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9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Channel Structure of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 by Using an Expanded Mesh as a Bipolar Plate 被引量:1
1
作者 Hai-Yan Xiong Zhen-Xiao Zhu +3 位作者 Xin Gao Chen-Ming Fan Hui-Bao Luan Bing Li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8,共14页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AWE)is the most mature technology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by water electrolysis.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 consists of multiple electrolysis cells,and a single cell consists of a diaphragm...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AWE)is the most mature technology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by water electrolysis.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 consists of multiple electrolysis cells,and a single cell consists of a diaphragm,electrodes,bipolar plates and end plates,etc.The existing industrial bipolar plate channel is concave-convex structure,which is manufactured by complicated and high-cost mold punching.This structure still results in uneven electrolyte flow and low current density in the electrolytic cell,further increasing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st of AWE.Thereby,in this article,the electrochemical and flow model is firstly constructed,based on the existing industrial concave and convex flow channel structure of bipolar plate,to study the current density,electrolyte flow and bubble distribution in the electrolysis cell.The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data in literature.Among which,the electrochemical current density affects the bubble yield,on the other hand,the generated bubbles cover the electrode surface,affecting the activ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ohmic resistance,which in turn affects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flow velocity near the bottom of the concave ball approaches zero,while the flow velocity on the convex ball surfa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Additionally,vortices are observed within the flow channel structure,leading to an uneven distribution of electrolyte.Next,modelling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bipolar plate structure of AWE by simulating the electrochemistry and fluid flow performances of four kinds of structures,namely,concave and convex,rhombus,wedge and expanded mesh,in the bipolar plate of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anded mesh channel structure has the largest current density of 3330 A/m^(2)and electrolyte flow velocity of 0.507 m/s in the electrolytic cell.Under the same current density,the electrolytic cell with the expanded mesh runner structure has the smallest potenti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This work provides a useful guide for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optimization of channel structures,an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large-scale electrolyz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 Expanded mesh channel struct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mesh style and grid convergence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ccuracy of centrifugal pump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厚林 刘明明 +1 位作者 白羽 