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金矿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指示元素相关性及其意义
1
作者 李惠 禹斌 +8 位作者 任良良 魏江 王旭 张国义 李上 彭伟 要悦稳 王希君 谢子晨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1-449,共9页
研究和正确认识找金指示元素间的相关性对构造叠加晕预测金矿盲矿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有学者认为预测金矿盲矿的指示元素与金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越大越好,实际并非完全如此。热液金矿床含矿热液流体带来的成矿及伴生元素沉淀形... 研究和正确认识找金指示元素间的相关性对构造叠加晕预测金矿盲矿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有学者认为预测金矿盲矿的指示元素与金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越大越好,实际并非完全如此。热液金矿床含矿热液流体带来的成矿及伴生元素沉淀形成的矿体-晕,在理论与宏观上伴生元素与成矿元素金密切相关,晕比矿大,易发现,伴生元素是找金很好的直接指示元素和标志。金矿体-晕有明显轴向分带,每个矿体都有自己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理论上,金只与近矿晕元素正相关,与前、尾晕元素并不相关。实际中,计算矿体-晕指示元素相关系数矩阵会出现相关关系混乱,如Au与前缘晕元素Hg、尾晕元素V、Ti等出现相关,显示了金矿多期多阶段叠加后金与伴生元素相关的复杂性。研究还发现这种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成矿热液活动的强弱,结合指示元素的异常强度,是判别深部是否存在盲矿的一种有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 指示元素 相关的复杂性 预测标志 热液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床高楼山矿段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构造—成矿耦合关系简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阳 黄勇 +4 位作者 尹福光 次仁拉姆 杨忠虎 熊韬 孟繁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4-497,共14页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是产于勉县—略阳弧形缝合带中段内的超大造山型金矿床。在26年的勘探工作中,安坝和葛条湾矿段一直是阳山金矿勘查的核心矿段。高楼山矿段于2021年正式进入普查阶段。本文旨在更好地了解矿区的深部隐伏盲矿,并对其未来...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是产于勉县—略阳弧形缝合带中段内的超大造山型金矿床。在26年的勘探工作中,安坝和葛条湾矿段一直是阳山金矿勘查的核心矿段。高楼山矿段于2021年正式进入普查阶段。本文旨在更好地了解矿区的深部隐伏盲矿,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高楼山矿段69号勘探线剖面的成矿及伴生元素构造叠加晕的轴(垂)向分带序列从上而下依次为:Cu-As-Pb-Zn-Mn-Co-Ag-Au-Sb-Mo-Bi;共圈定两处深部找矿靶区,在1850 m标高处,213号矿脉的前缘晕仍然存在,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前缘晕的强度也在不断加强,这表明矿体正在向更深处延伸;而在1750 m标高处,前缘晕的增强更加显著,这暗示着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的矿体。此外,在分析69号勘探线3个钻孔构造叠加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阳山金矿构造控矿模式——推覆体复式褶皱构造控矿,并对ZK4901岩心的千枚理、断层、岩体、矿(化)体产状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佐证了该模式。本文研究认为阳山金矿主体受逆冲断裂构造作用控制,含矿构造以北倾为主,局部受到褶皱的制约,岩浆岩主要沿断裂带产出,可形成矿(化)体,并根据岩浆岩有无矿化,将矿(化)体产出类型分为“2大类、5小类”,同时指出岩浆热液与成矿关系密切,但高品位的矿体主要分布在千枚岩中。这将为今后的勘探和开采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山金矿 地球化学 构造叠加晕模式 深部找矿 远景评价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71
3
作者 李惠 禹斌 +9 位作者 李德亮 张国义 马久菊 张强 孙凤舟 李上 魏江 赵佳祥 王俊 翟培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4-161,共8页
构造叠加晕法已在50多个矿山开展了深部盲矿预测应用,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本文介绍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概念及典型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的研究思路、内容、工作程序和技术关键,介绍了具体工作方法,包括野外工作布置及... 构造叠加晕法已在50多个矿山开展了深部盲矿预测应用,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本文介绍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概念及典型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的研究思路、内容、工作程序和技术关键,介绍了具体工作方法,包括野外工作布置及特殊的采样方法及要求,构造叠加晕研究中需计算的地球化学参数、图件,构造叠加晕叠加结构的识别依据和方法、建模要求和成矿预测靶位圈定方法。只有掌握构造叠加晕方法技术,才能建立起具有本矿区特色、预测准确性较髙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用模型对本矿区深部及外围预测,才会取得显著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 预测盲矿 新方法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惠 张国义 +6 位作者 王支农 张文华 陈军胜 高延龙 贺永利 赵宗勤 王志远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4,共4页
