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PC-2R并联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
1
作者 栾飞 李爱霞 +3 位作者 王晓峰 王子征 门鑫蕊 张博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6,共10页
针对电动重卡的换电作业过程,设计了一种以移动副作为输入的新型3T1R并联机构。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2-PCR并联机构的三维建模。基于螺旋理论对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G-K公式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确保了理论分析的... 针对电动重卡的换电作业过程,设计了一种以移动副作为输入的新型3T1R并联机构。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2-PCR并联机构的三维建模。基于螺旋理论对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G-K公式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确保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采用闭环矢量法对其进行运动学求解;针对2-PCR机构X方向移动和绕Z轴转动相互干涉这一不足,对机构进行优化得到4PC-2R并联机构。对4PC-2R并联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自由度分析和运动学求解,通过2个机构的对比,可知4PC-2R并联机构运动更平稳。运用遗传算法优化机构参数,进一步扩大了4PC-2R机构的工作空间,该机构用于电动重卡的换电装置上,可以有效提高电动重卡的换电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工作空间 运动学分析 结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多节段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2
作者 岳经纬 贺利乐 +3 位作者 岳枫 窦铭源 贺宁 李赵兴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3-49,共7页
聚焦于多自由度仿生机器人的结构优化与运动特性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多节段机器人设计方案。该机器人通过串联模块化结构实现躯体构建,每个模块由动平台、静平台、6组连杆驱动机构及球铰连接组成,依托舵机驱动实现独立... 聚焦于多自由度仿生机器人的结构优化与运动特性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多节段机器人设计方案。该机器人通过串联模块化结构实现躯体构建,每个模块由动平台、静平台、6组连杆驱动机构及球铰连接组成,依托舵机驱动实现独立六自由度运动能力。对该机器人进行机械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建立动、静坐标系下的逆运动学反解模型与正运动学求解模型,通过坐标变换推导连杆长度与位姿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牛顿迭代法解决正解中的非线性优化问题。以工作空间体积最大化、连杆角度平滑性及动平台位置紧凑性为优化目标,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与学习因子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连杆长度、旋转角度等关键参数实施多目标优化。最后,基于ADAMS软件构建虚拟样机模型,通过运动学仿真分析平台质心运动特性,并开展水平爬行、转弯等物理实验,验证了机器人在蜿蜒、蠕动等复杂步态下的运动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多节段机器人 结构设计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平面-曲面解耦线圈的旋转机构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技术
3
作者 程豪 周玮 +2 位作者 张泽恒 张一鸣 麦瑞坤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395-4405,共11页
在船舶、风电机组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对转轴的状态监测越来越重要。如何为安装于旋转机构上的监测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成为亟待解决且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是一个可行方案,它既适用于旋转结构的特殊应用场合,能... 在船舶、风电机组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对转轴的状态监测越来越重要。如何为安装于旋转机构上的监测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成为亟待解决且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是一个可行方案,它既适用于旋转结构的特殊应用场合,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又能够实现轴端状态数据的回传,实时监测转轴的健康状态。但是,对于一些较大轴径的旋转机构,系统将会面临两个问题:(1)接收线圈过长,会导致损耗严重,且接收线圈包裹整个转轴,线圈整体全部通电,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2)轴端接收侧的曲面能量线圈与信号线圈如何实现解耦。在此基础上,该文首先提出一种平面-曲面解耦线圈结构,分析能量线圈与信号线圈间的解耦关系。同时,系统的副边能量线圈采用分段方式,以减小电磁辐射和线圈损耗,并提出三母线的电路结构,克服线圈过渡段时的功率跌落。然后建立旋转机构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的等效电路,并分析系统的传输特性。最后,通过有限元法模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平面-曲面解耦线圈结构,使得能量线圈与信号线圈之间的互感基本为0,三母线电路结构也将系统输出电压波动抑制在10%以内,实现了旋转机构无线电能与信号的并行传输,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构 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 平面-曲面解耦线圈 三母线电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蚁狮算法的Stewart平台优化设计
4
作者 史晓娟 王磊 +1 位作者 姚兵 程森林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84,共6页
