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型电力系统源-储-荷协同规划研究综述 |
袁铁江
张文达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基于能碳耦合模型的微能源网源荷协同优化调度研究 |
许世杰
胡邦杰
赵亮
王沛
|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电压协同控制策略 |
贺春光
王涛
杨书强
张菁
安佳坤
郭伟
范文弈
赵杰
王辉
窦春霞
|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4
|
基于主从博弈的源荷协同优化调度策略研究 |
李欣煜
许刚
王小明
赵文广
|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5
|
面向沙戈荒区域新能源消纳的电力系统日前低碳调度策略 |
李帅虎
欧阳中
孙杰懿
马瑞
王炜宇
|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6
|
基于自适应学习率卷积神经网络的新型配电网源网荷储无功协调优化技术 |
钱进宝
刘晓光
蔡玺
刘熠
戴剑丰
|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7
|
计及备用风险性的新型电力系统源网协同安全经济调度 |
孙惠娟
宋煜钧
陈俐
彭春华
姜治
|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8
|
浅析农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 |
曾福顺
|
《农村电气化》
|
2024 |
1
|
|
|
9
|
计及随机模糊双重不确定性的源网荷协同规划模型 |
张宁
胡兆光
周渝慧
郑雅楠
张健
|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9
|
|
|
10
|
计及风电消纳效益的电力系统源荷协调二层优化模型 |
文晶
刘文颖
谢昶
王维洲
|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0
|
|
|
11
|
广义电源多目标优化配置与运行 |
潘超
孟涛
蔡国伟
尹杭
刘旭
|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9
|
|
|
12
|
考虑系统附加调峰需求的荷源协调控制模型 |
朱丹丹
刘文颖
张雨薇
胡阳
王维洲
|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13
|
针对甘肃电网的高载能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荷-网-源”协调控制 |
李明
杨烈銮
王维洲
孙宏斌
王彬
晋宏杨
|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14
|
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跨区互联电网源网荷协同调度 |
吕凯
唐昊
王珂
汤必强
吴海伟
|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7
|
|
|
15
|
含光伏的油田综合能源系统的热电厂和需求响应协同调峰能力分析 |
王艳松
宋阳阳
倪承波
衣京波
邹璞
|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
16
|
基于时空互补特性的多能源源荷协调优化调度 |
徐敏
刘涛
朱自伟
陈湘
|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
17
|
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能源协调优化控制 |
董雷
刘梦夏
陈乃仕
范士雄
蒲天骄
|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9
|
|
|
18
|
计及需求侧管理的多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分散协调调度 |
魏震波
黄宇涵
|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8
|
|
|
19
|
基于模块化架构的荷源日前有功控制仿真平台 |
胡阳
刘文颖
朱丽萍
李潇
王维洲
|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20
|
应对区外来电比例提高的省内外电源协调运行机制 |
卫鹏
刘建坤
刘国平
王岗
|
《江苏电机工程》
|
2016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