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钢-体外预应力综合加固T梁的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文平 钟华 +1 位作者 张宇峰 孙吉飚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2,共4页
为研究粘钢-体外预应力综合加固法加固的T梁的受力特性,采用粘钢加固、体外预应力筋加固、粘钢-体外预应力综合加固法加固混凝土T梁,对比3种加固方法加固下T梁的结构刚度、裂缝宽度和极限承载力等结构特性,采用有限元进一步分析加固后... 为研究粘钢-体外预应力综合加固法加固的T梁的受力特性,采用粘钢加固、体外预应力筋加固、粘钢-体外预应力综合加固法加固混凝土T梁,对比3种加固方法加固下T梁的结构刚度、裂缝宽度和极限承载力等结构特性,采用有限元进一步分析加固后梁的结构特性,并根据结果提出综合加固法加固下T梁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研究表明,粘钢-体外预应力综合加固法加固的T梁具有良好的结构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T形梁 粘钢 体外预应力 加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钢加固RC梁承载性能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63
2
作者 高轩能 周期源 陈明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8-44,共7页
通过33根RC梁的试验,对不同粘钢位置、不同板件宽厚比和粘钢量加固的RC梁进行了全过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基于对粘钢加固RC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和破坏形式的观察,讨论了钢板宽厚比、粘钢位置和粘钢量对RC梁的短期刚度、挠度、开裂... 通过33根RC梁的试验,对不同粘钢位置、不同板件宽厚比和粘钢量加固的RC梁进行了全过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基于对粘钢加固RC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和破坏形式的观察,讨论了钢板宽厚比、粘钢位置和粘钢量对RC梁的短期刚度、挠度、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和破坏形式等承载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到了粘钢与RC梁之间的协调工作系数主要随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变化的结论,提出了粘钢加固RC梁协调工作系数、抗弯承载能力和挠度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工程设计建议和确定合适钢板宽厚比、粘钢位置和粘钢量的技术措施,为工程实际中粘钢加固RC梁的设计和承载能力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钢加固RC梁 钢板宽厚比 粘钢位置 承载能力 协调工作系数 相对受压区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粘贴钢板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凤兰 张军伟 +1 位作者 侯朋兵 曲福来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2,共4页
制作了7根配筋率为0.81%的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模拟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受荷后的实际状况,对其中的6根梁经预裂加载后采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快速锈蚀,锈蚀试验按钢筋锈蚀率3%、6%和9%分为3组。采用粘贴钢板法对每组中的1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 制作了7根配筋率为0.81%的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模拟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受荷后的实际状况,对其中的6根梁经预裂加载后采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快速锈蚀,锈蚀试验按钢筋锈蚀率3%、6%和9%分为3组。采用粘贴钢板法对每组中的1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加固处理。通过加载对比试验研究表明:粘贴钢板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且正常使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承载力达到了预期增强效果。粘贴钢板有效地减小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和延伸高度,挠度变化呈现弹塑性变形特征,延性破坏特征明显。加固梁基本上发生钢筋钢板屈服后的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其承载力受钢筋锈蚀率的影响较小。采用U型钢板箍辅以螺栓锚固梁底的粘贴钢板,是保证粘贴钢板与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协同工作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 粘贴钢板 加固 U型钢板箍 锈蚀率 裂缝 挠度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粘钢利用程度及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蒲生 谭宇昂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1,89,共4页
在粘钢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轴心受压柱中,粘钢的利用程度和承载力与初始加载大小、粘钢种类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本文根据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假定的混凝土应力 应变关系和极限应变值,推导了粘钢能被充分利... 在粘钢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轴心受压柱中,粘钢的利用程度和承载力与初始加载大小、粘钢种类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本文根据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假定的混凝土应力 应变关系和极限应变值,推导了粘钢能被充分利用的界限条件,并且提出了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轴心受压柱 粘钢加固 粘钢利用程度 承载力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粘钢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凤奎 赵志勇 蔺鹏臻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结合体外预应力加固和粘钢加固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固普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方法———预应力粘钢加固法。通过试验,探讨了预应力粘钢加固的施工工艺流程,证明了预应力粘钢加固法是可行的,能显著提高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正常使用阶段的... 结合体外预应力加固和粘钢加固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固普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方法———预应力粘钢加固法。通过试验,探讨了预应力粘钢加固的施工工艺流程,证明了预应力粘钢加固法是可行的,能显著提高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正常使用阶段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预应力粘钢加固应用于实桥时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 加固 体外预应力 粘钢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宇 李思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4,共4页