董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68-376,共9页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mesh generation techniques and grid convergence on pump performance in centrifugal pump model, three widely used mesh styles including structured hexahedral, unstructured tetrahedr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mesh generation techniques and grid convergence on pump performance in centrifugal pump model, three widely used mesh styles including structured hexahedral, unstructured tetrahedral and hybrid prismatic/tetrahedral meshes were generated for a centrifugal pump model. And quantitative grid convergence was assessed based on a grid convergence index(GCI), which accounts for the degree of grid refinement. The structured, unstructured or hybrid meshes are found to have certain difference for velocity distributions in impeller with the change of grid cell number.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errors to different degrees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 GCI-value for structured meshes calculated is lower than that for the unstructured and hybrid meshes. Meanwhile, the structured meshes are observed to get more vortexes in impeller passage.Nevertheless, the hybrid meshes are found to have larger low-velocity area at outlet and more secondary vortexes at a specified location than structured meshes and unstructured mes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h style grid convergence index(GCI) numerical simulation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centrifugal pu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表示的固体力学哈密顿量的量子模拟
3
作者 吴锋 李晨 +2 位作者 杨玉祥 朱力 郭旭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9-338,共10页
量子模拟是解决大规模力学计算面临的效率和存储量瓶颈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对空间离散后的厄米矩阵进行有效分解仍是力学问题量子模拟的关键难题之一。本研究以体素网格离散求解域,深入剖析所得矩阵(记为体素网格矩阵)结构特性,创新性提... 量子模拟是解决大规模力学计算面临的效率和存储量瓶颈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对空间离散后的厄米矩阵进行有效分解仍是力学问题量子模拟的关键难题之一。本研究以体素网格离散求解域,深入剖析所得矩阵(记为体素网格矩阵)结构特性,创新性提出KCQ分解方法。该方法融合循环矩阵、矩阵直积、直和以及泡利矩阵等数学手段,能够将体素网格矩阵分解为k_(n),c_(n),q_(n)三组基本矩阵。基于KCQ分解,结合量子傅里叶变换、量子多路选择器等技术,进一步构建出针对体素网格矩阵的高效哈密顿量的量子模拟算法。通过二维非均质板自由振动问题的模拟实验,验证了构建的量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固体力学问题的量子模拟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算法 固体力学 体素网格 哈密顿量 量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叠网格的滑阀流场动态特性分析
4
作者 袁志成 杨濛 +2 位作者 叶天明 卞永明 侯泽然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09,共8页
为了揭示不同结构阀芯在动态滑移过程中对滑阀内部流场的影响,借助基于重叠网格方法的非定常仿真技术,分析了3种阀芯(典型阀芯、双曲阀芯和涡轮叶片式阀芯,阀门出口射流角分别为90°,45°和30°)移动时滑阀内部流场的动态... 为了揭示不同结构阀芯在动态滑移过程中对滑阀内部流场的影响,借助基于重叠网格方法的非定常仿真技术,分析了3种阀芯(典型阀芯、双曲阀芯和涡轮叶片式阀芯,阀门出口射流角分别为90°,45°和30°)移动时滑阀内部流场的动态特性。其中,阀芯和阀腔计算域分别设置在前景网格和背景网格,随着阀芯的运动,阀腔内的流体域相应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滑阀启闭的效果。结果表明,1 MPa的进、出口压差条件下,滑阀内部流场速度最大可达50 m/s,对滑阀产生的横向液动力最大可达100 N;阀芯位移大小和方向的动态变化对滑阀内流场的速度、压力和湍流分布影响较大,且圆弧形阀芯(双曲阀芯和涡轮叶片式阀芯)能够明显降低阀腔内最大湍流动能和出口负压回流;典型滑阀在正反方向调节过程中出现流量振荡和负压回流现象,导致流场不稳定,湍动能最大约为400 J/kg;双曲滑阀结构对称,阀口开度相同时,阀芯移动方向对流场的波动特性影响较小,湍动能最大约为330 J/kg;涡轮叶片式滑阀因其较大的入流边界,表现出优越的流量调节、压力分布和湍流抑制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高精度滑阀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滑阀 阀芯结构 重叠网格 动态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格空腹夹层板结构创新与实践最新进展
5
