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set model of bending force for 6-high reversing cold rolling mill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建国 徐小照 +3 位作者 张杰 宋木清 宫贵良 曾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487-1492,共6页
The hydraulic roll-bending device was studied,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modem cold rolling mills to regulate the strip flatness. The loaded roll ga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stri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r... The hydraulic roll-bending device was studied,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modem cold rolling mills to regulate the strip flatness. The loaded roll ga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stri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reversing cold rolling proces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deformation model of roll stack system of the 6-high 1 250 mm high crown (HC) reversing cold rolling mill was built by slit beam metho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dratic component of strip crown decreases nearly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ork roll bending force, when the shifting value of intermediate roll is determined by the rolling process. From the first pass to the fifth pass of reversing rolling process, the crown controllability of bending force is gradually weakened. Base 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ai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oll-bending force in reversing multi-pass rolling, such as strip width and rolling force, a preset mathematic model of bending force is developed by genetic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relative deviation of flatness criterions in each rolling pass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mean relative deviation of all five passes is decreased from 25.1% to 1.7%. The model can keep good shape in multi-pass reversing cold rolling process with the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rolling mill strip bending force mathematic model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复合板轧制力计算模型及其软件开发 被引量:1
2
作者 车军 武越 +2 位作者 李宗泽 王涛 黄庆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7,共9页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金属复合板的轧制力,基于奥罗万理论对轧制变形区进行了简化分析。根据受力分析建立了轧制力平衡微分方程,进而推导出了金属复合板轧制力计算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铜/铝复合板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并设计了...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金属复合板的轧制力,基于奥罗万理论对轧制变形区进行了简化分析。根据受力分析建立了轧制力平衡微分方程,进而推导出了金属复合板轧制力计算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铜/铝复合板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并设计了相应的复合板轧制实验,将模拟和实验得到的计算数据与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轧制力的计算结果误差小于10%。因此,该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工程实践要求。根据该轧制力计算模型开发了一款便于人机交互的计算软件,使得轧制力计算模型更具有实用性。该计算模型和软件便于工厂的在线应用,提高了金属复合板的生产效率,保证了复合板的生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板 轧制力计算模型 有限元仿真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薄板平整轧制力预报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段雪厚 王石刚 +1 位作者 徐威 唐成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4-928,共5页
冷轧薄板在平整轧制时具有轧件厚度薄、压下率小的特点,其平整轧制力往往计算困难,精度难以保证.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修正的轧制力数学模型来计算其平整轧制力.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运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 冷轧薄板在平整轧制时具有轧件厚度薄、压下率小的特点,其平整轧制力往往计算困难,精度难以保证.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修正的轧制力数学模型来计算其平整轧制力.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运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来预测该平整轧制力数学模型的计算误差,并将该误差与数学模型的计算值相结合,完成对其的修正.离线仿真结果表明,薄板平整轧制力数学模型在经过自身修正参数及RBF神经网络的2次修正后,计算精度可达到6%以内,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整轧制力预报 薄板 径向基神经网络 参数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钢热连轧机组温度模型及其自学习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海军 时立军 +1 位作者 徐建忠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9-372,共4页
