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台地掉层RC框架结构扭转效应及控制研究
1
作者 韩军 徐雯燕 +2 位作者 夏纯皇 刘立平 李英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8,共13页
山地掉层结构考虑坡地开挖工程量、边坡稳定性等因素,常需设置多个接地端,导致结构平面和立面不规则,扭转效应显著。为研究3个不等高接地端的多台地掉层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的扭转效应及控制措施,通过拟静力试... 山地掉层结构考虑坡地开挖工程量、边坡稳定性等因素,常需设置多个接地端,导致结构平面和立面不规则,扭转效应显著。为研究3个不等高接地端的多台地掉层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的扭转效应及控制措施,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对建立的16个不同结构参数的有限元算例模型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动力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此类框架结构扭转效应受接地端跨数、总掉层数、中接地端掉层数等因素的影响程度;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了不同扭转控制措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弹性状态下,3台地掉层RC框架结构在中接地层和上接地层处扭转效应显著,总体扭转效应小于对应的2台地掉层RC框架结构;而当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后,通过降低结构掉层部分长度在顺坡向总长度上的占比,可有效缓解结构的扭转效应;在3台地掉层RC框架结构中设置水平接地构件、钢支撑和黏滞阻尼器均能改善扭转效应,对于岩质边坡,设置水平接地构件对各扭转效应指标的改善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掉层RC框架结构 多台地 有限元分析 扭转效应 抗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地掉层结构上接地支座形式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韩军 李英民 +2 位作者 唐格林 杨溥 刘立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93-100,共8页
坡地掉层结构上接地柱与地面采用固接时由于强约束条件导致地震中上接地柱破坏严重,改变支座约束方式是改善其抗震性能的途径之一。对坡地框架结构上接地柱的底端采4四类不同的约束方式,设计不同掉层跨数和层数的算例,进行多遇和罕遇地... 坡地掉层结构上接地柱与地面采用固接时由于强约束条件导致地震中上接地柱破坏严重,改变支座约束方式是改善其抗震性能的途径之一。对坡地框架结构上接地柱的底端采4四类不同的约束方式,设计不同掉层跨数和层数的算例,进行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掉层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考察不同上接地柱端约束方式对掉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上接地柱底端为固接时,掉层框架薄弱层在上接地1、2层,掉层跨数和层数越多,上接地层柱底梁端破坏越严重;上接地柱采用铰接支座时,上接地层的侧向变形较大,上接地柱柱端破坏向其上端、上层转移;上接地柱采用隔震支座或者滑动支座时,薄弱层位于掉层部分,掉层跨数越少破坏越严重,掉层跨数占结构总跨数的4/5时,掉层部分破坏较轻。建议掉层跨数较多时上接地柱采用隔震支座或者滑动支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建筑结构 掉层结构 接地方式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冲积平原地区超大型深基坑开挖现场监测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徐飞 王渭明 +4 位作者 张乾青 李术才 李利平 刘洪亮 张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71-478,共8页
介绍了黄河冲积平原地区某开挖范围为271 m×192 m,开挖深度为18.7~19.5 m,采用土钉、预应力锚索加钻孔灌注桩作为支护结构的超大型深基坑开挖现场监测实例,研究了超大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锚索轴力的变化规... 介绍了黄河冲积平原地区某开挖范围为271 m×192 m,开挖深度为18.7~19.5 m,采用土钉、预应力锚索加钻孔灌注桩作为支护结构的超大型深基坑开挖现场监测实例,研究了超大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锚索轴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围护桩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的增加逐渐向深部发展。基坑外纵向地表沉降大致呈马鞍形分布,地表沉降最大值位于基坑中部附近,基坑角部沉降约为基坑中部沉降的33.9%,纵向沉降影响范围大于基坑开挖范围。基坑分层开挖过程中锚索轴力随开挖深度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下层锚索施工完成后,上层锚索的锚固力先减小后缓慢增长并最终趋于稳定。锚索钻孔和高压注浆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已有锚索的扰动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深基坑 支护结构 监测 水平位移 地表沉降 锚索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桩组合排桩悬臂支护工作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郑刚 程雪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10-415,共6页
采用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时,桩长必须满足允许变形、抗倾覆、整体稳定、抗隆起稳定等要求。而这些不同的要求需要的桩长是不一样的。目前的设计方法是,对排桩中所有的桩都取相同桩长来满足这些要求。提出了在排桩中采用长、短桩组合支... 采用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时,桩长必须满足允许变形、抗倾覆、整体稳定、抗隆起稳定等要求。而这些不同的要求需要的桩长是不一样的。目前的设计方法是,对排桩中所有的桩都取相同桩长来满足这些要求。提出了在排桩中采用长、短桩组合支护的方法,这样既可满足设计要求,又可降低造价。用实验的方法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悬臂不等长支护桩的桩顶位移和桩身弯矩进行了研究,对比不同排桩桩距时,分别采用等长桩与不等长桩的支护效果,揭示了不等长支护桩长桩与短桩的协同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支护结构 长短桩组合排桩 工作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桩锚支护结构稳定性实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涛 钱霄 +2 位作者 宋常军 刘波 吴云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4,共6页
