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慢性伤口病人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娜 刘洽 +6 位作者 安俊红 高凯霞 王娟 张敏锐 白丽 郑若楠 程俊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慢性伤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就诊的100例慢性伤口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慢性伤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就诊的100例慢性伤口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疼痛得分、生活质量得分、病人满意度及医疗费用。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伤口愈合时间[(54.46±12.50)d]短于对照组[(64.78±7.95)d],伤口愈合率(94%)高于对照组(80%),疼痛得分[0(0,1)分]低于对照组[2(0,3)分],生活质量得分[(80.84±8.53)分]高于对照组[(74.28±11.05)分],医疗费用[(1824.40±583.66)元]少于对照组[(2893.90±1142.25)元],病人总满意度(98.0%)高于对照组(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慢性伤口病人的伤口愈合效果,降低疼痛,提高病人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降低医药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 延续护理 慢性伤口 疼痛 满意度 生活质量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纽曼系统模式指导的护理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刘璇 白玉树 +3 位作者 李明 杨芳 陈锴 张文静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324,共7页
目的探究基于纽曼系统模式指导的护理对行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12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 目的探究基于纽曼系统模式指导的护理对行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12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进行纽曼系统模式指导的护理。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试验组术后6个月主弯Cobb角[(14.33±0.78)°]小于对照组[(16.65±1.02)°,P<0.001],术后卧床时间[(4.78±1.32)d vs(6.13±1.26)d]、切口愈合时间[(13.43±3.29)d vs(15.32±5.23)d]和住院时间[(13.17±5.36)d vs(16.93±3.14)d]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3/60)vs 21.67%(13/60),P=0.016]。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6个月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评分更好(均P<0.05)。在患者自我管理方面,试验组术后6个月共性管理评分[(17.53±5.98)分vs(13.34±7.32)分]和症状管理评分[(30.95±8.12)分vs(27.32±7.87)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患者实施基于纽曼系统模式指导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纽曼系统模式 手术后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型的护患双方对专科护理门诊关怀行为期望比较
3
作者 瞿靖芮 郑喜灿 +5 位作者 刘义兰 张红梅 郭舒婕 韩晓霞 张丽 张天瀚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探究专科护理门诊护患双方对关怀行为的期望,为高效实施护理人文关怀提供依据。方法以华生关怀理论为框架,基于关怀评价量表,结合文献回顾、半结构化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专科护理门诊患者22项关怀行为需求指标。应用KANO模型... 目的探究专科护理门诊护患双方对关怀行为的期望,为高效实施护理人文关怀提供依据。方法以华生关怀理论为框架,基于关怀评价量表,结合文献回顾、半结构化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专科护理门诊患者22项关怀行为需求指标。应用KANO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6月,对河南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1309例在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患者和119名专科护理门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2项关怀行为中,患者视角下归于必备属性5项、期望属性6项、魅力属性11项,其中满意系数Better值最高的为“多种途径的预约挂号”,不满意系数Worse值最高的是“治疗护理中保护您的个人隐私”;基于Better-Worse指数的分类显示,必备属性9项、期望属性2项、魅力属性11项。护患双方对21项关怀行为的KANO属性构成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NO属性构成分布一致的项目仅1项。结论专科护理门诊服务应在满足必备属性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期望属性,并尽力满足魅力属性。护患双方在关怀行为属性构成上存在较大偏差,护士应加强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人文关怀服务,以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 门诊服务 专科护士 人文关怀 关怀行为 KANO模型 就医体验 期望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家庭照料负担与子代高质量就业
4
作者 叶徽 唐运舒 李姚矿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110,共20页
在老龄化背景下,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减轻家庭照料负担和稳定子代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世代交叠理论模型,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多源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就业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实施长... 在老龄化背景下,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减轻家庭照料负担和稳定子代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世代交叠理论模型,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多源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就业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显著提高了子代收入水平。机制分析发现,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资水平提升、减轻家庭照料负担、提高潜在工作时间和增加教育回报都是提高子代就业质量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显示,长期护理保险的就业效应分别在男性、青壮年子代和政策待遇给付更高的地区中更显著,且有利于降低收入差距。本文从代际视角揭示了长期护理保险提高就业质量的制度激励成因,结论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就业质量 家庭照料 世代交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祁琳 王新乐 +4 位作者 宋旭辉 柳建宇 杨蒙蒙 曹心怡 何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州、广州、青岛、济南4个城市中接受医养结合服务的1376名社区居家老年人进行HRQoL调查,采用EQ-5D-3L量表评...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州、广州、青岛、济南4个城市中接受医养结合服务的1376名社区居家老年人进行HRQoL调查,采用EQ-5D-3L量表评估并计算健康效用值。比较不同特征老年人的健康效用值,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居家老年人HRQoL的影响因素。结果:1376名社区居家老年人的健康效用值为0.790(0.510,0.960)。饮酒频率1~2次/月(β=0.051,95%CI:0.005~0.097),睡眠时间<4 h/d(β=0.137,95%CI:0.065~0.209)、4~<6 h/d(β=0.131,95%CI:0.061~0.202)和6~<8 h/d(β=0.115,95%CI:0.040~0.190),有养老保险(β=0.057,95%CI:0.026~0.088)的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效用值较高。年龄≥90岁(β=-0.123,95%CI:-0.178~-0.069),以前吸烟、现已戒烟(β=-0.064,95%CI:-0.102~-0.026),外出频率为每月2次(β=-0.170,95%CI:-0.230~-0.110)和更长时间1次(β=-0.332,95%CI:-0.370~-0.294),患慢性病共病(β=-0.061,95%CI:-0.086~-0.035)的老年人健康效用值较低。结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社区居家老年人的HRQoL状况不佳,需要政府完善养老保险政策,社区开展社交活动、监测慢性病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医养结合服务 社区居家 TOBIT模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6S模型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质性研究