文章总结了小秦岭的文峪、秦岭和东桐峪 3个特大型典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共性 ,建立了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的理想模式 ,确定了矿区深部盲矿预测标志 ,并取得了好的找矿效果。
关键词 金矿床 构造叠加晕模式 盲矿预测 小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及其在矿山深部找矿效果 被引量:93
5
作者 李惠 张国义 +1 位作者 禹斌 李德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7-293,共7页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是在发展了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根据热液矿床成矿成晕严格受构造控制,热液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特点,提出原生晕叠加理论,解决了困惑化探专家几十年在研究原生晕轴向分带中出现的"反常"现象...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是在发展了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根据热液矿床成矿成晕严格受构造控制,热液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特点,提出原生晕叠加理论,解决了困惑化探专家几十年在研究原生晕轴向分带中出现的"反常"现象难题,独创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新方法,并介绍了构造叠加晕方法特点、主要成果、金矿床4种叠加结构的理想模式和盲矿预测的5条准则,应用效果和找矿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新方法 盲矿预测 矿区深部 找矿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创新与找矿新突破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惠 禹斌 +11 位作者 李德亮 张国义 马久菊 孙凤舟 李永才 魏江 赵佳祥 王俊 翟培 王一大 李上 魏子鑫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4期7-13,共7页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理论创新表现在提出了原生叠加晕理论和构造叠加晕理论,解决了原生晕轴向分带中出现的反常反分带难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依据构造寻找叠加晕,进而开展找矿预测工作。方法技术的突破在于构造叠加晕法大大减少...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理论创新表现在提出了原生叠加晕理论和构造叠加晕理论,解决了原生晕轴向分带中出现的反常反分带难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依据构造寻找叠加晕,进而开展找矿预测工作。方法技术的突破在于构造叠加晕法大大减少了样品采集、加工、分析工作量,并且使得预测深度增加,提高了预测盲矿的准确性。该方法已得到了100多个(次)金—铜—银矿山深部找矿的实践检验,找矿效果显著,验证预测靶位证明新增黄金资源已突破30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法 原生叠加 轴向分带 深部预测 找矿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玛曲大水金矿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涛 曹燕山 +4 位作者 张德会 李泳泉 刘家军 史文全 夏发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9-288,共10页
为探讨甘肃大水金矿深部成矿潜力,在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大水金矿Au2主矿体开展了构造叠加晕研究。地球化学统计分析表明,大水金矿矿床元素组合为Au、Ag、Hg、As、Sb、W,矿区Au、Sb、Ag、As、Hg、U等元素背... 为探讨甘肃大水金矿深部成矿潜力,在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大水金矿Au2主矿体开展了构造叠加晕研究。地球化学统计分析表明,大水金矿矿床元素组合为Au、Ag、Hg、As、Sb、W,矿区Au、Sb、Ag、As、Hg、U等元素背景含量较高。矿体轴向特征研究显示,大水金矿床Au2主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具有"前、尾晕共存"或"反分带"特征,表明大水金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特征。在矿体上部(标高3800m),前、尾晕形成叠加或共存,指示上部矿体已剥蚀;而在矿体尾部(标高3500m),Hg、Te、As、Sb等前缘晕元素又发育内、中带强异常,形成了前、尾晕叠加或共存,指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水金矿 构造叠加晕 盲矿预测 主成分分析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柳沟钨钼多金属矿田构造叠加晕浅析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森 张自森 智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4-884,共11页
