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木叶多糖对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世奇 王睿 +4 位作者 李成良 李佳倩 陶虹利 邓雨洁 张卫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57-365,共9页
为探讨辣木叶多糖(Moringa oleifera leaf polysaccharide,MOLP)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及其机制,通过建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设为正常空白组、模型组、MOLP低剂量组(100 mg/kg·bw)、中... 为探讨辣木叶多糖(Moringa oleifera leaf polysaccharide,MOLP)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及其机制,通过建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设为正常空白组、模型组、MOLP低剂量组(100 mg/kg·bw)、中剂量组(200 mg/kg·bw)、高剂量组(400 mg/kg·bw)和阳性药物组(盐酸二甲双胍200 mg/kg·bw),每组8只,灌胃28 d,测定空腹血糖、血清糖化蛋白、血清胰岛素、肝/肌糖原等生化指标,对肝脏和胰腺中糖代谢关键基因(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胰腺十二指肠同源异形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葡萄糖激酶(Glucoskinase,GK)、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2,GLUT2)、胰岛素受体底物1/2(Insulin receptor 1/2,IRS1/2))进行测定,并对各组小鼠肝脏和胰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果表明:MOLP降糖效果显著,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反应关系,MOLP高剂量组(400 mg/kg·bw)的血糖降低水平最为接近阳性药物组,其相关机制为表达显著上调的LXR和PDX-1通过调控其下游基因PEPCK、G6Pase、GK、GLUT2和IRS1/2 mRNA表达,从而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紊乱,使其损伤的肝脏组织和胰腺组织得到有效改善,血清胰岛素和肝糖原含量增加,最终达到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多糖 stz 诱导小鼠 降血糖 糖代谢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应激对STZ昆明小鼠血糖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蔡伟雄 姚树桥 +1 位作者 戴晓阳 吴大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 :了解慢性实验性应激对 STZ昆明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和作用特点。方法 :取 STZ鼠 4 0只 ,正常昆明小鼠 2 0只 ,按血糖、性别配对后分为四组。实验性应激方法为限制、旋转和拥挤 ,为时六周 ,实验后每两周复查一次血糖。结果 :慢性应... 目的 :了解慢性实验性应激对 STZ昆明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和作用特点。方法 :取 STZ鼠 4 0只 ,正常昆明小鼠 2 0只 ,按血糖、性别配对后分为四组。实验性应激方法为限制、旋转和拥挤 ,为时六周 ,实验后每两周复查一次血糖。结果 :慢性应激可使雄性 STZ昆明小鼠血糖明显升高。药物、应激与性别单一因素对血糖的作用均不明显 ,药物与应激的交互作用对第 4、 6周血糖作用明显 ,药物、应激与性别三者的交互作用对第 6周血糖作用明显。结论 :慢性实验性应激刺激能使 STZ鼠血糖显著升高 ;雄鼠对应激的血糖反应性比雌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链脲佐菌素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雨洁 兰怡 +4 位作者 李卉 姚蓝 李琳琳 王健 毛新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39-1443,共5页
目的观察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6组(正常组、模型组、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提取物... 目的观察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6组(正常组、模型组、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中、低3个剂量组0.15、0.3、0.6 g·kg-1、阳性药二甲双胍0.16 g·kg-1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组每天灌胃给药两色金鸡菊提取物,每周测体重及随机血糖,给药4周后处死,收集大鼠血清,检测血脂四项、肝功肾功指标、血清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随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蛋白、血肌酐及血尿酸水平,同时能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清白蛋白的含量。结论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提取物能降低糖尿病SD大鼠的血糖血脂,保护其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乙酸乙酯提取物 糖尿病 SD大鼠 灌胃 stz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及其饲养方法 被引量:34
4
作者 郝颖 柴瑞华 于世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4期784-785,共2页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方法操作简单,模型可靠、稳定,因此该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基础研究中。本实验通过对正常组和模型组两组大鼠的观察,发现:造模成功的大鼠在72h内体重比造模前普遍减少,多精神萎靡,皮毛缺...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方法操作简单,模型可靠、稳定,因此该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基础研究中。本实验通过对正常组和模型组两组大鼠的观察,发现:造模成功的大鼠在72h内体重比造模前普遍减少,多精神萎靡,皮毛缺少光泽,色灰黄,摄食量、饮水量、尿量明显增加。尾静脉采血法测量血糖时,要注意采血部位的局部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 糖尿病大鼠模型 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中T、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巍 刘丹 +2 位作者 于春雷 王莉 李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54-757,共4页
