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ssure and velocity cross-spectrum of normal modes in low-frequency acoustic vector field of shallow water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Yun Yu Qing Ling Jiang X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241-249,共9页
The pressure and horizontal particle velocity combined descriptions in the very low frequency acoustic field of shallow wa- ter integrated with the concept of effective depth of Pekeris wave- guide is proposed, especi... The pressure and horizontal particle velocity combined descriptions in the very low frequency acoustic field of shallow wa- ter integrated with the concept of effective depth of Pekeris wave- guide is proposed, especially the active component of the pressure and horizontal particle velocity cross-spectrum, also called ho- rizontal complex cross acoustic intensity, when only two normal modes are trapped in the waveguide. Both the approximate theo- retic analysis an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gn of the horizontal complex cross acoustic intensity active component is independent of the range when vertically deployed receiving dual sensors are placed in appropriate depths, the sum of which is equal to the waveguide effective depth, so it can be used to tell whether the sound source is near the surface or underwater; while the range rate is expected to be measured by utilizing the sig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active component. The further robustness analysis of the depth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shows that the existence of shear waves in semi infinite basement and the change of acoustic velocity profiles have few effec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and the seabed attenuation will limit the detection range, but the algorithm still has a good robustness in the valid detection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frequency acoustic vector field effective depth complex cross acoustic intensity active component target depth classific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热法的宽范围频率激磁磁性元件损耗测量研究
2
作者 汪晶慧 林爽 +2 位作者 范鹏 黄福镔 陈为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当利用电气测量法测量高达100 MHz频率激励的磁性元件损耗时,高频寄生参数将导致非常大的测量误差。利用量热法测量超高频激励磁性元件损耗,封闭式量热法的误差来源于比热容的确定,以及热量散失和附件热量。通常采用定标量热法消除封闭... 当利用电气测量法测量高达100 MHz频率激励的磁性元件损耗时,高频寄生参数将导致非常大的测量误差。利用量热法测量超高频激励磁性元件损耗,封闭式量热法的误差来源于比热容的确定,以及热量散失和附件热量。通常采用定标量热法消除封闭式量热法的测量误差。传统定标量热法以直流功率为标准校验功率-温升(P-ΔT)关系,直流功率定标量热法的误差来源于定标过程和测量过程的环境不一致,其中连接导线的直流等效电阻和交流等效电阻的差值导致的测量误差,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提出交流功率定标量热法测量超高频激励磁性元件损耗,以交流功率为标准校验P-ΔT关系,定标过程和测量过程的激励频率相同,消除连接导线损耗不一致导致的测量误差。交流功率定标量热法的误差来源于高频寄生参数对测量的影响。基于定标量热法测量原理和测量误差的详细分析,且提出解决方案,搭建磁性元件损耗测量平台,编制上位机测量界面,实现自动化测量。最后,以可精确获取损耗的空心电感作为感性被测件,验证定标量热法测量平台可精确测量100 MHz频率以内正弦波激磁磁性元件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元件损耗 定标量热法 超高频 损耗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动正序分量波形相似度的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线路保护方法
3
