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弯螺杆钻具几何造斜率计算式的修正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建斌 熊青山 +4 位作者 鲁洪清 万鹏 王伟康 周启成 袁博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2期25-28,73,共5页
准确地设计螺杆钻具的造斜率是实现滑动导向钻井的关键技术.鉴于此,考虑下稳定器与井壁的间隙对双弯壳体钻具几何造斜率的影响,定义了间隙影响产生的附加造斜率,改进了几何造斜率的计算公式,并用改进公式分析了影响造斜率的几个因素,同... 准确地设计螺杆钻具的造斜率是实现滑动导向钻井的关键技术.鉴于此,考虑下稳定器与井壁的间隙对双弯壳体钻具几何造斜率的影响,定义了间隙影响产生的附加造斜率,改进了几何造斜率的计算公式,并用改进公式分析了影响造斜率的几个因素,同时结合现场实例对改进公式的精度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向和反向双弯螺杆造斜工具,当下稳定器与井壁的间隙增加时,造斜率都呈线性减小;下弯角对造斜率的影响是上弯角的4.6倍,下弯角对造斜率的影响非常显著;无论是同向双弯还是反向双弯,都有最优的造斜率,钻丼现场下稳定器至钻头的距离一般选择1.0-1.5m为宜.所得结论可为螺杆钻具的现场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钻具 几何造斜率 结构弯角 最小势能原理 公式修正 扶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双动力复合定向钻进轨迹调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泉新 褚志伟 +1 位作者 许超 杨冬冬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31,共7页
钻进轨迹调控是实现安全高效复合定向钻进的关键技术之一。因孔内钻具受力状况和分析模型构成不同,现有的地面石油与天然气钻探领域复合定向钻进轨迹调控理论不能直接应用于煤矿井下。在分析煤矿井下双动力复合定向钻进技术特性的基础上... 钻进轨迹调控是实现安全高效复合定向钻进的关键技术之一。因孔内钻具受力状况和分析模型构成不同,现有的地面石油与天然气钻探领域复合定向钻进轨迹调控理论不能直接应用于煤矿井下。在分析煤矿井下双动力复合定向钻进技术特性的基础上,对螺杆马达结构弯角和回转离心力进行了等效处理,依据准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双动力复合定向钻进轨迹调控模型,分析了螺杆马达结构弯角、钻压和钻孔孔径扩大率对钻进轨迹调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螺杆马达结构弯角有利于提高滑动造斜的造斜率,不利于回转稳斜钻进轨迹调控;增大钻压不利于提高滑动造斜的造斜率,有助于回转稳斜钻进轨迹调控;增大钻孔孔径扩大率不利于提高滑动造斜的造斜率,对回转稳斜钻进轨迹调控影响较小。基于钻进轨迹调控影响规律分析,提出了双动力复合定向钻进轨迹调控方法,给出了不同参数设置建议:螺杆马达结构弯角一般为1.25°,钻具级配较大时可设定为1.5°;考虑钻具安全性情况下可适当提高钻压,在坚固性系数较低的煤系地层中钻进时钻压设定不宜过大;回转速度一般为40~60 r/min;钻孔孔径扩大率一般为4%~6%;回转稳斜孔段比例≥80%。在保德煤矿大盘区瓦斯抽采3000 m以上超深定向长钻孔试验中应用双动力复合定向钻进轨迹调控方法,结果表明钻进效率高,钻进轨迹调控能力强,满足深孔高效钻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复合定向钻进 滑动定向钻进 钻进轨迹调控 滑动造斜 回转稳斜 螺杆马达结构弯角 钻压 钻孔孔径扩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