目的:探讨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中T、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为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昆明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②用ConA和Insulin分... 目的:探讨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中T、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为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昆明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②用ConA和Insulin分别刺激脾和胸腺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成熟与未成熟T细胞对于丝裂原和特异性抗原的增殖转化能力。③采用ELISA间接法测定血清中Insulin自身抗体(IAA)的水平。④采用ELISA夹心法测定小鼠脾细胞及胸腺细胞培养上清的IL4与IFNγ的含量。结果:①糖尿病模型组血清中Insulin自身抗体(IA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②模型组成熟T细胞(脾脏细胞)对于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较弱(P<0.05),对于Insulin刺激的增殖能力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模型组未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对于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而对于Insulin刺激的增殖能力较高(P<0.05)。③模型组脾细胞培养上清的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胸腺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在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IL4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结论:多次小剂量注射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是自身免疫应答所导致;自身免疫性T、B细胞的功能及自身抗体均有增强;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在STZ诱导的糖尿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z IDDM 自身反应性T细胞 自身抗体 IL-4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的再评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段惠惠 黄建梅 +3 位作者 于素云 李玮 乔园 唐民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2-18,I0001,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进行系统性的再评价。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30只)和糖尿病组(45只)。采用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STZ60mg/kg的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监测6个月,动态考察大...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进行系统性的再评价。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30只)和糖尿病组(45只)。采用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STZ60mg/kg的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监测6个月,动态考察大鼠的体重、血糖变化,同时测定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参数。视网膜铺片法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考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缩写ICAM-1)表达量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活性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STZ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增加。视网膜血管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退化,有闭锁现象,静脉扩张明显,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其视网膜中的VEGF表达增加(IOD/area 0.66±0.28,空白组0.25±0.03),PEDF表达减少(IOD/area0.07±0.06空白0.19±0.04),与血-视网膜屏障相关的occludin蛋白表达下降70%,炎症因子ICAM-1增加2.58倍,AR活性升高3倍。结论 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发生在多个位点,借助该模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stz糖尿病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 醛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40
7
作者 杨巍 罗春元 +3 位作者 于春雷 王莉 许丽芳 李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2-43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生机制以及糖尿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及20、40、80 mg.kg-1STZ组(Ⅱ、Ⅲ、Ⅳ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生机制以及糖尿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及20、40、80 mg.kg-1STZ组(Ⅱ、Ⅲ、Ⅳ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葡萄糖(Glu)测定试剂盒与尿液分析试纸条联合检测小鼠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光镜观察胰岛的组织学改变情况,ELISA间接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胰岛素抗体(IAA)的水平,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的T淋巴细胞功能。