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膜过滤换热一体化元件余热回收性能分析
1
作者 付必伟 黄超 +1 位作者 马卫国 胡志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6,共9页
我国油田采出水余热资源丰富,但目前采出水余热回收效率较低。为了提高采出水余热回收效率,提出了陶瓷膜过滤换热一体化元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螺旋换热管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对余热回收性能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光滑换热管... 我国油田采出水余热资源丰富,但目前采出水余热回收效率较低。为了提高采出水余热回收效率,提出了陶瓷膜过滤换热一体化元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螺旋换热管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对余热回收性能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光滑换热管相比,螺旋结构增强了采出水流动的湍动能,有利于破坏边界层,提高流体混合性能,强化换热管余热回收性能;当螺距为15 mm,流量比为0.6时,综合评价因子具有最大值1.041,强化传热效果最好,此时努塞尔数较光滑管提高了13.5%,摩擦因数提高了21.3%,吸热功率提高了16.3%,余热回收效率达到29.1%。研究结论可为提高开采余热回收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余热回收 过滤换热一体化元件 螺旋管 数值模拟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锯齿型翅片内不同温区氦气流动与传热性能对比及节距对翅片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邹中宇 张启勇 +2 位作者 朱志刚 杨鹏程 罗浩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3期274-281,共8页
为分析板翅式换热器在低温工况下的流动换热性能与常温工况下的差异和翅片节距对其性能影响,建立氦气在锯齿翅片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低温氦气在锯齿型翅片通道内的传热性能优于常温氦气。在氦气入... 为分析板翅式换热器在低温工况下的流动换热性能与常温工况下的差异和翅片节距对其性能影响,建立氦气在锯齿翅片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低温氦气在锯齿型翅片通道内的传热性能优于常温氦气。在氦气入口温度为20 K时,j因子比300 K时提升1.1%~55.9%,比77 K时提升0.41%~13.01%;在氦气入口温度为77 K时,j因子比300 K时提升0.53%~38.47%。低温氦气在锯齿型翅片通道内的流动性能比常温氦气差。在氦气入口温度为20 K时,f因子比300 K时高16.84%~28.87%,比77 K时高3.98%~23.19%。翅片节距大小在不同温区下对翅片流动与传热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在不同温区下,j因子随着翅片节距增大而减小,f因子随着翅片节距减小而增大。低雷诺数时,JF因子随着翅片节距减小而增大,而高雷诺数时则出现相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型翅片 流动与传热性能 数值模拟 氦低温系统 板翅式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周期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网络用能变化与柔性优化
3
作者 刘泽坤 刘绍东 +1 位作者 赵卫东 王彧斐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6,共7页
常减压蒸馏装置能耗在整个炼油厂中最高,优化其换热网络是节能的有效手段。考虑到所加工油品会发生变化,以往针对特定原油设计的换热网络在处理其他原油时表现不再最优。提出一种多周期柔性优化方法:首先对不同原油周期进行流程模拟,随... 常减压蒸馏装置能耗在整个炼油厂中最高,优化其换热网络是节能的有效手段。考虑到所加工油品会发生变化,以往针对特定原油设计的换热网络在处理其他原油时表现不再最优。提出一种多周期柔性优化方法:首先对不同原油周期进行流程模拟,随后模拟现行换热网络,辨识夹点位置偏移,发现不合理用能发生位置,通过改变管路结构并调节换热匹配,提高换热网络柔性,消除部分共有的跨夹点传热。在某炼油厂的应用结果表明,多周期柔性设计可在周期1、周期2、周期3、周期4分别节约1421,880,3842,3421 kW的加热炉热负荷和等量的冷却负荷。对多周期换热网络用能变化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柔性设计,可为炼油厂节能降耗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减压蒸馏 流程模拟 换热网络 夹点技术 多周期 柔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换热器的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
4
作者 赵明翔 李少辉 +2 位作者 杨丹丹 郑洪川 文小平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1,共6页
采用FLUENT软件对平直和弯曲套管的整体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FLUENT耦合算法得到的套管总传热系数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良好。与平直套管相比,弯曲套管内热空气所受到的离心力使其换热... 采用FLUENT软件对平直和弯曲套管的整体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FLUENT耦合算法得到的套管总传热系数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良好。与平直套管相比,弯曲套管内热空气所受到的离心力使其换热效率提高,在相同等效长度和流动条件下弯曲套管换热器可使总传热系数提高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换热器 三维数值模拟 FLUENT耦合算法 离心力 总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台板式换热器流动沸腾的数值研究
