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搅拌下连铸凝固与宏观偏析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安号 任兵芝 +1 位作者 张益齐 韩志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6,23,共6页
阐述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凝固与宏观偏析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总结了电磁搅拌器的布置对连铸坯凝固过程钢液的流动行为、传热传质行为等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冶金学者对连铸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浅谈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的凝固行为和宏... 阐述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凝固与宏观偏析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总结了电磁搅拌器的布置对连铸坯凝固过程钢液的流动行为、传热传质行为等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冶金学者对连铸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浅谈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的凝固行为和宏观偏析行为,以期为工艺参数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连铸 凝固过程 宏观偏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B4C and ZrB2 reinforcements on microstructural,mechanical and wear behaviour of AA 2014 aluminium matrix hybrid composites
2
作者 Ramesh Babu R Rajendran C +1 位作者 Saiyathibrahim A Rajkumar Vel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242-254,共13页
Considering their affordability and high strength-to-weight ratio,lightweight aluminium alloys are the subject of intensive research aimed at improving their properties for use in the aerospace industry.This research ... Considering their affordability and high strength-to-weight ratio,lightweight aluminium alloys are the subject of intensive research aimed at improving their properties for use in the aerospace industry.This research effort aims to develop novel hybrid composites based on AA 2014 alloy through the use of liquid metallurgy stir casting to reinforce dual ceramic particles of Zirconium Diboride(ZrB_(2))and Boron Carbide(B4C).The weight percentage(wt%)of ZrB_(2) was varied(0,5,10,and 15),while a constant 5 wt%of B4C was maintained during this fabrication.The as-cast samples have been assessed using an Optical Microscope(OM)and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with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The properties such as hardness,tensile strength,and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stir cast specimens were assessed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varying weight percentages of reinforcements in AA 2014 alloy.In particular,dry sliding wear behaviour was evaluated considering varied loads using a pin-on-disc tribotester.As the weight%of ZrB_(2) grew and B4C was incorporated,hybrid composites showed higher hardness,tensile strength,and wear resistance.Notably,the incorporation of a cumulative reinforcement consisting of 15 wt%ZrB_(2) and 5 wt%B4C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31.86%increase in hardness and a 44.1%increase in tensile strength compared to AA 2014 alloy.In addition,it has been detected that wear resistance of hybrid composite pin(containing 20 wt%cumulative reinforcement)i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stir cast wear test pins during the whole range of applied loads.Fractured surfaces of tensile specimens showed ductile fracture in the AA 2014 matrix and mixed mode for hybrid composites.Worn surfaces obtained employing higher applied load indicated abrasive wear with little plastic deformation for hybrid composites and dominant adhesive wear for matrix alloy.Hence,the superior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hybrid composites can be attributed to dual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being dispersed well and the effective transmission of load at this specific com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 2014 alloy stir casting Hybrid composite HARDNESS Tensile strength Specific wear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L101/606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顾苏怡 闵娜 詹恒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采用搅拌摩擦焊接ZL101铸造铝合金和6061铝合金,转速为1000 r/min,研究不同焊接速度和压入量对铝合金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为150 mm/min,压入量为6 mm时,铝合金接头的成型较美观;接头主要以α(Al)相为基体,在基体... 采用搅拌摩擦焊接ZL101铸造铝合金和6061铝合金,转速为1000 r/min,研究不同焊接速度和压入量对铝合金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为150 mm/min,压入量为6 mm时,铝合金接头的成型较美观;接头主要以α(Al)相为基体,在基体上分布着Al4Si第二相;铝合金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为92.53 MPa;焊接接头的硬度总体上呈“W”趋势,焊核区硬度高,热机械影响区的硬度略微下降,热影响区的硬度又有所回升。此工艺参数条件下铝合金接头的耐腐蚀性能最好,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0.6933 V和3.17×10^(-7) 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01铸造铝合金 6061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工艺参数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连续铸轧板材搅拌摩擦搭焊接头组织研究