通过对小柳沟钨钼多金属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前人资料的综合研究,以小柳沟矿田中部祁青钼矿床4线构造叠加晕和深部成矿预测研究为重点,用围岩31件背景样品的几何平均值,为构造叠加晕分带提供地球化学背景依据;以小柳沟钨钼多金属矿... 通过对小柳沟钨钼多金属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前人资料的综合研究,以小柳沟矿田中部祁青钼矿床4线构造叠加晕和深部成矿预测研究为重点,用围岩31件背景样品的几何平均值,为构造叠加晕分带提供地球化学背景依据;以小柳沟钨钼多金属矿单期次成矿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自下而上)Cr、Co、Ni、V、Ti→W、Mn、Be、Sn、Bi、Mo、Cu→Pb、Zn、Ag→Au、As、Sb为基础,分析认为祁青钼矿4线构造叠加晕轴向分带序列(自下而上)Cu、Mo、Pb、Sb→As、Zn、Sn、Nb→Bi、V、Ti、Ba、Cr→Mn、W、B具"反分带"特征,且存在地球化学参数"反转"现象,指示成矿作用有叠加,预测深部存在第二成矿空间,钻探工程验证在祁青钼矿深部发现含钼隐伏花岗岩体,且岩体上部仍有石英脉型钼矿体,证实了构造叠加晕对深部找矿预测的有效性。认为小柳沟矿田深部斑岩型钼矿资源潜力较大,晚期花岗岩体凸起部位和外围分别是是寻找钼、中低温硫化物有关的铅锌矿床的有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钼多金属矿田 构造叠加晕 轴向分带 找矿预测 小柳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先进性及典型案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惠 禹斌 +10 位作者 马久菊 李德亮 孙凤舟 李永才 阮怡箫 魏江 赵佳祥 王俊 王一大 李上 魏子鑫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6期15-23,共9页
原生晕叠加理论的提出,解决了原生晕中出现的反分带难题,使反分带特征成为预测深部盲矿的重要标志。根据构造叠加晕理论,将原生叠加晕找盲矿法发展为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其优点表现在增强了盲矿信息,与原生晕法相比样品采集、加工及分... 原生晕叠加理论的提出,解决了原生晕中出现的反分带难题,使反分带特征成为预测深部盲矿的重要标志。根据构造叠加晕理论,将原生叠加晕找盲矿法发展为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其优点表现在增强了盲矿信息,与原生晕法相比样品采集、加工及分析工作量明显减少,同时找矿预测的准确性更高。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已成功应用于国内80多个黄金及有色金属矿山的深部盲矿预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 深部找矿预测 找矿效果 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寨上金矿南矿带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型及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斌 宋伊圩 +9 位作者 孙彪 杨可 马振宇 康成鑫 张旺 蒋东祥 唐源壑 杨洋 姬省军 牛秋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04-1514,共11页
为了研究甘肃寨上金矿南矿带矿体隐伏规律,预测深部找矿远景,基于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对该矿床南矿带深部找矿潜力进行探讨。对南矿带32号脉9种金属元素(Au、Ag、As、Bi、Cu、Pb、Sb、W、Zn)的测试数据进行数学地质分析,结果表明Au与As... 为了研究甘肃寨上金矿南矿带矿体隐伏规律,预测深部找矿远景,基于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对该矿床南矿带深部找矿潜力进行探讨。对南矿带32号脉9种金属元素(Au、Ag、As、Bi、Cu、Pb、Sb、W、Zn)的测试数据进行数学地质分析,结果表明Au与As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找矿的指示元素;As与Sb、Cu与B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945,可能与它们在热液上升过程中靠近矿体的头部和尾部有关。基于对矿区9种元素的数学统计分析并与中国金矿床原生晕综合轴向(垂向)分带序列对比,得到寨上矿区理想原生晕分带序列为:As-Sb(前缘晕)→Pb-Ag-Au-Zn-W(近矿晕)→Cu-Bi(尾晕);根据改良的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得到各勘探线轴向分带序列,前、尾晕共存等"反分带"现象的出现表明存在多次热液叠加作用。使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衬值晕分带图,显示矿体向东倾覆,含矿热液应从东南向西北运移,剥蚀程度自东向西加强。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和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南矿带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型。根据原生晕找矿特征标志,32号脉东南部67线深处的有利成矿空间指示有矿,并将其定成预测靶位。通过布设钻孔ZK67-0验证了预测靶位的准确性,表明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型在寨上金矿找矿预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 实用模型 深部预测 甘肃寨上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招平成矿带山后—围石山地区构造叠加晕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洪杰 马树江 《黄金科学技术》 2009年第6期47-51,共5页
招平成矿带是胶东地区金矿勘查和黄金生产基地之一,该带赋存有大尹格庄、姜家窑、夏甸、山后等大、中型金矿床。山后—围石山地区具备金矿成矿条件,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结合野外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招平断裂带赋矿地质特征及其南段构造... 招平成矿带是胶东地区金矿勘查和黄金生产基地之一,该带赋存有大尹格庄、姜家窑、夏甸、山后等大、中型金矿床。山后—围石山地区具备金矿成矿条件,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结合野外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招平断裂带赋矿地质特征及其南段构造叠加晕特征,总结成矿规律,指出了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 找矿方向 招平成矿带 山后-围石山 胶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五龙金矿构造叠加晕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俞炳 曾庆栋 +5 位作者 夏凡 邱海城 李建平 解丽强 陈显玉 于宝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8-914,共17页
