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硅油和二苄基甲苯改性SEBS/PP共混物的憎水和绝缘性能
1
作者 沈佩佩 王康娜 +1 位作者 全一武 庄大清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3,共7页
以甲基硅油和二苄基甲苯为憎水剂对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丙烯(PP)共混物进行憎水改性,在确保材料力学性能、绝缘和耐漏电起痕性能前提下,提高其憎水性和憎水迁移特性。结果表明,甲基硅油改性SEBS/PP共混物的憎... 以甲基硅油和二苄基甲苯为憎水剂对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丙烯(PP)共混物进行憎水改性,在确保材料力学性能、绝缘和耐漏电起痕性能前提下,提高其憎水性和憎水迁移特性。结果表明,甲基硅油改性SEBS/PP共混物的憎水性迁移速度快于含二苄基甲苯的样品,但其力学性能低于后者。当同时使用1 phr甲基硅油+1 phr二苄基甲苯改性,测得样品的拉伸强度为29.0 MPa,断裂伸长率为636%,体积电阻率为2.44×10^(14)Ω·m,表面电阻率为8.64×10^(16)Ω,耐漏电起痕性能通过1A 4.5级;进一步,改性样品在浸泡水中96 h后,其表面接触角为98.7°,室温放置48 h后恢复到106.1°;改性样品表面污染后(标准污层的盐密+灰密为0.6 mg/cm^(2))憎水迁移96 h,污染表面接触角从改性前的74.4°提高到91.4°,显示出良好憎水迁移特性。制备的改性SEBS/PP共混物兼具了优异的力学强度、绝缘、耐漏电起痕、憎水性及憎水迁移特性等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聚丙烯 共混物 憎水性 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秸秆生物炭复合改性沥青性能评价
2
作者 赵丹 索书武 +3 位作者 沈继勇 王鹏 李海滨 李志刚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6,共7页
秸秆生物炭(SC)是一种由秸秆废弃物制备的炭,将其应用于道路沥青路面,是农林废弃物在道路沥青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为秸秆废弃物在道路沥青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采用SC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通过... 秸秆生物炭(SC)是一种由秸秆废弃物制备的炭,将其应用于道路沥青路面,是农林废弃物在道路沥青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为秸秆废弃物在道路沥青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采用SC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通过基本性能试验、高低温性能试验及抗老化性能试验,综合研究并分析了SC对SBS-SC复合改性沥青(SBS-SCMA)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SC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与沥青的接触面积,多孔结构易吸收沥青轻质组分。在SBS掺量为4%时,SC的最佳掺量为12%,此时SBS-SCMA的针入度、软化点、黏度、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均出现明显变化,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相对最佳;SC能够减小复合改性沥青在老化后的高温性能损失,表现出优异的高温抗老化性;但其5℃延度下降,蠕变劲度模量S上升,蠕变速率m下降,说明SBS-SCMA低温性能受到SC的影响,该复合改性沥青更适用于温暖地区的沥青路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改性沥青 秸秆生物炭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生物炭复合改性沥青 流变性能 抗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SEBS在用于免充气导热轮胎橡胶材料中的应用
3
作者 吕鹏飞 申正阳 +2 位作者 陆星远 邵树仁 张爱民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为了开发出一种适用于新型的免充气导热轮胎的橡胶材料,本研究以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6151)为基材,以磺化SEBS(磺化505)作为分散剂,通过引入导热填料炭黑(CB)和氮化硼(BN)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的复合橡... 为了开发出一种适用于新型的免充气导热轮胎的橡胶材料,本研究以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6151)为基材,以磺化SEBS(磺化505)作为分散剂,通过引入导热填料炭黑(CB)和氮化硼(BN)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的复合橡胶材料,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磺化505对材料拉伸性能和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磺化505的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展现出最佳的拉伸性能。此外,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证实了磺化505能有效改善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从而增强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导热性能。最终,通过调整CB和BN的比例,优化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结果表明使用CB和BN作为复合填料,且BN的质量分数为整体填料质量的60%时材料表现出最优的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分散剂 填料 导热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SBS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4
作者 杜杰贵 王鹏 +2 位作者 李懿峰 李鸿翔 李松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144,共6页
讨论了掺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制备方法,分析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对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讨论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对SBS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 石墨烯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溶胀程度对其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影响及内在机理
