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曲米字梁轻型钢结构屋盖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付雅娣 商凯光 +2 位作者 王益民 张晓煜 黄树青 《建筑技术》 2021年第1期38-41,共4页
某学校工程双曲米字梁轻钢屋盖为球形曲面,与两侧建筑连接处设置滑动支座,施工中针对空间造型复杂、安装精度要求高等难点,采用优化设计节点与构件分段等措施,保证了安装精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轻型钢结构屋盖 双曲造型 米字梁 强轴垂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柱弱梁型多层钢结构的动力损伤机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章艺耀 包恩和 尹霞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4期117-122,142,共7页
基于钢结构的动力损伤机理不明,为进一步研究强柱弱梁型多层钢结构损伤机理,以柱脚形式、强柱系数即α的不同定义方式及结构首层剪重比为主要研究参量,设计6个强柱弱梁型多层钢结构模型;对模型进行弹塑性分析,研究层间位移响应、柱梁塑... 基于钢结构的动力损伤机理不明,为进一步研究强柱弱梁型多层钢结构损伤机理,以柱脚形式、强柱系数即α的不同定义方式及结构首层剪重比为主要研究参量,设计6个强柱弱梁型多层钢结构模型;对模型进行弹塑性分析,研究层间位移响应、柱梁塑性变形能量总合值的各层分布、首层柱梁端塑性变形能量及滞回曲线等。计算表明:首层剪重比的增大(从0.25增大至0.45),在设防烈度地震下递减结构层间位移响应,而罕遇地震下没有递减结构层间位移响应;各层柱梁的塑性变形能量最大值的总合值,首层值偏大;其中,首层塑性能量,柱脚刚接模型集中于柱底端,柱脚铰接模型主要集中在梁端;强柱系数按节点设计的模型,塑性变形能量主要向各层梁端分布;罕遇地震下柱梁需求性能远小于焊接连接的柱梁节点具备的持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柱弱梁型钢结构 柱脚形式 强柱系数 首层剪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施工技术在既有结构上拆改、安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忠云 冯琳 +3 位作者 王祥宝 韩存金 张代虎 赵哲 《建筑技术》 2022年第6期711-713,共3页
既有结构地铁停车库上部生根处一般为劲性结构,为确保上盖结构与二次开发住宅户型一致,在结构施工前,要确保一级结构预留的劲性钢框架满足二级开发要求,不满足时,需先进行此部分结构的拆除改造,确保上部结构准确对既有结构的基础传力。
关键词 劲性结构 钢梁拆除 钢梁施焊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涛 《山西建筑》 2018年第4期32-33,共2页
通过总结现行的规范和计算手册,研究钢结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的一些要求。研究表明:规范对钢结构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有一定的要求,且计算方法和混凝土结构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要求较混凝土结构明显降低,... 通过总结现行的规范和计算手册,研究钢结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的一些要求。研究表明:规范对钢结构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有一定的要求,且计算方法和混凝土结构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要求较混凝土结构明显降低,设计时应有选择性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强柱弱梁 强剪弱弯 强节点弱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原则及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然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14期47-49,共3页
文章以具体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对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失稳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钢结构设计中应遵守的主要原则及重点进行阐述。以促进钢结构的稳定性提升,使建筑各部分结构构件受力合理,创造优质高效工程,达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 文章以具体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对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失稳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钢结构设计中应遵守的主要原则及重点进行阐述。以促进钢结构的稳定性提升,使建筑各部分结构构件受力合理,创造优质高效工程,达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钢结构设计 稳定性 强柱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杂临时钢结构的设计要点
6
作者 王有刚 《北方交通》 2019年第2期36-39,共4页
设计桥梁施工中的大型临时结构时,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和技术可行性,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整体建模可得到精确结果、提高计算精度、降低工程成本、保障施工安全。结合某工程实例,对压弯构件稳定性进行验算,设计应遵从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杆件... 设计桥梁施工中的大型临时结构时,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和技术可行性,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整体建模可得到精确结果、提高计算精度、降低工程成本、保障施工安全。结合某工程实例,对压弯构件稳定性进行验算,设计应遵从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杆件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钢结构 有限元分析软件 强柱弱梁 强节点弱杆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劲性砼结构梁施工技术应用与研究
7
作者 冯慧 赵运 +2 位作者 胡健健 郭伟河 陈勇杰 《广州建筑》 2023年第4期73-76,共4页
本文通过琶洲港澳客运口岸项目,分析其在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之间设置劲性混凝土转换梁连接部分立柱,用于传递主体结构上部荷载,加强基坑围护结构刚度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超强劲性混凝土结构转换梁施工技术,避免因大跨度、大... 本文通过琶洲港澳客运口岸项目,分析其在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之间设置劲性混凝土转换梁连接部分立柱,用于传递主体结构上部荷载,加强基坑围护结构刚度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超强劲性混凝土结构转换梁施工技术,避免因大跨度、大体积混凝土梁支模施工难度与危险性,有效缩短了转换梁的完成时间,为后续作业提供工作面。结果表明:超强劲性混凝土结构转换梁施工技术既可以在提前施作的转换梁上进行主体结构钢柱施工,又可以节约搭设转换梁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整体节约工期20天,节约施工费1071854.54元。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避免转换梁在常规顺作法中,因下部结构施工周期长,转换梁需提前施工的状况,同时也可以避免因转换梁跨度过大,顺作法混凝土底模板支架施工难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梁 超长劲性砼结构梁 大跨度 钢立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