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SCNN:二值随机混合神经网络加速器
1
作者 于启航 文渊博 杜子东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3-1255,共13页
二值神经网络(BNN)具有硬件友好的特性,但为了保证计算精度,在输入层仍需要使用浮点或定点计算,增加了硬件开销。针对该问题,本文将另一种同样具有硬件友好特性的随机计算方法应用于BNN,实现了BNN输入层的高效计算,并设计了二值随机混... 二值神经网络(BNN)具有硬件友好的特性,但为了保证计算精度,在输入层仍需要使用浮点或定点计算,增加了硬件开销。针对该问题,本文将另一种同样具有硬件友好特性的随机计算方法应用于BNN,实现了BNN输入层的高效计算,并设计了二值随机混合计算架构Bi-SCNN。首先,在BNN输入层使用高精度的随机运算单元,实现了与定点计算近似的精度;其次,通过在处理单元(PE)内和PE间2个层次对随机数生成器进行复用,并优化运算单元,有效降低了硬件开销;最后,根据输入数据的特性对权值配置方式进行优化,进而降低了整体计算延迟。相比于现有性能最优的BNN加速器,Bi-SCNN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2.4倍的吞吐量、12.6倍的能效比和2.2倍的面积效率提升,分别达到2.2 TOPS、7.3 TOPS·W^(-1)和1.8 TOPS·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值神经网络(BNN) 随机计算(sc) 神经网络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SC:边缘设备中基于随机计算神经网络的运行时可重配置框架
2
作者 宋玉红 沙行勉 +2 位作者 诸葛晴凤 许瑞 王寒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0-855,共16页
随着人工智能民主化的发展,深度神经网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移动嵌入式设备上,例如智能手机和自动驾驶领域等.随机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有前途的技术在执行机器学习任务时使用简单的逻辑门而不是复杂的二进制算术电路.它具有在资源(如... 随着人工智能民主化的发展,深度神经网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移动嵌入式设备上,例如智能手机和自动驾驶领域等.随机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有前途的技术在执行机器学习任务时使用简单的逻辑门而不是复杂的二进制算术电路.它具有在资源(如能源、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等)受限的边缘设备上执行深度神经网络低能耗、低开销的优势.然而,之前的关于随机计算的工作都仅仅设计一组模型配置并在固定的硬件配置上实现,忽略了实际应用场景中硬件资源(如电池电量)的动态改变,这导致了低硬件效率和短电池使用时间.为了节省电池供电的边缘设备的能源,动态电压和频率调节技术被广泛用于硬件重配置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针对基于随机计算的深度神经网络,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运行时可重配置框架,即RR-SC,这个框架首次尝试将硬件和软件的重配置相结合以满足任务的时间约束并最大限度节省能源.RR-SC利用强化学习技术可以一次性生成多组模型配置,同时满足不同硬件配置(即不同的电压/频率等级)下的准确率要求.RR-SC得到的解具有最好的准确率和硬件效率权衡.同时,多个模型配置运行时在同一个主干网络上进行切换,从而实现轻量级的软件重配置.实验结果表明,RRSC可以在110 ms内进行模型配置的轻量级切换,以保证在不同硬件级别上所需的实时约束.同时,它最高可以实现7.6倍的模型推理次数提升,仅造成1%的准确率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设备 随机计算 运行时重配置 动态硬件环境 轻量级软件重配置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CS模型计算秦巴山区小流域降雨径流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爱娟 张平仓 丁文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49-50,77,共3页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通过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影响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信息数据和流域水文资料,应用SCS流域水文模型对秦巴山区商南县两条对比流域进行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模型所模拟的径流过程与实...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通过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影响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信息数据和流域水文资料,应用SCS流域水文模型对秦巴山区商南县两条对比流域进行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模型所模拟的径流过程与实测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误差小于18%,可以应用于秦巴山区小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模型 降雨 径流计算 秦巴山区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冲突并行随机梯度下降的图布局求解方法
4
作者 王智 薛明亮 +2 位作者 王一凡 钟发海 汪云海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3-1072,共10页
应力模型是计算节点连接图布局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随机梯度下降法由于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常被用于求解应力模型,但该方法难以实现有效并行.虽然无锁随机梯度下降方法能大幅提高并行效率,但其求解过程中常存在线程冲突,导致结果准确性低... 应力模型是计算节点连接图布局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随机梯度下降法由于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常被用于求解应力模型,但该方法难以实现有效并行.虽然无锁随机梯度下降方法能大幅提高并行效率,但其求解过程中常存在线程冲突,导致结果准确性低.为了提高并行图布局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一种无冲突的随机梯度下降的并行求解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面向应力模型的线程分配算法,将与节点j相同的点对分配到同一线程内计算,保证基于随机梯度下降方法的图布局无冲突化求解;然后仅对线程内的样本随机洗牌并减少次数,进一步提升并行效率.在16个不同规模的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将所提方法应用在稀疏化应力模型的求解上,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在求解精度上无损失且求解速度提高10倍以上,从布局质量和运行效率2个方面证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布局 随机梯度下降 并行计算 图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Petri网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优化研究
