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plastic zone size around circular tunnels in non-hydrostatic stress field 被引量:6
1
作者 Behnam Bagheri Fazlollah Soltani Hamid Mohammad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1期81-85,共5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lculation of plastic zone properties around circular tunnels to rock-masses that satisfy the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in non-hydrostatic condition,and reviews the calculation of plasti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lculation of plastic zone properties around circular tunnels to rock-masses that satisfy the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in non-hydrostatic condition,and reviews the calculation of plastic zone and displacement,and the basis of the convergence–confinement method in hydrostatic condition.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g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plastic zone shape.Plastic zone radius in any angles around the tunnel is analyzed and measured,using different values of overburden(four states)and stress ratio(nine states).Plastic zone radius equa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fitting curve to data which are dependent on the values of stress ratio,angle and plastic zone radius in hydrostatic condition.Finally validation of this equation indicate that results predict the real plastic zone radius appropri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tic zone radius Convergence-confinement method Non-hydrostatic condition stress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sses and Shear Fracture Zone of Jinshazhou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in Rich Water Region
2
作者 郑俊杰 楼晓明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8年第3期233-241,共9页
Field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large-scale and unstable discontinuous planes in the rock mass surrounding tunnels in rich water region are probably generated after excavation. The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was divided in... Field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large-scale and unstable discontinuous planes in the rock mass surrounding tunnels in rich water region are probably generated after excavation. The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was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including elastic zone, plastic damage zone and shear fracture zone for assess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By local hydrogeology, the stresses of surrounding rock of Jinshazhou circular tunnel was analyzed and the stress solutions on the elastic and plastic damage zones were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theories of fluid-solid coupling and elasto-plastic damage mechanics. The shear fracture zone generated by joints was studied and its rang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Molar-Coulomb strength criterion. Finall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wa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scopes of shear fracture zones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with those from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S Pore water pressure Shear fracture zone stress Plastic damage z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分段地应力特征及裂缝分布预测
