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DMA系统中二维变重光正交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传起 周园园 +2 位作者 张媛 陈晖 管成龙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5-640,共6页
以单重合序列作为波长跳频序列,严格变重光正交码作为时间扩频序列,构造一种新的跳频/扩时二维变重光正交码。对所构造二维码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互相关均值的表达式,并对该二维地址码的多址干扰误码率进行了仿真... 以单重合序列作为波长跳频序列,严格变重光正交码作为时间扩频序列,构造一种新的跳频/扩时二维变重光正交码。对所构造二维码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互相关均值的表达式,并对该二维地址码的多址干扰误码率进行了仿真比较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确定严格变重光正交码的参数和单重合序列的长度,增加波长数会增加码字容量并降低系统的误码率;确定单重合序列的参数和严格变重光正交码的码重和码字个数,增加码长将降低系统的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二维变重光正交码 严格变重光正交码 单重合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严格最佳(ν,k,1)光正交码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安晓强 邱昆 张崇富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68-273,共6页
介绍了严格最佳和准最佳(,νk,1)光正交码的定义,阐述了它们与(,νk,1)循环差集族的关系。基于W ilson均匀分布差引理和初等数论的基本理论,提出一种最佳(,νk,1)循环差集族的构造方法,即构造定义在ν阶有限域上满足特定约束条件的k元... 介绍了严格最佳和准最佳(,νk,1)光正交码的定义,阐述了它们与(,νk,1)循环差集族的关系。基于W ilson均匀分布差引理和初等数论的基本理论,提出一种最佳(,νk,1)循环差集族的构造方法,即构造定义在ν阶有限域上满足特定约束条件的k元集合。将该方法用于光正交码的设计中,可以有效地设计一些严格最佳(,νk,1)光正交码,其中,码长ν为素数,码重k的取值为4、5和6。最后结合具体实例,给出严格最佳(,νk,1)光正交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同其他设计方法相比,该设计方法既简单又实用,尤其对严格最佳(,νk,1)光正交码而言,设计效率较高;随着码重k的增加,码的设计效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 严格最佳光正交码 循环差集族 有限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DMA系统中变重光正交码的构造及误码率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园园 张媛 +1 位作者 乙万义 李传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533-537,共5页
变重光正交码是基于不同用户带有不同的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而提出的,由于它的码重不是固定值,使得其码字的容量较之常重光正交码有所增加.给出了变重光正交码的定义及其码字容量界,介绍了构造变重光正交码的一种方法,给出一些... 变重光正交码是基于不同用户带有不同的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而提出的,由于它的码重不是固定值,使得其码字的容量较之常重光正交码有所增加.给出了变重光正交码的定义及其码字容量界,介绍了构造变重光正交码的一种方法,给出一些码字的构造结果,并对码重数不同的码字进行多址干扰误码率的仿真比较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码重数下,码重越大的误码率越小;而当码重数不同时,在相同的码重下,码重数大的误码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 变重光正交码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v,{3,4,5,6},1,Q)光正交码的构造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佃华 童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证明了当q≥7为质数时,存在最优(37q,{3,4,5,6},1,(2/5,1/5,1/5,1/5))光正交码和最优(44q,{3,4,5,6},1,(1/5,1/5,2/5,1/5))光正交码。
关键词 变重量光正交码 循环填充 相对差族 二次剩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重光正交码的构造及其可调光编/解码器
5
作者 殷洪玺 张光昭 杨淑雯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5-50,共6页
介绍了变重光正交码的定义及其构造方法,给出了码字的构造结果,并提出了可调变重光正交码编/解码器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变重光正交码 码分复用 可调光编 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光码分复用系统采用的光正交码容量及构造方法的讨论
6
作者 殷洪玺 张光昭 杨淑雯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24,共5页
介绍了等重对称、非对称和可变重量对称、非对称光正交码的定义、容量的上界及求码的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差分矩阵法,并对这几种光正交码的容量进行了比较,对光正交码的构造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光正交码 容量 构造 光通信 光码分复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v,{3,4},1,Q)光正交码的构造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永真 余黄生 吴佃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7,共6页