5
作者 彭聚瑞 王高才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2-1239,共8页
在移动边缘计算领域中,由于计算任务到达存在空窗期,导致部分终端设备和异地边缘服务器存在空闲状态,造成终端设备和异地边缘服务器上的计算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随机Petri网对传统的云边端协同任务卸载模型进行建模... 在移动边缘计算领域中,由于计算任务到达存在空窗期,导致部分终端设备和异地边缘服务器存在空闲状态,造成终端设备和异地边缘服务器上的计算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随机Petri网对传统的云边端协同任务卸载模型进行建模、优化和性能分析.对比仿真结果可知,相比传统模型,优化后的模型充分利用了空闲终端设备和异地边缘服务器,从而实现了闲置计算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在边缘层和终端层横向拓展了传统模型.具体而言,以时延为参考因素,优化后模型的任务平均执行时间减少了1.33秒,相比于优化前降低了8.27%.由此可见优化后的模型较传统的云边端三层架构模型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随机PETRI网 任务卸载 模型优化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ochastic Kriging的柔性机翼稳健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刘艳 白俊强 +2 位作者 华俊 刘南 王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6-912,共7页
采用随机代理模型方法对柔性机翼气动外形进行稳健性优化设计。相比确定性优化设计,稳健性设计能够考虑设计变量和参数的扰动,保持设计结果在不确定性影响下的性能稳定。采用高精度的气动/结构耦合求解器(耦合Navier-Stokes方程和结构... 采用随机代理模型方法对柔性机翼气动外形进行稳健性优化设计。相比确定性优化设计,稳健性设计能够考虑设计变量和参数的扰动,保持设计结果在不确定性影响下的性能稳定。采用高精度的气动/结构耦合求解器(耦合Navier-Stokes方程和结构静力学方程)分析柔性机翼的变形情况和气动效率。为了提高优化效率,建立随机Kriging(Stochastic Kriging,SK)代理模型,将确定性的Kriging代理模型发展到随机空间,通过有限次输入得到数据的固有不确定性。对柔性M6机翼的气动外形进行稳健性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相比确定性代理模型的稳健性优化结果,应用随机代理模型的优化结果的设计点阻力系数减小2.8 counts,在可变马赫数范围内阻力系数均值减小3.2 counts,优化结果具有较高的设计点气动效率和阻力发散特性,并且优化后构型的翼根弯矩有明显减小,体现随机代理模型在稳健性优化设计系统中的优势,同时也说明建立的SK代理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翼 稳健性优化 静气动弹性力学 随机Kriging代理模型 NAVIER-STOKE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稳定点自动分析方法研究
7
作者 张超 邓扬 +3 位作者 李爱群 周泰翔 李雨航 钟国强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200,共9页
为了提高辨识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首先,从稳定点定义方式的角度论述了聚类算法效果欠佳的原因,并采用异阶系统非等权重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基于数据挖掘思想,采用改进的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ordering points ... 为了提高辨识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首先,从稳定点定义方式的角度论述了聚类算法效果欠佳的原因,并采用异阶系统非等权重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基于数据挖掘思想,采用改进的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简称OPTICS)算法自动清洗稳定点集,通过遍历性搜索的方式确定输入参数;然后,提出结合度矩阵去噪的自适应局部密度谱聚类(local density adaptive spectral clustering,简称SC-DA)算法分析稳定点集,并以簇中值作为模态参数的代表值,实现模态参数的自动化识别;最后,将含有密集模态的外滩大桥作为识别对象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与频域分解(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简称FDD)法的频率结果最大相差仅为0.012 3 Hz,且在线识别的准确率达到82.86%,显著高于基于层次聚类的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了无人工干预下模态参数的自动、准确识别,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自动化 聚类分析 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算法 自适应局部密度谱聚类算法 随机子空间法 稳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网络机辅分析中消除系统矩阵奇异性的两种方法
8
作者 宋荣方 奚柏清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3-97,共5页
在多相SC网络的机辅分析中,经常会出现系统矩阵奇异现象。本文提出消除系统矩阵奇异性的两种实用方法,从而使SC网络的双图分析法能适用于任意开关相数和任意拓扑结构。
关键词 sc网络 矩阵 C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力-电力联合市场下数据中心与配电网集成规划:一种多目标区间-随机优化方法
9
作者 梁晨 曾博 +3 位作者 雷乐意 王涵 王源 张家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0-135,共16页