在城市中进行深基坑开挖,其稳定性至关重要。为研究砂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锚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采用FLAC3D对其进行了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分析了不同开挖阶段桩锚支护体系的变形特性,以及基坑土体位移的变化情况,并与实测结果... 在城市中进行深基坑开挖,其稳定性至关重要。为研究砂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锚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采用FLAC3D对其进行了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分析了不同开挖阶段桩锚支护体系的变形特性,以及基坑土体位移的变化情况,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了土体压力、桩体内力、锚索拉力与桩体水平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在一定深度处存在"自立拱"效应,同时,可以对锚索进行有效的锚固,从而对桩体内力、变形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保证基坑的稳定性。数值分析与实测结果相吻合,说明数值计算模型合理,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砂卵石地层 桩锚支护结构 现场监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岩组合地区桩锚支护基坑开挖地表沉降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黄敏 刘小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71-575,共5页
针对青岛地区典型桩锚支护结构型式的土岩组合基坑,通过有限元模拟,对土层厚度、锚杆布设、支护桩嵌入岩层的相对深度、岩层组成及开挖方式等不同条件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基坑地表沉降模式、灌注桩的嵌岩比... 针对青岛地区典型桩锚支护结构型式的土岩组合基坑,通过有限元模拟,对土层厚度、锚杆布设、支护桩嵌入岩层的相对深度、岩层组成及开挖方式等不同条件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基坑地表沉降模式、灌注桩的嵌岩比、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地表沉降与桩体水平位移的关系等方面得到了一些定性和定量的基本规律,可为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开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桩锚支护 基坑 土岩组合地区 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深基坑的空间变形特性分析及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常茂 祝和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为准确掌握软土深基坑的变形特性,并合理评价其危险性,基于现场监测成果,进行基坑重要监测项目的空间变形特征分析;通过变形分级和发展趋势判据计算得到相应特征指标,从而开展基坑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支护结构的空间变形近似呈“驼峰... 为准确掌握软土深基坑的变形特性,并合理评价其危险性,基于现场监测成果,进行基坑重要监测项目的空间变形特征分析;通过变形分级和发展趋势判据计算得到相应特征指标,从而开展基坑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支护结构的空间变形近似呈“驼峰”特征,即基坑两端头的变形值相对较小,而基坑中部的变形值相对较大;周边土体沉降相对较小,随着与基坑距离的增加,地表沉降呈下降趋势,且随基坑持续施工,不同深度处的土体侧位移也随之增加,侧位移最大值均明显大于其他监测项目的变形值;通过变形分级判据得到深层侧位移的危险性等级相对最高,其次是墙顶变形和地表沉降,危险性等级为Ⅲ级;通过发展趋势判据,得到基坑趋势等级相对较低,仅为2级;根据不利原则叠加,确定安元西路站基坑的危险性评估等级为Ⅲ级,属预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基坑 空间变形 支护结构 危险性等级 变形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祝彦知 程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55-59,共5页
综述了国内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面的现状,以及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计算方法、破坏模式和变形控制设计原理,总结了易于引发基坑工程事故的各种原因,指出了应在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采取的防范措施,并探讨了今后深基坑工程发展中应重点研... 综述了国内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面的现状,以及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计算方法、破坏模式和变形控制设计原理,总结了易于引发基坑工程事故的各种原因,指出了应在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采取的防范措施,并探讨了今后深基坑工程发展中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围护结构 支撑 基坑加固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沈客专望京隧道超深竖井施工技术革新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义华 翟志国 +1 位作者 许维青 刘柳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82-1490,共9页