结果:对照组血糖基本无变化,模型组血糖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注射STZ后第4周,尿糖结果Ⅰ组均为(-);Ⅱ组中5只(-),其余均>+;Ⅲ组中2只(-),其余均>;Ⅳ组均>。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病理改变和程度均有所差异。Ⅱ组和Ⅲ组的IAA高于对照组(P<0.05),而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Ⅱ组和Ⅲ组的脾细胞(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ConA的刺激表现为功能增强,而胸腺细胞(不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ConA的刺激则表现为功能降低;但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种剂量STZ均可诱导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发生。大剂量STZ(80 mg.kg-1)可诱导小鼠产生2型糖尿病;而小剂量STZ(20和40 mg.kg-1)则诱导产生1型糖尿病,以40 mg.kg-1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的效果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实验性 自身抗体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Z小剂量多次注射诱导大鼠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动物模型探讨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霆 张桂珍 +1 位作者 卜丽莎 牟明威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8-580,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应用于糖尿病研究中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腹腔注射 30 mg/kg的链脲佐菌素 (STZ) ,每周一次连续 4周 ,诱导大鼠产生慢性自身免疫胰岛损害 ,观察血糖、尿糖及组织学损害。结果 :实验组大鼠产生明显迟发性胰岛损害 ,尿糖阳... 目的 :探索一种应用于糖尿病研究中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腹腔注射 30 mg/kg的链脲佐菌素 (STZ) ,每周一次连续 4周 ,诱导大鼠产生慢性自身免疫胰岛损害 ,观察血糖、尿糖及组织学损害。结果 :实验组大鼠产生明显迟发性胰岛损害 ,尿糖阳性 ,血糖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 ,组织学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胰岛炎特征。结论 :STZ小剂量多次注射诱导大鼠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DDM)动物模型适用于糖尿病发病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动物模型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Z糖尿病大鼠心肌短型瘦素受体基因的转录表达及心脏纤维化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周丽诺 沈稚舟 +5 位作者 吴烯 张琳 杨叶虹 方京冲 俞茂华 朱禧星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 研究瘦素受体在STZ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转录表达及心脏的纤维化情况。方法 用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在病程 12周时测定大鼠血压和心功能后处死 ,取心肌组织和分离、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 ,用RT PCR检测长、短型瘦素受体mRNA转录表达... 目的 研究瘦素受体在STZ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转录表达及心脏的纤维化情况。方法 用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在病程 12周时测定大鼠血压和心功能后处死 ,取心肌组织和分离、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 ,用RT PCR检测长、短型瘦素受体mRNA转录表达 ,PCR产物测序 ,电镜观察心肌的超微结构。血清瘦素、胰岛素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STZ糖尿病大鼠和对照鼠心肌均可转录表达短型瘦素受体mRNA ,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 ,但糖尿病心肌成纤维细胞短型瘦素受体mRNA表达较高 ,伴心功能减退和显著的心脏纤维化病理改变。结论 糖尿病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短型瘦素受体表达增加与心脏纤维化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z糖尿病 大鼠 心肌短型 瘦素受体 基因转录 心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Z诱发实验恒河猴糖尿病性视网膜并发症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东红 代解杰 +5 位作者 蒋禄芝 孙晓梅 匡德宣 高家红 江勤芳 张学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 建立糖尿病性视网膜并发症 (DiabeticRetinopathy ,DR)动物模型。方法 本研究选用 4只健康成熟的雄性恒河猴分别以剂量为 6 0mg kg、4 5mg kg静脉一次注射及 30mg kg静脉二次注射 (中间间隔 15d)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 目的 建立糖尿病性视网膜并发症 (DiabeticRetinopathy ,DR)动物模型。方法 本研究选用 4只健康成熟的雄性恒河猴分别以剂量为 6 0mg kg、4 5mg kg静脉一次注射及 30mg kg静脉二次注射 (中间间隔 15d)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结果 使用不同剂量的STZ注射恒河猴 ,分别造成了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nsulinDepen dentDiabetesMellitus ,IDDM)及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症 (StateofChronicHyperglycemia,SCH)两种类型的模型 ,从而诱导出不同程度的DR。眼底荧光造影结果显示∶用药后 6 3~ 91d4只实验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 ,分别显示早期眼底微血管动脉扩张 ,视网膜出血瘤 ,微血管瘤及新生血管、晚期白内障等。