,为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提供持续性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振兴 文化主体性 党政嵌入 村社自主 新内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自主支持与高中生选科成熟度的关系:职业生涯探索的中介及自主决定动机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宛玉 万梦芊 +1 位作者 袁珲瑶 李瑜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以845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职业生涯探索在教师自主支持与高中生选科成熟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自主决定动机在这一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选科成熟度;(2)职业生涯探索在教师自主支持与... 以845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职业生涯探索在教师自主支持与高中生选科成熟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自主决定动机在这一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选科成熟度;(2)职业生涯探索在教师自主支持与选科成熟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主选择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通过职业生涯探索影响选科成熟度的中介模型前半段未起调节作用;控制选择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通过职业生涯探索影响选科成熟度的中介模型前半段起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选科成熟度 教师自主支持 职业生涯探索 自主决定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照护场域转变下的女性主体性与新困境——基于银川市月子中心的田野调查
7
作者 崔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0,共10页
随着产后照护实践理念和形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产后女性选择到月子中心寻求产后照护。一方面,在月子中心这一新型照护场域里,产妇在照护实践过程中呈现出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选择的倾向。自身意愿和母婴利益被产妇纳入首要考虑范围。另... 随着产后照护实践理念和形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产后女性选择到月子中心寻求产后照护。一方面,在月子中心这一新型照护场域里,产妇在照护实践过程中呈现出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选择的倾向。自身意愿和母婴利益被产妇纳入首要考虑范围。另一方面,在月子中心这一场域中,产妇也遭遇着“快乐做产康”“迷人的身体”“黄金修复期”等消费主义带来的新困境。面对产后身体焦虑和医学常识的缺乏,产妇个体易被消费主义话语裹挟,从而接受各种非必要产康治疗,以致陷入新的非自由的身体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照护 女性主体性 身体自主 消费主义 新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农经济与智慧农业衔接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8
作者 徐居禹 孙海燕 杨玉航 《南方农机》 2024年第4期36-40,55,共6页
小农经济作为中国长期以来的主要农业经营模式,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依然会继续存在。以小农户为主构成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等方面的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农业资金支持、市场信息... 小农经济作为中国长期以来的主要农业经营模式,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依然会继续存在。以小农户为主构成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等方面的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农业资金支持、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供应链不完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小农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智慧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小农经济与智慧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在于采用智慧农业技术和模式,应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平台,增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现代化意识,畅通农户与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交流渠道,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水平。促进小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能和效益,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经济 智慧农业 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主体性分析
9
作者 胡金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政党主体性是指政党具有主导性地位、自主性特质和能动性作用。与工具型中介组织定位的西方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展现出鲜明的政党主体性。从政党地位来说,中国共产党既是缔造国家又是组织社会的主体力量,由此形成了一种以政党为中心的... 政党主体性是指政党具有主导性地位、自主性特质和能动性作用。与工具型中介组织定位的西方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展现出鲜明的政党主体性。从政党地位来说,中国共产党既是缔造国家又是组织社会的主体力量,由此形成了一种以政党为中心的主导性结构。从政党组织来说,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意志和行动上表现出了自觉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和自我革命性等政党自主性特质。从政党能动性来说,中国共产党不仅以政党建设驱动国家建设、引领社会治理,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一种政党动力,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主体性 政党中心 政党自主 政党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农民自组织能力的培育——以福建安溪珍田茶业专业合作社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荣 黄旌芮 +1 位作者 蔡晓薇 阎小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73,共4页
选取福建省安溪县珍田茶业专业合作社这一农村民间组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从自组织视角剖析珍田茶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成功培育农民自组织能力方面的经验启示,以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这一宏伟蓝图提供一... 选取福建省安溪县珍田茶业专业合作社这一农村民间组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从自组织视角剖析珍田茶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成功培育农民自组织能力方面的经验启示,以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这一宏伟蓝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民间组织 农民自组织能力 农民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民组织化重建乡村主体性: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 被引量:229
11
作者 吴重庆 张慧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81,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主流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具有浓厚的城市中心主义色彩,乡村不是作为独立的发展主体,而是作为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被解决的问题,从属和依附于城市,乡村的人财物等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乡村的去主体性还表现在农民的去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主流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具有浓厚的城市中心主义色彩,乡村不是作为独立的发展主体,而是作为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被解决的问题,从属和依附于城市,乡村的人财物等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乡村的去主体性还表现在农民的去组织化,村社共同体逐渐解体,乡村社会丧失凝聚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必须以农民的组织化重建乡村的主体性,以乡村为主体吸纳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重塑城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组织化 乡村主体性 乡村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主体性的培育:社区治理的方向与路径 被引量:77
12
作者 陈伟东 陈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5,共8页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社区从建设迈向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实践阶段。从建设到治理是为了求变,求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变的方向是什么、求变的路径是什么、变化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靠实践来问答。从2013年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社区从建设迈向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实践阶段。从建设到治理是为了求变,求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变的方向是什么、求变的路径是什么、变化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靠实践来问答。从2013年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协同地方政府、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共同寻找居民主体性生成的路径和方法,从新实践中获得新认识:社区是居民的,社区治理是居民主体性的生成过程;居民主体性的培育和生成是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居民之间关系结构重构的过程,更是居民自我激活行动要素的过程;也只有培育居民主体性才能更好地激活社区自治能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型、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加强多元主体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行动研究 居民自治 居民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不可忽视的农民工问题——体育权利的缺失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世威 荣干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8-31,共4页