作者 高淑萍 周永宁 +3 位作者 王晨清 陈实 宋国兵 权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5-104,共10页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线路故障受双侧电力电子换流器控制策略影响,其故障特征以及对传统保护的影响较为复杂。基于双端换流器控制策略和故障复合序网,从理论上分析传统电流差动保护的适应性,得到存在拒动风险的结论。结合故障后电压、电流...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线路故障受双侧电力电子换流器控制策略影响,其故障特征以及对传统保护的影响较为复杂。基于双端换流器控制策略和故障复合序网,从理论上分析传统电流差动保护的适应性,得到存在拒动风险的结论。结合故障后电压、电流波形特点,提出基于差动正序分量波形相似度的保护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线路两侧保护安装处电流与电压的故障分量,利用对称分量法得到故障分量所对应差动电流与差动电压的正序分量,对正序差动电压进行修正。然后,利用改进余弦相似度计算差动电流与修正差动电压正序分量的相关程度,通过相关性的差异来识别区内、外故障。最后,在PSCAD中搭建了海上低频输电系统模型,对线路中发生不同故障位置、故障类型、不同过渡电阻和采样频率的故障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低频输电系统 线路保护 对称分量法 改进余弦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特征矩阵和CNN模型的管道埋藏微裂纹超声导波定位
4
作者 颜劲夫 艾星 +3 位作者 何其骏 李佳惠 胡碗铷 李义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7,共10页
针对石化行业管道中埋藏微裂纹的检测和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特征矩阵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的新方法.首先,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包含埋藏微裂纹的三维管道仿真模型,并部署传感器阵列采集超声导波... 针对石化行业管道中埋藏微裂纹的检测和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特征矩阵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的新方法.首先,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包含埋藏微裂纹的三维管道仿真模型,并部署传感器阵列采集超声导波信号.然后,提取并融合两类特征因子来构建融合特征矩阵:反映微裂纹非线性特征的零频分量和表征微裂纹位置信息的损伤指数.最后,将该矩阵输入到构建的CNN模型中进行训练和测试,实现了对管道中埋藏微裂纹的精确定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高次谐波分量相比,零频分量对微裂纹的非线性效应更敏感;损伤指数可以放大原始信号中包含的损伤信息,对埋藏微裂纹的定位具有重要价值;CNN模型可以有效地从融合特征矩阵中提取微裂纹的位置信息,确定其空间坐标,为无损检测领域管道微裂纹的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频分量 损伤指数 融合特征矩阵 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作用下建筑物动力响应研究综述
5
作者 闫鹏 张云鹏 +1 位作者 申宇宙 王晗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43,共13页
建筑物在爆破振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是研究爆破有害效应的核心内容。总结了建筑物对爆破振动动力响应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4个主要方面:不同类型建筑物中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差异性较大,建筑物不同方向峰值振速同时具有衰减和放大效... 建筑物在爆破振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是研究爆破有害效应的核心内容。总结了建筑物对爆破振动动力响应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4个主要方面:不同类型建筑物中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差异性较大,建筑物不同方向峰值振速同时具有衰减和放大效应;建筑物固有频率具有多阶性,建筑物动力响应是多谐波地震波与多阶固有频率的建筑物相互耦合作用的复杂过程;爆破振动作用下建筑物损伤分为结构性破坏和非结构性破坏、初始损伤和累积损伤等不同破坏模式;峰值振速和主振频率能够基本反映爆破振动对建筑物影响的全貌,但由于建筑物的多样性和振动响应的复杂性,安全判据精准性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提出了爆破振动作用下建筑物动力响应的重点研究方向:(1)应关注建筑物不同构件对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局部放大和衰减效应,以及建筑物整体结构和不同构件的爆破振动响应特征;(2)在建筑物多阶固有频率与整体结构和局部构件的相关性、多阶固有频率和爆破地震波多谐波分量对建筑结构和构件发生共振的影响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建立爆破地震波多谐波分量与建筑物整体结构和局部构件动力特性相对应的响应关系模型;(3)建立基于AI的建筑物爆破振动与结构损伤实时监测平台,集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和预警于一体;(4)制定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损伤和附着物的非结构性损伤的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建筑物 建筑构件 固有频率 动力响应 安全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和非线性映射改进的MFCC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符恬恬 郑斌琪 +1 位作者 李成娟 夏利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3-99,共7页
使用传统的梅尔倒谱系数(MFCC)作为特征进行野外目标识别时,由于MFCC对环境干扰较敏感,所以会导致识别率的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代替MFCC提取过程中使用的离散余弦变换,并且使用非线性函数对梅尔滤波后所获... 使用传统的梅尔倒谱系数(MFCC)作为特征进行野外目标识别时,由于MFCC对环境干扰较敏感,所以会导致识别率的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代替MFCC提取过程中使用的离散余弦变换,并且使用非线性函数对梅尔滤波后所获得的对数能量进行映射。改进后的MFCC更贴合实际数据、可以增强目标信号所在频段的权重、有着良好的可分性和鲁棒性。经过实验验证,使用PCA和非线性映射改进后的MFCC作为分类特征时,准确率为93.36%,优于传统的MF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梅尔倒谱系数 主成分分析 非线性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结构振动仿真及其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7