为了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要求的可靠指标进行钢筋混凝土梁的粘钢加固设计,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和Chen-Teng模型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粘钢加固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一次二阶矩法... 为了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要求的可靠指标进行钢筋混凝土梁的粘钢加固设计,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和Chen-Teng模型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粘钢加固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一次二阶矩法计算了由使用功能改变引起的粘钢加固混凝土梁抗弯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按此方程设计的粘钢加固混凝土梁可靠指标基本大于3.7,满足《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的要求,可以按此方法进行混凝土梁的粘钢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钢 加固 钢筋混凝土 可靠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柯敏勇 金初阳 洪晓林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32,共6页
进行了不同的钢板厚度、锚固措施和结构胶种类对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和破坏形式的试验研究 .选取合适的钢板厚度和锚固措施 ,可使粘贴钢板加固梁的效果达到最佳 .
关键词 粘贴钢板 加固 承载力 变形 破坏形式 钢筋混凝土梁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肖建庄 秦灿灿 +1 位作者 刘祖华 朱伯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7-411,共5页
介绍了三种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加固方法──包玻璃钢法、粘钢板法和绕丝法.在不同的剪跨比情况下,分别针对完好梁和损坏梁,采用上述三种不同的加固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得到了非常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抗剪加固 包装玻璃 粘钢板 绕丝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铆粘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谢丽丽 余术刚 +2 位作者 刘立新 彭长领 王明智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31-34,共4页
笔者通过6根采用铆粘钢板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和1根未加固对照梁的受弯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了铆粘钢板加固梁正截面的受力特点以及承载能力、裂缝开展、刚度变化和加固效果,并与对照梁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铆粘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 笔者通过6根采用铆粘钢板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和1根未加固对照梁的受弯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了铆粘钢板加固梁正截面的受力特点以及承载能力、裂缝开展、刚度变化和加固效果,并与对照梁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铆粘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建议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粘钢板 抗弯加固 建议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板与钢梁粘接的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邓军 黄培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8,共5页
CFRP板与钢构件粘接疲劳性能的研究目前还不多,制约了该加固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使用。对一组CFRP板加固钢梁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疲劳试验研究,将粘接层的疲劳寿命分为无裂纹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两部分进行考虑。试验得出在最大疲劳荷载作... CFRP板与钢构件粘接疲劳性能的研究目前还不多,制约了该加固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使用。对一组CFRP板加固钢梁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疲劳试验研究,将粘接层的疲劳寿命分为无裂纹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两部分进行考虑。试验得出在最大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最大界面主应力和无裂纹寿命的S-N曲线。其疲劳极限值约为静载作用下极限界面主应力的30%,与英国规程中的规定相符。由基于最大疲劳荷载时粘接层的能量释放率的Paris Law,推导裂纹扩散寿命的预测公式,并由试验结果求得该公式中的经验系数。与试验结果比较发现,该公式能较为准确的预测裂纹扩展的规律。试验结果还显示,疲劳荷载幅度对疲劳寿命有一定的影响,但远小于最大疲劳荷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钢梁 CFRP板 疲劳性能 粘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模型的外粘型钢加固混凝土柱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潘志宏 李爱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2-556,共5页
基于纤维模型,引入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提出了对外粘型钢加固混凝土柱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方法,并在OpenSees平台上编程实现.在此基础上,对约束混凝土本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研究,探讨了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对截面层次的弯矩曲率关系和构... 基于纤维模型,引入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提出了对外粘型钢加固混凝土柱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方法,并在OpenSees平台上编程实现.在此基础上,对约束混凝土本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研究,探讨了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对截面层次的弯矩曲率关系和构件层次的荷载位移关系的影响.经与2次不同的试验结果比较,计算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表明在外包钢加固柱进行弹塑性分析时,对约束混凝土采用Kent-Scott-Park本构模型可以获得良好的分析结果.本构模型中约束增强系数和应变参数对于分析结果,特别是弹塑性阶段结果的准确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粘型钢加固 抗震性能 纤维模型 约束混凝土 静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钢加固RC梁的正截面承载力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皓明 周期源 +1 位作者 高轩能 张惠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54-60,共7页