当前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缺失和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是造成他们体育权利缺失的两个重要因素。提出"一族两策"的措施,即开展职工体育和社区体育;制定与完善维护农民工体育权利的法律措施;加强农民工体育意识、技能... 当前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缺失和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是造成他们体育权利缺失的两个重要因素。提出"一族两策"的措施,即开展职工体育和社区体育;制定与完善维护农民工体育权利的法律措施;加强农民工体育意识、技能等培养,引导农民工融入单位和城市社区人群等,以此明确农民工体育权利的责任主体,进而改变当前农民工的弱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体育 体育权利 体育责任主体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民集体”的重塑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志红 仲济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4,共6页
研究目的:对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提出建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法律规定的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农民集体"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和运行机制缺乏,不能有效履行所有者职责,应按照民法上适格所... 研究目的:对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提出建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法律规定的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农民集体"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和运行机制缺乏,不能有效履行所有者职责,应按照民法上适格所有权主体的要求重塑"农民集体"。研究结论:应赋予"农民集体"特殊法人地位,并借鉴企业法人治理的经验设置其机关和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所有权 农民集体 主体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农民启蒙的政治面相——以农民政治主体性崛起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卫朝 郝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5-67,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治、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农民的政治主体性迅猛崛起,先后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民的政治觉醒、村民自治与农民的政治参与、进城务工与农民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治、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农民的政治主体性迅猛崛起,先后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民的政治觉醒、村民自治与农民的政治参与、进城务工与农民的政治窘迫等几个阶段。一方面呈现了新时期农民启蒙的政治面相,另一方面透露着当前农民在政治参与、政治抗争等方面的窘迫感和无力感,折射出农民启蒙中推进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当前应该加速推进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等一系列歧视性制度和政策,在不断的政策、制度突破中实现农民的平等国民待遇,从而将农民从政治窘迫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积极引导农民从激烈的政治抗争逐步走向政治认同,推动农民政治启蒙继续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启蒙 政治主体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村民自治 进城务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生成的促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希鹏 丁三青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4-399,共6页
网络文化为全面的、开放的、完善的主体性的生成准备着条件,网络文化"提升"了人的自主性,促进人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的生成;网络文化"触发"了人的能动性,使主体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力增强,促进人对现实性... 网络文化为全面的、开放的、完善的主体性的生成准备着条件,网络文化"提升"了人的自主性,促进人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的生成;网络文化"触发"了人的能动性,使主体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力增强,促进人对现实性的超越和自我超越;网络文化"驱动"了人的创造性,打破强大的自在的日常生活结构对个体发展的束缚,使主体走出封闭的日常生活世界,在开放的和创造性的非日常生活空间中成为自由自觉的非日常生活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主体生成 自主性 能动性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衡与重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主体思辩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玉新 王丽雯 董宏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1,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过程中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认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政府在意图强化其主导...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过程中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认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政府在意图强化其主导作用时,却导致了政府、农民和基层组织三者之间关系的扭曲和紧张。建议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政府的支持意愿,充分调动农民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完善村民自治,构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多主体实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主体 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产业——产业兴旺的一种社会学解释 被引量:229
18
作者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5,共7页
产业兴旺不是单一农业的发展,而是乡村的整体进步。本文从产业与农民关系、产业与乡村关系的视角审视产业兴旺的内在构成、内容和特点。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话语体系的产业特征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产业兴旺既要满足人们... 产业兴旺不是单一农业的发展,而是乡村的整体进步。本文从产业与农民关系、产业与乡村关系的视角审视产业兴旺的内在构成、内容和特点。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话语体系的产业特征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产业兴旺既要满足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更要满足农民自身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产业兴旺只有限定在乡村范围内且以农民为主体才具有实际意义,产业兴旺只有建立在乡村整体价值基础上并与乡村价值体系相结合才具有可能性。任何排斥农民的农业、排斥乡村的产业,都与产业兴旺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农民主体 乡村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领域贫困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塑——基于精神扶贫视角 被引量:81
19
作者 张志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81,共10页
精准扶贫领域贫困农民的主体性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内源动力,也是精准扶贫的价值依归。贫困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会在某些方面阻碍扶贫攻坚进程,其缺失的原因具有多重性,"精神贫困"当属主观因素中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 精准扶贫领域贫困农民的主体性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内源动力,也是精准扶贫的价值依归。贫困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会在某些方面阻碍扶贫攻坚进程,其缺失的原因具有多重性,"精神贫困"当属主观因素中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使他们思想观念保守、脱贫志气不足、人生目标模糊,且这三方面均不同程度上导致其主体性缺失。唯有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同时着力、良性互动,以重塑贫困农民的主体性,才能激活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渴望和内生动力,并激励他们主动承担起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作为精准扶贫的题中应有之义,精神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扶心扶志"与"扶知扶智"并举,且"正向发力",激发贫困农民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以使其自主、自信,提高贫困农民能动性与创造性以使其自立、自强,进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农民 主体性 精神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乡绅到中农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晓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74,共20页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般论者认为,乡土社会即使有过士绅,随着近代国家的建构和当代国家对乡村的长驱直入,他们也消失殆尽。但是一些对乡村精英研究的缺陷是被去领土化视角下的政治观念史所左右。在此前提下,一些政治观念的长期影响遮...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般论者认为,乡土社会即使有过士绅,随着近代国家的建构和当代国家对乡村的长驱直入,他们也消失殆尽。但是一些对乡村精英研究的缺陷是被去领土化视角下的政治观念史所左右。在此前提下,一些政治观念的长期影响遮蔽了具体时空下的实况。本文与上述研究的路径不同,以地势民族志方式,研究乡村领导和社会秩序。基于最近60余年的地方历史,本文试图勾勒出从乡绅到中农,甚至到21世纪自然村社会中隐然延续的结构。论文将探索在60余年间,国家通过政治/组织路线,对血缘/地缘的村落社会进行重新编织的基础上,自然村/村民小组及其领导人对于基层政治生活和社区维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 中农 乡村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