针对Stewart平台传统结构优化设计中,存在的设计过程低效、优化方案不全面以及优化结果不直观等问题,在深入分析Stewart平台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平台的运动学方程,并通过仿真技术求解出平台的可达工作空间以及灵活工作空间。文中将多... 针对Stewart平台传统结构优化设计中,存在的设计过程低效、优化方案不全面以及优化结果不直观等问题,在深入分析Stewart平台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平台的运动学方程,并通过仿真技术求解出平台的可达工作空间以及灵活工作空间。文中将多目标蚁狮(MOALO)算法应用于Stewart平台的结构优化设计,以雅可比矩阵条件数以及可用操作度为优化目标,通过仿真软件得到多组优化解,即帕雷托优化解集;以用作运动模拟器的Stewart平台为例进行具体的优化设计分析,通过对灵活工作空间体积占比的求解,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Stewart平台的结构优化设计中,MOALO算法相较进化遗传算法、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等,在多目标优化问题上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覆盖性,更符合实际多目标优化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运动学方程 结构优化 多目标蚁狮算法 工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相似性的并联机构拓扑与尺寸同步设计方法
5
作者 王猛 林文琦 +2 位作者 崔青春 宋轶民 孙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39,共9页
随着并联机构从单一尺寸设计和拓扑设计向两者融合方向不断发展,基于拓扑叠加-再惩罚和全变量正交设计-再拓扑的同步设计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但两者存在设计效率低等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相似性的并联机构拓扑与... 随着并联机构从单一尺寸设计和拓扑设计向两者融合方向不断发展,基于拓扑叠加-再惩罚和全变量正交设计-再拓扑的同步设计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但两者存在设计效率低等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相似性的并联机构拓扑与尺寸同步设计方法,该方法拓扑优化时以相同质量保留此条件下尺寸参数小范围变化对拓扑结构微弱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拓扑结构参数化缩放和刚度-质量元模型构建,形成并联机构尺寸-拓扑同步高效设计流程。以典型■RS并联机构为例开展算例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质量条件下,所提设计方法比尺寸设计方法得到的各向刚度更高,即拓扑优化使RS连杆的材料分布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结构相似性 尺寸设计 拓扑优化 同步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离通道的同步无线能量信息传输系统优化
6
作者 史海睿 张立炎 +1 位作者 陈启宏 李昶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9,共10页
针对单通道能量信息并行传输系统信息传输速率较低、能量传输损耗大、系统设计方法复杂等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互感耦合理论,设计了一种利用新型的多线圈磁耦合机构实现能量传输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分离设计的新方案。多线... 针对单通道能量信息并行传输系统信息传输速率较低、能量传输损耗大、系统设计方法复杂等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互感耦合理论,设计了一种利用新型的多线圈磁耦合机构实现能量传输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分离设计的新方案。多线圈磁耦合机构作为电能和信息传输的通道,可以传输不同频率、不同幅值的电能和信号。数字信息经幅移键控调制后加载到信息传输回路中,在不影响能量传输的前提下,实现信息的实时、双向、高速率传输。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所设计的磁耦合机构进行磁场特性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分析能量传输系统的关键电气参数变化,以及电能传输对信息传输的干扰,确定所提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在能量传输频率100 kHz、正向信息载波频率1381 MHz、反向信息载波频率1923 MHz的情况下,实现了能量传输效率8935%、正向信息传输速率4289 kbps、反向信息传输速率5999 kbps的能量信息并行双向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能量信息并行传输 磁心结构 磁耦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四足机器人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浩东 张淋皓 +2 位作者 杨洋 王传睿 张华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1-57,共7页
为解决传统轮式、履带式机器人复杂地形行驶不便,以及串联式四足机器人承载能力低、行驶速度慢等问题,文中设计了一款能够通过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并联式四足机器人。基于SolidWorks软件对四足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并确定电机... 为解决传统轮式、履带式机器人复杂地形行驶不便,以及串联式四足机器人承载能力低、行驶速度慢等问题,文中设计了一款能够通过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并联式四足机器人。基于SolidWorks软件对四足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并确定电机型号为大疆M3508直流无刷减速电机。为检验设计的机械结构可靠性,先对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薄弱部位,然后通过SolidWork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机械结构的应力最大位置,并根据仿真结果对四足机器人关键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经测试,各结构优化后强度均提高30%以上。