作者 郭博 铁鸣 范文慧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1-583,共13页
为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参数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固有频率特性,以及在不同边界条件和不同振动阶数的情况下这些参数对固有频率的不同影响程度,建立了二维各向异性中厚板材料模型与三维各向异性圆柱薄壳材料振动模型。针对这类复合材料结构参... 为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参数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固有频率特性,以及在不同边界条件和不同振动阶数的情况下这些参数对固有频率的不同影响程度,建立了二维各向异性中厚板材料模型与三维各向异性圆柱薄壳材料振动模型。针对这类复合材料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开发了复合材料振动仿真与多元统计分析软件,对复合材料的结构振动进行了仿真模拟,提出了一种针对复合材料固有频率不确定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数据降维,将材料固有频率可以用少数几个主成分或是因子成分表达,达到更高效、准确处理分析复合材料固有频率不确定性的目的,解决了复合材料不确定性分析过程复杂的难题,提升了各领域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振动仿真 不确定性 固有频率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地震动竖向频率成分参数经验模型与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崔鑫 胡进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2,共13页
基于日本海底观测台网S-net的496次地震事件记录,共计6436组海底地震动数据,旨在探讨海底地震动竖向频率成分的特性。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考虑海水深度、沉积层厚度等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海底地震动竖向频率成分参数的经验模型。通过... 基于日本海底观测台网S-net的496次地震事件记录,共计6436组海底地震动数据,旨在探讨海底地震动竖向频率成分的特性。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考虑海水深度、沉积层厚度等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海底地震动竖向频率成分参数的经验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和AIC准则,评估了模型参数的有效性和拟合优度。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向与竖向频率成分参数值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海底地震动记录竖向频率成分参数值与海水深度和布设方式有关:S-net海底台站水深范围介于102~7830 m,在海水深度小于1500 m的区域,竖向频率成分参数值整体分布向短周期方向偏移,而在海水深度大于1500 m的区域,长周期(大于0.8 s)记录数量显著增加;海水深度项在海底地震动竖向频率成分经验模型中具有显著性,表明海水深度是影响竖向频率成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构造类型的地震事件在竖向频率成分模型中的预测值表现出与水平向模型一致的差异性;此外,模型的场地项在海沟内外的海底地震动中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与沉积层厚度无直接关联,可能受到传播路径和海沟外隆起处地形的影响。该文理解和预测海底地震动特征及海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et 海底地震动 竖向分量 频率成分参数 海水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Kelvin源格林函数数值预报
9
作者 周子轩 朱仁传 詹可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8,共9页
快速、准确地计算Kelvin源格林函数及其偏导数是求解船舶移动兴波问题的基础及核心,其主要困难源于远场波动项积分核的高频振荡。鉴于机器学习理论中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简称MLP)的强大非线性映射能力,构建了针对Kelvin... 快速、准确地计算Kelvin源格林函数及其偏导数是求解船舶移动兴波问题的基础及核心,其主要困难源于远场波动项积分核的高频振荡。鉴于机器学习理论中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简称MLP)的强大非线性映射能力,构建了针对Kelvin源格林函数及其偏导数的MLP数值预报模型。模型训练及测试所需的高精度数据样本均由自适应积分方法生成。为了充分利用样本信息,降低训练耗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收敛函数的创新采样策略,实现对近自由面区域的局部加密采样。数值分析结果表明,MLP模型预报精度良好,且效率显著优于自适应积分等数值方法。该模型不仅在兴波问题求解中有重要应用价值,也为机器学习在传统水动力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lvin源格林函数 远场波动项 高频振荡 多层感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耦合器精细结构的热激励表征及缺陷分析(特邀)
10
作者 张登峰 温坤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7-293,共7页