3
作者 黄超 郭宏辉 +3 位作者 张生龙 朱林涛 冯建伟 杜赫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发育背景为基础,利用地质力学理论分析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不同分段地应力状态、断裂周缘裂缝系统及单井产能特征。根据纵横波测井与岩石力学实验获得的储集层力学条件,构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并基于弹塑性...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发育背景为基础,利用地质力学理论分析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不同分段地应力状态、断裂周缘裂缝系统及单井产能特征。根据纵横波测井与岩石力学实验获得的储集层力学条件,构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并基于弹塑性理论,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走滑断控模式下目的层裂缝发育特征。研究表明,断裂带各段地应力模式不同;地质单元结构差异控制地应力分布,裂缝高密度区多呈条带状分布于断裂两侧或断裂之间;在安德森Ⅰa型、Ⅲ型地应力模式下,裂缝高密度区油气井具高产特征。明确了顺北走滑断裂带不同分段的地应力条件、裂缝发育特征及单井油气高产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北地区 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 地应力 裂缝预测 构造分段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高应力巷道失稳特征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4
作者 张诺 张毅 江成玉 《煤》 2025年第2期16-20,共5页
鄂尔多斯市中部某煤矿围岩收敛变形现象严重,原始支护技术无法有效控制围岩失稳,基于现场实际情况及组合拱理论,提出“增加支护+补强锚杆”的支护方案,通过增加锚固长度和管缝式锚杆间排距,锚杆与围岩形成了良好的自稳结构。利用数值模... 鄂尔多斯市中部某煤矿围岩收敛变形现象严重,原始支护技术无法有效控制围岩失稳,基于现场实际情况及组合拱理论,提出“增加支护+补强锚杆”的支护方案,通过增加锚固长度和管缝式锚杆间排距,锚杆与围岩形成了良好的自稳结构。利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原始支护与优化支护后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优化支护方案对围岩控制效果良好,应力释放范围小,最大位移量仅为原始支护位移量的0.57倍,塑性区破坏单元减少了85%以上。通过现场监测发现数值模拟结果准确,顶板下沉量减少了50%,帮部收敛量减少了41%,验证了该优化支护方案对深部高应力大断面巷道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高应力巷道 定量分析 塑性区 补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加筋黏土Ⅰ型、Ⅱ型宏细观断裂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欣 黄诗渊 +3 位作者 刘忠 李玉桥 王俊杰 李旭东 《水力发电》 2025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探究掺入纤维对黏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引入直裂缝半圆弯曲试样(NSCB)和斜裂缝半圆弯曲试样(CNSCB),开展纤维加筋黏土的Ⅰ型、Ⅱ型断裂试验,从宏细观角度分析纤维掺量对加筋黏土Ⅰ型、Ⅱ型断裂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掺玻璃纤维加筋黏... 探究掺入纤维对黏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引入直裂缝半圆弯曲试样(NSCB)和斜裂缝半圆弯曲试样(CNSCB),开展纤维加筋黏土的Ⅰ型、Ⅱ型断裂试验,从宏细观角度分析纤维掺量对加筋黏土Ⅰ型、Ⅱ型断裂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掺玻璃纤维加筋黏土试样的Ⅰ型、Ⅱ型断裂韧度KⅠC、KⅡC值和峰值荷载均高于纯黏土试样;KⅠC、KⅡC都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0.2%掺量时最大;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法测得的断裂过程区(FPZ)长度与最大切向应力断裂准则(MTS)预测的较为吻合,随着试样纤维掺量的增加,NSCB试样和CNSCB试样的FPZ长度先减小后略微增大,最后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筋黏土 断裂试验 纤维掺量 宏细观断裂特性 断裂过程区 最大切向应力断裂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力区主导下的塔式起重机地基与基础设计
6
作者 孙亦军 《建筑技术》 2025年第3期320-325,共6页
