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7
1
作者 唐和生 王泽宇 陈嘉缘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土木工程实际结构损伤状态的时间跨度通常只占总生命周期的一小部分。为解决传统基于数据驱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缺乏足够多的损伤训练数据的问题,提出结合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该方法利用数值仿真... 土木工程实际结构损伤状态的时间跨度通常只占总生命周期的一小部分。为解决传统基于数据驱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缺乏足够多的损伤训练数据的问题,提出结合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该方法利用数值仿真模型和在线监测数据构建结构的数字孪生,以获得不同损伤工况下结构动力响应的“大数据”;为了摆脱对外激励信息的依赖,应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和传递率函数对得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固有模态传递率函数数据作为深度学习的输入进行训练,实现结构的损伤识别。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对实际结构未经训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泛化能力良好,能够有效识别结构损伤状况。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数据匮乏的问题,不需要任何地震信息,利用固有模态传递率函数数据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仍能保持较高的损伤识别准确率,二者结合可以使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更为主动、可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深度学习 固有模态传递率函数 损伤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传递比与栈式自编码器的结构损伤识别
2
作者 方圣恩 刘洋 张笑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0-1467,共8页
如何从土木结构响应数据中挖掘损伤特征并有效分类,是实现损伤模式识别的关键。为此,以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搭建设有自编码器隐藏层和Softmax分类层的栈式自编码器网络,采用无监督联合有监督的混合学习机制;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框架不同... 如何从土木结构响应数据中挖掘损伤特征并有效分类,是实现损伤模式识别的关键。为此,以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搭建设有自编码器隐藏层和Softmax分类层的栈式自编码器网络,采用无监督联合有监督的混合学习机制;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框架不同工况下的传递比函数值,构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样本;通过预训练确定自编码器隐藏层的参数值如权重和偏置值,避免网络出现过拟合;采用微调方式进一步调整预训练后的网络参数值,再结合验证集实现对网络超参数的调整;将实测传递比数据输入网络,实现对框架节点损伤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进行损伤特征的提取和分类,准确识别框架节点的单、双损伤工况,相较于传统浅层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度和更好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栈式自编码器 混合学习机制 传递比函数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损伤识别中Db族小波函数选择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晓楠 唐和生 +1 位作者 陈镕 薛松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68-1572,1577,共6页
在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中,小波函数的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选取了部分Db(DaubechiesⅠ)族小波函数,采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一个4层钢框架进行损伤识别研究,探讨了选择不同Db族小波函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中,小波函数的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选取了部分Db(DaubechiesⅠ)族小波函数,采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一个4层钢框架进行损伤识别研究,探讨了选择不同Db族小波函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则性好、消失矩大等特性的小波函数其损伤识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损伤识别 Db族小波函数 小波分析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函数的选择对结构损伤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晓楠 姜绍飞 +2 位作者 唐和生 陈镕 王远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6期635-639,共5页
目的为了寻找出结构损伤识别中的最优小波函数,进而提高结构损伤的识别精度.方法选取了几种常用的小波函数,运用小波分析提取能量特征,采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四层钢框架进行了损伤识别及小波函数对损伤识别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经... 目的为了寻找出结构损伤识别中的最优小波函数,进而提高结构损伤的识别精度.方法选取了几种常用的小波函数,运用小波分析提取能量特征,采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四层钢框架进行了损伤识别及小波函数对损伤识别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经过比较,发现采用函数曲线圆滑的Mexican cat小波函数识别精度可达100%,识别效果最好.结论在结构损伤识别领域,选用非正交、正则性好、消失矩阶数大的小波函数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函数 能量特征 结构损伤识别 小波概率神经网络 钢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4
5
作者 毛晨曦 周文松 欧进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0-134,共5页
为排除小波识别结构频率时地震动频带的干扰,提出了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地震动输入和结构地震反应小波谱分别沿时间轴积分,得到结构输入和输出的小波能量谱;然后将结构反应小波能量谱除以地震动输入小波能量谱,并定义... 为排除小波识别结构频率时地震动频带的干扰,提出了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地震动输入和结构地震反应小波谱分别沿时间轴积分,得到结构输入和输出的小波能量谱;然后将结构反应小波能量谱除以地震动输入小波能量谱,并定义为结构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该谱的脊线即为结构的时变频率.分别采用小波变换直接识别法和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方法对一幢6层砌体结构在汶川地震一系列余震中的频率变化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结构频率在较大的余震中明显降低,说明结构损伤有进一步发展.该方法可有效排除结构地震反应小波谱中地震动频带的干扰,准确识别结构在地震作用过程中的时变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结构余震响应监测 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传递性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范哲 冯新 周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34,共7页
