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声强法的GIS机械振动传递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扬程 关向雨 +2 位作者 陈志鹏 林建港 赵俊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162-5171,共10页
为获取交变电磁力作用下气体绝缘封闭金属开关设备(GIS)内部导体与外壳之间机械振动的传递和分布特性,该文采用结构声强法构建了GIS振动能量流动的可视化模型。通过电磁-结构多场耦合方法构建了工频电流激励下的GIS振动功率流模型,并进... 为获取交变电磁力作用下气体绝缘封闭金属开关设备(GIS)内部导体与外壳之间机械振动的传递和分布特性,该文采用结构声强法构建了GIS振动能量流动的可视化模型。通过电磁-结构多场耦合方法构建了工频电流激励下的GIS振动功率流模型,并进行了物理模拟试验验证。应用所构建的GIS功率流模型提取了微元的应力张量及速度结果,进而求解了振动能量流的空间分量,并采用空间向量和流线合成的方法实现了GIS腔体振动能量流动的可视化呈现。对比了触头正常接触和触指缺失缺陷下的GIS腔体振动能量流动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接触正常状态,在触头接触缺陷状态下,总输入功率流100 Hz与200 Hz分量分别从6.64×10^(-6)W和4.81×10^(-6)W下降到6.35×10^(-6)W和4.55×10^(-6)W,使得外壳振动信号基频幅值比接触正常状态下减小6.25%。分析结果对于开展基于振动检测的GIS机械缺陷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设备 触头 振动 结构声强法 功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板结构振动声强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凯 赵德有 黎胜 《中国舰船研究》 2010年第4期16-21,共6页
基于结构声强法研究了加筋板结构振动能量的传输、分布和耗散特性。首先介绍结构声强分量的计算和声强可视化的相关理论,以及系统功率输入和输出的计算公式。在数值算例中,利用有限元法对3种常见的加筋板模型进行了简谐集中力作用下的... 基于结构声强法研究了加筋板结构振动能量的传输、分布和耗散特性。首先介绍结构声强分量的计算和声强可视化的相关理论,以及系统功率输入和输出的计算公式。在数值算例中,利用有限元法对3种常见的加筋板模型进行了简谐集中力作用下的响应计算,然后通过编制Matlab程序计算结构声强分量,并进行结构噪声源的定位,实现能量传输和衰减的可视化。同时针对不同的加筋形式对能量传递路径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研究了不同加筋板阻尼器能量耗散特性。最后以舰船平台板架为例揭示了结构声强技术在舰船振动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声强 可视化 加筋板 能量流 结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器系统激励下水下航行器结构中功率流分布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贵杰 闫茹 +2 位作者 姚永凯 李蒙蒙 张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74-80,共7页
以小型鱼雷式AUV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采用解析计算方法和nastran有限元分析获得输入功率流变化规律,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后处理得到AUV脊线上特征点在全频域范围内结构声强变化及AUV形体中功率流传播规律... 以小型鱼雷式AUV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采用解析计算方法和nastran有限元分析获得输入功率流变化规律,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后处理得到AUV脊线上特征点在全频域范围内结构声强变化及AUV形体中功率流传播规律,结合PCL语言,得到AUV中功率流等值线分布,前后呼应展现了推进器系统激励下水下机器人中功率流传播特性。最后利用FEM优化平台结合振动功率流思想优化得到AUV壳体尺寸最优解,以蛛网图的形式对比了高低频处结构声强振动幅值与波动范围,印证了此优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水下机器人 振动功率流 结构声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声强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凯 赵德有 黎胜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1-400,共10页
振动声强技术通过绘制功率流矢量图和流线图来分析结构噪声源及能量传播路径,可以清晰体现振动声能的分布和传播。对振动和噪声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振动声强试验和理论计算技术的发展,并推导了受迫振动板中声... 振动声强技术通过绘制功率流矢量图和流线图来分析结构噪声源及能量传播路径,可以清晰体现振动声能的分布和传播。对振动和噪声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振动声强试验和理论计算技术的发展,并推导了受迫振动板中声强分量与振动能量的数学关系;最后对振动声强法在复杂结构振动功率流控制和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声强 声强试验技术 结构噪声 振动功率流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载荷作用下壳体的结构声强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曾国英 赵登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3,共4页