塔式起重机基础底下零力区占比大小是评价塔式起重机抗倾覆的重要指标,零力区大小决定偏心距取值,也影响基底最大压应力,关系塔式起重机运行安全及其地基与基础设计的经济性问题。国家规范、标准中对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底面零力区面积有... 塔式起重机基础底下零力区占比大小是评价塔式起重机抗倾覆的重要指标,零力区大小决定偏心距取值,也影响基底最大压应力,关系塔式起重机运行安全及其地基与基础设计的经济性问题。国家规范、标准中对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底面零力区面积有明确规定,但塔式起重机的地基与基础设计中由于其他限制条文致使零力区占比不能被充分利用,导致规范中的零力区占比限值失去应有作用。基于此,结合规范、标准要求的零力区占比,提出一种塔式起重机地基与基础设计方法,能使塔式起重机的地基与基础设计更精确、先进、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起重机 零力区 偏心距 压应力 地基与基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耦合装药下岩石爆炸波应力衰减特性以及致裂范围影响研究
7
作者 段继承 《煤矿爆破》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研究爆破介质与不耦合装药结构对岩石中爆炸应力波传播以及损伤破坏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LS-DYNA软件进行不耦合装药条件下不同波阻抗岩石爆破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HT模型具备精确再现岩石爆炸损伤形态的能力;爆破介质的损... 为研究爆破介质与不耦合装药结构对岩石中爆炸应力波传播以及损伤破坏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LS-DYNA软件进行不耦合装药条件下不同波阻抗岩石爆破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HT模型具备精确再现岩石爆炸损伤形态的能力;爆破介质的损伤程度随其波阻抗的提升以及不耦合系数的增加展现出递减的趋势;利用指数函数形式表达的应力与爆心距关系,能够有效地刻画爆炸应力波的衰减特性。此外,裂隙区的半径在不耦合系数增大的过程中,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所构建的衰减模型能够评估爆破介质内特定位置的损伤状况,可为爆破工程的安全评估提供可靠的预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YNA 不耦合装药 波阻抗 爆炸应力波 裂隙区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ss analysis of the TMSR graphite component under irradiation conditions 被引量:2
8
作者 Xiong Yang Yan-Tao Gao +2 位作者 Yang Zhong Dong Ding Derek-Kwong-Lai Ts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1-29,共9页
TMSR uses nuclear graphite as a neutron moderator, a reflector, and the structural material, and utilizes molten salt as a coolant. When running normally, the graphite components are immersed in the molten salt.Thus, ... TMSR uses nuclear graphite as a neutron moderator, a reflector, and the structural material, and utilizes molten salt as a coolant. When running normally, the graphite components are immersed in the molten salt.Thus, the nuclear graphite comes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molten salt, which infiltrates the open pores of the nuclear graphite. This infiltration may influence the stress analysis of the graphite component. In this study, a User Material subroutin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graphite component, both with and without molten salt infiltration. Many influence factors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uch as the dose gradient, the shape of the permeation zone, and the permeation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ose gradient, shape, and area of the permeation zone all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the stress analysis indicate that for a regular graphite component with a square cross section, the peak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value occurs at the center of the cross section, and the symmetry of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distributions was modified by quarter circle and half ellipse permeation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部件 压力分析 直接接触 影响因素 压力分布 熔融 浸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带土壤抗冲性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杜芳悦 刘俊娥 +2 位作者 牛百成 朱启明 崔钦凯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7,共9页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带土壤抗冲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沙沟河流域的上、中、下游(样地1,样地2,样地3),选取典型栗钙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原...