根据计算和分析结果制作实物样机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四足机器人能够在复杂路面上实现慢步、跑步、转弯、跳跃等基本动作,机械结构强度和功能均达到设计目的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并联式机械结构 静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 结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驱动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孟丽 陈莫 +3 位作者 李德祚 王旭浩 李明宇 林玉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针对一种PUU-2PRRS 5自由度复合驱动并联机构的刚体动力学建模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法结合虚功原理建立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在考虑存在次闭环的情况下,采用闭环矢量法对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推导出机构各构件质心的线... 针对一种PUU-2PRRS 5自由度复合驱动并联机构的刚体动力学建模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法结合虚功原理建立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在考虑存在次闭环的情况下,采用闭环矢量法对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推导出机构各构件质心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其次,采用拉格朗日法结合虚功原理建立复合驱动并联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模型,为复合驱动并联机构驱动力的求解及后续动力学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最后,基于MATLAB软件和ADAMS软件对该并联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在给定相同末端轨迹的情况下,对比两种软件得到的驱动力变化曲线,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文中不仅为PUU-2PRRS 5自由度复合驱动并联机构控制系统的搭建打下了基础,也为其他复合驱动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驱动并联机构 次闭环结构 刚体动力学建模 拉格朗日法 虚功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音节同项合并简缩构式的形成和构式化——兼谈2+1式并列加名构式的内部分类
9
作者 邢玉婷 郭伏良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6,共8页
2+1式并列加名结构数量多且较为能产,通过构式形态学和构式化分析模型,可以厘清这些表层结构相同而实际语义关系有别的词语。按照生成途径可分为缩略造词和非缩略造词两大类,按照构式义又可分为合称和特指两种。依据理据性关联,可以构... 2+1式并列加名结构数量多且较为能产,通过构式形态学和构式化分析模型,可以厘清这些表层结构相同而实际语义关系有别的词语。按照生成途径可分为缩略造词和非缩略造词两大类,按照构式义又可分为合称和特指两种。依据理据性关联,可以构建出一个自下而上的构式承继网络。同项合并简缩构式由瞬时节点的合称义构式,经由基于使用的构式演变,发生了形式和语义的重新分析,逐渐形成特指义构式。从意义构建来看,功用角色对于合称义构式向特指义构式的转化起重要作用。同项合并简缩构式的构式化动因与机制,一是语境促使的类比作用,二是概念转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式并列加名构式 构式形态学 构式化 动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开链的纯转动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型设计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杭鲁滨 王彦 +2 位作者 吴俊 刘安心 杨廷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9-822,共4页
基于有序单开链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三自由度的动平台可实现三个方向转动的并联机构机型设计方法和过程;给出静平台上以三个转动副或移动副为主动驱动且具有某些拓扑对称性的7种基本机型;按照基本回路的过约束性、机构耦合度、运动输入-... 基于有序单开链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三自由度的动平台可实现三个方向转动的并联机构机型设计方法和过程;给出静平台上以三个转动副或移动副为主动驱动且具有某些拓扑对称性的7种基本机型;按照基本回路的过约束性、机构耦合度、运动输入-输出控制解耦性、拓扑对称性等特性,对所得到纯转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分类,依不同设计要求,推荐优选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并联机构 拓扑结构特征 机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运动机械结构综合及其优化设计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沈惠平 张曙 +1 位作者 刘安心 杨廷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综合评述了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工业国在并联运动机械结构综合与设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内容涉及:针对实际应用背景提出新机型并进行了设计;通过研制设计分析仿真软件,针对某种并联运动机械机型进行了结构综合改进与优化、尺度综合... 综合评述了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工业国在并联运动机械结构综合与设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内容涉及:针对实际应用背景提出新机型并进行了设计;通过研制设计分析仿真软件,针对某种并联运动机械机型进行了结构综合改进与优化、尺度综合和优化以及性能评估与改善等工作;进一步地,在大量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提出用于开发混合运动机械、冗余并联运动学以及可重构并联运动机械的设计方法学,这些内容都是并联运动机械设计研究领域内富有创造性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运动学 并联机构 结构综合 设计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C方法的少自由度无过约束并联机构构型综合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小蓉 宋月月 +3 位作者 沈惠平 姚欣 孙晨 杨廷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70-377,共8页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集和序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本回路过约束特性的无过约束并联机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动平台方位特征集、支链方位特征集以及基本回路独立位移方程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少自由度...