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风电场并网引起火电机组多模态次同步谐振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燕峰 程有深 +2 位作者 赵书强 赵志冲 王翌静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5-1410,共16页
双馈风电场接入含串补输电线路系统时,会对火电机组次同步谐振(SSR)产生影响,但其次同步控制互作用(SSCI)对火电机组SSR的影响尚未明确。该文针对风火打捆经串补外送系统,对各元件进行“模块化”建模,通过将火电机组复频域模型推广至双... 双馈风电场接入含串补输电线路系统时,会对火电机组次同步谐振(SSR)产生影响,但其次同步控制互作用(SSCI)对火电机组SSR的影响尚未明确。该文针对风火打捆经串补外送系统,对各元件进行“模块化”建模,通过将火电机组复频域模型推广至双馈风机(DFIG),提出一种适用于含双馈风电场系统的分散消元式复转矩系数法。利用该方法从阻尼特性角度阐释系统引起多模态SSR机理,并分析主导振荡因素对SSR的影响。结果表明,串补是引发SSR的主导因素,不同串补度可能会引发不同模态的SSR,同时DFIG并网可能引入SSCI助增某个弱阻尼模态SSR分量,引发新的SSR模态失稳,当两者作用于不同模态时,将可能导致系统出现多模态SSR;在一定串补度范围内,降低串补度有利于SSR稳定性;串补输电线路电阻对不同模态阻尼产生的影响不同,合理的电阻值有利于降低SSR风险;随着双馈风电场容量的增加,火电机组阻尼增大,SSR稳定性提高;基于PSCAD/EMTDC的时域仿真和实际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复转矩系数法 阻尼特性 次同步谐振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锁相环的寄生反馈通道参与双馈风电并网SSCI现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永辉 张新燕 +2 位作者 李振恩 周远翔 常喜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190,共9页
为了研究风电并网中锁相环参与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问题,将系统的控制侧与电机侧的子系统模型分别建立在控制侧和电机侧旋转轴中,然后通过两旋转轴间变换关系建立含锁相环扰动的全系统模型,与原始电流环模型对比发现,次同步扰动... 为了研究风电并网中锁相环参与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问题,将系统的控制侧与电机侧的子系统模型分别建立在控制侧和电机侧旋转轴中,然后通过两旋转轴间变换关系建立含锁相环扰动的全系统模型,与原始电流环模型对比发现,次同步扰动(振荡)将额外通过一个基于锁相环且与运行工况和外电网结构相关的寄生反馈通道作用于转子侧控制器(RSC)的电流比较点和电压补偿点。通过该寄生反馈通道相频特性和全系统传递函数极点分布,分析其对原始电流环的反馈效果和对全系统SSCI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寄生反馈通道在特定的工况和参数组合下对原始电流环起正的或负的反馈效果,进而会影响系统发生SSCI的风险。最后,在DIgSILENT仿真平台上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时域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锁相环 反馈感应发电机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反馈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经串补并网引起次同步振荡机理分析 被引量:109
3
作者 栗然 卢云 +1 位作者 刘会兰 韩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73-3079,共7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通过串联补偿线路外送风电时,会出现由感应发电机效应(induction generator effect,IGE)和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ub-synchronous control interaction,SSCI)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为分析该问题,以给其抑制措施提供依据,... 双馈风力发电机通过串联补偿线路外送风电时,会出现由感应发电机效应(induction generator effect,IGE)和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ub-synchronous control interaction,SSCI)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为分析该问题,以给其抑制措施提供依据,建立了用于次同步振荡分析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模型,采用频率扫描法分析了IGE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从转子侧电流环的闭环控制角度推导分析了SSCI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采用时域仿真法分别分析和验证了风速、串补度对IGE的影响及转子侧电流环控制参数对SSCI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串补度的增加和风速的减小会引起IGE;电流环控制器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的增大会引起SS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次同步振荡 感应发电机效应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高本锋 胡韵婷 +2 位作者 李忍 姚磊 赵书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5-663,共9页
双馈风电场经串补输电系统存在换流器控制与串联电容之间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即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其振荡特性受系统运行工况的影响。当系统运行工况变化时,现有抑制措施可能不再适用。为解决该问题,从双馈风机发生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 双馈风电场经串补输电系统存在换流器控制与串联电容之间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即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其振荡特性受系统运行工况的影响。当系统运行工况变化时,现有抑制措施可能不再适用。为解决该问题,从双馈风机发生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机理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双馈风机抑制策略:用自抗扰控制器替换转子侧有功内环比例积分控制环节,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次同步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反馈补偿,从而有效抑制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在PSCAD/EMTDC中搭建基于某实际风电场的仿真模型,分析该控制策略的运行特性。通过与比例积分控制对比,验证自抗扰控制具有良好的暂稳态运行特性;通过与现有附加阻尼控制对比,表明自抗扰控制可以实现风电场不同运行工况下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有效抑制;该方法参数整定简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串补输电系统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自抗扰控制 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接入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机理综述 被引量:32
5