4
作者 董芬 李铁龙 +1 位作者 许宝卉 王付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5-149,154,共6页
对AZ31B镁合金连续铸轧板材进行搅拌头逆时针与顺时针相结合的二道搅拌摩擦搭接焊。经对其搭接接头横截面的焊缝宏观及不同部位微观组织对比来分析二道搅拌摩擦焊对焊接接头塑性组织及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核区等轴晶粒组织特别细小... 对AZ31B镁合金连续铸轧板材进行搅拌头逆时针与顺时针相结合的二道搅拌摩擦搭接焊。经对其搭接接头横截面的焊缝宏观及不同部位微观组织对比来分析二道搅拌摩擦焊对焊接接头塑性组织及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核区等轴晶粒组织特别细小、均匀;过渡区晶粒组织大小起伏较大,略大于焊核,较小于母材组织;前进侧界面迁移呈现大弧度卷起,比较突兀与焊核隔断,形成钩状缺陷,而后退侧界面迁移线缓缓渗入中部焊核区,渐渐消失于焊核组织内;前进侧迁移线的成形特点相比于孔洞隧道缺陷,成为整个焊接接头最薄弱部分;前进侧界面迁移线边的组织融合影响了对焊接头的成形;二道搅拌摩擦搭接两次搅拌头旋转方向同为逆时针时,能得到表面良好、组织熔合紧密、强度较高接头;当搭接接头上板为后退侧时,与上板为前进侧相比,搭接接头能够承受更大剪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连铸板材 搅拌摩擦搭接焊 界面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磁场作用下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传热与凝固的数值模拟
5
作者 韦忍 苏志坚 +1 位作者 杜以达 王燕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522,共9页
为利用板坯连铸过程中电磁搅拌技术和电磁制动技术各自的优点克服自身缺点,本文应用了结合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的分体式复合磁场并提出电磁制动的结构为单条型电磁制动,对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控制.建立了该磁场下结晶器内钢... 为利用板坯连铸过程中电磁搅拌技术和电磁制动技术各自的优点克服自身缺点,本文应用了结合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的分体式复合磁场并提出电磁制动的结构为单条型电磁制动,对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控制.建立了该磁场下结晶器内钢液流动、传热、凝固耦合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对复合磁场给予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及传热与凝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加复合磁场后,结晶器内上、下返流流速明显减小,钢液主流股对窄面的冲击深度变小,上返流整体下移,弯月面钢液形成顺时针循环流;结晶器内整体温度分布更均匀,弯月面处温度较无磁场时基本不变;结晶器出口处凝固坯壳更为均匀,其厚度较无磁场下有所增加,钢液射流对窄面附近初生坯壳冲刷程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结晶器 电磁搅拌 电磁制动 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铸造SiC_p/2024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6
6
作者 苏海 高文理 +4 位作者 毛成 张辉 刘洪波 卢健 陆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7-225,共9页
利用搅拌铸造?热挤压工艺制备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板材,研究该复合材料铸态、热挤压态和热处理态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iC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铸锭中,大部分SiC颗粒沿晶界分布,少数颗粒分布于晶内,晶界粗大的第二相呈非连... 利用搅拌铸造?热挤压工艺制备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板材,研究该复合材料铸态、热挤压态和热处理态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iC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铸锭中,大部分SiC颗粒沿晶界分布,少数颗粒分布于晶内,晶界粗大的第二相呈非连续状分布;复合材料经热挤压变形后,显微孔洞等铸造缺陷明显消除,破碎的晶界第二相及SiC颗粒沿热挤压方向呈流线分布,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显著提高;对热挤压板材进行(495℃,1h)固溶处理+(177℃,8h)时效处理后,其抗拉强度达430MPa,此时的主要析出强化相为S′(Al2CuMg);热挤压变形有利于改善SiC颗粒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热处理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断裂方式为基体合金的延性断裂、SiC颗粒断裂和SiC/Al的界面脱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搅拌铸造 热挤压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搅拌铸造制备SiC颗粒增强ADC12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表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星平 石锦罡 +3 位作者 吴昊 陈名海 刘宁 李清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1,共6页
以SiC/Cu复合包裹粉体为增强相,采用真空搅拌铸造技术制备SiC/ADC12铝基复合材料,研究制备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分析手段对其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C/Cu复合粉... 以SiC/Cu复合包裹粉体为增强相,采用真空搅拌铸造技术制备SiC/ADC12铝基复合材料,研究制备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分析手段对其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C/Cu复合粉体显著改善了SiC颗粒在熔融铝合金基体中的润湿性和分散性。当搅拌温度为580℃,搅拌时间为30min,复合粉体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283MPa,硬度HB133,较基体合金分别提高24.1%和77.3%,较普通SiC增强复合材料提高15.5%和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Cu复合包裹粉体 真空搅拌铸造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铸造制备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锐 王筱峻 +3 位作者 吴星平 陈名海 刘宁 李清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136,共6页