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集和序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本回路过约束特性的无过约束并联机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动平台方位特征集、支链方位特征集以及基本回路独立位移方程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少自由度无过约束并联机构构型的存在条件,给出了无过约束并联机构构型综合的方法和步骤。然后,按照支链类型及其对动平台提供的约束不同,将无过约束并联机构构型分为3类,表明通过不同类型的支链组合可得到不同性能的无过约束并联机构新构型。最后,通过典型实例总结无过约束并联构型的支链组成及其装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少自由度 无过约束 构型条件 构型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开链单元的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及分类 被引量:49
13
作者 金琼 杨廷力 +2 位作者 刘安心 姚芳华 罗玉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38-1043,共6页
以单开链支路为单元 ,揭示了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结构组成的某些规律。提出了输出运动为三平移及一定向转动的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的一种系统、有效的新方法。型综合共得到 5 0个新机构 ,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提出的 4d.o.f.并联机器人机... 以单开链支路为单元 ,揭示了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结构组成的某些规律。提出了输出运动为三平移及一定向转动的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的一种系统、有效的新方法。型综合共得到 5 0个新机构 ,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提出的 4d.o.f.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 ,并已用于其它运动输出类型的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的型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机构 欠秩 单开链支路 型综合 机构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并联机构符号描述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廖明 刘安心 +3 位作者 沈惠平 杭鲁滨 杨成松 杨廷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10-317,共8页
并联机构拓扑信息的符号描述方法对于计算机辅助机构拓扑结构分析和机构型综合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并联机构的SOC组成原理,遵循机构学领域符号表达习惯,提出了具有代数运算功能的并联机构符号描述系统,将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表示为一... 并联机构拓扑信息的符号描述方法对于计算机辅助机构拓扑结构分析和机构型综合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并联机构的SOC组成原理,遵循机构学领域符号表达习惯,提出了具有代数运算功能的并联机构符号描述系统,将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表示为一种符号多项式,其中每一项代表一条支路;分析了运动副方位关系的传递性,提出了方位关系组的概念,给出了运动副方位关系的符号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POC集的符号推导方法,将支路的POC集表示为所含运动副POC集的加法运算,将整个并联机构的POC集表示为各支路POC集的乘法运算。该符号描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符号语言的代数特征,便于进行并联机构拓扑不变量的自动分析,为计算机辅助并联机构型综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拓扑结构 符号描述 方位特征集 拓扑结构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RPU-UPR并联机构在天线支撑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许允斗 仝少帅 +3 位作者 王贝 鞠忠金 姚建涛 赵永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748-1755,共8页
为了解决现有天线支撑机构不能同时满足高承载能力与大工作空间的要求,采用并联机构2RPU-UPR作为天线支撑机构,并对机构进行设计与实验。分析了并联机构2RPU-UPR的受力特征并建立了静力平衡方程。提出了最大承载能力与驱动分支运动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天线支撑机构不能同时满足高承载能力与大工作空间的要求,采用并联机构2RPU-UPR作为天线支撑机构,并对机构进行设计与实验。分析了并联机构2RPU-UPR的受力特征并建立了静力平衡方程。提出了最大承载能力与驱动分支运动范围两个优化指标,采用统一目标函数法建立两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函数,对支撑机构关键尺度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一组机构性能优异的结构尺寸;研制了天线支撑机构实验样机,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天线支撑机构不仅能够承受大载荷,而且能满足横摇±90°、纵摇±90°的大工作空间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支撑机构 并联机构 尺度优化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开链单元的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的一般方法 被引量:50