5
作者 张齐超 王鹏 +4 位作者 徐涛 董晓康 郑祺栋 王海雨 李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674-8681,共8页
由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改性沥青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本构关系不明确,目前提高SBS改性沥青性能的方式仍是单纯提高其SBS含量,然而路面早期病害依旧频发。为了在不增加SBS含量情况下,... 由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改性沥青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本构关系不明确,目前提高SBS改性沥青性能的方式仍是单纯提高其SBS含量,然而路面早期病害依旧频发。为了在不增加SBS含量情况下,探明SBS的溶胀程度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SBS改性沥青微观形貌,以动态剪切流变仪分析SBS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与流变性能,利用分子动力学揭示SBS溶胀程度对其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完全溶胀状态的星线共混型SBS改性沥青具有更高的溶胀面积,在常规性能,流变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分子模拟则表明SBS的完全溶胀使得SBS改性沥青的径向分布函数峰更高,提升了SBS改性沥青中SBS分子与轻组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保持了原有稳定沥青胶体结构的基础上使得SBS苯乙烯端相互连接,形成π-π共轭,提升了SBS网络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 溶胀网络 微观结构 流变性能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A/改性蒙脱土/SBS高黏复合改性沥青耐久性研究
6
作者 刘岚彬 刘召伟 +2 位作者 孙吉书 郭艳芳 濮夏天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5,共7页
为了改善高黏沥青的耐久性,采用自制改性蒙脱土、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与高熔点乙烯共聚物(HVA)制备了改性蒙脱土高黏复合改性沥青(GM‐HVA)。通过黏韧性分析、短期老化、多重应力蠕变与热稳定性分析试验,将GM‐HVA、蒙脱土高黏... 为了改善高黏沥青的耐久性,采用自制改性蒙脱土、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与高熔点乙烯共聚物(HVA)制备了改性蒙脱土高黏复合改性沥青(GM‐HVA)。通过黏韧性分析、短期老化、多重应力蠕变与热稳定性分析试验,将GM‐HVA、蒙脱土高黏复合改性沥青(M‐HVA)和含量为12%(质量分数,下同)的进口高黏改性沥青(TPS)对比。结果发现,GM‐HVA具有更大的黏度、更强的韧性、更优的抗热氧老化能力和更强的抗永久变形能力,表现出更好的热稳定性。此外,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评估了不同高黏沥青制备的试件在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后的高低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害性能。结果显示,GM‐HVA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最佳,高、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均优于其他2种高黏改性沥青。综合而言,GM‐HVA表现出更优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复合改性沥青 耐久性 蒙脱土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高熔点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WER-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苗 于明明 +1 位作者 李文博 张晓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3-370,共8页
为了定量分析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橡胶乳液(SBR)对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其配合比设计。基于响应曲面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以WER掺量、SBR掺量及固化温度为试验变量,以三大指标、车辙因子以及S/m值作为响应指标,利用B... 为了定量分析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橡胶乳液(SBR)对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其配合比设计。基于响应曲面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以WER掺量、SBR掺量及固化温度为试验变量,以三大指标、车辙因子以及S/m值作为响应指标,利用Box-Behnken模型进行WER-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ER能显著提高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而低温性能的改善主要得益于SBR的低温柔韧性,固化温度对各响应指标的影响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WER掺量为16%,SBR掺量为4%,固化温度为70℃时综合性能最优,其三大指标均满足规范值,高低温性能均优于单一改性乳化沥青和基质乳化沥青;实际试验值与预测值误差均不超过1%,表明改性剂掺量及固化条件可以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设计、优化、预测,且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乳化沥青 水性环氧树脂 丁苯橡胶 响应曲面法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低温加工SEBS的发泡母粒及微发泡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吕鹏飞 王超 +2 位作者 陆星远 邵树仁 张爱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以可低温加工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为基体,将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助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制备成基于SEBS的发泡母粒,并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发泡母粒与动态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E)共... 