5
作者 陈晨 虞斌 +1 位作者 凌卫平 方玮玮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3期285-292,共8页
使用Fluent仿真软件对凸台板式换热器水侧的流动沸腾换热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沸腾换热伴随着汽泡的生成、长大、合并和破裂等过程,沸腾换热系数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而增大,最佳流速为0.125m/s。相对于最低流速,沸腾换... 使用Fluent仿真软件对凸台板式换热器水侧的流动沸腾换热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沸腾换热伴随着汽泡的生成、长大、合并和破裂等过程,沸腾换热系数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而增大,最佳流速为0.125m/s。相对于最低流速,沸腾换热系数提高了96.6%-102.3%。但是,随着流速的增加,含气率明显降低。如果想要得到更多蒸汽,需要降低流速,并考虑凸台板式换热器末端干涸现象,以防止传热恶化。在凸台板片的凸台间距为18mm时,流动沸腾换热系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台板式换热器 流动沸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结构叶片叶轮对搅拌流场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常少华 陈斌 +1 位作者 杨陈 徐云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1-927,共7页
为了提高流体介质的湍流强度和混合效率,将搅拌机的叶片表面设计为台阶状,将常规叶片叶轮和台阶式叶片叶轮置于圆柱直筒内,通过速度场分布、冷热水混合以及固液混合分析,进行初步的模型对比验证,再将2种形式的叶片叶轮应用至实际高效沉... 为了提高流体介质的湍流强度和混合效率,将搅拌机的叶片表面设计为台阶状,将常规叶片叶轮和台阶式叶片叶轮置于圆柱直筒内,通过速度场分布、冷热水混合以及固液混合分析,进行初步的模型对比验证,再将2种形式的叶片叶轮应用至实际高效沉淀池,进行1∶1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台阶式叶片的表面边界层区域能够产生更为剧烈的湍流结构,在每级台阶的迎水面前方均存在回流旋涡,其流态特性极为复杂,有利于促进局部的混合反应;伴随着大量能量输入,各相介质受到台阶面的冲击挤压作用,使得冷热水和固液两相的混合效果更为均匀,这一效应在低转速(60 r/min)的模拟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在实际高效沉淀池的仿真中,56 r/min转速下,采用台阶式叶片时,絮凝区流场的平均流速为0.152 m/s,采用常规叶片时平均流速为0.137 m/s,且台阶式叶片的湍流动能耗散要明显高于后者.因此,在转速较低的应用场景中,台阶式叶片的混合搅拌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叶片,研究结果对优化混凝工艺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新式搅拌叶轮的开发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机 台阶式叶片 流场特性 流体仿真 热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建模及用能优化研究
7
作者 刘成军 叶剑云 张洪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3,共10页
利用Aspen Plus对某炼油厂4.20 Mt/a催化裂化(FCC)装置进行建模预测。基于所建模型提取装置冷热物流数据,利用夹点技术对整个装置进行换热网络分析,发现原FCC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存在能耗高、热公用工程消耗大,原料油混合温差大,轻柴油、... 利用Aspen Plus对某炼油厂4.20 Mt/a催化裂化(FCC)装置进行建模预测。基于所建模型提取装置冷热物流数据,利用夹点技术对整个装置进行换热网络分析,发现原FCC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存在能耗高、热公用工程消耗大,原料油混合温差大,轻柴油、重柴油及产品油浆高质低用,除盐水终温较低,除氧器蒸汽消耗量大等问题。通过优化稳定塔回流比、补充吸收剂流量等方法降低吸收稳定系统负荷,优化分馏塔中段取热比例多产高品位蒸汽,并利用夹点技术优化装置换热网络。结果表明:优化后,可节省蒸汽量27.3 t h,相当于节能16603 tOE a(1 tOE=41.8 GJ)或23757 tCE a(1 tCE=29.27 GJ),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6457 t a,节能效果优异;同时,改造还减少FCC装置外送热媒水量300 t h,装置内利用热媒水10.27 MW的余热,减少了热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流程模拟 换热网络 夹点技术 低温热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冷快堆主换热器内冷却剂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8
作者 李良星 向祖涛 +2 位作者 赵佳元 许向阳 石尚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3-863,共11页
铅冷快堆由于其优秀的热工水力性能和安全性能,在商业发电和动力装置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液态铅铋合金(LBE)和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为工质的主换热器作为连接铅冷快堆一、二回路的关键设备,其热工及安全性能对反应堆的运行... 铅冷快堆由于其优秀的热工水力性能和安全性能,在商业发电和动力装置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液态铅铋合金(LBE)和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为工质的主换热器作为连接铅冷快堆一、二回路的关键设备,其热工及安全性能对反应堆的运行效率及运行安全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铅冷快堆主换热器内流动换热优化方案,针对铅冷快堆主换热器编写了设计和校核计算程序,借助等换热功率分段模型获得了设计工况下主换热器的关键热工水力参数;基于相似原理构建了缩比模型,对使用外置式导流筒时换热器内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换热器分别使用直管和螺旋扁管时流体的流场、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增设外置式导流筒减小了LBE在换热器壳侧流动的最大流速,改善了流场;螺旋扁管相较于直管换热器增大了总换热功率约1.68倍,管侧和壳侧的温度和速度分布更加均匀,改善了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冷快堆 主换热器 数值模拟 螺旋扁管 外置式导流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管式换热器换热管空间排布优化