6
作者 苟玉琦 刘梦婕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开展安宁疗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6S模型,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归纳出6个主题:即症状...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开展安宁疗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6S模型,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归纳出6个主题:即症状控制需求,心理疏导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维护自我主体的需求,临终意愿表达需求,缓解家属哀伤的需求。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呈现多样化,改善其不适症状,加强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和需求,有利于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模型 终末期肾病 安宁疗护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康复护理方案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兰云霞 易梦思 +3 位作者 王晓明 张玉英 袁利琴 庞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100,共5页
目的减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恐惧心理,促进其运动康复。方法便利抽取70例心内科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护理,同时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构建和实施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康... 目的减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恐惧心理,促进其运动康复。方法便利抽取70例心内科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护理,同时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构建和实施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康复运动方案,持续干预至出院后1个月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心脏病运动恐惧得分、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运动方案实施过程中未发生运动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康复运动方案能减轻患者运动恐惧心理,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恐惧-回避模型 心功能 运动恐惧 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老龄化视域下“医养结合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运华 冯玉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5,共11页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未来老年人养老质量的保障,也体现了老年人对未来老年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但对该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实证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基于医养结合的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评价方法和...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未来老年人养老质量的保障,也体现了老年人对未来老年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但对该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实证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基于医养结合的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原则,对构建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发现目前嵌入式养老机构重在养老轻在医疗,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存在着衔接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医护人员的服务主体不够专业、服务项目不够落实、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资源整合碎片化以及机构管理的多头监管等问题。研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对我国医养结合的嵌入式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实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医养结合 嵌入式养老服务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政府如何评价养老服务供给者?——一个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建构与检验
9
作者 彭婧 杨桥 肖帅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38,M0006,共22页
为破解近年来频发的由于供给者选择欠佳导致养老服务质量低下的难题,论文基于“3E理论”“3D理论”等一般评价理论,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承接能力、财务能力、组织建设与管理能力3个指标维度建构了供给者评价模型,以期为养老服务高质量... 为破解近年来频发的由于供给者选择欠佳导致养老服务质量低下的难题,论文基于“3E理论”“3D理论”等一般评价理论,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承接能力、财务能力、组织建设与管理能力3个指标维度建构了供给者评价模型,以期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验证模型的适用性,论文通过对Y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较强的服务承接能力对成为优质供给者具有决定性作用,具备竞争力的社会组织在规模上和专业性上各有所长,不同社会组织发展应有针对性措施。因此,政府对供给者进行有效评价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应强化评价责任并增加优质服务供给者。论文对未来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是,不仅要提升政府对供给者有效评价的能力,还需形成促进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优化政社合作共治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供给者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办与民办差异视角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园 董晶晶 +1 位作者 连楠楠 刘云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2-828,共7页