作者 陈红鸟 杨瑛 +4 位作者 田鹏刚 周正荣 陈靖 魏艳辉 马克俭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剪切刚度,其整体力学特性介于密肋井字楼盖与空腹网架之间。系统回顾了空腹夹层板结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结构的组成和分类,总结了该结构的几何和力学特点,归纳了现有的理论分析方法与技术规程、结构优势及工程应用案例,尤其是2010年以后的工程实践进展;最后,对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大跨度灵活划分空间、节约层高、降低结构自重、节省建筑用材、空腹可穿越管线等诸多优势,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际工程应用面积已达300余万平方米,节约建设资金超过2亿元。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理论及实践创新体现了新时代的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多高层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可节约土地资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空腹夹层板 大跨度结构 多高层建筑 网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转子发动机散热翅片结构优化设计及仿真研究
6
作者 韩宾 刘志鹏 +2 位作者 王一诺 张兆星 张琦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2-50,共9页
在工作过程中,转子发动机的缸体内部温度高、分布不均匀,易引起热应力、热疲劳等问题,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为了提高转子发动机工作时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针对高温区温度过高的主要问题,基于转子发动机换热理论提出了加长翅片、栅... 在工作过程中,转子发动机的缸体内部温度高、分布不均匀,易引起热应力、热疲劳等问题,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为了提高转子发动机工作时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针对高温区温度过高的主要问题,基于转子发动机换热理论提出了加长翅片、栅格结构、铜铝一体化3种优化方法。在验证仿真正确性的前提下,使用Fluent模拟了不同模型的换热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3种方案均能提高转子发动机散热性能,相比于未优化模型,加长翅片模型的表面积提高124.4%,散热效果提升4.9%,栅格模型的表面积提高158.5%,散热效果提升8.3%,铜铝一体化模型在结构和材料的协同作用下,散热能力提升15.2%。试验表明,合理优化翅片结构及材料能够提高转子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发动机 栅格结构 有限元仿真 结构设计 铜铝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混合有限元法研究及其在变压器流热耦合计算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浩 刘刚 +2 位作者 吕金潮 靳立鹏 胡万君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90,共9页
在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及迎风有限元法分析变压器流—热耦合问题时,最小二乘有限元计算流场需要采用四边形网格,但对于含有角环、圆角等复杂结构的变压器模型,如果仅采用四边形网格进行剖分,则往往会出现网格畸变现象,此时将无法采用... 在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及迎风有限元法分析变压器流—热耦合问题时,最小二乘有限元计算流场需要采用四边形网格,但对于含有角环、圆角等复杂结构的变压器模型,如果仅采用四边形网格进行剖分,则往往会出现网格畸变现象,此时将无法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计算流场。为了提高混合有限元法的适用范围,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网格实现混合有限元的方法,即将三角形剖分网格处理成四边形网格,实现流场和温度场计算。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文中采用混合有限元法分别对单分区模型和带有角环、静电环等复杂结构的换流变压器绕组模型进行流—热耦合计算,并与Fluent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含有复杂结构变压器的流—热耦合计算,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有限元法解决含有复杂结构的变压器流—热耦合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流—热耦合 最小二乘有限元 三角形网格 迎风有限元 复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交多直混联网架运行特性分析与构建方法
8
作者 黄莹 王国腾 +3 位作者 蔡晖 晏铭新 徐政 韩杏宁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5-1653,共9页
我国负荷中心地区电网交流线路密集,存在潮流控制困难、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交流电网的规模效应趋于饱和,亟需发展交直流混联新形态电网结构。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首先分析了3种典型交直流输电方式的技... 我国负荷中心地区电网交流线路密集,存在潮流控制困难、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交流电网的规模效应趋于饱和,亟需发展交直流混联新形态电网结构。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首先分析了3种典型交直流输电方式的技术特点,包括全直流异步互联方式、全交流同步互联方式和常规交直流混联方式;然后,针对单交多直混联这一特殊网架结构,从潮流控制能力、N-1过载、短路电流、频率稳定性、电压稳定性、同步稳定性等方面分析该网架的运行特性,并给出单交多直混联网架的构建方法;最后,在一个单交多直典型算例中开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单交多直混联网架可以兼顾交直流电力系统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需求,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网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交多直 交直流混联 网架结构 运行特性 构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旋转杆管柱与采出液耦合振动与碰撞数值方法研究
9