以可低温加工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为基体,将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助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制备成基于SEBS的发泡母粒,并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发泡母粒与动态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E)共混熔融挤出,制备了微发泡TPE材料。研究了SEBS引入量与发泡母粒添加量对微发泡TPE样品的密度、拉伸性能以及泡孔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EBS的质量分数低于6%,发泡母粒的质量分数为3%时,制备的微发泡TPE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较高的拉伸性能,且泡孔规整度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发泡母粒 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挤出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H型温拌剂对废塑/SBS复合改性沥青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传浩 石振武 池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99,共6页
借助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温度扫描试验、时间扫描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以及红外试验对废塑/热塑性丁苯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抗疲劳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路陆邦(BMH)型温拌剂可以降低废塑/SBS改性沥青的疲劳因子,降低耗散能,... 借助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温度扫描试验、时间扫描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以及红外试验对废塑/热塑性丁苯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抗疲劳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路陆邦(BMH)型温拌剂可以降低废塑/SBS改性沥青的疲劳因子,降低耗散能,提高抗疲劳性能,且以1.2%(质量分数,下同)的掺量表现最佳。归一化动态模量衰减至初始模量50%的指标值(N_(f50))和刚度比(S)×循环加载次数(N)均可以用来表征温拌废塑/SBS复合改性沥青的疲劳寿命,通过S×N指标来表征的疲劳寿命总体上低于N_(f50),1.2%掺量改善抗疲劳性能最优,1.4%掺量改善效果不升反降。BMH型温拌剂对于老化后沥青试样疲劳性能的改善效果更明显;无论是老化还是未老化的沥青试样,温拌剂的改善效果在高应变水平环境中更为突出;抗疲劳性能以1.2%掺量BMH型温拌剂样品最优。BMH型温拌剂能够通过降低羰基及亚砜基含量来提高沥青抗疲劳性能,对老化后的沥青提升效果更明显,这与线性振幅扫描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热塑性丁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 温拌技术 时间扫描 线性振幅扫描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SBR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丽红 赵智博 +2 位作者 李青林 侯艺桐 李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298,共5页
以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SBR)胶乳为乳化沥青改性剂,制备水性环氧-SBR乳化沥青(WESEA),采用蒸发残留物三大指标、旋转黏度、水煮法、湿轮磨耗试验、冻融循环试验、轮辙变形试验,探究水性环氧掺量对WESEA胶结料及其微表处混合料路用... 以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SBR)胶乳为乳化沥青改性剂,制备水性环氧-SBR乳化沥青(WESEA),采用蒸发残留物三大指标、旋转黏度、水煮法、湿轮磨耗试验、冻融循环试验、轮辙变形试验,探究水性环氧掺量对WESEA胶结料及其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ESEA胶结料高温性能、黏度与黏附性均随着水性环氧掺量增加而提升;当水性环氧掺量为10%时,WESEA微表处混合料1h湿轮磨耗值、6d湿轮磨耗值分别较SBR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降低50.2%、44.0%,宽度变形率降低了41.8%;WESEA微表处混合料的耐磨性、抗水损能力以及抗车辙性能均优于SBR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丁苯胶乳 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相对分子质量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向东 邹佳慧 +1 位作者 李恩泽 孔德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342-12349,共8页
为明确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星型与线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block polymer,SBS)对基质沥青改性后性能的影响,通过内掺法(5%掺量)制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改性沥青。结果表明:SBS的添加对于提高沥青... 为明确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星型与线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block polymer,SBS)对基质沥青改性后性能的影响,通过内掺法(5%掺量)制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改性沥青。结果表明:SBS的添加对于提高沥青性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3项关键指标的提升,以及高温流变性能的增强。同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SBS对改性沥青的性能提升存在差异,一定范围内,相对分子质量更高的SBS表现出更好的性能提升效果。可见,针对不同需求的道路工程,选择合适的SBS相对分子质量对于优化沥青材料性能,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流变性能 改性沥青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材料在SBS基柔性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卫冰妍 李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1,17,共5页