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带土壤抗冲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沙沟河流域的上、中、下游(样地1,样地2,样地3),选取典型栗钙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原状土冲刷法(2,3,4,5,6 L/min)进行土壤抗冲性试验,测定不同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研究土壤抗冲性对土壤理化性质、水动力条件等各因子的响应特征,并据此建立土壤抗冲性方程。[结果]3个样地冲刷强度都呈初期最大、随后减少再趋于平缓的趋势,土壤抗冲指数表现为样地1>样地3>样地2,径流含沙量与冲刷时间呈幂函数关系。3个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容重、WSA_(>0.25 mm)、有机质、平均重量直径和土壤抗冲指数均显著相关;对径流剪切力和土壤抗冲指数进行拟合,可用幂函数表达,R^(2)均在0.98以上(p<0.05)。从土壤侵蚀动力和阻力两方面综合考虑,选取径流剪切力、平均重量直径和有机质作为影响土壤抗冲性的主要因子构建土壤抗冲性方程。[结论]栗钙土比风沙土抗冲性好;基于平均重量直径和径流剪切力,有机质和径流剪切力,以及平均重量直径、有机质和径流剪切力建立的3个土壤抗冲性方程,均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带 土壤抗冲性 理化性质 径流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隧道开挖松动圈统计研究
10
作者 于长一 刘瑞建 +3 位作者 刘世纲 曹永华 徐宾宾 刘桂泽 《中国港湾建设》 2025年第2期54-61,共8页
隧道的松动圈范围对隧道支护起决定性作用,而目前对隧道松动圈的实测统计还处于空白。为此统计了47条隧道,177个断面的松动圈实测数据,根据对比分析实测数据,铁路、公路隧道规范建议的锚杆长度基本能满足实际情况,但在高地应力和软岩大... 隧道的松动圈范围对隧道支护起决定性作用,而目前对隧道松动圈的实测统计还处于空白。为此统计了47条隧道,177个断面的松动圈实测数据,根据对比分析实测数据,铁路、公路隧道规范建议的锚杆长度基本能满足实际情况,但在高地应力和软岩大变形隧道中,锚杆和锚索长度需要根据实测动态调整确定。其次,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了47条隧道的围岩压力,根据实测松动圈数据修正的芬纳公式反算得到的围岩压力是普氏理论、太沙基理论、铁路隧道规范和基于实测松动圈厚度计算的围岩静压力的10余倍。在软岩大变形、高地应力隧道中,可采用修正的芬纳公式反算得到地层压力,由此计算得到的支护参数偏于保守,有利于工程安全施工。其他方法可在一般的深埋隧道中用于围岩支护压力计算。本文结果可为软岩大变形、高地应力隧道支护计算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动圈 锚杆 围岩压力 高地应力 软岩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毛菜响应干旱胁迫的叶片结构、生理及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炯锐 查同刚 +6 位作者 张泽宇 张晓霞 滕红梅 王玲丽 赵莉丽 王奥 王馨珧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8,共14页
为探究猪毛菜在表型、生理及分子层面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采用控水法进行梯度干旱胁迫,对叶片进行解剖结构和生理指标测定及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栅栏组织从致密变稀疏,晶簇先消失后增多;贮水组织厚度先增大后降低(P<... 为探究猪毛菜在表型、生理及分子层面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采用控水法进行梯度干旱胁迫,对叶片进行解剖结构和生理指标测定及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栅栏组织从致密变稀疏,晶簇先消失后增多;贮水组织厚度先增大后降低(P<0.05),主维管束面积和表皮厚度在28 d时显著增大,分别为(3099.72±151.88)μm^(2)和(23.73±0.68)μm(P<0.05),叶片厚度增大而叶面积减小(P<0.05);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在28 d显著增大(P<0.05),H2O2含量在14 d显著增大(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后降再增(P<0.05)。与0 d比较,干旱胁迫7、14和28 d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别有103、1560和270个;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表明各组合DEGs显著富集在蛋白质磷酸酶Ⅰ型复合体、膜的整体组件、氧化还原过程、氧化还原酶活性等条目中;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表明各组合DEGs同时显著富集在氧化磷酸化代谢、核糖体和光传导等通路中。非生物胁迫通路DEGs分析表明,热激蛋白基因、GPX2、POD、SOD、CPK19、CIPK9、MAP激酶基因、蛋白质降解通路基因、UXS1和F3H等参与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调节。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猪毛菜抗旱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植物 胁迫 解剖结构 生理特性 分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非等压应力场下围岩主应力差与塑性区分布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洪涛 韩子俊 +5 位作者 韩洲 陈子晗 韦晟杰 刘勤裕 程文聪 吴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1-306,共16页