9
作者 景淑帆 杨帅 +1 位作者 姜振海 王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4期63-66,共4页
目前对换热器提高传热性能的研究主要以在换热管内插入内件的方式和清理换热管结垢等方式为主。二者尽管增强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但实验成本高、操作难。该文提出将管排序优化应用于插管式换热器中,利用Fluent软件对换热器空间排布不同的... 目前对换热器提高传热性能的研究主要以在换热管内插入内件的方式和清理换热管结垢等方式为主。二者尽管增强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但实验成本高、操作难。该文提出将管排序优化应用于插管式换热器中,利用Fluent软件对换热器空间排布不同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数值模拟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叉排排布的空气最高温度明显高于顺排。实验发现,叉排排布的出口温度高于顺排;叉排排布的出口流量大于顺排。结果表明,叉排排布方式不仅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减少实验成本,降低实验难度,缩短实验时间,而且叉排排布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更佳,具有更好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式换热器 空间排布 传热过程 数值模拟 Fluen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片管换热器内烟气对流换热模拟研究
10
作者 张宇 刘文仲 刘小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以螺旋翅片管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选取烟气进出口压降表征换热器流动阻力的大小、努塞尔数(Nu)表征换热器对流换热的强弱,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不同烟气流速下翅片结构参数对换热器流动阻力和换热效果的影响,并引入性能因子综合评价... 以螺旋翅片管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选取烟气进出口压降表征换热器流动阻力的大小、努塞尔数(Nu)表征换热器对流换热的强弱,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不同烟气流速下翅片结构参数对换热器流动阻力和换热效果的影响,并引入性能因子综合评价翅片结构参数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流速一定时,翅片高度增加、厚度加厚和间距缩短均会使换热器进出口压降和Nu增加,在增大换热器流动阻力的同时,换热效果得到增强;翅片结构参数和性能因子的变化规律与Nu相反,选取高度较低、厚度较薄、间距较稀疏的翅片参数时换热器的综合性能更好;此外,与结构参数不同,烟气流速加快时Nu和性能因子均增大,能提升翅片管换热器的综合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翅片管 换热器 数值模拟 烟气流速 换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百平 王铭伟 +1 位作者 江楠 朱冬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3-37,共5页
借助Fluent软件,建立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通道的三维物理模型,采用RNGk-ε模型,对壳程内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雷诺数下换热器内的速度矢量、温度分布,即平均阻力系数及Nu数。结果发现,壳程的流动为近螺旋线流动... 借助Fluent软件,建立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通道的三维物理模型,采用RNGk-ε模型,对壳程内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雷诺数下换热器内的速度矢量、温度分布,即平均阻力系数及Nu数。结果发现,壳程的流动为近螺旋线流动,存在局部回流与流线短路;流体在折流板迎风侧的流动较理想,但背风侧流动需要进一步改善。类比定律分析表明,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流动虽然比弓形折流板理想,但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协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 换热器 流体流动 传热 数值模拟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数值模拟研究 流动与传热 壳程 Fluen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换热器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4
12
作者 徐志明 王月明 张仲彬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8-202,共5页