近十几年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基柔性应变传感器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传感性能走入大众视野。介绍了应变传感器的信号传感机理,综述了以SBS为基体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制备工艺以及不同碳纳米材料的传感机理,并对... 近十几年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基柔性应变传感器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传感性能走入大众视野。介绍了应变传感器的信号传感机理,综述了以SBS为基体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制备工艺以及不同碳纳米材料的传感机理,并对以SBS为基体与不同碳纳米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材料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柔性应变传感器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韧性透明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
13
作者 陆湛泉 李栋栋 +6 位作者 王爱东 赵治国 刘乐文 杨霄云 叶南飚 陈平绪 黄险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8,共6页
本文研究不同牌号(PPB-MT25-S、SM198、J-570S、RP346R、UT8012M)聚丙烯(PP)的结晶行为、力学性能、低温韧性、透光率和雾度,同时考察了烯烃嵌段共聚物(OBC)、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丙烯基弹性... 本文研究不同牌号(PPB-MT25-S、SM198、J-570S、RP346R、UT8012M)聚丙烯(PP)的结晶行为、力学性能、低温韧性、透光率和雾度,同时考察了烯烃嵌段共聚物(OBC)、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丙烯基弹性体(PBE)对牌号为PPB-MT25-S的PP(PP-B)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B在128℃开始结晶,拉伸强度和常温(23℃)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23.9 MPa及12.6 kJ/m^(2),-5℃环境下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3.94 kJ/m^(2),透光率在80%以上,雾度为40.00%,PP-B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以PP-B为基体,分别采用OBC、SEBS、POE及PBE对其进行增韧。其中,SEBS增韧的PP材料(PP-B/SEBS)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4 MPa及257%,常温下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16.4 kJ/m^(2),-5℃下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2.53 kJ/m^(2),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及低温韧性。同时,PP-B/SEBS的刚韧平衡因子为1.76,表现出极高的刚韧平衡性;PP-B/SEBS的透光率和雾度分别为84.4%和23.87%,表现出优异的透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冲击强度 增韧 透光率 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铝包覆TiO_(2)功能化SBS改性沥青抗老化机理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杨喜英 张文才 +1 位作者 曲立杰 史文秀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35,共7页
为更好地利用纳米二氧化钛(TiO_(2))优良的紫外线屏蔽功能,提高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解决TiO_(2)因纳米效应难以在SBS改性沥青体系中分散,同时纳米TiO_(2)具有的光催化活性对SBS改性沥青材料进行氧... 为更好地利用纳米二氧化钛(TiO_(2))优良的紫外线屏蔽功能,提高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解决TiO_(2)因纳米效应难以在SBS改性沥青体系中分散,同时纳米TiO_(2)具有的光催化活性对SBS改性沥青材料进行氧化,导致SBS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减弱等问题,本文在纳米TiO_(2)表面采用硅⁃铝共沉淀法形成包覆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包覆效果及包覆体物相结构,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功能化改性沥青的紫外线吸收能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显微镜技术分析了硅⁃铝包覆手段对TiO_(2)及SBS分散性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技术揭示了硅⁃铝包覆TiO_(2)功能化SBS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机理,最后对功能化改性沥青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硅⁃铝包覆TiO_(2)含量为6.0%时,可有效提高TiO_(2)与SBS在沥青中的分散性与稳定性,阻断TiO_(2)光催化活性对改性沥青的氧化作用,提高了SBS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剂 纳米二氧化钛 改性沥青 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的阶段性老化特征与机理 被引量:35
15
作者 祁文洋 李立寒 +1 位作者 张明杰 杨昆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99,共5页
采用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等微观试验,分析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老化过程中的微观相态结构、沥青相的吸氧程度及分子尺寸构成的变化情况.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存在着2个明显的老化阶段:第1... 采用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等微观试验,分析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老化过程中的微观相态结构、沥青相的吸氧程度及分子尺寸构成的变化情况.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存在着2个明显的老化阶段:第1阶段,沥青吸氧速率较低、小分子比例基本不变,SBS颗粒尺寸逐渐减小并最终发生凝聚、离析,导致SBS改性沥青的韧性逐渐下降,直至完全丧失;第2阶段,沥青吸氧速率显著增大、小分子比例减少,由于SBS降解后苯乙烯仍起到改性作用,使沥青稠度增大,从而沥青软化点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 老化过程 阶段性机理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E增容PVC/SBS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宋谋道 张邦华 +6 位作者 郝广杰 张莹 王文华 黄震 陈灵华 李红玉 蔡宝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0-65,共6页