光纤耦合器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传感、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医疗等领域中,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各类光纤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光纤耦合器内部精细结构测试与缺陷分析方法。通过对光纤耦合器加载较宽范围的温度激励,将器件内部... 光纤耦合器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传感、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医疗等领域中,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各类光纤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光纤耦合器内部精细结构测试与缺陷分析方法。通过对光纤耦合器加载较宽范围的温度激励,将器件内部不可见的精细结构转换为光纤所受的热应变分布;再使用光频域反射计以毫米级的超高空间分辨率观测光纤沿线应变,进而反演光纤耦合器内部结构,并进一步通过应变分布畸变特征识别胶层缺陷,实现器件缺陷分析与质量评价。该方法具有高精度、无损的优势,且能够广泛适用于光纤耦合器、波分复用器等众多无源器件,为其缺陷成因分析、失效机理研究提供了有效测试手段,可以支撑其器件性能与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无源器件 光频域反射计 精细结构测量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线路时域模型识别纵联保护
11
作者 张健康 李怀强 +3 位作者 任龙飞 蒋嘉桁 张晨浩 宋国兵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09,共9页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电源特征不同于传统同步机系统,且线路两端额外装设并联电抗器,导致传统电流差动保护和面向陆上风电送出系统的时域模型识别纵联保护并不适用。为此,总结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源自频率降低、电源控制策略和并联电...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电源特征不同于传统同步机系统,且线路两端额外装设并联电抗器,导致传统电流差动保护和面向陆上风电送出系统的时域模型识别纵联保护并不适用。为此,总结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源自频率降低、电源控制策略和并联电抗器的线路保护需求,以原有时域模型识别纵联保护原理为基础,研究适用于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线路的保护原理。提出并联电抗器电流补偿算法,并结合Bergeron模型公式提出不需要对端电压的新保护原理及判据。同时,提出基于瞬时电压的启动元件,并依据输电线路模型适用频带设计了滤波器。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保护原理正确性并检验保护判据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 时域模型识别 纵联保护 并联电抗器 Bergeron模型 启动元件 模型适用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设计与动力学建模分析
12
作者 叶进进 高宏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1532,共12页
针对传统柔性关节中弹性组件多采用单自由度的设计局限,在单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实现了两个方向的偏转运动。首先,基于伪刚体模型法推导了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的弯曲刚度,利... 针对传统柔性关节中弹性组件多采用单自由度的设计局限,在单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实现了两个方向的偏转运动。首先,基于伪刚体模型法推导了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的弯曲刚度,利用卡氏第二定理确定了弹性组件的垂直刚度;然后,根据集中参数法和能量法,对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推导了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的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低阶固有频率;最后,对弹性组件进行了实例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以及实验验证了弯曲刚度、垂直刚度及低阶模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弹性组件X轴弯曲刚度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27%;Y轴弯曲刚度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99%;垂直刚度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8.33%;弹性组件一阶固有频率、二阶固有频率和三阶固有频率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三者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8.09%、7.87%、3.71%。可见,该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设计合理,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和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为机器人柔性关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 机器人柔性关节 模态理论模型 弯曲刚度 垂直刚度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特征提取的光信号特性分析
13
作者 陈印 李翔 +1 位作者 张仁永 孙燕斌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为深入了解光信号的传输、调制、解调等方面的性能,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距离以及稳定性,提出基于谱特征提取的光信号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建立由耦合器、反射镜和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组成的光信号检测通道,利用该通道获取光信... 为深入了解光信号的传输、调制、解调等方面的性能,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距离以及稳定性,提出基于谱特征提取的光信号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建立由耦合器、反射镜和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组成的光信号检测通道,利用该通道获取光信号传输时的光场强度和光交流信号后,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光信号频率谱,再使用线性调频变换和设置窗口方式,从光信号频率谱内检测单频分量,提取到光信号频率谱特征,依据光信号频率谱特征,建立光信号三波耦合方程,求解该方程后得到光信号特性中的抽运光频率、散射光功率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取光信号频率谱,并从该频率谱内提取到谱特征,同时还可从不同脉冲宽度情况下分析得到光信号的散射光强频率,应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特征 光信号 特性分析 脉冲宽度 散射光强频率 单频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力系统调频的超级电容储能系统
