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PE值判定运动健身强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何志金 彭莉 +2 位作者 易东平 孙小兵 陈亿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RPE与%VO_2max、%HRmax、心率、运动负荷强度、脂肪消耗量、糖消耗量以及能耗总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普通健身减脂活动中利用RPE来判定其健身负荷强度的可行性以及适宜的负荷强度。方法:对17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递增相同负荷... 目的:研究RPE与%VO_2max、%HRmax、心率、运动负荷强度、脂肪消耗量、糖消耗量以及能耗总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普通健身减脂活动中利用RPE来判定其健身负荷强度的可行性以及适宜的负荷强度。方法:对17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递增相同负荷功率的跑台至力竭运动测试。结果:1)随着运动负荷的逐渐递增,RPE值与%VO_2max、%HRmax、运动负荷、心率、糖消耗及总能输出量呈现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2、0.899、0.947、0.905、0.869、0.913,而与脂肪消耗呈现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705,经统计学检验P〈0.001。2)脂肪消耗最大值为6.56 mg/min/kg,其对应的RPE值、%HRmax以及%VO_2max分别为:10.75±2.04(8~13)、69.94%±6.05%、55.93%±11.02%。3)间接估算的靶心率为146.67±6.14次/min,实测脂肪消耗最大值负荷阶段的心率为136.99±12.05次/min(P〉0.05)。结论:1)RPE与心率、%VO_2max、%HRmax、脂肪消耗量、糖消耗量以及总能输出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作为日常运动健身减脂负荷强度判定的有效指标;2)RPE(6~20)值在8~13,均值为10.75,运动负荷强度在55.93%VO_2max和69.94%HRmax时,机体脂肪消耗量达到最大,可以作为适宜的健身减脂负荷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感觉 健身运动 负荷强度 力竭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氧自由基、血乳酸、主观用力感觉、心率与运动强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敬国 李建文 +1 位作者 王茂叶 丁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60-362,共3页
为探索抗氧化运动强度与监控指标的确定,采用CR2000RC氧自由基生化分析仪、LT 1710血乳酸测定仪、Borg(15、10)主观用力感觉等级量表、心率监测系统对受试者(n=9)从事300、600、900、1200、1500KPM/min不同强度踏车(Monark839E)运动(每... 为探索抗氧化运动强度与监控指标的确定,采用CR2000RC氧自由基生化分析仪、LT 1710血乳酸测定仪、Borg(15、10)主观用力感觉等级量表、心率监测系统对受试者(n=9)从事300、600、900、1200、1500KPM/min不同强度踏车(Monark839E)运动(每级负荷运动5min)时血液氧自由基、血乳酸、主观用力感觉、心率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心率、RPE(15、10)与运动强度(KPM/min)之间呈现高度线性相关,r=0 959、0 923、0 918;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与运动强度、心率、RPE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但其变化趋势类似于血乳酸的变化,低强度时(≤900KPM/min)虽运动强度增加但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保持不变,当运动强度超过900KPM/min时,血液氧自由基浓度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RPE10与血乳酸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RPE15、心率、运动强度与血乳酸的相关程度。认为心率、RPE(15、10)可作为监控抗氧化运动强度的理想指标;血液氧自由基浓度不能作为运动强度的监控指标;从抗氧化运动角度而言,健身运动的强度应以血乳酸4mM、心率130beats/min、RPE15值11、RPE10值3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氧自由基 血乳酸 主观用力感觉 心率 运动强度 抗氧化运动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强度主观感觉等级与心率预测最大耗氧量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勇 魏明涓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7-93,F0003,共8页
目的:研究采用中等强度范围一次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过程中的主观感觉等级(RPE)和心率(HR)来预测最大耗氧量(VO2max)的可靠性。方法:体育专业大学生22名(男生10名,女生12名)在中等强度范围完成跑台递增负荷运动,测定不同运动负荷阶段的RPE... 目的:研究采用中等强度范围一次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过程中的主观感觉等级(RPE)和心率(HR)来预测最大耗氧量(VO2max)的可靠性。方法:体育专业大学生22名(男生10名,女生12名)在中等强度范围完成跑台递增负荷运动,测定不同运动负荷阶段的RPE等级、心率以及耗氧量(VO2),分别采用RPE等级9和13及其对应VO2、RPE等级9和15及其对应的VO2建立RPE等级与VO2的线性模型,然后,以此线性模型确定RPE20和RPE19所对应的VO2即为VO2max预测值;同样,在中等强度范围内,分别采用RPE等级9和13、RPE等级9和15所对应的心率与VO2建立心率与VO2之间的线性模型,然后,确定最大心率所对应的VO2即为VO2max预测值,其中,最大心率分别采用220-年龄和206.9-0.67×年龄来计算。