介绍了带钢热连轧机组温度模型以及目前常用的温度模型自学习方法.针对目前常用的温度模型自学习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分区补偿法用于温度模型自学习,该方法按一定的分配系数将终轧温度偏差分配到各冷却区段,温度偏差分配系数可以根据... 介绍了带钢热连轧机组温度模型以及目前常用的温度模型自学习方法.针对目前常用的温度模型自学习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分区补偿法用于温度模型自学习,该方法按一定的分配系数将终轧温度偏差分配到各冷却区段,温度偏差分配系数可以根据各机架轧制力情况进行调节,所以在保证终轧温度预测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轧制力的预测精度.这种新型的温度模型自学习方法被成功地应用于天津荣程750 mm精轧机组,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温度模型 模型自学习 轧制力 终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双机架薄板平整机稳态轧制负荷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成龙 王石刚 +2 位作者 梁庆华 顾廷权 徐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4,共6页
针对极薄板小变形平整机稳态轧制负荷计算困难的问题,基于平板压缩复合变形假设,提出了改进的平整稳态轧制力及轧制力矩的数学模型.轧制力模型包括辊缝区等效变形区长度和压缩变形抗力2个经验模型;在轧制力模型计算的基础上,用输出力矩... 针对极薄板小变形平整机稳态轧制负荷计算困难的问题,基于平板压缩复合变形假设,提出了改进的平整稳态轧制力及轧制力矩的数学模型.轧制力模型包括辊缝区等效变形区长度和压缩变形抗力2个经验模型;在轧制力模型计算的基础上,用输出力矩模型对带钢张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修正;通过轧制负荷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和一条生产线的实际参数比较,证明模型具有较高计算精度,平板压缩变形假设合理.将所开发的模型应用于一条新建的极薄板平整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参数的设计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架平整机 极薄板 轧制负荷模型 平板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弯辊电液伺服系统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伟 王益群 孙孟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5-348,共4页
通过对某轧机液压弯辊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参考典型液压元件的作用机理,建立了轧机液压弯辊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语言对所建立的液压弯辊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仿真结果和实际所测得的响应曲线非常近似。
关键词 板形控制 液压弯辊系统 建模 热连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带轧机随机干扰模型与ARMA谱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宝玉 刘义伦 +1 位作者 汪旭东 王裕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23,共4页
板带轧机随机干扰模型不易建模,是制约轧机随机动力特性研究的主要难点之一。基于某铝热连轧机轧制1235铝合金的轧制力随机数据,得到平稳、正态、零均值的时间序列,采用时序分析法建立轧制力的ARMA模型及轧机动态干扰功率谱密度模型,分... 板带轧机随机干扰模型不易建模,是制约轧机随机动力特性研究的主要难点之一。基于某铝热连轧机轧制1235铝合金的轧制力随机数据,得到平稳、正态、零均值的时间序列,采用时序分析法建立轧制力的ARMA模型及轧机动态干扰功率谱密度模型,分析了轧制力的ARMA谱特性,采用麦夸特法+通用全局优化算法,得出便于工程应用的轧制力功率谱表达式,构建轧制力随机干扰模型。对轧制力的预报、轧机动刚度的确定及对轧机与轧制过程的随机动态特性研究与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力 时序模型 板带轧机 频谱分析 功率谱密度 随机干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CSP生产线轧制力预测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何亚元 严翔 +2 位作者 李立新 周千学 官计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9-82,87,共5页
使用数学模型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轧制力进行预测。与大多数神经网络仅选取轧制变量作为输入量不同,该BP神经网络增加了喷油量和轧制力模型计算值作为输入变量以考虑摩擦对轧制力的影响,避免过大的轧制力预测偏差,从而形成了11&#... 使用数学模型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轧制力进行预测。与大多数神经网络仅选取轧制变量作为输入量不同,该BP神经网络增加了喷油量和轧制力模型计算值作为输入变量以考虑摩擦对轧制力的影响,避免过大的轧制力预测偏差,从而形成了11×7×1的网络结构,并和轧制力模型组合构成CSP生产线轧制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平均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08%,轧制力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32%,该神经网络对轧制力实测平均值的跟踪能力更好,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轧制力模型 喷油量 CSP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锥向金属流动的大型锥形筒节轧制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志奎 彭利伟 +6 位作者 焦云静 孙建亮 禚超越 赵静一 卢明立 杨志明 王培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385-2393,共9页
由于大型锥形筒节存在锥度,考虑金属沿锥向的流动,首先采用微分分层计算法和切块法建立了大型锥形筒节轧制力力学模型;然后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大型锥形筒节轧制过程仿真模型。模型计算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力学模型计算... 由于大型锥形筒节存在锥度,考虑金属沿锥向的流动,首先采用微分分层计算法和切块法建立了大型锥形筒节轧制力力学模型;然后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大型锥形筒节轧制过程仿真模型。模型计算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力学模型计算轧制力与有限元计算总轧制力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对比分析了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拟计算单位轧制力的分布。通过分析芯辊和外辊的转速比,得出了所建力学模型的稳定轧制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锥形筒节 轧制力 锥向金属流动 分层计算法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带钢温度场计算模型及其计算偏差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连运 袁国 +1 位作者 吴迪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7-941,共5页
热轧带钢温度场可根据热传导偏微分方程与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计算,也可采用忽略厚度方向温度梯度的集总参数法计算.在假设前者计算结果准确的基础上,将集总参数法所获得的温度计算模型与前者进行偏差计算,得到了相对偏差计算公式并采用M... 热轧带钢温度场可根据热传导偏微分方程与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计算,也可采用忽略厚度方向温度梯度的集总参数法计算.在假设前者计算结果准确的基础上,将集总参数法所获得的温度计算模型与前者进行偏差计算,得到了相对偏差计算公式并采用Matlab求得不等式的解,由此得到了集总参数法的应用范围:当相对偏差在5%以内时,带钢心部、1/4和表面的毕渥数范围分别为0~0.100 8,0~0.136 1和0~0.959 3;相对偏差在10%以内时,带钢心部、1/4和表面的毕渥数范围分别为0~0.203 3,0~0.278 2和0~1.497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集总参数法 温度计算模型 相对偏差 毕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圆弧理论的平整机轧制力简化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东城 王芸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677-2681,共5页