背景近几年,关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差异的比较研究。目的评价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法2020... 背景近几年,关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差异的比较研究。目的评价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陕西省西安市、湖北省宜昌市、浙江省绍兴市共4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共选取25家养老机构老年人1106名。通过SERVQUAL模型构建包含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规范性、移情性5个维度和15项二级指标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值分别为41.66、38.82分,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5项二级指标评分均在40.00分以上,民办养老机构13项二级指标评分在40.00分以下。结论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规范性、移情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大,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小,这为发现不同维度下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促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卫生保健差异 卫生系统机构 医养结合服务 公办机构 民办机构 卫生设施 私立 SERVQUAL模型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症状动态模型理论的管理模式在肿瘤病例报告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锦萍 毕丽青 刘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29-413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动态模型理论的管理模式在肿瘤病例报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生成病例报告的631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59例,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动态模型理论的管理模式在肿瘤病例报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生成病例报告的631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病例报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症状动态模型理论的管理模式管理病例报告。比较两组病例报告准确率、完整率、迟报率、漏报率、医护人员满意度、医护人员核心技能水平、医院肿瘤病例报告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肿瘤病例报告准确率及完整率高于对照组,迟报率和漏报率低于对照组,管理方法、定期培训、工作效率、管理流程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临床技能与医疗服务能力、沟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病例信息报告与管理能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能力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医院肿瘤病例报告管理质量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症状动态模型理论的管理模式用于肿瘤病例报告管理,有利于提高病例报告准确率、完整率,降低迟报率和漏报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核心技能和医院肿瘤病例报告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动态模型理论 管理模式 肿瘤病例报告 报告管理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老服务模式下老年人生命质量分析
12
作者 刘安琪 王雯娟 +5 位作者 贾蕙冰 曾泓辑 张浩 李国鑫 周俊阁 田庆丰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8-1433,144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养老服务模式下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针对性服务,为提高社区或居家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苏州、济南、青岛地区内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的... 目的:探讨不同养老服务模式下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针对性服务,为提高社区或居家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苏州、济南、青岛地区内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济南和青岛为社区养老方式,广州和苏州为居家养老方式。单因素分析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H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Tobit回归模型。结果:社区养老模式的老年人的健康效用值为0.869(0.597,0.961),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人的健康效用值为0.767(0.505,0.961)。选择社区养老模式的老年人在行动能力维度存在较大困难(47.1%),而选择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人则在日常活动能力维度存在较大困难(54.6%)。Tobi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家人同住(β=0.071)、每天外出1次或多次(β=0.200)的老年人健康效用值较高;离异(β=-2.694)、与保姆/护工同住(β=-0.140)、子女每15~30天探望一次(β=-0.078)以及一个月以上探望一次(β=-0.113)、每周1~2次外出(β=-0.121)和患慢性病(β=-0.075)的社区养老模式的老年人健康效用值较低;选择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人中月收入>5000元(β=0.187)、睡眠时长4~6h(β=0.243)、6~8h(β=0.266)以及8h以上(β=0.190)的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人健康效用值较高;文化程度为初中(β=-0.099)、高中(β=-0.093)、大学及以上(β=-0.175)、每周1~2次外出(β=-0.147)或更长时间(β=-0.252)和患慢性病(β=-0.098)的老年人健康效用值较低。结论:两种养老模式的老年人整体生命质量良好,与选择社区养老模式的老年人相比,选择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较差,行动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是社区养老模式和居家养老模式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养老机构需探索更有效的养老服务模式以更好地改善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模式 社区居家 生命质量 EQ-5D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0
13
作者 朱冬敏 林征 +2 位作者 刘洪珍 吴蕾 孙艺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2-1005,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法将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法将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随访观察12周,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HF的症状(67.9%)、常见并发症知识(69.8%),CHF的药物治疗知识(71.7%)、每日盐的摄入量(77.4%),适宜运动对CHF的重要性(79.2%)、心理因素对CHF的重要性(69.8%)、CHF的自我监测指标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采用低盐饮食"及"按医嘱服药"外,观察组患者EHFSCB-9各条目得分及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维度得分(6.9±5.2)、身体活动维度得分(11.6±6.7)、情感维度得分(4.7±4.5)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模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7
14
作者 杨洪彬 杨越 +1 位作者 刘婷婷 李艳秋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肿瘤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1—12月医院肿瘤科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患者120例为观察组,2012年1—12月采用常规护理的120例肿瘤科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肿瘤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1—12月医院肿瘤科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患者120例为观察组,2012年1—12月采用常规护理的120例肿瘤科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安全感、满足感、尊重感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服务热情主动、病区管理、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应用于肿瘤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模式 肿瘤科护理 工作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心的设置与实践 被引量:75