首先,以弹性理论为基础推导出考虑巷道轴向应力影响的主应力差解析式,通过变化水平侧压比、轴向侧压比研究完全弹性条件时不同应力场下主应力差分布形态演化规律。其次,推导出考虑轴向应力作用的围岩塑性区近似解,研究不同应力环境下围... 首先,以弹性理论为基础推导出考虑巷道轴向应力影响的主应力差解析式,通过变化水平侧压比、轴向侧压比研究完全弹性条件时不同应力场下主应力差分布形态演化规律。其次,推导出考虑轴向应力作用的围岩塑性区近似解,研究不同应力环境下围岩的塑性区形态演化规律。最后,对比分析主应力差及塑性区形态特征,研究二者分布形态的对应关系,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弹性理论下,三向应力场条件的主应力差值分布会呈现圆形、椭圆形、蝶形3种形态的演化规律;在考虑巷道塑性破坏的情况下,主应力差值在σx、σz较小一侧形成峰值壳,在较大一侧形成卸压壳。在不同水平侧压比及轴向侧压比情况下,围岩塑性区形态会呈现圆形—椭圆形、椭圆形—蝶形、蝶形恶性扩展3个阶段的演化过程。巷道主应力差的分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塑性区形态,主应力差和塑性区在相同应力条件下的形态特征具有逐一对应关系,且二者形态在很大程度上由水平侧压比决定,轴向侧压比对塑性区形态影响较小。160206回风巷在偏转式主应力差集中区形成非对称异化特征。本文基于分析及现场破坏情况提出的联合协同支护技术在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应力差 轴向应力 巷道塑性区 非静水压力场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应力路径下的花岗岩洞室开挖损伤区研究
13
作者 王贵宾 刘桓兑 +2 位作者 唐明豪 杨春和 陈世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9-2553,共15页
在储库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复杂的应力路径是控制围岩损伤的主要因素。然而在围岩的损伤区研究中,应力路径仍未得到充分考虑,特别是忽略了主应力轴旋转在围岩损伤中的作用。基于岩石扭剪仪开展岩石主应力轴旋转试验,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对... 在储库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复杂的应力路径是控制围岩损伤的主要因素。然而在围岩的损伤区研究中,应力路径仍未得到充分考虑,特别是忽略了主应力轴旋转在围岩损伤中的作用。基于岩石扭剪仪开展岩石主应力轴旋转试验,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对裂隙的尖端应力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力旋转会提高裂隙尖端的拉应力以促进裂隙的进一步发育,从而导致岩体强度的降低,且降低幅度与旋转角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一种考虑应力旋转的损伤演化表征法,在岩体最大偏应力超过第一次起裂应力后,对主应力轴任意方向的旋转角度进行累加,得到累计有效旋转角度。利用其随深度变化规律实现开挖损伤区(excavation damage zones,简称EDZS)的圈定,同时利用损伤区的最大深度和超过第2次起裂应力的偏应力范围划定剥落区。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应力路径中主应力的幅值与旋转角度的变化,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围岩损伤演化机制,并通过Mine-by隧道数值模型与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本研究可以为理解围岩损伤机制和预测围岩损伤范围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路径 开挖损伤区(EDZ) 花岗岩 起裂应力 应力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掏土孔应力扰动法下的塑性区范围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晓磊 徐洪潮 +1 位作者 张鹏 席亚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针对普通浅层掏土法下倾斜建筑回倾速度慢、沉降不均匀的问题,提出掏土孔应力扰动法。在岩石力学的弹性圈和塑性圈应力解中引入修正系数,得到掏土孔应力扰动法下的塑性区半径计算公式。在进行现场掏土孔周应力扰动试验时,采用地锚反压... 针对普通浅层掏土法下倾斜建筑回倾速度慢、沉降不均匀的问题,提出掏土孔应力扰动法。在岩石力学的弹性圈和塑性圈应力解中引入修正系数,得到掏土孔应力扰动法下的塑性区半径计算公式。在进行现场掏土孔周应力扰动试验时,采用地锚反压的形式模拟上部建筑荷载,利用长钉在掏土孔周围进行深度为50 mm的螺旋扰动,通过测量应力扰动前后的孔周土体应力并结合有限元模拟结果,得到实际塑性区范围,验证了塑性区半径公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掏土孔半径为100 mm,应力扰动范围为孔径的1/2时,塑性区范围扩大30%~40%,掏土孔应力扰动法对于扩大塑性区范围、加快建筑纠倾速度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水平掏土纠倾 掏土孔应力扰动法 孔周应力 塑性区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断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昊 宋卫民 邓子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3-484,共12页