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糖尿病性视网膜并发症模型 ,对于进一步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z 诱发 实验恒河猴 糖尿病 并发症 模型 视网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韩旭 王璇 +1 位作者 余芝 徐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6-725,共10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为了更深入探究DM的发病机制、研发更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案,研究人员需要和人类疾病相似的、稳定、可复制的动物模型。使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DM...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为了更深入探究DM的发病机制、研发更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案,研究人员需要和人类疾病相似的、稳定、可复制的动物模型。使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DM已半世纪之久,是目前基础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DM动物诱导药物。本文对STZ制备DM大鼠模型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综述,综合相关已发表文献的研究成果及经验,以期能对今后STZ诱导的DM大鼠模型的制备提出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动物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营养粉对STZ大鼠的辅助降血糖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生庆海 刘成 +2 位作者 潘丽娜 汪家琦 贾艳菊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4-167,174,共5页
目的:评估复合营养粉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STZ大鼠)的辅助降血糖功能。方法:对SD大鼠静脉注射STZ以构建胰岛损伤2型糖尿病模型,按1.68,3.35,6.70 g/kg剂量连续30 d经口灌胃给予复合营养粉,测定空腹血糖及糖耐量指标,... 目的:评估复合营养粉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STZ大鼠)的辅助降血糖功能。方法:对SD大鼠静脉注射STZ以构建胰岛损伤2型糖尿病模型,按1.68,3.35,6.70 g/kg剂量连续30 d经口灌胃给予复合营养粉,测定空腹血糖及糖耐量指标,考察复合营养素对STZ大鼠的影响。结果:复合营养粉对STZ大鼠的空腹血糖指标、糖耐量指标均为阳性;对STZ大鼠体重无明显影响。结论:复合营养粉对STZ大鼠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营养粉 stz大鼠 高血糖模型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肝Sca-1^+细胞治疗STZ诱导小鼠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晨 张洹 +3 位作者 廖继东 赵欣 姜铧 余卫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胎肝组织中的干细胞抗原1阳性的细胞(Sca - 1+细胞)治疗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鼠的潜能。方法:取14 5d的C5 7BL/6J小鼠胎肝,制作细胞悬液,用单克隆免疫磁珠细胞分离技术分离Sca - 1+细胞,将2×10 5个雄性小鼠Sca ... 目的:探讨小鼠胎肝组织中的干细胞抗原1阳性的细胞(Sca - 1+细胞)治疗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鼠的潜能。方法:取14 5d的C5 7BL/6J小鼠胎肝,制作细胞悬液,用单克隆免疫磁珠细胞分离技术分离Sca - 1+细胞,将2×10 5个雄性小鼠Sca - 1+细胞输注到STZ诱导的C5 7BL/6J雌性小鼠体内,以后每7d定时测定小鼠血糖,第38d处死受体小鼠取胰腺组织固定、切片,免疫组化观察胰腺组织中胰岛素阳性的β细胞变化。结果:小鼠胎肝Sca 1+细胞能够有效抑制STZ诱导小鼠血糖的持续升高,明显降低糖尿病鼠的死亡率。受体小鼠胰岛细胞结构清楚,其中可见表达胰岛素的β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显示小鼠胰岛内有Y染色体阳性杂交点。结论:小鼠胎肝Sc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毛草莓积雪草合剂对STZ小鼠降血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良才 王欣怡 +3 位作者 陆诗韵 周梦璇 陈清 林青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1-456,共6页
采用75%乙醇萃取锈毛草莓及积雪草,制备成合剂,通过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以蒸馏水、4及8 g·kg^(-1)锈毛草莓积雪草合剂灌胃,1次·d^(-1),持续4周,另设正常组作为对照。探究绣毛... 采用75%乙醇萃取锈毛草莓及积雪草,制备成合剂,通过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以蒸馏水、4及8 g·kg^(-1)锈毛草莓积雪草合剂灌胃,1次·d^(-1),持续4周,另设正常组作为对照。探究绣毛草莓积雪草合剂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不同剂量的锈毛草莓积雪草合剂均能显著降低糖尿小鼠血糖值,提高糖耐量并减轻其多食、多饮、多尿的症状。(2)低剂量组小鼠血清TC、TG含量较模型组有显著提高(P<0.01或P<0.05),肝脏SOD、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3)低剂量黄毛草莓积雪草合剂效果优于二甲双胍,毒性实验显示锈毛草莓积雪草合剂实属无毒。该研究结果表明锈毛草莓积雪草合剂具有降血糖作用,同时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毛草莓 stz 糖尿病 降血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STZ诱导小鼠AD样症状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金芝 熊慧 +3 位作者 丁玲 郑晨 王景景 邓艳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1-876,共6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所诱导的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二甲双胍对STZ侧脑室注射诱导的AD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所诱导的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二甲双胍对STZ侧脑室注射诱导的AD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二甲双胍对AD动物模型脑内细胞骨架蛋白神经丝蛋白及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对链脲佐菌素侧脑室注射所诱导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①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中,STZ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和路径长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二甲双胍治疗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和路径长度较STZ组明显减少;空间探索试验中,STZ组穿越隐匿平台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二甲双胍治疗组穿越隐匿平台次数较STZ组明显增加(P均<0.05)。