作者 岳欠杯 王笑笑 +2 位作者 王岗 李辉 徐燕璐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针对浸没在流体中细长杆管柱间相互接触问题,基于嵌套网格技术,建立了细长旋转杆管柱与采出液耦合振动和碰撞的数值求解方法。将外环空流体域分为相互嵌套的子区域:背景网格和组件网格,推导了各嵌套区域流场边界传递信息的插值计算公式... 针对浸没在流体中细长杆管柱间相互接触问题,基于嵌套网格技术,建立了细长旋转杆管柱与采出液耦合振动和碰撞的数值求解方法。将外环空流体域分为相互嵌套的子区域:背景网格和组件网格,推导了各嵌套区域流场边界传递信息的插值计算公式,采用分域方法对采出液流体域与杆柱固体域耦合进行求解,并建立了物理量传递方法和归一化收敛准则。搭建了垂直旋转杆柱与采出液耦合模拟实验装置,并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数值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不同流体黏度、杆柱旋转速度条件下细长杆管柱间耦合振动与碰撞特性,结果表明:流体黏度越大,杆柱运动受流体黏性阻力的影响越明显,碰撞时的接触压力越小,振动越小;杆柱转速越大,振动越剧烈,杆柱受扭转变形的影响越明显,碰撞时的法向加速度越小,接触压力因此减小;当管柱间发生碰撞时,杆柱任意一点加速度发生突变,振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振动 旋转杆柱 振动与碰撞 嵌套网格 分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叠网格技术柔性旗帜与流体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10
作者 杜小振 郭东兴 +3 位作者 王文秀 韩艺 刘晓彤 王淑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3-483,共11页
为研究分析自然界与风能采集领域中柔性旗帜与空气流固耦合运动特性,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和二维柔性板轴向不可拉伸假设推导旗帜颤振非线性理论模型,研究了旗帜与空气之间的耦合运动,分析长度、质量比和风速对其运动特性影响。利用双向... 为研究分析自然界与风能采集领域中柔性旗帜与空气流固耦合运动特性,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和二维柔性板轴向不可拉伸假设推导旗帜颤振非线性理论模型,研究了旗帜与空气之间的耦合运动,分析长度、质量比和风速对其运动特性影响。利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及重叠网格技术对旗帜随风摆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流场中旗帜运动行为及周围流场特性。结果表明:临界颤振风速随旗长增加而减小,摆动位移随风速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质量比越大,颤振频率越小,斯特劳哈尔数受其影响较小;旗帜尺寸一定时,风速较小,摆动位移、频率较小,风速超过临界颤振风速发生大幅度颤振现象;旗帜周围漩涡会经历产生、脱落和消失过程,周围压力及速度会随漩涡运动过程发生变化。可见采用基于重叠网格技术的数值模拟方法可有效解决柔性旗帜大变形问题,实现理论与数值仿真验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旗帜 流固耦合 重叠网格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加速度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成都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11
作者 昌毅 杨仁镪 +1 位作者 杨子健 李革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043-9051,共9页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和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_(max)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方法利用层间剪切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求得各地震响应下的θ_(max),再对θ_(max)及其相对应的地震动进行对数线性拟合得到两者的关系式;针对成都市区域,该方法以成都市历史地震动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PGA计算公式,得到成都市各个工程场地位置的PGA。进而,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以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结构在充分运行、基本运行、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4个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失效概率最高分别为94.1%、89.1%、74.7%和40.8%,且结构各性能水准的结构失效概率的总体变化趋势都是由西部向东部递减,因此可以适当加强西部地区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适当放宽东部地区的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以便节约经济成本。所提出的方法对降低地震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加速度 最大层间位移角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失效概率 网格化 地震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
12
作者 李可 葛辉 +1 位作者 徐朝阳 朱俊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8-1397,共10页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加固方法,可使加固层与原梁较好地协同工作,充分发挥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优越力学性能,从而可显著提升卸载加固损伤梁的承载力、刚度、延性、韧性以及抗裂性,明显减小裂缝宽度;相比于加固无损梁,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卸载加固损伤梁的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以及韧性均呈降低趋势,且加固层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能力亦降低;适当增加纵向钢绞线配筋率,可提高加固损伤梁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韧性及加固层对裂缝的约束能力;纵向钢绞线配筋率相近时,钢绞线直径越小,加固层的控裂能力越强,能更好地减小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结构加固 四点弯曲加载试验 损伤程度影响 受弯性能 钢筋混凝土梁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履式草方格铺设机器人的设计及分析