14
作者 徐彩莹 唐毓振 +3 位作者 李秋雨 杨浩岳 陈洋 杨恒昭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78-3089,共12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其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区宽等优点,可作为提升电力系统调频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其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区宽等优点,可作为提升电力系统调频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用于电力系统调频的超级电容储能系统。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的调频需求以及使用超级电容储能系统进行调频的优势。其次,整理了用于电力系统调频的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容量配置方法。其中,控制策略涵盖了下垂控制等经典控制方法和模型预测控制等先进控制策略。容量配置方法归纳了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优化的方法。然后,梳理了使用超级电容储能系统进行电力系统调频的工程案例,着重分析了以“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混合储能系统的系统架构、运行模式、经济性等。最后,对超级电容调频技术进行了展望,给出了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尚需加强合作、协同攻关的建议以推动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调频 超级电容 控制策略 容量配置 工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变分模态分解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单端量保护方法
15
作者 王晓卫 田影 +2 位作者 林德力 王林海 屈新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365,I0112,共14页
针对现有多端柔性直流电网线路保护不耐受高阻和易受噪声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变分模态分解(success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SVMD)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单端量保护方法。具体为:首先,采用直流极电压突变量构建保护启... 针对现有多端柔性直流电网线路保护不耐受高阻和易受噪声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变分模态分解(success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SVMD)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单端量保护方法。具体为:首先,采用直流极电压突变量构建保护启动判据,进而满足保护速动性要求;其次,利用零模电压总和构造故障类型检测判据;最后,基于线模电压的高频分量在区内故障和区外故障之间存在差异这一特征,利用SVMD对线模电压进行分解,提取最高频的时频分量作为故障特征分量,进而利用故障特征分量的峰值实现故障区域的检测。大量仿真实验表明,所提保护方法可适应不同故障过渡电阻、不同故障类型、不同故障距离以及不同故障线路等工况,且能够识别雷击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线路保护 连续变分模态分解 高频分量 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MD-互相关时频域特征的风电变流器开路故障诊断
16
作者 侯锐 李然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1-37,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变流器功率管单开路和双开路故障问题,提出一种将多元变分模态分解(MVMD)和互相关时频域特征相结合的诊断方法。首先,采集网侧变流器的三相中间点电压作为原始数据;其次,将三相中间点电压作为MVMD的三通道... 针对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变流器功率管单开路和双开路故障问题,提出一种将多元变分模态分解(MVMD)和互相关时频域特征相结合的诊断方法。首先,采集网侧变流器的三相中间点电压作为原始数据;其次,将三相中间点电压作为MVMD的三通道输入数据,对其进行分解,得到若干层本征模态函数(IMF);再次,通过计算原始信号与每层IMF函数的互相关性,选择最能反映原始信号特征、趋势的IMF,对选定IMF的平均包络和原始信号数据进行时域、频域特征提取;最后,将所得特征输入到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中进行训练,实现对故障功率管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网侧变流器的22种状态能够有效的识别分类,测试集准确率可达9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变流器 MVMD 时频域特征 开路故障诊断 IMF分量 BiLSTM IG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图像组合与改进ResNet-18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逸 欧杰宇 +1 位作者 金涛 毕贵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1-2544,I0003,共15页
