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化瘀法防止大肠癌术后化疗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邹玺 吴坚 +1 位作者 凌博凡 刘沈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法辨证论治对大肠癌术后II期和III期化疗后的患者进行口服中药防止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50例患者,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和空白组,观察1年的时间,比较两组的1年无病生存率、复发转移率、临床症状积分、KPS评...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法辨证论治对大肠癌术后II期和III期化疗后的患者进行口服中药防止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50例患者,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和空白组,观察1年的时间,比较两组的1年无病生存率、复发转移率、临床症状积分、KPS评分、体重和肿瘤标志物。结果:两组1年无病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3个月即能明显改善症状积分,9个月与对照组积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6个月开始治疗组体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9个月开始治疗组KP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2个月体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PS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后第9个月体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KP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直至观察结束,各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化瘀法辨证论治能明显改善大肠癌术后II期和III期化疗后的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KPS评分和增加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瘀法 大肠癌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男性不育症探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栋 袁卓珺 +1 位作者 刘冰 毛鹏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1-583,共3页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渐增多,脾肾两虚夹血瘀是男性不育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其中脾肾不足为本,血瘀为标。健脾益肾活血法兼补先后二天,通补合用,可达标本兼治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活血法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抗氧化...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渐增多,脾肾两虚夹血瘀是男性不育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其中脾肾不足为本,血瘀为标。健脾益肾活血法兼补先后二天,通补合用,可达标本兼治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活血法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来改善生精环境,提高精子质量,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法在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健脾益肾活血法 脾肾不足夹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赖景春 彭卫卫 +1 位作者 邓江华 汪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849-851,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FOL-FOX4方案...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结果:肿瘤客观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比较: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程度较轻微,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程度较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的程度也较轻,而对照组恶心呕吐的程度较重,从I级到Ⅳ级均有发生,以中度呕吐为主,并有3例为难治性呕吐(Ⅳ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发热现象;治疗前后KPS评分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KP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KPS评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病人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解毒祛瘀法” FOLFOX4方案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滋肾开郁散结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艳俊 张淑萍 +4 位作者 李旺 王莹 刘莹 卢年华 张明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1-453,I0023,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滋肾开郁散结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和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ColⅣ)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健脾滋肾开郁散结法防治DN(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 目的:观察健脾滋肾开郁散结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和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ColⅣ)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健脾滋肾开郁散结法防治DN(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中LN和ColⅣ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血肌酐、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均明显增加(均P<0.01),肾组织中LN及ColⅣ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中药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Scr、甘油三酯均显著降低(均P<0.01),肾组织中LN及ColⅣ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健脾滋肾开郁散结中药干预治疗可降低尿蛋白,改善肾纤维化,可能是通过下调肾脏LN、ColⅣ的表达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滋肾开郁散结 糖尿病肾病 层粘连蛋白 Ⅳ型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复杂网络分析
5
作者 邹嘉仪 林琬宜 +2 位作者 霭嘉琪 方坚松 刘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5年第8期2226-2243,共18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主题文献,构建分析网络图获得代表药物集;TCMSP数据库获得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主题文献,构建分析网络图获得代表药物集;TCMSP数据库获得药物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Gene 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交互映射得到“药物-疾病”靶点,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图和PPI网络,进行GO、KEGG富集分析,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验证。结果 共筛选63首处方,白术-莪术-丹参-白花蛇舌草为代表药物集。药物活性成分85个,预测靶点590个,疾病相关靶点4726个,关键靶点412个,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3541个条目和196条通路。槲皮素、胡萝卜苷等通过肿瘤蛋白p5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表皮生长因子等靶点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能稳定结合。结论 本文通过挖掘有效处方,构建复杂网络,呈现了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并提供数据算法支持以及生物信息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健脾化瘀解毒法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