②Westernblot:与对照组相比,STZ组细胞骨架神经丝和tau蛋白的磷酸化较正常组表达明显增多,二甲双胍治疗组细胞骨架神经丝和tau蛋白的磷酸化较STZ组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小鼠阿尔采末病(AD)样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减退和早期细胞骨架的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阿尔采末病 链脲佐菌素 侧脑室注射 tau蛋白 神经丝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结合STZ诱导妊娠期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琳 黄小丽 +5 位作者 杨亚旭 周美佳 郝臻凤 孔桂美 胡荣 卜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稳定、可靠与妊娠期胰岛素抵抗相似的小鼠模型建立方法。方法将60只SPF级5周龄KM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和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按雌雄1∶1合笼,在雌鼠阴道看到阴道栓定位妊娠第一天。妊娠成功后,按30 mg/kg间隔... 目的探讨稳定、可靠与妊娠期胰岛素抵抗相似的小鼠模型建立方法。方法将60只SPF级5周龄KM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和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按雌雄1∶1合笼,在雌鼠阴道看到阴道栓定位妊娠第一天。妊娠成功后,按30 mg/kg间隔24 h腹腔注射,共注射3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0.1 mol/L,p H=4.2)。于造模成功后的第3、7、14及19天记录小鼠的随机血糖,体重,以及24 h的饮水量和摄食量。ELISA检测血清中INS、ADP、LEP和CRP因子的浓度。结果孕鼠在造模成功后出现明显饮水量、摄食量、尿量增多症状,饮水量、摄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造模组血糖>11.1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GDM组INS(1.50±0.25)Mu/L,ADP(0.65±0.13)μg/L,LEP(1.60±0.12)μg/L,CRP(37.54±4.70)μ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小鼠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STZ多次诱导的方法能够建立的GDM模型且符合人类妊娠期糖尿病病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高脂饮食 链脲佐菌素 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CTGF表达改变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海泉 刘必成 +3 位作者 罗冬冬 马坤岭 刘殿阁 刘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3-558,共6页
目的:观察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改变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假手术)组(C组)(n=32)、糖尿病肾病组(DN组)(n=35)2组。每组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1周、2周、4周和8周组。观察各组大鼠血糖(BG)、24h尿量(UV... 目的:观察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改变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假手术)组(C组)(n=32)、糖尿病肾病组(DN组)(n=35)2组。每组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1周、2周、4周和8周组。观察各组大鼠血糖(BG)、24h尿量(UV)、体重(BW)、尿白蛋白排泄(24Ual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重(KW)、肾重/体重(KW/BW)、肾小球面积(AG)和体积(VG)、近端小管面积(AT)、GBM、TBM厚度的改变,免疫组化观察CTGF和α-SMA在小球、小管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期间DN组BG、UV明显大于C组(P<0.01),DN组24hUalb(mg/24h)、Ccr、KW、KW/BW、AG、VG、AT、小球及小管的CTGF表达均持续显著高于C组,AT在4周时达到高峰,且CTGF表达与24Ualb、AG、VG、AT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95、0.92、0.86、0.94,分别P<0.01、P<0.05)。α-SMA在DN组大鼠早期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不明显,第4周起可见少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到第8周时更明显。8周时DN组GBM和TBM明显厚于C组(P<0.01)。结论:糖尿病早期CTGF表达增加,并可能参与介导糖尿病早期肾脏肥大,CTGF可能与随后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肾脏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纤维化 链脲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额叶皮层内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和DMT1高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洁 阿迪力江.伊明 +3 位作者 穆继英 张朗 高丽萍 景玉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脑内自由基产生的铁代谢途径及线粒体氧化损伤水平。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股静脉单次注射(60 mg/kg)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2个月后检测血糖及脑脊液的葡萄糖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额叶皮...