五龙金矿是辽东矿集区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累计黄金储量超过80 t,平均品位为5.35 g/t。随着开采量的增加,目前该矿床开采深度达近千米,保有储量不断减少,步入危机矿山行列,急需开展矿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以实现寻找深部盲矿的有效突... 五龙金矿是辽东矿集区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累计黄金储量超过80 t,平均品位为5.35 g/t。随着开采量的增加,目前该矿床开采深度达近千米,保有储量不断减少,步入危机矿山行列,急需开展矿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以实现寻找深部盲矿的有效突破。本次研究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五龙金矿床矿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运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五龙金矿构造叠加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五龙金矿成矿过程具有多期次和多阶段的特征,各指示元素在矿体轴向上具有前缘晕、近矿晕、与尾晕相互叠加的现象,该现象是深部盲矿预测的重要依据,反映了深部具有盲矿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 矿床地球化学 盲矿预测 五龙金矿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永新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成禄 符安宗 +5 位作者 徐文喜 袁茂文 刘宝山 杨文鹏 赵瑞君 赵忠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4-689,共16页
永新金矿床是近年来多宝山矿集区外围取得的重大找矿成果之一,是嫩江—黑河地区首次发现的与构造混杂岩带有关的中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金矿体延长400余米,深部延伸近1600 m,倾角20°~30°,严格受构造控制。目前深部勘查... 永新金矿床是近年来多宝山矿集区外围取得的重大找矿成果之一,是嫩江—黑河地区首次发现的与构造混杂岩带有关的中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金矿体延长400余米,深部延伸近1600 m,倾角20°~30°,严格受构造控制。目前深部勘查显示矿体明显变薄,品位变低,为进一步明确深部成矿潜力,本次对矿区不同勘探线构造叠加晕样品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以期指导下一步勘查方向。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统计表明,永新金矿床元素组合为Au、Ag、Pb、Mo、W、Bi、Mn、Te,其中Au是形成金矿体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示元素,Ag、Te是重要伴生指示元素。综合各指示元素异常特征,揭示永新金矿单一次成矿的轴向分带序列为:Sb、As、Hg(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Ag、Au、Te、Pb、Zn、Cu(近矿晕特征指示元素)→(Bi)、Mo、Mn、Co(尾晕特征指示元素)。矿体轴向特征分析显示,矿体尾部出现尾晕与前缘晕共存特征。依据构造叠加晕预测标志和地质标志在永新金矿床金矿体水平投影图上提出了1个深部盲矿预测靶位和1个有利成矿部位,其中靶位处于205线—225线之间,有利成矿部位位于235线—245线之间,均表现为矿体中、下部出现前、尾晕共存,并且前缘元素及近矿元素异常明显强于尾晕元素异常,指示矿体向下延伸很深,深部值得继续进行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 地球化学 深部找矿预测 永新金矿 多宝山地区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铧厂沟金矿南矿带构造叠加晕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博心 周鸿飞 +6 位作者 屈海浪 曹易刚 白会良 王凌童 王立新 杨昭克 李元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5-1522,共8页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AuⅠ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三河口群第一岩性段第二岩性层中-薄层状微晶灰岩、泥质灰岩、中-厚层状结晶灰岩中。AuⅠ矿体作为矿山目前的主采矿体,其深部找矿方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指导铧厂沟金矿南矿带AuⅠ矿体深...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AuⅠ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三河口群第一岩性段第二岩性层中-薄层状微晶灰岩、泥质灰岩、中-厚层状结晶灰岩中。AuⅠ矿体作为矿山目前的主采矿体,其深部找矿方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指导铧厂沟金矿南矿带AuⅠ矿体深部找矿工作,对AuⅠ矿体进行了元素相关性分析、R型聚类分析以及R型因子分析和构造叠加晕研究。结果表明,As、Sb为前缘晕元素组合,Au、Ag、Pb为近矿晕元素组合,W、Sn、Bi为尾晕元素组合。AuⅠ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至下为Sb-Pb-Co-Ag-As-Au。结合成矿元素空间分布特征,认为AuⅠ矿体在48线—96线深部存在头尾晕叠加特征,据此提出铧厂沟金矿南矿带AuⅠ矿体下一步找矿方向为96线—112线深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陕西铧厂沟金矿 构造叠加晕 深部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肃北贾公台金矿构造叠加晕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13