局部损伤所引起的结构特性改变将导致不同自由度之间的传递特性发生变化,而传递性函数的改变可用于结构损伤识别。但是,基于Fourier变换的传递性函数对结构轻微局部损伤不够敏感。本文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多分辨率特性,在小波域内构造... 局部损伤所引起的结构特性改变将导致不同自由度之间的传递特性发生变化,而传递性函数的改变可用于结构损伤识别。但是,基于Fourier变换的传递性函数对结构轻微局部损伤不够敏感。本文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多分辨率特性,在小波域内构造了一种新的传递性函数,并且结合统计学中的离群值分析,建立了基于小波传递性函数的结构损伤探测方法。最后通过一个斜拉桥模型试验对方法的可行性予以验证。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小波传递性函数指标对结构损伤十分敏感,利用本文的损伤探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结构的轻微损伤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传递性函数 小波变换 离群值分析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海洋环境下基于互相关函数和主成分分析的平台结构损伤辨识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伟 黄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9-187,290,共10页
为了确保海洋平台安全作业,及时辨识损伤以及进行损伤定位,海洋平台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已成为学者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某在役导管架平台,对平台在不同随机波浪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别进行了健康状态和损伤状态的数值模拟。在损伤辨识... 为了确保海洋平台安全作业,及时辨识损伤以及进行损伤定位,海洋平台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已成为学者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某在役导管架平台,对平台在不同随机波浪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别进行了健康状态和损伤状态的数值模拟。在损伤辨识过程中,对结构不同位置的动力响应进行互相关分析,提取损伤敏感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从复杂的数据中提取主成分;定义损伤指标并进行损伤辨识。针对传统PCA方法对某些杆件的损伤辨识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主成分选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PCA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CA方法有效提高了损伤辨识的精度,可以对随机波浪条件下的结构损伤进行准确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关函数 主成分分析(PCA) 平台结构 损伤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模式识别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茂雨 陈联盟 +1 位作者 杨克家 陈跃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94,共6页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提出了小波核函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结构损伤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以结构固有频率变化率为特征向量,利用有限的荷载和动力响应数据,便能得到良好的结构损伤识别效果,弥补了传统方法对结构固有频率不敏感的...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提出了小波核函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结构损伤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以结构固有频率变化率为特征向量,利用有限的荷载和动力响应数据,便能得到良好的结构损伤识别效果,弥补了传统方法对结构固有频率不敏感的缺陷,克服了其他动力参数数据采集误差大的问题。数值模拟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对一个12层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识别结果与实验现象基本吻合,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和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 模式识别 支持向量机 小波核函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谱相关函数的悬臂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朝山 程华 +2 位作者 王仲刚 周凌 李迎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3,42,共6页
为了识别悬臂结构的损伤位置与损伤程度,提出基于点谱相关函数的损伤识别柔度法。该方法依据结构动力特征方程和悬臂结构的特点,利用柔度矩阵元素作为过渡,得到结构模态参数与杆件物理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等式,讨论并提出利用结构自由振... 为了识别悬臂结构的损伤位置与损伤程度,提出基于点谱相关函数的损伤识别柔度法。该方法依据结构动力特征方程和悬臂结构的特点,利用柔度矩阵元素作为过渡,得到结构模态参数与杆件物理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等式,讨论并提出利用结构自由振动信号的Winger-Ville点谱相关函数平方根值代替结构模态参数的方法,建立点谱相关函数平方根值与刚度损伤系数的方程,通过求解方程组就能识别出结构单个或多个损伤的位置和程度。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突卸荷载激励容易实现,且只需一次测量,无需损伤前后对比测试,有利于工程应用。最后通过2个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结构 相关函数 柔度矩阵 模态参数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连接刚度损伤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莹 李兆霞 钱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9-835,共7页
通过钢桁架结构系统在模拟连接损伤工况下的动力特性参数测试,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各类动力指纹参数对连接刚度损伤识别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频段相关系数的结构连接刚度损伤识别方法.通过破损方案对比验证了此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并... 通过钢桁架结构系统在模拟连接损伤工况下的动力特性参数测试,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各类动力指纹参数对连接刚度损伤识别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频段相关系数的结构连接刚度损伤识别方法.通过破损方案对比验证了此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对该识别方法的适用范围加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频段相关系数作为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指纹参数能够反映连接刚度的损伤,并能够对连接刚度损伤量大小进行定性评估;利用结构低频段的频响函数对连接刚度损伤进行识别会获得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对平动自由度丧失类损伤的识别效果良好,而对转动自由度丧失类损伤的识别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钢桁架结构系统 频响函数 频段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与传递率函数相结合的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艾青林 林小贝 徐巧宁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8期824-835,共12页