为解决数据中心在电力-算力联合市场与低碳配电网协同规划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区间-随机优化方法。通过引入算力租赁机制,优化了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与碳排放。针对协同规划中的多目标优化与高维不确定性问... 为解决数据中心在电力-算力联合市场与低碳配电网协同规划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区间-随机优化方法。通过引入算力租赁机制,优化了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与碳排放。针对协同规划中的多目标优化与高维不确定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解的自适应约束处理区间多目标进化算法—采用两种交叉策略(adaptive constraint-handling interval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on decomposition with two crossover strategies,ACIMOEA/D-TCS)。该算法能够高效求解帕累托前沿,提供鲁棒性和可行性兼具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数据中心参与算力市场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有效降低了碳排放。通过对算力资源租赁与配电系统运行的优化,所提模型在经济和环境效益方面取得显著提升,为电力-算力联合市场下的协同规划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与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算力市场 低碳配电网 多目标优化 区间-随机优化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C上基于内插算法的多元SC-LDPC码BP译码波速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梦楠 吴雅婷 +1 位作者 施文明 张钟浩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98-1505,共8页
针对多元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patially-Coupl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SC-LDPC)码在二进制擦除信道(Binary Erasure Channel,BEC)上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的译码波速度分析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内插密度演进(... 针对多元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patially-Coupl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SC-LDPC)码在二进制擦除信道(Binary Erasure Channel,BEC)上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的译码波速度分析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内插密度演进(Density Evolution,DE)算法。内插DE算法利用一维函数在非耦合DE递归式的不动点间插值密度来近似表示轮廓译码(Decoding Profile,DP),避免了高维耦合DE递归式的迭代,从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度分布和信道条件下,内插DE算法计算的译码波速度与传统的耦合DE算法计算的译码波速度误差在[0,0.05],特别在信道删除概率为耦合DE算法的BP阈值时,两者测得速度相等;由内插DE算法计算所得的BP阈值与耦合DE算法的BP阈值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置信传播译码波速度 密度演进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模型转换研究——从SBML到Stochastic Pi Calculus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驻鹏 董笑菊 倪佳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80-1283,共4页
分析了系统生物标记语言(SBML)模型和用随机Pi演算对生物建模(BioSPI)的不同特点,给出了两种模型之间转换的一系列处理规则;在规则的指导下将具体的SBML模型转换为BioSPI表示的程序语言,并借助分析工具来模拟该SBML模型运动变化过程.提... 分析了系统生物标记语言(SBML)模型和用随机Pi演算对生物建模(BioSPI)的不同特点,给出了两种模型之间转换的一系列处理规则;在规则的指导下将具体的SBML模型转换为BioSPI表示的程序语言,并借助分析工具来模拟该SBML模型运动变化过程.提出了自动实现转换的方法以及将转换扩展到其他进程演算形式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系统生物标记语言 随机Pi演算对生物建模 形式化方法 DNA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n-square Exponential Input-to-state Stability of Euler-Maruyama Method Applied to Stochastic Control Systems 被引量:4
12
作者 ZHU Qiao HU Guang-Da ZENG Li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6-411,共6页
关键词 均方指数 收敛性 连续随机函数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ve Compensation for Stochastic Time Delay in Network Control Systems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世明 杨马英 俞立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1-238,共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predictive compensation strategy to reduce the detrimental effect of stochastic time delays induced by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n control performance. Values of a manipulated variable at the prese... This paper proposes a predictive compensation strategy to reduce the detrimental effect of stochastic time delays induced by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n control performance. Values of a manipulated variable at the present sampling instant and future time instants can be determined by performing a receding horizon optimal procedure only once. When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manipulated variable does not arrive at a smart actuator, its predictive one is imposed to the corresponding process. Switching of a manipulated variable between its true present value and the predictive one usually results in unsmooth operation of a control system. This paper