针对京沈客专望京隧道2号竖井施工中68 m深的地下连续墙在富含承压水且以粉细砂层为主的软弱地层中成槽难、垂直度控制难、42 m深的基坑安全与主体结构质量控制难等问题,提出对超深地下连续墙创新采用双拼工字钢接头柱、基坑上半部采用... 针对京沈客专望京隧道2号竖井施工中68 m深的地下连续墙在富含承压水且以粉细砂层为主的软弱地层中成槽难、垂直度控制难、42 m深的基坑安全与主体结构质量控制难等问题,提出对超深地下连续墙创新采用双拼工字钢接头柱、基坑上半部采用钢支撑替代混凝土支撑、基坑下半部环框梁与混凝土内支撑逆作、环框梁和腰梁合二为一、改进接头防水方式、改变竖井主体结构施工工艺等多项技术革新。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在地下水丰富的软弱地层中,采用双拼工字钢接头柱可以显著提高超深地下连续墙的垂直度,减少接缝渗漏水现象;2)通过优化超深竖井内部支撑体系和主体结构的施工顺序,并且将临时支撑结构和永久结构合二为一,可以显著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安全、节省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竖井 地下连续墙 双拼工字钢 基坑 内支撑 环框梁 软弱地层 承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置金属阻尼器的RC掉层框架结构减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军 张岩 +1 位作者 范天霖 李英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09-218,共10页
掉层框架结构由于上接地端的强约束作用,与一般框架结构相比抗震性能更差,上接地柱破坏严重。为研究布置金属阻尼器对改善掉层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掉2层3跨的RC掉层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按现行规范设... 掉层框架结构由于上接地端的强约束作用,与一般框架结构相比抗震性能更差,上接地柱破坏严重。为研究布置金属阻尼器对改善掉层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掉2层3跨的RC掉层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按现行规范设计了6个不同形式的RC掉层框架结构算例,基于减震性能曲线法确定RC掉层框架结构中金属阻尼器的布置方式,对比分析结构的动力响应评价其减震效果。结果表明:以减震性能曲线法布置金属阻尼器能有效提高RC掉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能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布置金属阻尼器的掉层结构上接地端层间位移角和层间扭转角不再发生突变,楼层各项指标分布更加均匀;罕遇地震作用下,金属阻尼器进入屈服阶段后,平均消耗地震动能量达60%,减震效果显著;金属阻尼器可有效降低掉层结构的梁柱塑性铰产生数量并延缓其发展速率,延缓结构的刚度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掉层框架结构 减震性能曲线 金属阻尼器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裙楼不同连接方式对L型带裙房高层建筑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德稳 郭春丽 +1 位作者 陈虎 雷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158-6163,共6页
建立了某实际工程L形带裙房高层建筑三维分析模型,采用分层地基模型。引入缝连接单元。主要讨论了主裙房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的影响,连接处分别采用固结连接、铰接连接及主裙楼设沉降缝进行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研究表明:竖... 建立了某实际工程L形带裙房高层建筑三维分析模型,采用分层地基模型。引入缝连接单元。主要讨论了主裙房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的影响,连接处分别采用固结连接、铰接连接及主裙楼设沉降缝进行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研究表明:竖向荷载工况下,主楼与裙房之间设沉降缝的柱轴力要较另外两种小;而对于连接处的梁来说,主楼与裙房之间不设沉降缝时,以底层、顶层的梁受力最为不利。在设计时应注意加强其构造措施。主楼与裙房之间不设沉降缝时基础沉降量、主楼基础弯矩,倾斜较设缝时要大。常遇地震工况下固结连接与铰接连接的层间位移几乎相同,而设沉降缝的层间位移较它们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带裙房的高层建筑 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 分层地基 连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堆载对既有桥梁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黄清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4,共6页
针对在桥墩附近违章堆载影响桥梁结构安全的情况,研究地面堆载对既有桥梁结构的影响。以某匝道桥为例,对梁体变位、墩顶偏位、墩顶支座位移及伸缩缝缝宽等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判定险情出现时结构变位是否处于稳定状态;采用美国土工软件FLA... 针对在桥墩附近违章堆载影响桥梁结构安全的情况,研究地面堆载对既有桥梁结构的影响。以某匝道桥为例,对梁体变位、墩顶偏位、墩顶支座位移及伸缩缝缝宽等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判定险情出现时结构变位是否处于稳定状态;采用美国土工软件FLAC3D模拟被动桩的空间变形和受力状态,验证了地面堆载是产生墩身位移的主要因素,并对地面堆载对桩基和上部结构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双速度法对桩基础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地面堆载作用下,桥墩发生水平位移,进而导致桥梁支座发生滑移,桩基与承台交接处混凝土开裂。建议继续进行结构的变形监测,同时立即对梁体进行复位,对桥梁下部结构进行加固维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匝道桥 既有桥 地面堆载 结构验算 受力分析 监测 桩基检测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掉层RC框架结构的横坡向扭转规律分析
13
作者 沈程 李英民 +2 位作者 岳翎 姜宝龙 唐洋洋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3,共8页