对粘钢加固RC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和破坏形式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讨论了粘钢位置和粘钢量对RC梁的短期刚度、挠度、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和破坏形式等承载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粘钢加固RC梁承... 对粘钢加固RC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和破坏形式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讨论了粘钢位置和粘钢量对RC梁的短期刚度、挠度、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和破坏形式等承载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粘钢加固RC梁承载力折减系数主要随截面相对高度变化的结论,提出了粘钢加固RC梁承载力折减系数、抗弯承载力和挠度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工程设计建议和确定合适钢板宽厚比、粘钢位置和粘钢量的技术措施,为粘钢加固RC梁的设计和承载力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钢加固RC梁 承载力 粘钢量 粘钢位置 承载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模型的外包钢加固混凝土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志宏 李爱群 孙义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发展弹塑性数值模拟方法,为外包钢加固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纤维模型,提出对采用外包钢加固的混凝土柱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在结构整体层次上的外包钢加固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截面... 目的发展弹塑性数值模拟方法,为外包钢加固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纤维模型,提出对采用外包钢加固的混凝土柱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在结构整体层次上的外包钢加固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截面分析、构件分析及结构分析均在OpenSees平台上编程实现.结果构件层次上,经与两次不同试验的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正确可行.运用自编程序,结合实际加固方案,探讨了在常用工程分析软件中如何进行外包钢加固框架这一特殊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实用方法.结论弹塑性分析方法能反映出局部加强后结构失效的演化过程,能方便地用于加固后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模型 OPENSEES 静力弹塑性分析 外包钢加固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抗震加固人机交互程序开发 被引量:1
14
作者 殷杰 蒋永生 +2 位作者 李培振 王新堂 胡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61,共4页
现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抗震加固设计十分复杂 .实际工程中 ,设计人员往往根据粗略计算和经验进行加固 ,导致加固方案不安全或过于保守 .本文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并融入较多的专家经验 ,利用C + +语言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 ,将其用计算机... 现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抗震加固设计十分复杂 .实际工程中 ,设计人员往往根据粗略计算和经验进行加固 ,导致加固方案不安全或过于保守 .本文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并融入较多的专家经验 ,利用C + +语言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 ,将其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该软件具有“导航”功能 ,人机界面友好 .具有一般土建知识的用户即可通过使用该软件选用加大截面法、钢构套法或粘钢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进行较准确、合理、快速的抗震加固设计 ,有助于抗震加固工作的迅速普及和开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加固 人机交互程序 加大截面法 钢构套法 粘钢法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梁负弯矩区粘钢加固锚固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更歧 余刚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79,共4页
为研究L型钢板在转角处不同锚固措施以及柱上箍板下边缘距梁顶不同距离时对梁端负弯矩区的加固效果,设计制作了三榀H型框架梁,对2个梁端配筋不足的梁采用4种不同的锚固方法进行粘钢加固,并将加固梁与全配筋的对比梁进行对比,分析了在静... 为研究L型钢板在转角处不同锚固措施以及柱上箍板下边缘距梁顶不同距离时对梁端负弯矩区的加固效果,设计制作了三榀H型框架梁,对2个梁端配筋不足的梁采用4种不同的锚固方法进行粘钢加固,并将加固梁与全配筋的对比梁进行对比,分析了在静载作用下采用4种不同锚固方式粘钢加固的梁端负弯矩区的受拉钢筋应变、钢板应变以及跨中挠度的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钢板转角处的刚度和梁、柱在转角处箍板的锚固强度是影响锚固效果的主要因素,增强钢板转角处的刚度能更好地发挥钢板的能力,实际加固效果也更能接近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钢加固 钢筋混凝土框架 负弯矩区 锚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复合刚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军 阳小超 +1 位作者 缪昌国 戴昌强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共3页