针对现有的传递率函数法对钢结构损伤检测不全面、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将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与传递率函数相结合的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钢结构框架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得到垂直于检测面的节点加速度,通过Matlab软件对各节... 针对现有的传递率函数法对钢结构损伤检测不全面、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将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与传递率函数相结合的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钢结构框架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得到垂直于检测面的节点加速度,通过Matlab软件对各节点加速度进行傅里叶变换、频谱相除得到传递率函数,再将传递率函数进行差分运算得到传递率函数变化量。将传递率函数变化量作为全连接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采用反向传播对误差进行修正,从而得到钢结构各检测位置的损伤指标值。通过钢结构框架损伤检测实验,对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与传递率函数的钢结构损伤检测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与传统的传递率函数法相比,所有位置的钢结构损伤识别率平均提高了29.14%,能更准确与全面地识别钢结构各位置的损伤情况,可对钢结构损伤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损伤检测 全连接神经网络 反向传播 传递率函数 损伤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12
作者 张立涛 李兆霞 费庆国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73,共6页
基于加速度时域测试数据进行结构损伤识别计算时,所用测试数据的点数必须足够多才能够使识别有效,但往往又容易出现收敛到局部极小解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所谓多重测点数目标... 基于加速度时域测试数据进行结构损伤识别计算时,所用测试数据的点数必须足够多才能够使识别有效,但往往又容易出现收敛到局部极小解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所谓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即由不同点数的测试数据出发构造一族目标函数,以取代传统的基于单一点数的目标函数;迭代计算时采用了Tikhonov正则化技术以抑制解答的病态性。以Benchmark结构为算例,分析了两种基于单一点数的损伤识别计算难以收敛到正确解答的原因;并考证了文中提出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使得识别计算易于收敛到正确解答;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时域方法 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 TIKHonOV正则化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静力测试与基频变化的PSO二阶段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3期5584-558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二阶段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实际结构测试中较为成熟且结果相对稳定、准确的静力位移及基频的变化为基础,通过损伤信号匹配技术以及PSO分别进行损伤初步定位及损伤最后定量。通过对平面桁...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二阶段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实际结构测试中较为成熟且结果相对稳定、准确的静力位移及基频的变化为基础,通过损伤信号匹配技术以及PSO分别进行损伤初步定位及损伤最后定量。通过对平面桁架结构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结构中的受损构件及其损伤程度能够做出正确高效的识别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粒子群优化算法 静力测试 基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QSSE方法的基础隔震结构损伤识别
14
作者 穆腾飞 周丽 尹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5-629,共5页
提出自适应二次误差平方和(AQSSE,Adaptive Quadratic Sum-Squares Error)方法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在线损伤识别实验研究.建立基础隔震结构实验模型,进行振动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一套刚度元件装置在线模拟结构损伤,测量模型加速度响应和... 提出自适应二次误差平方和(AQSSE,Adaptive Quadratic Sum-Squares Error)方法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在线损伤识别实验研究.建立基础隔震结构实验模型,进行振动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一套刚度元件装置在线模拟结构损伤,测量模型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基于测得的加速度信号和AQSSE方法在线识别基础隔震结构的参数和位移,并追踪参数的变化,从而识别结构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典型地震波激励下,通过不同时刻的刚度突变模拟结构损伤,AQSSE方法得到的结构参数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且识别得到的位移曲线与实验测量的位移曲线吻合良好,验证了AQSSE方法在基础隔震结构参数识别与损伤追踪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损伤追踪 结构健康监测 自适应二次误差平方和方法 基础隔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相似性度量的结构不确定性损伤识别 被引量:4
15
作者 骆勇鹏 郑金铃 +3 位作者 刘远贵 黄方林 鲁四平 刘景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5-1394,共10页
测量噪声、建模误差等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损伤识别结果,甚至导致损伤误判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频响函数和云模型相似性度量的不确定性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多次重复测量数据,根据频响函数理论计算结构损伤前后各单元的损伤系数,采用... 测量噪声、建模误差等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损伤识别结果,甚至导致损伤误判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频响函数和云模型相似性度量的不确定性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多次重复测量数据,根据频响函数理论计算结构损伤前后各单元的损伤系数,采用损伤前后云模型期望曲线的相似程度来构造损伤位置识别指标,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其次,利用单元损伤前后的云模型数字特征变化量来构造损伤程度指标,确定损伤单元的损伤程度。以23杆桁架结构数值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探讨原始样本个数、噪声程度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并研究在无健康工况数据条件下所提方法的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云模型相似性度量方法中的夹角余弦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更好地处理损伤识别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且仅需少量样本即可准确识别出单元的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频响函数 云模型相似性度量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的样条函数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飞 袁万城 史家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7-910,共4页
结构参数识别方法是目前结构损伤识别领域中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在结构参数识别过程中引入样条函数方法 ,避免了传统有限元方法带来的庞大刚度矩阵的负面影响 ,从而提高了识别过程的计算稳定性及计算效率 .