针对目前带钢平整机轧制力模型的缺点,综合考虑带材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基于非圆弧轧辊理论的大量计算结果,回归得到一套冷带钢平整机轧制力简化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干平整或湿平整轧机设计、轧制规程制定。4个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 针对目前带钢平整机轧制力模型的缺点,综合考虑带材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基于非圆弧轧辊理论的大量计算结果,回归得到一套冷带钢平整机轧制力简化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干平整或湿平整轧机设计、轧制规程制定。4个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简化模型与非圆弧轧辊理论计算结果一致。最终通过2套平整轧机的实测轧制力验证了简化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 平整机 轧制力 非圆弧理论 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薄板设定计算模型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培锋 施彤云 羌菊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207-208,236,共3页
研究冷轧薄板计算机系统的设定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采集了大量实际生产数据,研究了这些模式对各个钢种的最优稳态轧制数据,基于上述结果,优化设定计算模型的参数,控制实际计算精度。并设计了重要模型的计算仿真程序,通过仿真找出现有模... 研究冷轧薄板计算机系统的设定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采集了大量实际生产数据,研究了这些模式对各个钢种的最优稳态轧制数据,基于上述结果,优化设定计算模型的参数,控制实际计算精度。并设计了重要模型的计算仿真程序,通过仿真找出现有模型的优缺点,为以后设定计算的最优化提供理论基础。现场实验表明,仿真系统实验结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使产品厚度精度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薄板 设定计算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铜板带斯通轧制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波 袁光前 熊珍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对冷轧铜板带轧制力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算例比较得到斯通公式更适合铜板带冷轧情况。分析了布兰德-福特公式和斯通公式两种轧制力计算公式。采用不同的摩擦系数模型计算摩擦系数,使用实测数据对变形抗力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将拟... 对冷轧铜板带轧制力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算例比较得到斯通公式更适合铜板带冷轧情况。分析了布兰德-福特公式和斯通公式两种轧制力计算公式。采用不同的摩擦系数模型计算摩擦系数,使用实测数据对变形抗力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将拟合所得数据代入斯通轧制力公式中计算,并将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多项式的变形抗力模型,利用斯通公式和前滑值获得摩擦系数,代入斯通轧制力公式中计算出的轧制力与实际轧制力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板带 斯通公式 摩擦系数 变形抗力 最小二乘法 轧制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钢棒矫直机矫直辊系受力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金 卢秀春 张玮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83,共6页
采用新型全自动短钢棒矫直机,对处于圆柱棒料状态下的钻头、圆柱铣刀等进行精密矫直,提高了产品的直线度和质量。根据旋转反弯矫直原理,建立矫直辊系作为短钢棒两端支撑并带动短钢棒旋转,通过改变压辊的压下量和位置实现矫直。基于多辊... 采用新型全自动短钢棒矫直机,对处于圆柱棒料状态下的钻头、圆柱铣刀等进行精密矫直,提高了产品的直线度和质量。根据旋转反弯矫直原理,建立矫直辊系作为短钢棒两端支撑并带动短钢棒旋转,通过改变压辊的压下量和位置实现矫直。基于多辊矫直机的辊系结构,建立十五辊矫直辊系包括上下矫直辊、支撑辊、上下主动辊和压辊,及其力学模型。利用MATLAB编程软件,计算辊系工作过程中各辊之间的接触力。利用ADAMS软件对模型进行简化、仿真,模拟各接触点的受力情况。在全自动短钢棒矫直机上进行实验,并将理论分析、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直原理 矫直辊系 力学模型 受力计算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钢平整机轧制压力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立萍 连家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18-920,共3页
平整较厚带材时,变形区水平应力沿板厚不均匀分布对平整轧制压力的计算有着重要影响。在考虑带材入口和出口弹性变形区影响的冷轧轧制压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弹性变形区入口和出口应力边界条件,提出平整轧制压力计算模型,并对弹... 平整较厚带材时,变形区水平应力沿板厚不均匀分布对平整轧制压力的计算有着重要影响。在考虑带材入口和出口弹性变形区影响的冷轧轧制压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弹性变形区入口和出口应力边界条件,提出平整轧制压力计算模型,并对弹性区入口和出口表面水平应力进行了计算。用该模型计算的平整轧制压力与原有计算模型和实测值进行对比,证明模型提高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 平整机 轧制压力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板轧制力简易计算模型及其模拟验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慧林 贺家健 +2 位作者 雷玉霞 李晗 林高用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26-129,共4页
轧制力是轧制中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但通过传统方法预测轧制力是十分繁杂的,且准确性不高。介绍了一种简易的45钢轧制力计算模型,并采用ABAQUS/Explicit有限元模拟软件验证了其精度。结果表明,该轧制力预报模型的最佳应用条件为:变形温... 轧制力是轧制中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但通过传统方法预测轧制力是十分繁杂的,且准确性不高。介绍了一种简易的45钢轧制力计算模型,并采用ABAQUS/Explicit有限元模拟软件验证了其精度。结果表明,该轧制力预报模型的最佳应用条件为:变形温度900℃,变形程度30%以内,变形速率在5~10 s-1。在该范围内轧制力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可控制在2.01%,较其它方法有明显提高。该计算模型中各因素对轧制力的影响依次为:真实应变,变形温度,变形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力 计算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辊铸轧薄带钢铸轧力计算公式及控制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春雨 邸洪双 +1 位作者 张晓明 高德福 《黄金学报》 2001年第3期168-170,共3页
在经典轧制理论和现代连铸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导出了铸轧力计算公式,并建立了一个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描述双辊结晶器内的金属凝固和塑性变形.此模型可以作为双辊铸轧薄带钢过程铸轧力的实时在线控制模型.