建立了人字形板式换热器冷热双流道的流体流动与传热计算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5组不同速度工况下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换热器流道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板式换热器进、... 建立了人字形板式换热器冷热双流道的流体流动与传热计算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5组不同速度工况下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换热器流道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板式换热器进、出口温差和压降与试验测量值的误差均小于6%;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导致其进、出口的另一侧出现明显的传热"死区";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和流道阻力均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流动 传热 等流速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模充模流动和传热过程的理论与算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春太 申长雨 +1 位作者 陈静波 王利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1-105,110,共6页
从粘性流体力学的质量、动量和能量方程出发 ,针对塑料注射成型特点 ,基于量纲分析 ,建立了适合于充模分析的数学模型。控制方程的求解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压力场、温度场和流动前沿位置的确定。数值求解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压力场、有限差... 从粘性流体力学的质量、动量和能量方程出发 ,针对塑料注射成型特点 ,基于量纲分析 ,建立了适合于充模分析的数学模型。控制方程的求解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压力场、温度场和流动前沿位置的确定。数值求解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压力场、有限差分法求解温度场、控制体积法确定流动前沿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模 充模流动 传热过程 理论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式循环粮食干燥机换热器的三维流场模拟——基于Solidworks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健民 李长友 +1 位作者 徐凤英 张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粮食干燥作业中多用到列管式换水器,这种换水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检修方便。为此,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模,用插件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模拟批式循环粮食干燥机换热器中烟气和空气的三维流场,对换热器的流场分析和数值分析进... 粮食干燥作业中多用到列管式换水器,这种换水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检修方便。为此,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模,用插件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模拟批式循环粮食干燥机换热器中烟气和空气的三维流场,对换热器的流场分析和数值分析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为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粮食 干燥机 换热器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辅助注蒸汽热采井筒中的流动与换热规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兆敏 杨建平 林日亿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88,共5页
为分析注汽井油套环空充氮气和伴注氮气的隔热效果对注蒸汽的影响,根据热量传递原理和流体流动理论,建立了井筒中伴注氮气辅助注蒸汽热采工艺中蒸汽、氮气沿井筒流动与传热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蒸汽、氮气沿井筒的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对比... 为分析注汽井油套环空充氮气和伴注氮气的隔热效果对注蒸汽的影响,根据热量传递原理和流体流动理论,建立了井筒中伴注氮气辅助注蒸汽热采工艺中蒸汽、氮气沿井筒流动与传热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蒸汽、氮气沿井筒的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对比了环空充氮气和空气、充氮气和伴注氮气的隔热效果。结果表明:充氮气和充空气隔热方式对隔热效果的影响不大;充低压隔热气体可获得较好的隔热效果;伴注氮气比充氮气隔热效果好,且随着环空伴注氮气流量的增大,油管内蒸汽压力升高,蒸汽的热损失增大,大部分热量被氮气吸收后带入地层,而实际散失到地层的热损失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采方法 注蒸汽 氮气 环空 流动与换热 井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绕管式换热器管侧冷凝流型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6
作者 鹿来运 陈杰 +4 位作者 浦晖 李书磊 邱国栋 蔡伟华 姜益强 《节能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323-328,共6页
