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拟合桩顶速度响应的方法估计桩身形状 被引量:10
1
作者 于德介 谭勇 周先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4年第4期306-312,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桩桩身形状识别方法。该方法将桩身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然后基于杆的一维波动方程,通过拟合桩顶瞬态激励速度响应信号识别出桩身参数及桩周土性参数。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方法能定量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延伸范围以及严...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桩桩身形状识别方法。该方法将桩身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然后基于杆的一维波动方程,通过拟合桩顶瞬态激励速度响应信号识别出桩身参数及桩周土性参数。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方法能定量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延伸范围以及严重程度,是一种有效的基桩质量无损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 参数识别 桩动力试验 速度响应 信号识别 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桩顶脉冲响应信号估计基桩桩身形状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德介 周先雁 谭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20,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实测桩顶脉冲响应信号估计基桩桩身形状的方法,该方法能定量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延伸范围以及严重程度。文中给出了两根模型桩桩身形状估计的应用实测。
关键词 应力波 桩基 桩身 形状 脉冲响应信号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变单桩承载力动测分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印章 汪凤泉 韩晓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45,共5页
从高应变动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分析桩基承载力的拟合模型。该模型在分析桩单元中的上行波和下行波时,既考虑单元周边土阻力的影响,又考虑单元惯性力和单元沉降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高应变 动测 桩基础 承载力 波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桩桩身形状识别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德介 谭勇 周先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3-38,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用实测桩顶瞬态激励响应信号来识别桩身形状的方法.该方法能定量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延伸范围以及严重程度,从而为基桩桩身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手段.文中给出了几个应用实例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应力波 动力试验 桩基 桩身形状 缺陷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测桩顶响应识别桩身形状的方法
5
作者 于德介 谭勇 周先雁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4年第2期45-50,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实测桩顶瞬态激励响应信号识别桩身形状的方法。该方法将桩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然后基于一维波动方程,从桩顶脉冲响应识别出单元界面反射系数,进而识别出桩身形状。数值模拟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准确可靠,是一种有效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实测桩顶瞬态激励响应信号识别桩身形状的方法。该方法将桩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然后基于一维波动方程,从桩顶脉冲响应识别出单元界面反射系数,进而识别出桩身形状。数值模拟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准确可靠,是一种有效的基桩桩身质量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 参数识别 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身材料阻尼对波传播特性影响的小波分析方法
6
作者 邢心魁 谢异同 吴敏哲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7,共4页
理论计算及实测资料表明,反射波法基桩动测激振信号近似为半周期正弦波,不同激振方式产生的桩顶速度脉冲信号宽度不同,相应频率成分也就不同。桩身内阻尼对不同频率谐波的幅值衰减及频散规律不同,使得不同激振方式产生的复合脉冲在同一... 理论计算及实测资料表明,反射波法基桩动测激振信号近似为半周期正弦波,不同激振方式产生的桩顶速度脉冲信号宽度不同,相应频率成分也就不同。桩身内阻尼对不同频率谐波的幅值衰减及频散规律不同,使得不同激振方式产生的复合脉冲在同一桩中会有不同变化规律,为了使不同激振方式测试资料具有可比性,应采用相同频带进行对比。为此利用小波分析的时-频特性,通过对测试信号进行时频分解,就桩身内阻尼对不同频带信号的吸收系数及波速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对实测资料分析的结果表明,预制桩不同频带信号波速变化不大,但衰减系数随频率增大近似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动测 应力波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动态参数识别与三维面波特征研究
7
作者 王宏伟 陈啸 刘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4期606-609,共4页
目的对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和试验模态分析试验,探讨振害成因,提出加固处理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考察和对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对体系进行了动态参数识别和三维面波时频联合分析.结果获得了机组振动特性... 目的对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和试验模态分析试验,探讨振害成因,提出加固处理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考察和对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对体系进行了动态参数识别和三维面波时频联合分析.结果获得了机组振动特性、振害成因以及三维面波传播与衰减规律.机组振害主要是由于机器三阶扰频和主机一阶固有频率接近引起,长期的不良振动又使机器磨损严重;面波各分量在基础半径2~3倍距离衰减快,以外衰减不明显,且高频分量衰减快.结论对相互作用体系提出了压力灌浆地基加固处理和隔振沟设置的推荐距离.该方法可为动力机器-基础-地基体系的动态参数识别以及机组故障诊断和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动力测试 试验模态分析 三维面波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变动测桩身应力波衰减规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方胜 何沛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2-945,共4页
针对桩基低应变动测中应力波在桩身不连续界面产生反射的同时也会产生透射衰减,同时桩周土轴向阻尼作用也会进一步引起应力波的衰减,文章探讨了考虑桩土衰减系数和桩身不连续界面的透射系数、反射系数的低应变动测的桩身应力波衰减规律... 针对桩基低应变动测中应力波在桩身不连续界面产生反射的同时也会产生透射衰减,同时桩周土轴向阻尼作用也会进一步引起应力波的衰减,文章探讨了考虑桩土衰减系数和桩身不连续界面的透射系数、反射系数的低应变动测的桩身应力波衰减规律,并根据该规律,实现对桩基缺陷程度的量化分析。通过模型桩验证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应变动测 桩身阻抗 桩身应力波衰减规律 桩基缺陷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在役桩的竖向动力响应特性及损伤识别研究
9
作者 卢韦男 张鸿儒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8-904,918,共8页
基于ANSYS LS-DYNA建立桥梁的墩-承台-桩-土有限元显式动力学模型,模拟桥梁的桩基础在承台上表面施加冲击荷载后完整桩和有断裂缺陷桩的竖向速度响应,分六桩-承台和八桩-承台两种桩基础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要检测的基桩对应的... 基于ANSYS LS-DYNA建立桥梁的墩-承台-桩-土有限元显式动力学模型,模拟桥梁的桩基础在承台上表面施加冲击荷载后完整桩和有断裂缺陷桩的竖向速度响应,分六桩-承台和八桩-承台两种桩基础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要检测的基桩对应的承台上表面施加冲击力,产生的应力波通过承台到达下方的基桩后沿桩身向下传播,类似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的原理,应力波在到达桩底桩土交界面或者断裂面等阻抗变化较大处会发生应力波反射,在桩头处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曲线中能识别出反射回的应力波,进而判别桩是完整还是存在断裂损伤;数值计算同时记录承台表面的竖向速度响应,发现承台表面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比桩头处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由于应力波在桩承台界面的多次反射而更加复杂,难以准确判断反射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桩基础 墩-台-桩-土动力有限元模型 基桩断裂损伤 竖向动力响应 应力波反射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