关键词 双辊铸轧 薄带钢 铸轧力 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回归分析确定精轧模型参数的方法
18
作者 罗敏 梁旭东 +2 位作者 周泽雁 吴毅平 龚少腾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3期99-101,共3页
热连轧是现代化钢铁企业一道重要工序,在热连轧带钢生产过程中,精轧机组设定模型是核心技术的主要部分,为了提高模型的精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实验和轧制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直接修正模型参数。其中,一部分因设备或来料不同而不同,... 热连轧是现代化钢铁企业一道重要工序,在热连轧带钢生产过程中,精轧机组设定模型是核心技术的主要部分,为了提高模型的精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实验和轧制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直接修正模型参数。其中,一部分因设备或来料不同而不同,需要在轧制前通过使用特殊仪表进行试验,然后分析试验结果而确定。带钢厚度是带钢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它与精轧辊缝设定的精度密切相关。辊缝的计算与粗轧带钢的出口宽度、轧辊油膜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宽度修正系数根据不同宽度对应的宽度补偿增益确定;而轧辊油膜影响根据不同转速时的油膜轧制力计算。描述了轧制前通过使用特殊仪表进行试验,然后通过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而确定辊缝模型中的宽度补偿增益和油膜轧制力两个重要参数的方法。此方法在宝钢股份不锈钢1780热轧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精轧 模型 宽度补偿增益 油膜轧制力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降维技术在弯辊力预设定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卜赫男 叶鹏飞 +1 位作者 闫注文 韩子延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为了提高冷连轧带钢弯辊力预设定模型的计算效率,在原有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弯辊力预设定模型基础上,引入主成分分析(PCA)数据降维技术,通过PCA将原有10个轧制参数变量转换为3个主成分变量,降维后的主成分变量包含了原始实测轧制参数93.... 为了提高冷连轧带钢弯辊力预设定模型的计算效率,在原有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弯辊力预设定模型基础上,引入主成分分析(PCA)数据降维技术,通过PCA将原有10个轧制参数变量转换为3个主成分变量,降维后的主成分变量包含了原始实测轧制参数93.55%的信息,实现了轧制参数特征的有效提取;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PCA⁃GA⁃BP新形态弯辊力预设定模型,简化了模型结构。以某1450 mm冷连轧生产线数据作为样本比较了2种模型的计算性能,结果表明,2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在保证带钢头部板形精度的基础上,PCA⁃GA⁃BP模型与原模型相比迭代次数减少86次,计算时间缩短73 ms,预报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 带钢 板形 板形控制 弯辊力预设定 主成分分析 降维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大数据的薄带钢平整机轧制力设定计算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9-221,共13页
基于镀锌线平整机生产大数据,进行了神经网络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网络模型与回归分析模型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模型的平整机轧制力预测模型的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广义回归GRNN神经... 基于镀锌线平整机生产大数据,进行了神经网络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网络模型与回归分析模型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模型的平整机轧制力预测模型的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广义回归GRNN神经网络模型最优,预测结果相对偏差的标准差在12%左右。神经元网络与数学模型结合的混合算法模型的预测精度比单纯网络模型或回归模型的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模型,除少数钢种外,其预测结果相对偏差的标准差在13%以下,且易于实现,适用性强。将多元线性回归参数的数学模型在平整机上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带钢 平整机 轧制力 神经元网络模型 回归分析模型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