对掉层RC框架结构的弹性扭转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掉层RC框架结构的扭转特征提出将相对偏心距作为反映其扭转程度的参量,根据“等代柱”思想提出了简化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结构在横坡向单向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及弹塑性扭转反应规律,以及相对... 对掉层RC框架结构的弹性扭转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掉层RC框架结构的扭转特征提出将相对偏心距作为反映其扭转程度的参量,根据“等代柱”思想提出了简化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结构在横坡向单向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及弹塑性扭转反应规律,以及相对偏心距与结构扭转程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横坡向地震作用时,掉层RC框架结构在掉层侧和上接地侧变形差异较大,结构扭转反应明显;掉层部分跨数的改变对掉层部分和上接地层的扭转反应影响程度更大些;弹塑性阶段,结构上接地侧柱破坏相对掉层侧严重,且相对偏心距>0.65时,上接地侧柱端破坏大于OP状态的比例显著增大;本文提出的简化方法得到的相对偏心距在弹性和弹塑性阶段均能较好地反映结构的扭转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掉层RC框架结构 扭转反应 相对偏心距 横坡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粤海商业广场3^#,8^#基坑支护工程实录
14
作者 丁金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9-71,共3页
介绍苏州粤海商业广场 3#、8#基坑支护工程 ,从方案选择设计到实施的过程。阐述基坑支护应是多方法、多手段的综合应用 ,强调施工方案相对于设计方案应紧扣现场诸条件 ,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做到合理与经济的有机统一 ,并注意积累... 介绍苏州粤海商业广场 3#、8#基坑支护工程 ,从方案选择设计到实施的过程。阐述基坑支护应是多方法、多手段的综合应用 ,强调施工方案相对于设计方案应紧扣现场诸条件 ,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做到合理与经济的有机统一 ,并注意积累和吸收本地区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特点和成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支护结构 管井降水 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随新 杨有海 周沈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30-435,共6页
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基坑周围土层的稳定,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关注的新焦点。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在施工过程中布设了4条测线监测坑外地表沉降,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总结分析,探讨了基... 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基坑周围土层的稳定,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关注的新焦点。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在施工过程中布设了4条测线监测坑外地表沉降,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总结分析,探讨了基坑土体开挖过程中开挖进度、支撑架设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标准段南侧出现的渗漏对基坑近处土体位移的影响,存在地面超载时基坑周围不同距离处地表沉降变化趋势。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总结,为杭州地铁后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参考,同时也为今后软土地区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基坑 开挖 围护结构 地表沉降 渗漏 地面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水平接地构件的掉层RC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洋洋 李英民 +2 位作者 姜宝龙 姬淑艳 郑妮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7,43,共11页
在山地掉层结构的实际设计中是否应建议设置水平接地构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基于岩质地基的前提,设计和制作设置水平接地楼盖与未设置水平接地楼盖的6层1/8掉层RC框架结构模型各一个并进行振动台试验。对两模型的试验宏观现象及频... 在山地掉层结构的实际设计中是否应建议设置水平接地构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基于岩质地基的前提,设计和制作设置水平接地楼盖与未设置水平接地楼盖的6层1/8掉层RC框架结构模型各一个并进行振动台试验。对两模型的试验宏观现象及频率、振型曲线、阻尼比、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扭转响应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接地构件的设置加强结构顺、横坡向的刚度,显著改变结构的振型曲线;水平接地构件所在楼层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受到限制,且相邻下层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随地震强度增加而增大;两模型顺、横坡向变形规律不同且水平接地构件的设置大大减弱结构的扭转效应;设置水平接地构件的模型整体破坏相对轻些,且未发生显著的损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结构 掉层框架结构 水平接地构件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筋加强的掉层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洋洋 李英民 +2 位作者 韩军 姜宝龙 姬淑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26-233,共8页