关键词 结构损伤 损伤识别 参数识别 样条函数 桥梁结构 损伤部位 损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算法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传感器优化布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戴乐诚 俞阿龙 +1 位作者 周星宇 范广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3-138,152,共7页
粒子群算法以其强大的搜索能力及较好的适应度已逐步应用到桥梁结构损伤识别领域。针对以损伤识别为目标的传感器优化布设,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首先利用传感器覆盖率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其次以联合覆盖率最... 粒子群算法以其强大的搜索能力及较好的适应度已逐步应用到桥梁结构损伤识别领域。针对以损伤识别为目标的传感器优化布设,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首先利用传感器覆盖率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其次以联合覆盖率最大构造适应度函数;在确定了监测半径的条件下,利用粒子群算法寻找出传感器的最优数目与位置。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一三跨桥梁结构为实验对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相比于传统粒子群算法,在寻优过程中迭代次数更少,寻找到的最优值更好,且经过融合后的数据损伤识别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传感器覆盖率 数据融合 损伤识别 桥梁结构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Jaya算法和组合相关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广才 赵文龙 万春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00-308,共9页
针对Jaya算法计算精度差、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而提前收敛等问题,为提高算法的性能,引入Hammersley序列初始化、Lévy飞行搜索、经验学习策略得到改进Jaya算法。计算加速度响应互相关函数的所有组合,得到组合相关函数,在此... 针对Jaya算法计算精度差、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而提前收敛等问题,为提高算法的性能,引入Hammersley序列初始化、Lévy飞行搜索、经验学习策略得到改进Jaya算法。计算加速度响应互相关函数的所有组合,得到组合相关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改进Jaya算法和组合相关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利用随机激励下多自由度体系模型验证该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并讨论不同的优化算法、噪声等级、采样频率、采样时间、数据点数、传感器数量、模型误差等因素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和Jaya算法相比,改进Jaya算法可以更好地平衡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加快收敛速度,提高识别精度;改进Jaya算法和组合相关函数的损伤识别方法在20%噪声下仍然可以准确识别结构刚度损伤位置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Jaya算法 组合相关函数 Hammersley序列 Lévy飞行 经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中的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家超 杨海霞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4-239,共6页
为将生物地理学优化(BBO)算法有效应用于结构损伤识别中,结合余弦迁移模型、自适应迁入函数和精英机制对算法进行改进。以简支梁结构为例,进行不同损伤情况下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识别。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结构损伤识别... 为将生物地理学优化(BBO)算法有效应用于结构损伤识别中,结合余弦迁移模型、自适应迁入函数和精英机制对算法进行改进。以简支梁结构为例,进行不同损伤情况下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识别。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具有计算简便、收敛速度快、识别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相比于BBO性能明显提升,能够在结构损伤识别问题中加以有效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 结构损伤识别 简支梁 自适应迁入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励下基于波动能量法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旭 谢艳 +1 位作者 殷翅 常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9,共10页
目前作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核心的损伤识别大多是基于模态参数变化而进行的,但模态参数对局部损坏不敏感,导致损伤识别精度不够。波在结构中的传播状态可以更好地反映局部损伤状况,波动能量可以作为损伤识别的有效指标。为了提高环境激... 目前作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核心的损伤识别大多是基于模态参数变化而进行的,但模态参数对局部损坏不敏感,导致损伤识别精度不够。波在结构中的传播状态可以更好地反映局部损伤状况,波动能量可以作为损伤识别的有效指标。为了提高环境激励下结构损伤识别的精度,采用S变换分析了结构输出信号,建立波动能量指标,从而使波动能量指标的使用领域扩展到非平稳信号范围。最后通过三层钢框架试验及弹性分层剪切梁的数值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识别结构损伤位置,而且能够识别出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能量 S变换 结构损伤识别 脉冲响应函数 环境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