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背景下,煤电机组将长期作为主力调峰电源,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储热是提升煤电机组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但煤电耦合储热系统的运行特性尚不明确,不同储热技术与煤电机组耦合适应性亟待研究。为此,该文构建600 MW煤电-90 MW显热/...“双碳目标”背景下,煤电机组将长期作为主力调峰电源,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储热是提升煤电机组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但煤电耦合储热系统的运行特性尚不明确,不同储热技术与煤电机组耦合适应性亟待研究。为此,该文构建600 MW煤电-90 MW显热/潜热/热化学储热3种耦合系统,详细考察系统储/释热过程调峰能力及热力学性能,并基于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综合评价,明确最优耦合方案。研究发现,储热过程,Ca(OH)_(2)/CaO热化学储热的调峰容量、调峰深度及?效率均优于热水及熔融盐储热,而释热过程熔融盐储热性能最优;通过TOPSIS综合评价法确定热储热方案均为抽取主蒸汽作为热源,最佳释热方案均为以#2高加进水为冷源,同时确定煤电耦合熔融盐储热为最佳系统耦合方案。相关研究结论可为构建煤电耦合储热调峰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展开更多
研究了核电机组(nuclear power plant,NPP)参与电网调峰的必要性、可行性,根据核电特点,利用核电机组模型仿真分析了核电机组调峰运行的特性及相互影响因素,提出了核电机组直接参与电网日负荷调峰的运行模式。结合抽水蓄能的运行特性,...研究了核电机组(nuclear power plant,NPP)参与电网调峰的必要性、可行性,根据核电特点,利用核电机组模型仿真分析了核电机组调峰运行的特性及相互影响因素,提出了核电机组直接参与电网日负荷调峰的运行模式。结合抽水蓄能的运行特性,比较分析了核电与抽水蓄能机组联合的3种调峰运行模式。结果表明,核电机组具有良好的调峰能力,可按照"12—3—6—3"的出力方式参与电网日负荷调峰,但其调峰的深度和速度受到安全性及经济性的限制。将抽水蓄能机组与核电机组联合运行,可满足电网调峰的要求,并保证核电机组带基荷。展开更多
文摘“双碳目标”背景下,煤电机组将长期作为主力调峰电源,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储热是提升煤电机组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但煤电耦合储热系统的运行特性尚不明确,不同储热技术与煤电机组耦合适应性亟待研究。为此,该文构建600 MW煤电-90 MW显热/潜热/热化学储热3种耦合系统,详细考察系统储/释热过程调峰能力及热力学性能,并基于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综合评价,明确最优耦合方案。研究发现,储热过程,Ca(OH)_(2)/CaO热化学储热的调峰容量、调峰深度及?效率均优于热水及熔融盐储热,而释热过程熔融盐储热性能最优;通过TOPSIS综合评价法确定热储热方案均为抽取主蒸汽作为热源,最佳释热方案均为以#2高加进水为冷源,同时确定煤电耦合熔融盐储热为最佳系统耦合方案。相关研究结论可为构建煤电耦合储热调峰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文摘研究了核电机组(nuclear power plant,NPP)参与电网调峰的必要性、可行性,根据核电特点,利用核电机组模型仿真分析了核电机组调峰运行的特性及相互影响因素,提出了核电机组直接参与电网日负荷调峰的运行模式。结合抽水蓄能的运行特性,比较分析了核电与抽水蓄能机组联合的3种调峰运行模式。结果表明,核电机组具有良好的调峰能力,可按照"12—3—6—3"的出力方式参与电网日负荷调峰,但其调峰的深度和速度受到安全性及经济性的限制。将抽水蓄能机组与核电机组联合运行,可满足电网调峰的要求,并保证核电机组带基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