内聚力模型(CZM)在沥青混凝土开裂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采用内聚力模型对再生沥青混凝土断裂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采用随机算法和坐标控制法建立包含旧集料和新集料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拉模型,将模型分为集料同分布模型和集料随机... 内聚力模型(CZM)在沥青混凝土开裂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采用内聚力模型对再生沥青混凝土断裂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采用随机算法和坐标控制法建立包含旧集料和新集料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拉模型,将模型分为集料同分布模型和集料随机分布模型两类。研究-10℃时不同RAP掺量(0、25%、50%、75%、100%,质量分数)对再生沥青混合料SCB试件应力强度因子K_(IC)、断裂能G_(F)和抗裂指数I_(C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RAP掺入的SCB试件具有较好的断裂性能;随着RAP掺量增大,应力强度因子K_(IC)、断裂能G_(F)和抗裂指数I_(CR)均减小,表明RAP的掺入会削弱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断裂性能;采用有限元模型得到的断裂参数与室内试验结果一致;相比于集料同分布模型,集料随机分布模型各评价指标的变异性系数整体更大,表明集料分布状态对开裂结果有一定影响;当计算样本足够多时,这两类模型获得的抗裂参数变化规律一致,可有效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混合料 应力强度因子 断裂能 抗裂指数 内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索塔侧壁锚固区受力性能分析
16
作者 燕海蛟 刘龙 +1 位作者 杨岑 颜俊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5期73-85,共13页
以大跨度斜拉桥主塔索塔锚固区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FEA NX软件建立索塔锚固区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对索塔锚固区空间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主塔在挂索前后、运营阶段及断索工况下,塔壁横桥向、纵桥向应力均为压应力,预应力配束较为... 以大跨度斜拉桥主塔索塔锚固区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FEA NX软件建立索塔锚固区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对索塔锚固区空间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主塔在挂索前后、运营阶段及断索工况下,塔壁横桥向、纵桥向应力均为压应力,预应力配束较为安全合理;2)长索锚固齿块的正上方区域锚后牵拉效应较为突出,设计过程中应加强该区域的配筋,限制其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索塔锚固区 空间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深部致密砂岩储层地应力场预测及分区评价——以新场—丰谷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为例
17
作者 黄滔 李瑞雪 +6 位作者 邓虎成 何建华 李可赛 刘岩 相泽厚 杜奕霏 叶泰然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8-1214,共17页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致密气藏资源潜力巨大,但地质构造复杂,勘探开发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对现今地应力状态和展布规律的认识尚不清晰,严重制约了工程甜点选取、井眼轨迹优化以及储层压裂改造工作的开展。为...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致密气藏资源潜力巨大,但地质构造复杂,勘探开发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对现今地应力状态和展布规律的认识尚不清晰,严重制约了工程甜点选取、井眼轨迹优化以及储层压裂改造工作的开展。为明确研究区须二段致密气藏现今地应力的分布特征,从岩心试验、矿场测试和测井解释等多个角度切入,明确单井地应力特征;充分考虑构造变形和断裂对地应力的扰动特征,采用Rhinoceros和FLAC3D软件,对须二段进行了精细的三维应力场建模与预测;基于地应力分布预测结果,选取对压裂和产量影响较大的最小主应力和应力差作为评价指标,对应力场特征进行了分区评价,并对不同应力区井位部署、井轨迹及压裂改造设计给出了初步建议。新场构造带须二段的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多在N85°—108°E之间,整体随埋深增加逆时针偏转;现今地应力属于走滑应力机制,中部合兴场三向应力明显高于新场和丰谷地区,构造变形和断裂对局部应力场存在扰动。