用传统静力载荷试验测试粘钢加固RC梁的长期复合刚度存在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以力学理论公式为基础,结合数值理论反推,提出了确定复合刚度的方法。首先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建立复合刚度与荷载、挠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再通过有限元软... 用传统静力载荷试验测试粘钢加固RC梁的长期复合刚度存在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以力学理论公式为基础,结合数值理论反推,提出了确定复合刚度的方法。首先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建立复合刚度与荷载、挠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再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加固梁,观察其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服形态以及跨中挠度,得出了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复合刚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钢加固RC梁 ANSYS 挠度 复合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钢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曲福来 孟静 李凤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1,共4页
为了准确预测黏钢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采用纤维模型进行了梁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中通过选取合理的材料本构关系,对本课题组3根锈蚀梁、3根黏钢加固梁及1根对比梁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最... 为了准确预测黏钢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采用纤维模型进行了梁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中通过选取合理的材料本构关系,对本课题组3根锈蚀梁、3根黏钢加固梁及1根对比梁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进行了钢筋锈蚀率、黏钢量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材料本构关系对黏钢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模拟,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随钢筋锈蚀率的增加,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有一定程度下降;黏钢加固可以有效提高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刚度。该方法可为受弯构件的黏钢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模型 黏钢 加固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 数值分析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受压区侧面粘钢对短期刚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651,共6页
对12根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压区粘贴钢板加固后的受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受压区粘钢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短期刚度和挠度的影响,并结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给出的粘贴钢板加固受弯构件正... 对12根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压区粘贴钢板加固后的受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受压区粘钢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短期刚度和挠度的影响,并结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给出的粘贴钢板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承载力计算方法,本文提出了压区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的计算方法,供工程实践参考.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贴钢板 加固 受弯构件 短期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贴钢板加固RC梁受弯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单成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8-513,共6页
为控制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的裂缝宽度,对梁加固前、后受弯裂缝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6根粘贴钢板加固RC简支梁加载的全过程试验,观察裂缝的扩展规律.在RC梁裂缝宽度现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分阶段计算RC梁受弯裂缝... 为控制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的裂缝宽度,对梁加固前、后受弯裂缝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6根粘贴钢板加固RC简支梁加载的全过程试验,观察裂缝的扩展规律.在RC梁裂缝宽度现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分阶段计算RC梁受弯裂缝宽度的方法和表达式,并对不同受力阶段裂缝宽度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RC梁在开裂状态下粘贴钢板加固后,由于加固前后截面几何性质和受力状态改变,在荷载作用下原有裂缝首先扩展;最大裂缝宽度应按加固前和加固后分别计算,然后迭加,才符合梁的实际受力情况;最大裂缝宽度发生在原钢筋重心附近梁侧面原有裂缝处,而非新裂缝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受弯构件 粘贴钢板加固 裂缝宽度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阶段受力的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敏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3,共5页
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加固前原构件截面已存在应变和应力,而新粘钢板在新增荷载下开始受力,桥梁构件具有不同受力阶段的特点。现有《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J/TJ22—2008)中未给出T形截面梁粘贴钢板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 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加固前原构件截面已存在应变和应力,而新粘钢板在新增荷载下开始受力,桥梁构件具有不同受力阶段的特点。现有《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J/TJ22—2008)中未给出T形截面梁粘贴钢板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公式,而且也不能反映各阶段材料的受力特点。根据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梁发生适筋破坏,建立了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粘贴钢板的应力取值进行了分析,在常用的粘贴钢板厚度内,可直接取钢板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并根据平截面假定,建立了各阶段混凝土、钢筋和钢板应力的计算公式,材料的最终应力按叠加原理计算得到。算例分析表明,建立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可行,可供桥梁加固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贴钢板加固 分阶段受力 正截面承载力 受弯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