光正交码(OOC)是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基础,二维光正交码比一维光正交码具有更好的性能。二维变重量光正交码目前研究结果少。本文利用斜Starter构造了两类二维变重量光正交码(6×v,{3,4},1,(4/5,1/5))-OOC和(6×v,{3,4},1,(2/3... 光正交码(OOC)是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基础,二维光正交码比一维光正交码具有更好的性能。二维变重量光正交码目前研究结果少。本文利用斜Starter构造了两类二维变重量光正交码(6×v,{3,4},1,(4/5,1/5))-OOC和(6×v,{3,4},1,(2/3,1/3))-OOC,其中第一类是最优的,第二类码字个数比理论上界少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变重量光正交码 严格循环填充 斜Starter 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变重量光正交码的构造 被引量:1
8
作者 韦月尔 莫正芳 吴佃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变重量光正交码用于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以满足不同服务质量用户需求。本文证明了当q≡3(m od4)为质数时存在最优(16q,{3,5},1,{2/3,1/3})变重量光正交码。
关键词 循环填充 光正交码 变重量光正交码 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量集为{3,4,7}的最优变重量光正交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芳 余黄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3,共6页
本文利用一类组合设计(四元系)证明了当p≡1(mod4)为质数且p>5时,存在最优57-正则2-CP({3,4,7},1,(8/13,1/13,4/13),57p),然后证明了当p≡1(mod 4)为质数且p≥5(时存在最优(57p,{3,4,7},1,(8/13,1/13,4/13))变重量光正交码。
关键词 最优变重量光正交码 四元系 循环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幻方的OCDMA系统地址码设计研究
10
作者 管成龙 朱杏华 +3 位作者 陈晖 张媛 周园园 李传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7-781,共5页
基于幻方的特点,设计一种新的光正交码MS-OOC。首先利用MATLAB中的函数生成幻方,再由幻方的行或列建立部分间隔集,然后通过计算机搜索从中寻找合适的码字。在设计等重光正交码的基础上,又给出设计变重光正交码的方法。对MS-OOC码字进行... 基于幻方的特点,设计一种新的光正交码MS-OOC。首先利用MATLAB中的函数生成幻方,再由幻方的行或列建立部分间隔集,然后通过计算机搜索从中寻找合适的码字。在设计等重光正交码的基础上,又给出设计变重光正交码的方法。对MS-OOC码字进行了信号干扰比和多址干扰误码率的仿真比较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信号干扰比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码长的增加而增大;误码率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码长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方 光码分多址 光正交码(OOC) 变重光正交码(VW-O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频域OCDMA系统的一种新型二维变码重光正交码构造
11
作者 卢卓 李传起 +3 位作者 陆叶 刘志强 刘勇志 陈东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2,共5页
构造了一种适用于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新型二维变码重光正交码(2D-VWOOC),用于满足不同用户及业务对服务质量(QoS)的不同要求,以两两正交拉丁方阵序列(MOLS)为波长跳频序列,以一维严格变码重光正交码(1D-SVWOOC)为扩时序列。分析了... 构造了一种适用于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新型二维变码重光正交码(2D-VWOOC),用于满足不同用户及业务对服务质量(QoS)的不同要求,以两两正交拉丁方阵序列(MOLS)为波长跳频序列,以一维严格变码重光正交码(1D-SVWOOC)为扩时序列。分析了该码字在不同参数(码长、码重及波长数)下的码字性能;在相同条件下与其他二维变码重光正交码进行对比,该码字码容量较大,误码率相对其他码字低9~17个数量级。在Optisystem仿真中,当系统传输速率为16 Gbits/s时,码重为4比码重为2的用户误码率低2个数量级,能获得清晰端正的眼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 正交拉丁方 严格变码重光正交码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n,{3,4,5},(2,3,1),1,Q)光正交码的界与构造
12
作者 杨杨 余黄生 吴佃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2,共5页
本文给出了(n,{3,4,5},(2,3,1),1,Q)-OOC的码字个数的上界;利用二次剩余证明了当p≡3(mod 4)为质数,且p≥7时,存在最优(15p,{3,4,5},(2,3,1),1,(1/3,1/3,1/3))-OOC和最优(25p,{3,4,5},(2,3,1),1,(1/4,1/4,1/2))-OOC。
关键词 变重量 光正交码 最优 二次剩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