作者 陈晨 杜文娟 王海风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93,共10页
实际电力系统中,并网风电场与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引发了多起次同步振荡事故,对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了威胁。首先介绍了实际系统中发生的由风电场接入引发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几起典型事故,对事故中风电场的风机类型、事故成因及造成的... 实际电力系统中,并网风电场与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引发了多起次同步振荡事故,对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了威胁。首先介绍了实际系统中发生的由风电场接入引发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几起典型事故,对事故中风电场的风机类型、事故成因及造成的后果几个关键方面进行了阐述。其次,对现有针对次同步振荡的主要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包括频域分析法(复转矩系数法、阻抗法)和模式分析法,介绍了方法的原理、适用性和特点。另外,针对风电场接入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这一问题,根据分析方法和对象系统的不同,对目前的研究进行了分类综述,并论述了关于问题机理揭示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机理研究方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频域分析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机理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57
6
作者 张剑 肖湘宁 +2 位作者 高本锋 罗超 陈甜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2-149,159,共9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经固定串补线路送出会出现其转子侧变流器与串联电容之间的次同步振荡问题,称为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本文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分析了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机理,推导出一种判定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存在的条件。提出了一种... 双馈风力发电机经固定串补线路送出会出现其转子侧变流器与串联电容之间的次同步振荡问题,称为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本文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分析了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机理,推导出一种判定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存在的条件。提出了一种区分由固定串补引起的双馈风机感应发电机效应和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方法。采用时域仿真法分析了风速、输电线路串补度以及转子侧变流器的控制参数对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风速的减小和串补度的提高会增强次同步控制的相互作用,会迅速导致双馈感应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发散型振荡;控制器内外环增益的增大和积分时间常数的减小同样会加剧这一相互作用,其中,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对内环增益的变化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双馈感应发电机 感应发电机效应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阻抗扫描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次/超同步振荡的网侧附加阻尼抑制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红星 郭敬梅 +1 位作者 谢志文 尹海庆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55,共7页
海上直驱风电机组与交流电网的次/超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ub-&super-synchronous control interaction,SSCI)会引发振荡稳定性问题,严重制约海上风电的消纳利用。SSCI特性受系统运行工况和并网风机台数等多因素影响,给振荡抑制方法的... 海上直驱风电机组与交流电网的次/超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ub-&super-synchronous control interaction,SSCI)会引发振荡稳定性问题,严重制约海上风电的消纳利用。SSCI特性受系统运行工况和并网风机台数等多因素影响,给振荡抑制方法的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侧附加阻尼控制(supplementary damping control,SDC)的海上风电系统次/超同步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基于阻抗模型分析了SDC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机理;然后,介绍了SDC的结构及基于阻尼最大化的参数优化方法;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SDC的振荡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SDC能够在多个振荡频率处为系统提供正阻尼,改善风电场在次/超同步频段内的阻抗特性,有效抑制海上直驱风电机组引发的SS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阻尼控制 直驱风电机组 海上风电场 次/超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同步补偿器与直驱永磁风机的次同步控制交互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任必兴 杜文娟 王海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5884-5896,共13页
从开环模式谐振角度分析风电场中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与多台直驱永磁风机(PMSG)之间的次同步控制交互(SSCI)作用,详细推导并网STATCOM的开环线性化分析模型,并建立含STATCOM与多台PMSG的全系统的闭环线性化互联模型。当STATCOM控制... 从开环模式谐振角度分析风电场中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与多台直驱永磁风机(PMSG)之间的次同步控制交互(SSCI)作用,详细推导并网STATCOM的开环线性化分析模型,并建立含STATCOM与多台PMSG的全系统的闭环线性化互联模型。当STATCOM控制参数调节不恰当时,其与PMSG会发生开环模式谐振,诱发次同步控制交互。基于残差理论,提出一项模式谐振估测指标,能够有效评估STATCOM与PMSG因开环模式谐振引起的SSCI影响。算例分析表明:当发生模式谐振时,STATCOM与PMSG之间的无功控制交互影响要远强于直流电压控制交互,可能引发剧烈的次同步振荡失稳,非线性时域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PMSG输出功率与模式谐振诱发的SSCI作用成正比,电气设备间距、电网强度与SSCI成反比;STATCOM恒电压控制比恒无功控制对系统稳定的威胁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多台直驱永磁风机 次同步控制交互 开环模式谐振 估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