应力分区结果显示,有利于压裂改造的低应力差—低地应力区主要发育在新场和合兴场的三级东西向断裂和四级南北、北东向断裂带附近,以及丰谷地区的构造张性扰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今地应力 应力场模拟 应力分区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新场构造带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爆破剂水化速率对矿体力学及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露伟 李吉民 +3 位作者 陈诚 任高峰 张聪瑞 赵亮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为了研究静态爆破剂水化速率对矿体力学及损伤作用机制,利用应力-损伤耦合模型进行了不同水化速率下矿体力学损伤数值模拟,分析了水化速率对矿体应力场及损伤区演化规律影响,揭示了钻孔布置模型对水化速率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静... 为了研究静态爆破剂水化速率对矿体力学及损伤作用机制,利用应力-损伤耦合模型进行了不同水化速率下矿体力学损伤数值模拟,分析了水化速率对矿体应力场及损伤区演化规律影响,揭示了钻孔布置模型对水化速率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静态爆破损伤区发育可以分为压实阶段、微损伤形成阶段、损伤区发育阶段、损伤区贯通阶段等4个阶段,其中损伤区发育、贯通阶段应力作用最为显著;矿体应力场及损伤区随着水化速率的增大而增加,并且在快速释能初期水化速率对应力场及损伤区影响差异性较小,快速释能后期水化速率对应力场及损伤区影响差异性显著;钻孔布置模型影响水化速率作用机制,其中单孔力学模型下水化速率促进膨胀压差异性,双孔力学模型下水化速率促进应力叠加,导向孔布置模型最为显著,初期水化速率加快应力运移,后期水化速率促进应力叠加,在时间维度和应力维度的共同作用下造成损伤区扩展、贯通;本次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方案中,静态爆破剂水化速率1.8 MPa/min,钻孔直径113 mm,钻孔间距1000 mm,合理的孔间距与钻孔直径比η=9,导向孔布置模型可有效地致裂矿体、产生大量损伤区。该研究为提高静态爆破技术的致裂效果及施工布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爆破技术 水化速率 力学模型 应力场 损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建模思想的四心圆公路隧道洞形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磊 郭萌 +2 位作者 郭金勇 沈才华 张涵怡 《中外公路》 2024年第1期177-184,共8页
合理的四心圆公路隧道断面形式有助于改善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少复合式衬砌的开裂病害,提高隧道结构的耐久性。该文通过Ansys软件APDL参数化编程平台,基于“曲率连续”的设计思想,构建了拱脚区局部洞形几何尺寸参数化建模方程,建立了... 合理的四心圆公路隧道断面形式有助于改善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少复合式衬砌的开裂病害,提高隧道结构的耐久性。该文通过Ansys软件APDL参数化编程平台,基于“曲率连续”的设计思想,构建了拱脚区局部洞形几何尺寸参数化建模方程,建立了锚杆加固区等效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及数值模拟模型,揭示了四心圆公路隧道拱脚区域局部洞形参数设计对衬砌结构内力的影响规律,结合实际工程研究显示:隧道拱脚弧与中墙弧的半径和长度对于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内力的影响较明显,增大拱脚弧半径对于抑制衬砌结构内塑性区发展的效果最为明显;为了减小衬砌结构的开裂风险,提出采用衬砌拉应力为控制目标进行局部形状优化思想,通过中墙弧圆心角θ_(2)、拱脚弧圆心角θ_(3)及中墙弧半径R_(2)对衬砌结构内力极值的敏感性及影响规律分析为皮家岭隧道洞形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心圆公路隧道 参数化建模 复合式衬砌 第一主应力 塑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穿断层破碎带TBM输水隧洞结构安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康凯 张飞儒 +5 位作者 王正中 许建建 刘彪 赵玮 刘铨鸿 王鑫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2,191,共11页
为分析敞开式隧道掘进机(TBM)穿越断层破碎带深埋长输水隧洞围岩的稳定性及其支护结构的安全性,依托东庄水利枢纽北线输水隧洞工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隧洞开挖过程渗流-应力耦合三维动态施工仿真模型,研究了隧洞开挖支护过程中断层破... 为分析敞开式隧道掘进机(TBM)穿越断层破碎带深埋长输水隧洞围岩的稳定性及其支护结构的安全性,依托东庄水利枢纽北线输水隧洞工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隧洞开挖过程渗流-应力耦合三维动态施工仿真模型,研究了隧洞开挖支护过程中断层破碎带处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隧洞围岩由于卸载作用其孔隙度最大值较初始状态增大了0.88%,渗透系数最大值较初始状态增大了2.59%;隧洞围岩孔隙水压力随开挖支护过程先下降—再平缓—最后回升至稳定;围岩塑性区出现在沿径向1 m范围内,等效塑性应变极值出现在围岩腰线处;锚杆应力在衬砌进行支护时达到峰值,其最大值为182.90 MPa;衬砌内、外缘均处于受压状态,衬砌环向应力值随开挖支护过程先出现最大值,随后略微减小至稳定,其值在6.66~11.92 MPa范围内;衬砌的变形整体上表现为向内收缩,收缩量从顶拱和底拱处向腰线处逐渐减小,其值在0.67~1.35 mm范围内;随着排水量的增加,围岩最大径缩量逐渐增大,衬砌外水压力折减系数逐渐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穿断层破碎带TBM隧洞工程结构设计及其安全施工和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断层破碎带 渗流-应力耦合 隧道掘进机(TBM) 支护结构 施工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