shows: 1) for a steady process,as long as its input is sufficiently smooth, the smoothness of its output can be guaranteed; 2) a manipulated variable can be switched smoothly by filtering the manipulated variable just using a simple low-pass filter. Thus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emonstrated by simulation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随机传输时延 预测补偿 模型预测控制 低通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计算及混合概率计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洪革 陈宇昊 +2 位作者 吴俊毅 宋印杰 朱新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8-440,共13页
非位置概率数的计算机制已经成为边缘计算片上系统的新范式.本文介绍了概率计算(stochastic computing)的起源、发展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针对传统概率计算存在诸如计算时延长、脉冲串信息携带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二进制数-概率... 非位置概率数的计算机制已经成为边缘计算片上系统的新范式.本文介绍了概率计算(stochastic computing)的起源、发展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针对传统概率计算存在诸如计算时延长、脉冲串信息携带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二进制数-概率脉冲串混合编码的混合概率数概念,并从数的表示机理上阐释了二进制数、概率数和混合概率数的数理关系,进而揭示了混合概率计算所具备的低时延、高算力和高能效比的计算特点.本文基于40 nm CMOS工艺设计混合概率深度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芯片在内核面积仅0.73 mm×0.73 mm的条件下,设计4544个乘累加(MAC)单元.在时钟频率400 MHz条件下,总功率为102.3 mW,其中动态功耗仅97μW.通过ASIC芯片的实验测试表明,混合概率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颠覆性计算范式,与其他确定性、可扩展和全并行等概率计算方案相比,其能效比分别提高了50倍、2.5倍和3.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数 概率计算 混合概率数 混合概率计算 深度神经网络 能效 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通算融合和信息年龄优化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一青 张浩岳 +3 位作者 齐彦丽 蔡青 刘玲 王江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共16页
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实时性业务需求(如高清地图更新),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引入信息年龄作为实时性度量,设计感通算融合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机制。在通信-计算资源和车辆能耗约束下,优化调度感知节点信息采集和传输处理,最... 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实时性业务需求(如高清地图更新),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引入信息年龄作为实时性度量,设计感通算融合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机制。在通信-计算资源和车辆能耗约束下,优化调度感知节点信息采集和传输处理,最小化感知信息的平均信息年龄;提出基于李雅普诺夫的在线调度算法,将复杂的长期随机优化问题转化为单时隙在线优化问题,并设计低复杂度算法求解。仿真表明,与现有仅考虑通信与计算融合的机制相比,所提机制信息实时性可提高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感知信息实时性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 信息年龄 李雅普诺夫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并行实现SVM训练的可重构计算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卫东 郭威 魏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786-792,共7页
针对支持向量机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所面临的计算复杂度高和训练时间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并行实现支持向量机训练的可重构计算系统,并分析了不同量化方式下的硬件资源消耗与加速性能。通过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训练支持向量机,... 针对支持向量机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所面临的计算复杂度高和训练时间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并行实现支持向量机训练的可重构计算系统,并分析了不同量化方式下的硬件资源消耗与加速性能。通过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训练支持向量机,使得需要求解的维度与样本的维度相关联,相较于传统的基于二次规划的求解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计算复杂性。同时,利用基于FPGA的可重构硬件平台设计了专用并行计算结构以加速支持向量机的训练过程。对设计的完整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联合仿真,在4个公共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表明,整体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在训练阶段,相较于采用相同算法的软件实现,所提出的浮点数表示下硬件实现的单个样本处理时间至少减少了2个数量级;定点数表示下硬件实现的单个样本处理时间最大减小了3个数量级;与基于二次规划问题求解的硬件实现相比,单个样本处理速度最快提升了39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支持向量机 可重构系统 并行计算 随机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随机计算卸载的两层无人机能耗优化方法
17
作者 谈玲 曹博源 +1 位作者 夏景明 刘玉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0-919,共10页