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脑内自由基产生的铁代谢途径及线粒体氧化损伤水平。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股静脉单次注射(60 mg/kg)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2个月后检测血糖及脑脊液的葡萄糖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额叶皮层内特异性转运蛋白(divalent metal transport,DMT1)及硫氧环蛋白1(thioredoxin,TR1)的表达水平;分离神经细胞线粒体,检测线粒体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在2个月时的血糖和脑脊液葡萄糖水平持续升高(P<0.05),前额叶皮层DMT1表达增加,而TR1的表达减少(P<0.05)。同时还观察到额叶皮层神经细胞线粒体GSH水平下降,而MDA的水平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和自由基累积关系密切,而铁代谢异常可能是原因之一,线粒体损伤可能是启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脑病 铁代谢 线粒体 链脲佐菌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饲料加STZ联合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HPA轴功能变化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利军 张汝学 +2 位作者 贾正平 李茂星 邱建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研究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联合诱导的糖尿病大鼠HPA轴功能变化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长期高脂饲料加STZ(30mg·kg-1ip)联合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将其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黄寡糖(ROS)组和二甲双胍组,ROS组灌胃地... 目的研究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联合诱导的糖尿病大鼠HPA轴功能变化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长期高脂饲料加STZ(30mg·kg-1ip)联合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将其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黄寡糖(ROS)组和二甲双胍组,ROS组灌胃地黄寡糖(200mg·kg-1.d-1),二甲双胍组灌胃盐酸二甲双胍(200mg·kg-1.d-1);每周测定1次大鼠血糖和体重,给药4wk后收集24h尿液并断头处死,测定血浆中血脂(TC、TG、HDL-C)、胰岛素、CRH、ACTH、皮质酮及下丘脑中CRH、垂体中ACTH、24h尿液中尿糖及皮质酮(CORT)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尿糖、TC、TG均明显升高,肝糖原、HDL-C含量下降,地黄寡糖能逆转这些改变。同时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和下丘脑中CRH下降明显,血浆中ACTH、CORT及垂体中ACTH、24h尿液中CORT总量都有所升高,ROS对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高脂饲料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糖脂代谢紊乱可能与HPA的活性升高有关,中药地黄寡糖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改善HPA功能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HPA轴 地黄寡糖 糖脂代谢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抑制TGF-β1改善STZ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芳 周景花 +4 位作者 丁巧英 彭名淑 管佩玲 张杰 姚庆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HBOT)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STZ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2个月,经电镜证实有神经病变后,随机分为3组:①HBOT组(n=31):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每天接受...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HBOT)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STZ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2个月,经电镜证实有神经病变后,随机分为3组:①HBOT组(n=31):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每天接受0.15MPa、HBOT1h,连续20d;②糖尿病对照(DM,n=32)组: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③正常对照(NC,n=20)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无糖尿病的正常STZ大鼠。分别在疗程10、20d时做肌电图后处死,取股动脉血用EIA法测定血清TGF-β1水平,同时取后肢神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学观察和电镜观察,并用TGF-β1多抗对神经组织做DAB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BOT10d后,治疗组后肢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同期DM组(P<0.05),但低于NC组;HBOT20d后,治疗组后肢胫、腓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同期DM组(P<0.01);而与N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TGF-β1水平较DM组明显降低(P<0.05),与NC组间无明显差异。病理观察显示神经组织髓鞘内外的TGF-β1染色明显减少。结论HBOT可改善STZ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生成和其在神经组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抑制 血清TGF-Β1 链脲佐菌素(stz)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HBOT stz大鼠 神经传导速度 免疫组化染色 控制血糖 神经组织 高压氧治疗 病理学观察 正常对照 生理盐水 腹腔注射 EIA法 伊红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