13
作者 刘林 孙守义 +1 位作者 刘源远 邓钢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2期75-79,85,共6页
荒漠化严重影响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发展,我国作为荒漠化严重的国家,急需高效治理手段。传统的草方格沙障铺设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大规模治理需求。因此,开发自动化草方格铺设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铺设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荒漠化严重影响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发展,我国作为荒漠化严重的国家,急需高效治理手段。传统的草方格沙障铺设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大规模治理需求。因此,开发自动化草方格铺设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铺设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动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设计了轮履式草方格铺设机器人。通过对比不同运动结构,选择轮履式底盘,结合轮式和履带式优点,提高越障能力和地形适应性。铺设机构通过电机驱动实现草帘铺设和剪切,电推杆完成压紧作业。硬件采用TC264D核心板,构建了完整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作业。实验在不同地形条件下验证了机器人的性能。实验表明,机器人在砾石地上的平均通过速度为0.125 m/s,展现出良好的越障能力。在沙地、粘土和砾石地上,自动播撒种子成功率均达92%,自动化功能可靠。尽管粘土地上铺设成功率略低(88%),但整体性能出色。未来将优化在复杂地形上的铺设效率和播撒功能,推动草沙障铺设机械向功能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荒漠化治理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农业用地 轮履式草方格铺设机器人 越障能力 减速电机 横向铺设结构 纵向铺设结构 自动化 嵌入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sh结构的网格资源发现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莉莎 罗军舟 +1 位作者 东方 宋爱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在如今大规模的网络环境中,为了解决传统资源发现机制不能很好的适应网络状态、异构等特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sh结构的资源发现模型。该模型结合了集中式和对等网模型的优点,在中央节点之外,还引入了超级节点的概念,将整个资源搜... 在如今大规模的网络环境中,为了解决传统资源发现机制不能很好的适应网络状态、异构等特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sh结构的资源发现模型。该模型结合了集中式和对等网模型的优点,在中央节点之外,还引入了超级节点的概念,将整个资源搜索过程划分为本地搜索和全局搜索,从而减少了查询时的时间开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该模型能有效的提高网格环境下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mesh 资源发现 超级节点 中央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器结构化网格自动生成及其在CFD仿真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思远 张江山 +4 位作者 刘猛 孙贯永 刘青 杨树峰 李京社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251,共10页
搅拌器广泛应用在矿冶领域如Cu、Pb、Zn等的提取以及铁水预脱硫中,CFD仿真是设计和优化搅拌器的重要手段,然而仿真过程中前处理阶段几何模型建立与结构化网格划分通常效率较低。通过使用编程语言Python和开源软件OpenFOAM,开发了一种适... 搅拌器广泛应用在矿冶领域如Cu、Pb、Zn等的提取以及铁水预脱硫中,CFD仿真是设计和优化搅拌器的重要手段,然而仿真过程中前处理阶段几何模型建立与结构化网格划分通常效率较低。通过使用编程语言Python和开源软件OpenFOAM,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搅拌器参数自动生成几何模型与高质量结构化网格的前处理程序,仅需输入与搅拌器相关的几何参数,即可自动完成模型与高质量结构化网格的生成,整个过程速度快且自动化程度高。以多种叶片类型的搅拌器为例,完成了模型和结构化网格的快速生成与修改更新;其中,生成KR搅拌器模型与14万结构化网格只需4 s,且网格的质量均在0.7以上,使用该网格进行CFD仿真的效率和精度都高于文献中报道的结果,显著提高了搅拌器CFD仿真的效率,有望助力我国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自主研发和搅拌器的高效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器 结构化网格 数智化 CF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梯田地形的Grid-TIN混合格网数字高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卫东 徐媛 +2 位作者 马雷 周春寅 钱家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6,F0003,共7页
针对格网DEM难以对黄土高原梯田地形进行有效数字表达的问题,基于面向对象思想提出了能够顾及梯田地形的Grid-TIN混合格网DEM(Grid-TIN based DEM,GT-DEM)概念及其数据模型,并阐明其主要特征及与传统DEM的关系。以陕西绥德县辛店沟小流... 针对格网DEM难以对黄土高原梯田地形进行有效数字表达的问题,基于面向对象思想提出了能够顾及梯田地形的Grid-TIN混合格网DEM(Grid-TIN based DEM,GT-DEM)概念及其数据模型,并阐明其主要特征及与传统DEM的关系。以陕西绥德县辛店沟小流域水平梯田为例,利用现有1∶1万格网DEM、梯田特征点线及其外围边界线,构建出能够充分顾及梯田地形的GT-DEM。研究表明,利用现有格网DEM和梯田地形特征点线构建顾及梯田地形GT-DEM的技术可行。GT-DEM不仅可对研究区全局地形进行粗略表达,而且可对其局部梯田地形进行精细表达。该研究是对如何提高DEM的梯田地形数字表达能力的有益探索,对进一步提高DEM对淤地坝、鱼鳞坑等其他人工地形的数字表达能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DEM DEM 梯田地形 数据模型 grid-TIN混合格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平衡的分层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文江 沈嘉皓 李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1-653,共3页