通过冲击试验、应力-应变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CPE增容的PVC/CPE-SBS共混物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CPE对PVC与SBS共混体系有很好的... 通过冲击试验、应力-应变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CPE增容的PVC/CPE-SBS共混物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CPE对PVC与SBS共混体系有很好的增容作用,CPE与SBS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对PVC增韧具有协同效应,大幅度地提高共混物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共混 热塑料弹性体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剂对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曹丽萍 谭忆秋 董泽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7-612,共6页
以动态剪切流变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实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评价指标,针对同一种油源、不同标号的基质沥青,分析了改性剂结构和掺量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结构对SB... 以动态剪切流变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实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评价指标,针对同一种油源、不同标号的基质沥青,分析了改性剂结构和掺量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结构对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影响不大;而改性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受到基质沥青标号的限制,基质沥青的标号越大,掺量对低温性能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 低温性能 改性剂结构 改性剂掺量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杜丽利 金滟 刘荣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4期70-73,共4页
从相态结构、改性及其共混等几个角度分别概述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的研究近况,并对SEBS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了较详报道。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研究进展 相态结构 改性 共混 相容性 SEBS S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A熔融接枝SBS及其对PA6增容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海东 王宇明 +1 位作者 白福臣 刘秀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1,共4页
   采用活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进行熔融接枝,制备了GMA接枝SBS(SBS- g -GMA)。用化学滴定方法测定其接枝率,考察了单体GMA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    采用活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进行熔融接枝,制备了GMA接枝SBS(SBS- g -GMA)。用化学滴定方法测定其接枝率,考察了单体GMA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了尼龙 6(PA6) /SBS- g -GMA共混物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PA6 /SBS- g -GMA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用SBS -g -GMA增韧PA6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熔融接枝 GMA 接枝率 共混物 PA 活性单体 观察 效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纳米SiO_2表面接枝PS及其对SBS的改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龙祥 石洪莹 +1 位作者 刘春华 梁甘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7-100,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并以此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改性。透射电镜(TEM)、力学性能与热重分析(TGA)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g-PS纳米复合粒子在SBS...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并以此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改性。透射电镜(TEM)、力学性能与热重分析(TGA)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g-PS纳米复合粒子在SBS中分散比较均匀,使SBS/SiO2-g-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明显高于纯SBS与SBS/SiO2复合材料。动态力学分析(DMA)测试结果表明,与纯SBS及SBS/SiO2复合材料相比,SBS/SiO2-g-PS的高温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了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纳米SIO2 接枝 聚苯乙烯 复合粒子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