为了对液化天然气(LNG)用绕管式换热器管侧冷凝流型变化进行预测,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基于VOF多相流、RSM湍流模型和Lee相变模型的冷凝计算模型,模拟了管侧三股流的冷凝流型,结果表明天然气在超临界压力下冷凝,气液物性接近,流... 为了对液化天然气(LNG)用绕管式换热器管侧冷凝流型变化进行预测,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基于VOF多相流、RSM湍流模型和Lee相变模型的冷凝计算模型,模拟了管侧三股流的冷凝流型,结果表明天然气在超临界压力下冷凝,气液物性接近,流型均具有均匀混合的特性,可采用均相流方法来计算;预冷段和液化段轻烃混合冷剂的冷凝流型主要有雾状流、环状流和分层流,流速越大环状流占的比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绕管式换热器 冷凝 流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流式换热器壳程层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金星 王定标 +2 位作者 董其伍 刘敏珊 魏新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5-18,76,共4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数值传热学方法 ,对纵流式换热器的运行工况进行简化和假设 ,建立了壳程层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学模型。为改进收敛性和提高计算精度 ,用算子分裂法和二阶时间精度离散格式等改进算法 ,用三维等参单元导出了离散化非线性...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数值传热学方法 ,对纵流式换热器的运行工况进行简化和假设 ,建立了壳程层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学模型。为改进收敛性和提高计算精度 ,用算子分裂法和二阶时间精度离散格式等改进算法 ,用三维等参单元导出了离散化非线性控制方程组 ,编制了数值模拟程序。对纵流式换热器壳程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得到换热器内流体流动状态和热流分布 ,并分析了支撑结构的参数变化对流体流动和传热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程 传热 数值模拟 纵流式换热器 层流流动传热导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热湿环境营造过程中换热网络的匹配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晓华 江亿 +1 位作者 张涛 张伦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7,共9页
对主动式空调系统中的换热网络进行研究,分析了匹配特性在显热传递和热湿传递过程中的影响。显热传递过程由于传热能力UA有限和两侧流体流量不匹配会造成损失,热湿传递过程的损失则是由传热传质能力有限、流量不匹配和参数不匹配3种因... 对主动式空调系统中的换热网络进行研究,分析了匹配特性在显热传递和热湿传递过程中的影响。显热传递过程由于传热能力UA有限和两侧流体流量不匹配会造成损失,热湿传递过程的损失则是由传热传质能力有限、流量不匹配和参数不匹配3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流量匹配的条件是两侧流体的热容量相等,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的热湿传递过程只有在饱和线上进行时才能实现参数匹配。利用解析方法得到热湿传递过程中的传热阻力、传湿阻力表达式,分析了传热传质能力有限、流量不匹配和参数不匹配对热阻、湿阻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匹配 参数匹配 换热过程 热湿传递过程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平台外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4
19
作者 周兰欣 白中华 +1 位作者 张淑侠 王统彬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6-389,共4页
采用SIMPLE算法和k-ε模型,以我国某600MW直接空冷电厂为例,对其空冷平台外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风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的影响,阐述了热风回流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环境风速的提高,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效率先升... 采用SIMPLE算法和k-ε模型,以我国某600MW直接空冷电厂为例,对其空冷平台外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风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的影响,阐述了热风回流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环境风速的提高,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效率先升后降,理论上存在换热效率最佳的风速值;热风回流使冷空气吸入量减少,并降低了换热偏差,因而影响了换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火力发电厂 直接空冷 数值模拟 换热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及其传热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任承钦 汤广发 +1 位作者 张国强 陈在康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6-109,118,共5页
设计了一种隔板为六边形的板式换热器,基于干工况平衡流换热的模拟研究表明,该换热器具有准逆流换热的特点和强化换热作用。雷诺数在300~1000范围内,随着Re的增加,传热能力增加;当Re为900时,平均换热系数提高约一倍。实验验证模拟结果... 设计了一种隔板为六边形的板式换热器,基于干工况平衡流换热的模拟研究表明,该换热器具有准逆流换热的特点和强化换热作用。雷诺数在300~1000范围内,随着Re的增加,传热能力增加;当Re为900时,平均换热系数提高约一倍。实验验证模拟结果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六边形隔板 强化换热 准逆流 换热器 空调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