结构声强矢量图直观地给出了壳体表面各点能量传输的分布特性。首先推导了壳体局部坐标下的结构声强计算公式,应用坐标转换得到了结构声强的全局坐标表达式,用有限元计算了筒体和板壳组合结构的结构声强,并绘制出了矢量图。结果表明用... 结构声强矢量图直观地给出了壳体表面各点能量传输的分布特性。首先推导了壳体局部坐标下的结构声强计算公式,应用坐标转换得到了结构声强的全局坐标表达式,用有限元计算了筒体和板壳组合结构的结构声强,并绘制出了矢量图。结果表明用有限元法对各种壳体的结构声强进行分析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结构声强 有限元 功率流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阻抗测量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明瑞森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7,12,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机械阻抗测量方法──声强法.由定义出发将机械阻抗表为功率流和加速度响应谱的函数,应用结构声强技术测量功率流.声强法不需要测量作用力信号,可以用于测量任意结构中各类机械阻抗.实验结果表明:声强法获得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机械阻抗测量方法──声强法.由定义出发将机械阻抗表为功率流和加速度响应谱的函数,应用结构声强技术测量功率流.声强法不需要测量作用力信号,可以用于测量任意结构中各类机械阻抗.实验结果表明:声强法获得的测量值与直接测量方法获得的测量值相近,声强法能较准确地测量一维和二维匀质结构中机械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阻抗 声强法 声学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声强技术测量墙体结构中弯曲波耦合功率流 被引量:1
7
作者 明瑞森 R.J.M.Craik 《应用声学》 CSCD 1996年第1期9-15,共7页
虽然结构声强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匀质薄壁结构,但在建筑结构的应用研究只是一些定性的探讨,本文应用结构声强技术研究建筑结构中弯曲波声强的测量,以传统方法获得的结构总损耗能量测量值为参考、基于95%合成置信区间研究弯曲波声强... 虽然结构声强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匀质薄壁结构,但在建筑结构的应用研究只是一些定性的探讨,本文应用结构声强技术研究建筑结构中弯曲波声强的测量,以传统方法获得的结构总损耗能量测量值为参考、基于95%合成置信区间研究弯曲波声强的测量精度,初步探讨结构声强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声强技术 声功率流 墙体结构 弯曲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激励下机匣振动能量传递规律与耦合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马英群 张锴 +2 位作者 徐蒙 赵巍 赵庆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9-1398,共10页
为了研究机匣振动能量的传递规律和转子多重不平衡激励能量在机匣上的耦合特性,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包括压气机机匣、燃烧室机匣和涡轮机匣组件在内的航空发动机整机机匣模型,应用结构声强法计算分析了机匣在不同激励频率下振动能量的传... 为了研究机匣振动能量的传递规律和转子多重不平衡激励能量在机匣上的耦合特性,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包括压气机机匣、燃烧室机匣和涡轮机匣组件在内的航空发动机整机机匣模型,应用结构声强法计算分析了机匣在不同激励频率下振动能量的传递规律和耦合特性。结果表明:(1)机匣共振时,振动能量的穿透力最强,主要以纵波和剪切波的形式穿过机匣安装边向其他部件传递。(2)机匣的模态振型与其振动能量传递特性有关,振动幅值较大的机匣组件同时也是主要参与振动能量传递的机匣组件。(3)振动能量在机匣上的传递具有解耦特性,多重激励同时作用下的机匣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可以分解为多个单一激励作用下机匣振动能量的线性矢量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机机匣 结构声强法 振动功率流 振动能量传递规律 振动能量耦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楼振动机器振动控制及功率流分析
9
作者 宋方臻 孙淑娟 宋波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采用功率流的分析方法,对反共振机-楼板耦合系统的振动传递及功率流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揭示了质量μ,机器-基础频率比α,隔振器阻尼损耗因子η1以及综合阻尼损耗因子η2等主要因素对反共振机-楼板耦合系统减振降... 采用功率流的分析方法,对反共振机-楼板耦合系统的振动传递及功率流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揭示了质量μ,机器-基础频率比α,隔振器阻尼损耗因子η1以及综合阻尼损耗因子η2等主要因素对反共振机-楼板耦合系统减振降噪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楼振动机器 振动控制 功率流 结构振动 噪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