为研究《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提出的配筋加强措施对掉层框架结构损伤及破坏机制的影响,分别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和《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设计和制作了一个6层掉层框架结构1/8缩尺模... 为研究《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提出的配筋加强措施对掉层框架结构损伤及破坏机制的影响,分别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和《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设计和制作了一个6层掉层框架结构1/8缩尺模型,对比分析其振动台试验的试验现象及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模型的加速度响应与加速度频谱和结构自身关系密切;配筋加强后模型承载力有所提高,配筋加强对结构变形的影响随地震强度的增加逐渐显著,最终变形减小,且变形形状不再明显外凹;结构掉层部分的损伤大大减轻,上接地柱的破坏程度有所改善,最大层间位移角的位置向上转移,且上部楼层的损伤程度增加;配筋加强后结构无显著薄弱层存在,表现出更好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建筑结构 掉层框架结构 振动台试验 配筋加强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试验的矿山法地铁隧道支护结构病害检测与识别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越 于师建 张亚栋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为提高矿山法地铁隧道支护结构病害检测与识别的准确性,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常见形状空洞、充水空洞、不同填充介质脱空以及钢格栅拱架、H型钢架下空洞模型,模拟探地雷达波在不同病害中的传播规律,并通过青岛地铁3... 为提高矿山法地铁隧道支护结构病害检测与识别的准确性,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常见形状空洞、充水空洞、不同填充介质脱空以及钢格栅拱架、H型钢架下空洞模型,模拟探地雷达波在不同病害中的传播规律,并通过青岛地铁3号线探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空洞病害雷达反射波通常呈双曲线形状,反射信号强,但上三角形空洞图像与其他空洞图像有较大差异,表现为倾斜平行的同相轴特征;当空洞或脱空内部含水时,空洞或脱空下部出现明显反射波;钢结构雷达波反射强烈,会对钢结构下方病害探测产生干扰,在实际探测中,应将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分开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法隧道 支护结构病害 探地雷达 时域有限差分法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掉层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参数的讨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洋洋 李英民 +1 位作者 姜宝龙 姬淑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28,共7页
不等高基础嵌固的山地掉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中存在难以避免的扭转效应,合理控制参数的选择在扭转效应研究中至关重要。文中对山地掉层结构扭转效应研究中的基本控制参数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刚心的不同定义,对比了不同定义的刚心对应的偏心... 不等高基础嵌固的山地掉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中存在难以避免的扭转效应,合理控制参数的选择在扭转效应研究中至关重要。文中对山地掉层结构扭转效应研究中的基本控制参数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刚心的不同定义,对比了不同定义的刚心对应的偏心率与掉层结构扭转效应的关系,并通过对系列山地掉层结构模型的数值模拟,讨论了扭转控制指标在山地掉层结构中的适用性。建议以“单一楼层刚度中心”定义的刚心对应的偏心率表征掉层结构的扭转效应,耦联周期比已不能作为反映结构扭转效应程度的指标,位移比限值在掉层结构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掉层结构 扭转效应 控制参数 刚心 偏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朱虹牧 徐金明 +1 位作者 王俊 刘旭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8-513,共6页
深基坑开挖可能引起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上海长江西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为例,根据实际土层分布建立基坑体系的几何模型,使用Mohr-Coulomb模型表征土的本构关系,基坑开挖采用分步开挖方式,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基坑开挖... 深基坑开挖可能引起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上海长江西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为例,根据实际土层分布建立基坑体系的几何模型,使用Mohr-Coulomb模型表征土的本构关系,基坑开挖采用分步开挖方式,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基坑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与周围地表沉降的变化特征,对比研究了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导致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增大51%,基坑开挖工程中应注意不同位置基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基坑开挖对周围地表最大影响位置是距基坑边0.5倍开挖深度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法 基坑 围护结构 水平位移 支撑轴力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