当物联网设备(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IoTD)面临随机到达且复杂度高的计算任务时,因自身计算资源和能力所限,无法进行实时高效的处理。为了应对此类问题,设计了一种两层无人机辅助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模型。... 当物联网设备(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IoTD)面临随机到达且复杂度高的计算任务时,因自身计算资源和能力所限,无法进行实时高效的处理。为了应对此类问题,设计了一种两层无人机辅助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到IoTD处理随机计算任务时的局限性,引入多架配备MEC服务器的下层无人机和单架上层无人机进行协同处理。为了实现系统能耗最优化,提出了一种资源优化和多无人机位置部署方案,根据计算任务到达的随机性,应用李雅普诺夫优化方法将能耗最小化问题转化为一个确定性问题,应用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进行多次变异、交叉和选择取得无人机的优化部署方案;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pth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对带宽分配、计算资源分配、传输功率分配和任务卸载分配进行联合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对比算法系统能耗降低35%,充分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 能耗优化 移动边缘计算(MEC) 随机计算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信息通信和空中计算的认知无线网络鲁棒资源分配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华亮 李全忠 张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5-1201,共7页
针对空中计算网络中无线传感器的功率资源限制及其与现有无线通信网络的频谱竞争,研究一个包含信息通信和空中计算功能的认知无线网络,其中,主网络实现无线信息通信功能,次网络实现空中计算功能,且次网络中的传感器利用主网络基站发送... 针对空中计算网络中无线传感器的功率资源限制及其与现有无线通信网络的频谱竞争,研究一个包含信息通信和空中计算功能的认知无线网络,其中,主网络实现无线信息通信功能,次网络实现空中计算功能,且次网络中的传感器利用主网络基站发送的信号收集无线能量。考虑空中计算的均方误差(MSE)约束和网络中各节点的功率约束,基于随机信道不确定性构建目标函数为无线通信用户的和速率最大化的鲁棒资源分配优化问题,提出一个交替优化(AO)-改进的约束随机连续凸逼近(ICSSCA)算法,即AO-ICSSCA算法,将原鲁棒优化问题转换为确定性优化的子问题,并以交替的方式优化主网络基站的下行波束成形向量、次网络中传感器的功率因子和融合中心的融合波束成形向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改进前的约束随机连续凸逼近(CSSCA)算法,AO-ICSSCA算法能以更短的计算用时实现更好的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 空中计算 认知无线网络 鲁棒资源分配 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概率积分法的水下航行器随机动力响应高效分析
19
作者 陈翰澍 陈国海 +1 位作者 杨迪雄 傅卓佳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6-1806,共11页
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发掘,海洋资源的探测与合理开发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水下航行器的勘测活动也随之逐渐增多.然而,海洋环境具有极强的随机不确定性,给水下航行器的操作及轨迹规划带来了巨大影响.因... 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发掘,海洋资源的探测与合理开发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水下航行器的勘测活动也随之逐渐增多.然而,海洋环境具有极强的随机不确定性,给水下航行器的操作及轨迹规划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准确预测随机海洋环境中水下航行器的随机响应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无舵桨的新型水下航行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概率守恒原理,从随机积分的全新视角,建立了随机海洋环境中水下航行器的概率密度积分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并行计算的直接概率积分法,该方法将水下航行器系统的控制方程与概率密度积分方程解耦,通过分块并行计算,实现了随机波浪激励下新型水下航行器的随机动力响应高效分析.此外,还将提出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原直接概率积分法及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提出方法的精确性和高效性.最终研究结果表明,海浪的有义波高和流动速度是影响水下航行器响应的主要随机因素.海浪有义波高和流动速度的增加会造成水下航行器偏离预定轨迹的概率显著提高.此外,较大的海浪流动速度还会引发随机跳跃现象,从而降低水下航行器的航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随机响应分析 分块并行计算 概率密度积分方程 直接概率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水下激光通信弱光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菲 关云静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79,共5页
为了降低激光通信弱光信号检测的误码率,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水下激光通信弱光信号检测方法。采用边缘网关内配置管理服务,依据云端配置服务器下发的配置信息,设置数据采集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功能的配置参数;利用网关内数据采集服务,采... 为了降低激光通信弱光信号检测的误码率,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水下激光通信弱光信号检测方法。采用边缘网关内配置管理服务,依据云端配置服务器下发的配置信息,设置数据采集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功能的配置参数;利用网关内数据采集服务,采集水下激光通信系统发射的通信信号,并上传至数据服务器内;网关内边缘计算服务依据势博弈的多用户计算卸载策略,卸载激光通信信号采集传输时的边缘计算任务,加快激光通信信号采集传输效率;通过云平台调用数据服务器内存储的激光通信信号,利用双稳态随机共振法,检测激光通信弱光信号。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采集激光通信信号,完成边缘计算任务卸载;该方法可有效检测激光通信弱光信号;在不同信噪比与不同通信链路长度时,该方法弱光信号检测的误码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水下激光通信 弱光信号检测 数据采集服务 势博弈 随机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