针对传统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PQD)识别体系中单一图像特征信息受限与算法识别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据特征融合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图像组合与改进ResNet-18的PQD识别方法。首先,对PQD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 针对传统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PQD)识别体系中单一图像特征信息受限与算法识别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据特征融合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图像组合与改进ResNet-18的PQD识别方法。首先,对PQD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得到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与残差分量;其次,将IMFs、残差分量、原始扰动信号与Subtract分量纵向拼接成分量矩阵,利用信号-图像转化方法生成特征分量彩色图;再次,对原始扰动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生成小波时-频图;最后,将特征分量彩色图与小波时-频图组合输入改进的六通道ResNet-18中训练学习并完成扰动识别。通过仿真对PQD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并将其与目前常用识别体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并且能够更好地提取PQD特征信息,达到更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扰动 变分模态分解 特征分量彩色图 小波时-频图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的故障分量特征及保护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海锋 许永治 +3 位作者 刘沈全 梁远升 金浩天 王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7-1996,I0010-I0012,共13页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由于运行频率的改变以及柔性低频换流站的控制机理,其故障特征以及对保护原理的影响较为复杂。为了分析故障分量保护原理在柔性低频输电系统中的适用性问题,基于柔性低频换流站的控制架构,建立了以故障限流为故障控制...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由于运行频率的改变以及柔性低频换流站的控制机理,其故障特征以及对保护原理的影响较为复杂。为了分析故障分量保护原理在柔性低频输电系统中的适用性问题,基于柔性低频换流站的控制架构,建立了以故障限流为故障控制策略的双端型低频输电模型。计及该系统线路发生三相故障的控制特性,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低频故障分量阻抗特性,并推导出低频等值阻抗的量化计算式,进而从理论上分析其对传统故障分量保护元件的影响机理。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了双端低频输电测试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在一定故障条件下可造成故障分量保护范围缩小,甚至使得保护元件完全失效,研究结果对于低频系统继电保护研究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输电系统 故障分量 控制特性 阻抗特性 距离元件 方向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快速母线保护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国兵 高校平 +3 位作者 张晨浩 窦竟铭 王秀丽 宁联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母线故障后,换流器型电源等效电势与阻抗因控制的切换与调整过程,不再像传统电网可视为恒定。文中理论分析了母线电流差动保护适应性,明确故障控制策略对差动保护灵敏度的影响方式。利用母线区内外故障所对应的故...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母线故障后,换流器型电源等效电势与阻抗因控制的切换与调整过程,不再像传统电网可视为恒定。文中理论分析了母线电流差动保护适应性,明确故障控制策略对差动保护灵敏度的影响方式。利用母线区内外故障所对应的故障等效模型不同,提出基于时域全量模型识别的母线保护。该保护原理反映被保护元件自身拓扑的变化,理论上具有不受电源特性影响的优势,同样适用于其他换流器型电网。同时,所提保护在时域中实现,不存在相量提取问题,动作速度快。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母线保护的可靠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低频输电系统 母线保护 适应性 模型识别 时域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T/R组件发射频谱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卫华 江元俊 郑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0,共6页
现代武器装备单平台集成的各频段雷达、通信等无线电设备数量越来越多,且发射信号均向高功率、超宽带等方向发展,使得雷达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发射频谱交叠严重,进而导致不同设备之间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文中针对不同无线电设备收发... 现代武器装备单平台集成的各频段雷达、通信等无线电设备数量越来越多,且发射信号均向高功率、超宽带等方向发展,使得雷达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发射频谱交叠严重,进而导致不同设备之间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文中针对不同无线电设备收发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数字T/R组件脉冲发射带外频谱分量的产生机理和改善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频谱控制措施,并在某雷达数字T/R组件上开展了试验验证,证明了该频谱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外频谱分量 频谱控制 脉冲发射 sin x/x函数 时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