15
作者 黄乐春 温贤秀 +1 位作者 吴玉芬 黄萌萌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2期173-175,共3页
为探索一套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工作方法,我院于2012年9月成立了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方法,设立专、兼职护理岗位,通过患者档案电子化管理、电话随访和温馨短信提示、上门专科服务、健康知识讲座、网络平台管... 为探索一套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工作方法,我院于2012年9月成立了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方法,设立专、兼职护理岗位,通过患者档案电子化管理、电话随访和温馨短信提示、上门专科服务、健康知识讲座、网络平台管理等方法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心成立一年以来,建立延续性护理健康档案1200余份,电话随访3000余人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32次,上门专科护理服务120余人次。延续性护理中心的工作保证了患者康复的连续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模式实践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病房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62
16
作者 周文娟 胡德英 +2 位作者 刘义兰 吴莉 李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骨科住院患者800例按科室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工作;观察组构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并实施,包括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护士...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骨科住院患者800例按科室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工作;观察组构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并实施,包括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护士长及护士关怀能力的培养等。结果两组住院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除关心、尊重并友好对待患者条目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病房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纽曼综合模式护理对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雪梅 周远秀 +1 位作者 张静 孙英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233-1234,1237,共3页
目的:探讨罗伊-纽曼综合模式心理护理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4例前列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罗伊-纽曼综合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进行护理干预。通过... 目的:探讨罗伊-纽曼综合模式心理护理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4例前列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罗伊-纽曼综合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进行护理干预。通过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值与心理问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项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罗伊-纽曼综合模式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近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纽曼综合模式 前列腺癌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成人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18
作者 顾佳妮 刘萍 姜丽萍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family-integrated care,FICare)在成人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肛肠外科两个病区行成人肠造口术的60例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family-integrated care,FICare)在成人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肛肠外科两个病区行成人肠造口术的60例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肠造口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肠造口健康知识知晓度、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造口知识及护理技术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肠造口周围皮肤情况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肠造口患者家属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减少肠造口患者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护理 成人肠造口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骨科亚专科分组的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 被引量:37
19
作者 吴卓 陈汉波 张新建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9-41,44,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亚专科分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组骨科亚专科将手术室分成运动医学组、关节组、创伤组、脊柱组,与骨科医疗组捆绑结合,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实行护士长-亚专科组长-组员三级管理体系,并观...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亚专科分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组骨科亚专科将手术室分成运动医学组、关节组、创伤组、脊柱组,与骨科医疗组捆绑结合,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实行护士长-亚专科组长-组员三级管理体系,并观察实施前后首台开台时间、接台时间,护士亚专科知识考核成绩和医生、护士、患者满意情况。结果实行医护一体化骨科亚专科分组管理后,首台开台时间、接台时间显著缩短,护士亚专科知识考核合格率、医护患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手术室医护一体化骨科亚专科分组管理,有效缩短首台开台时间及接台时间,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有利于培养手术室护士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护理 医护一体化 骨科 亚专科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跟踪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英 陈丽君 +2 位作者 黄英凡 谭虹虹 吴芸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跟踪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随访,干预组患者在建立网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院中、院后跟踪干预,...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跟踪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随访,干预组患者在建立网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院中、院后跟踪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采用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B)及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患者评估。结果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跟踪干预有利于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网络信息平台 全程关护治疗模式 生活质量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