移动互连和多媒体业务要求无线网络具备高吞吐量和高移动性,对路由协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无线Mesh网络分层结构和节点拥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平衡的分层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在不同分层使用不同的路由算法,将负载... 移动互连和多媒体业务要求无线网络具备高吞吐量和高移动性,对路由协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无线Mesh网络分层结构和节点拥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平衡的分层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在不同分层使用不同的路由算法,将负载作为最优路由的建立和选择判据,不同于传统的"先拥塞、后处理"解决思路,从源头上防止节点拥塞,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能更好地适应无线Mesh网络的分层结构,对于高移动性无线Mesh网络能获得较高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分层结构 负载平衡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方向贯通式间断线网格的边坡稳定性上限分析
18
作者 范佳志 秦傲韩 +3 位作者 杨峰 杨鹰 赵炼恒 高益康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边坡潜在滑动面可应用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方法,以“常应变率三角形单元及速度间断线”网格模式搜索获取,由此速度间断线的排布方式,成为影响边坡稳定性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文中构思一种六方向贯通式速度间断线排布策略,提出对应三角网... 边坡潜在滑动面可应用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方法,以“常应变率三角形单元及速度间断线”网格模式搜索获取,由此速度间断线的排布方式,成为影响边坡稳定性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文中构思一种六方向贯通式速度间断线排布策略,提出对应三角网的生成流程并编程实现,作为自有上限有限元分析程序的前处理模块。经边坡稳定性算例验证表明:六方向贯通式间断线网格布局,以契合关键边界的多次一分为四及末次一分为六背景网格生成方式,不仅实现整个模型的大区域六方向间断线通路,又能在边坡坡脚处体现出多方向发散特性的网格。提出的模型非关键边界背景网格切割算法,可以局部分割新生单元的方式契合边界,维持边界处网格的六方向间断线通路特性。对于“常应变率三角形单元及速度间断线”网格离散模式,六方向贯通式间断线网格布局,较之三方向贯通及Delaunay三角剖分的情况,能更好地发挥速度间断线的效用,明显提高边坡稳定性问题的计算精度。六方向贯通式间断线网格布局,还可以结合高阶变形单元、网格自适应等措施,扩展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上限有限元方法 速度间断线 六方向贯通式间断线 网格拓扑结构 交互网格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对片上网络中Mesh结构的改进策略及路由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明 孟铃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3,共4页
Mesh结构以其简单、规整、易于实现与扩展的特性而成为现在广泛应用的片上网络拓扑模型。对2D-Mesh结构进行了改进,给出了顶点互连的Vertices interconnect Mesh(VMesh)结构;同时,提出了在此结构上的无死锁路由算法。最后,通过详细的计... Mesh结构以其简单、规整、易于实现与扩展的特性而成为现在广泛应用的片上网络拓扑模型。对2D-Mesh结构进行了改进,给出了顶点互连的Vertices interconnect Mesh(VMesh)结构;同时,提出了在此结构上的无死锁路由算法。最后,通过详细的计算证明,此结构可以减小网络直径和平均延迟,增加吞吐量;并用gpNoCsim模拟器对此结构及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此结构具有较小的平均延迟和平均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拓扑结构 2D-mesh结构 Vmesh结构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场景下电网功能化投资结构演进趋势研究
20
作者 娄奇鹤 李彦斌 +2 位作者 刘子上 向月 靳霄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6,共10页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了电网形态、技术、功能的加速演进,使电网投资功能更加丰富,需要进一步了解电网投资的功能化需求,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支撑能源电力结构转型。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源网荷电力系统各形...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了电网形态、技术、功能的加速演进,使电网投资功能更加丰富,需要进一步了解电网投资的功能化需求,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支撑能源电力结构转型。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源网荷电力系统各形态的变化趋势,明确电网基建投资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演进趋势,研究投资建设规模的量化评估方法,形成既满足传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满足新能源高速发展需要的电网投资需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投资 结构演变 系统动力学 投资需求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