结果:1)从预测值与测试值的比较来看,RPE9-13(RPE20)(表示线性方程采用RPE9和RPE13来建立,预测点为RPE20,下同)、RPE9-15(RPE20)、RPE9-15(RPE19)、HR9-13(220-年龄)、HR9-13(206.9-0.67×年龄)、HR9-15(220-年龄)的VO2max预测值与实际测试值均无显著差异。2)从Pearson相关来看,RPE9-13(RPE20)、RPE9-13(RPE19)、RPE9-15(RPE20)和RPE9-15(RPE19)的VO2max预测值与实际测试值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其中,RPE9-13(RPE20)和RPE9-13(RPE19)的VO2max预测值与实际测试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r>0.90,P<0.001);而心率VO2max预测值与实际测试值的相关系数较低(r<0.60)。3)从组内相关结果来看,RPE9-13(RPE20)、RPE9-13(RPE19)、RPE9-15(RPE20)、RPE9-15(RPE19)的VO2max预测值与实际测试值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均在0.80以上(P<0.01),其中,RPE9-13(RPE20)和RPE9-13(RPE19)的VO2max预测值与实际测试值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较高(ICC>0.90,P<0.001),而心率VO2max预测值与实际测试值的组内相关系数较低。4)Bland-Altman法及一致性限度(limits of agreement,95%LoA)分析结果表明,心率预测值与实际测试值的一致性限度范围较大,而RPE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范围相对较窄,其中一致性最好的是RPE9-13(RPE20),其95%LoA分别为0.49±5.08(男)、-0.43±6.25(女)和-0.01±5.68(男女综合)。结论:采用一次中等强度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过程的RPE等级来预测机体VO2max水平具有一定可靠性,其中RPE9-13扩展至RPE20所预测的VO2max的准确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度运动 主观感觉 心率 预测 VO2 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用力感觉在预测心脏康复适宜运动度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洵 原晓晶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主观用力感觉(RPE)在预测急性期后心梗患者(PMIP)对运动的生理和临床反应中的作用,这将有利于适宜运动强度的制定。方法:46名服用β阻断剂的男性PMIP(年龄60.9±7.5岁)5,5名未服用β阻断剂的男性PMIP(年龄63.6±7.3岁... 目的:探讨主观用力感觉(RPE)在预测急性期后心梗患者(PMIP)对运动的生理和临床反应中的作用,这将有利于适宜运动强度的制定。方法:46名服用β阻断剂的男性PMIP(年龄60.9±7.5岁)5,5名未服用β阻断剂的男性PMIP(年龄63.6±7.3岁)在活动跑台上进行递增负荷实验,终止实验的标准依美国运动医学会的指南(ACSM)或病人的主观要求。运动中每30 s测量一次摄氧量(VO2)和通气量(VE)、每3 min记录一次心率(HR),血乳酸(BL)和主观用力感觉(RPE),并连续监测12导心电图。结果:两组病人在VO2,BL,VE和ST段降低与RPE的关系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在运动实验过程中,两组病人在心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无论是服用还是未服用β阻断剂的PMIP,RPE达到13都是其运动中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过渡的转折点。结论:基于以上结果,建议PMIP在运动心脏康复中感觉到"稍费力"时即不应再加大运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后心梗患者 心脏康复 主观用力感觉 运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E在中老年肥胖患者运动处方中的应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云琳 李晓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主观感觉疲劳量表(RPE)是否适用于中老年肥胖患者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运动强度的监控并分析影响RPE的相关因素。方法:215名中老年肥胖患者,进行递增负荷实验测试功能能力(F.C.,单位为代谢当量METs)和相应的RPE。以70%F.C.完成... 目的:探讨主观感觉疲劳量表(RPE)是否适用于中老年肥胖患者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运动强度的监控并分析影响RPE的相关因素。方法:215名中老年肥胖患者,进行递增负荷实验测试功能能力(F.C.,单位为代谢当量METs)和相应的RPE。以70%F.C.完成一次中等强度运动,同时记录患者的RPE值,比较用RPE推测的METs值和用递增负荷实验测得的METs值之间的差别。结果:受试者平均F.C.为6.1±1.8(METs),对应的RPE为15.2±1.6。RPE与BMI、性别、教育程度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一定关联。70%F.C.为4.9±1.1(METs),而用RPE计算的预测值为5.6±1.2(METs),后者较前者高23.1%(P<0.01)。结论:在中老年肥胖患者实施运动处方的过程中,使用RPE会过高估计其实际运动强度;BMI、性别、教育程度和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RPE的影响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主观感觉疲劳量表 功能能力 代谢当量 运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