16
作者 杨廷力 金琼 +2 位作者 刘安心 沈惠平 罗玉峰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以单开链支路为单元 ,揭示了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结构组成的某些规律。提出了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的一种系统、有效的新方法 ,并进行了分类。该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 ,已用于完成三平移、三平移一转动以及三平移两转动等欠秩并联机器... 以单开链支路为单元 ,揭示了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结构组成的某些规律。提出了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的一种系统、有效的新方法 ,并进行了分类。该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 ,已用于完成三平移、三平移一转动以及三平移两转动等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的型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欠秩 单开链支路 型综合 机构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奇异完全各向同性2T1R型并联机构的结构综合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彦斌 吴鑫 +1 位作者 刘宏昭 张明洪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7-281,共5页
提出了无奇异各向同性三自由度2T1R空间并联机构结构综合的一种系统方法。得到了24种新型无耦合并联机构方案和24种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方案。在整个工作空间内,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的主动副速度与动平台速度之间的线性映射雅可比矩阵... 提出了无奇异各向同性三自由度2T1R空间并联机构结构综合的一种系统方法。得到了24种新型无耦合并联机构方案和24种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方案。在整个工作空间内,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的主动副速度与动平台速度之间的线性映射雅可比矩阵为3×3阶单位阵,因此机构不存在奇异现象。由于无耦合并联机构和完全各向同性机构实现了主驱动器与动平台速度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解决了并联机构控制难的问题。给出了完全各向同性2T1R并联机构支路的构造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结构综合 无奇异 完全各向同性 雅可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构应用的领域及其构型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温兆麟 陈新 +1 位作者 敖银辉 郑德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62,共5页
在介绍并联机构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对并联机构的各种构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探索了并联机构构型变化的规律,从而为研究新型的并联机构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机构综合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参数的农业机器人的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崔冰艳 梁霞 +1 位作者 李占贤 陈丽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现代并联农业机器人处于研究初期,农业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相比对稳定性,适应性,通用性的要求更高。本文提出一种可以应用于农业机器人的6自由度并联机构,通过控制输入,改变末端执行器来实现不同工作空间的作业。文中通过MTLAB编程求出... 现代并联农业机器人处于研究初期,农业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相比对稳定性,适应性,通用性的要求更高。本文提出一种可以应用于农业机器人的6自由度并联机构,通过控制输入,改变末端执行器来实现不同工作空间的作业。文中通过MTLAB编程求出了结构参数对工作空间的影响,建立了结构参数优化目标函数,求解得到了一种最优的结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当机构的静平台半径为140mm,动平台半径为120mm,杆长为160mm时,具有最大的工作空间。根据优化的结构参数,设计了农业机器人,并建立了农业机器人的虚拟样机,并利用几何法绘制了该机构的工作空间。该项研究表明:结构参数的优化为农业机器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该新型农业机器人具有工作空间大,对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采摘,农药喷洒等,从而减轻劳动者的繁重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并联机构 工作空间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构拓扑结构的字符串描述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煜 汪劲松 +1 位作者 张华 张永忠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91-995,共5页
在研究并联机构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并联构型字符串描述方法,对并联机构的支链结构、平台外形、链接方式等进行抽象描述,为并联机床构型设计数字化过程中的并联机构构型的选择、建模、综合等提供并联机构拓扑结构完备、简洁... 在研究并联机构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并联构型字符串描述方法,对并联机构的支链结构、平台外形、链接方式等进行抽象描述,为并联机床构型设计数字化过程中的并联机构构型的选择、建模、综合等提供并联机构拓扑结构完备、简洁、直观的描述字符串,从而为相关的应用程序间以及人机交互提供数据交互的标准。讨论了这种描述方法在PMT-VPDS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并联机构 拓扑结构 建模 型数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