15
作者 蒙轸 俞胜 +2 位作者 金治鹏 芦青山 杨怀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1-740,共10页
通过对贾公台金矿开展系统的原生晕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矿区原生叠加晕轴向分带(自上而下):W-Mo-Bi-Ni-Co-Cu-Zn-Pb-Ag-Au-Sb-As,认为区内成矿热液具有多期次叠加成矿的特点,深部前缘晕元素异常发育,预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预测深部盲矿... 通过对贾公台金矿开展系统的原生晕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矿区原生叠加晕轴向分带(自上而下):W-Mo-Bi-Ni-Co-Cu-Zn-Pb-Ag-Au-Sb-As,认为区内成矿热液具有多期次叠加成矿的特点,深部前缘晕元素异常发育,预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预测深部盲矿靶位在3200 m标高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公台金矿 构造叠加晕 深部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蚀变-地球化学综合找矿预测方法研究——以陕西小秦岭金矿田Q173号矿脉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欢欢 白和 +4 位作者 王和平 文月贵 韩舫 杨优望 牟培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9-284,共16页
运用构造-蚀变-构造叠加晕综合方法对陕西小秦岭金矿田Q173号矿脉进行了找矿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Q173号矿脉控矿断裂主要经历了3次构造运动。成矿早期为压扭性右行剪切变形;成矿期首先经历了右行逆冲为主的脆性张扭性构造变形,之后... 运用构造-蚀变-构造叠加晕综合方法对陕西小秦岭金矿田Q173号矿脉进行了找矿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Q173号矿脉控矿断裂主要经历了3次构造运动。成矿早期为压扭性右行剪切变形;成矿期首先经历了右行逆冲为主的脆性张扭性构造变形,之后又有一组北东向张扭性构造的复合叠加,形成了多金属矿化石英脉;成矿后期构造活动不明显,主要为一些正断层,未见明显矿化富集叠加。构造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矿体向西侧伏。围岩蚀变研究表明,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组合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深部"构造叠加晕"异常特征指示有盲矿体存在。根据综合找矿预测方法研究成果,提出了Q173号矿脉西段侧伏区在1070 m标高以下尚有成矿富集地段的存在,可供工程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秦岭 构造控矿 围岩蚀变 构造叠加晕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阳山金矿勘查方法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宏伟 杨虎 +1 位作者 李昂泽 朱友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58-1267,共10页
文章在综合甘肃阳山金矿区物化探方法已有成果基础上,选择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CSAMT)、大功率激电(induced polarization,IP)、地面高精度磁法及构造叠加晕等方法在主要成矿地... 文章在综合甘肃阳山金矿区物化探方法已有成果基础上,选择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CSAMT)、大功率激电(induced polarization,IP)、地面高精度磁法及构造叠加晕等方法在主要成矿地段开展应用研究,对各方法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建立了矿区深部勘查方法组合及应用流程。研究成果可为矿区深部和外围勘查以及类似地区金矿勘查方法的精准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 大功率激电(IP) 地面高精度磁法 构造叠加晕 勘查方法组合 阳山金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庄子金矿床1号脉成矿规律及深部探矿预测
18
作者 王营田 王山章 +1 位作者 李波 韩宇 《黄金科学技术》 2012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大庄子金矿1号脉矿床受大庄子断裂带控制,金矿体赋存在构造蚀变带内,矿体形态似厚层板状,沿走向呈脉状展布。矿石矿物具有多世代性,属中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经过对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和成矿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化探异常... 大庄子金矿1号脉矿床受大庄子断裂带控制,金矿体赋存在构造蚀变带内,矿体形态似厚层板状,沿走向呈脉状展布。矿石矿物具有多世代性,属中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经过对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和成矿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化探异常,总结出大庄子金矿床1号脉找矿标志,进而对深部探矿进行了初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规律 深部找矿 构造叠加晕 找矿标志 大庄子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