综述了搅拌铸造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包括SiCp/Al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技术、搅拌复合方法和铸造成型技术,同时阐述了SiCp/Al复合材料的增强断裂机制,并归纳总结了SiCp/Al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最后指出了搅拌铸造法制备SiCp... 综述了搅拌铸造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包括SiCp/Al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技术、搅拌复合方法和铸造成型技术,同时阐述了SiCp/Al复合材料的增强断裂机制,并归纳总结了SiCp/Al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最后指出了搅拌铸造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种方法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铸造 SICP AL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挤压变形对搅拌铸造SiCp/2024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显峰 陆政 +2 位作者 苏海 高文理 刘洪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0,共6页
利用搅拌铸造?热挤压工艺制备SiCp/2024复合材料板材。通过金相观察(O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热挤压变形前后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铸坯主要由大小为80μm^100μm的等轴晶组成,晶界... 利用搅拌铸造?热挤压工艺制备SiCp/2024复合材料板材。通过金相观察(O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热挤压变形前后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铸坯主要由大小为80μm^100μm的等轴晶组成,晶界第二相粗大呈非连续状分布,SiC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基体合金,大部分SiC颗粒沿晶界分布,少数颗粒分布于晶内;热挤压变形后,显微孔洞等铸造缺陷和SiC颗粒团聚现象明显消除,SiC颗粒及破碎的第二相沿热挤压方向呈流线分布,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显著提高;拉伸断口表明,热挤压变形有利于改善SiC颗粒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SiCp/2024复合材料主要的断裂方式为SiC颗粒断裂和SiC/Al的界面脱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铸造 热挤压 铝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林丽 刘宜汉 +1 位作者 孙淑萍 姚广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3-585,共3页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粉煤灰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粉煤灰颗粒大多为球形,密度为2 75g/cm3,颗粒直径主要集中在5~60μm,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三者质量分数总和超过85%·SEM分析表明铝基粉煤灰复合材料中存在着颗粒团聚,并...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粉煤灰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粉煤灰颗粒大多为球形,密度为2 75g/cm3,颗粒直径主要集中在5~60μm,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三者质量分数总和超过85%·SEM分析表明铝基粉煤灰复合材料中存在着颗粒团聚,并有气孔产生·将制备的复合材料与6061合金就磨损、拉伸强度性能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常温下抗拉强度变差,而耐磨性与6061合金相比提高2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复合材料 搅拌熔铸法 粉煤灰 耐磨性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量SiC_p/A356复合材料衍生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潘利科 韩建民 +3 位作者 张颖骁 杨智勇 李志强 李卫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78-2085,共8页
采用真空半固态搅拌铸造法制备40%(体积分数)的高含量SiCp/A356复合材料;然后以40%SiCp/A356复合材料为原料,采用“稀释法”分别制备出体积分数10%、20%、30%衍生SiCp/A356复合材料。通过对比分析高体积含量复合材料稀释制备的衍生复... 采用真空半固态搅拌铸造法制备40%(体积分数)的高含量SiCp/A356复合材料;然后以40%SiCp/A356复合材料为原料,采用“稀释法”分别制备出体积分数10%、20%、30%衍生SiCp/A356复合材料。通过对比分析高体积含量复合材料稀释制备的衍生复合材料(衍生材料)与直接搅拌制备的搅拌SiCp/A356复合材料(搅拌材料)的断口形貌,发现衍生材料的断口质量及颗粒分布均匀程度均优于相同颗粒含量搅拌材料的;不同颗粒含量的孔隙率、布氏硬度、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具有稀释效应,即颗粒含量越低,对应数值越小;相同颗粒含量衍生材料的硬度比搅拌材料的高3%~5%左右,力学性能比搅拌材料的力学性能高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356复合材料 搅拌材料 衍生材料 半固态 搅拌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铸造SiCp/2024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海 高文理 +3 位作者 毛成 刘洪波 卢健 陆政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4-58,共5页
利用工程计算ANSYS有限元软件对搅拌坩埚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搅拌器结构对熔体流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多级搅拌器有助于搅拌混合过程.对搅拌制备工艺参数对颗粒分布状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力... 利用工程计算ANSYS有限元软件对搅拌坩埚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搅拌器结构对熔体流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多级搅拌器有助于搅拌混合过程.对搅拌制备工艺参数对颗粒分布状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力学测试结果表明,与基体合金相比,SiC颗粒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延伸率略有下降.拉伸断口观察表明,铸态SiCp/2024复合材料主要断裂方式为SiC颗粒断裂和界面脱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搅拌铸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铸造SiC_p/ZL101复合材料孔隙率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明伟 韩建民 +2 位作者 李卫京 崔世海 王金华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阐述了搅拌铸造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中形成孔隙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从真空度、搅拌杆形状、搅拌时间、浇注系统设计、浇注方式、改善SiC和基体界面浸润性等方面,探讨了降低搅拌铸造制备铝基... 阐述了搅拌铸造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中形成孔隙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从真空度、搅拌杆形状、搅拌时间、浇注系统设计、浇注方式、改善SiC和基体界面浸润性等方面,探讨了降低搅拌铸造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措施和方法.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合理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使所制备材料的孔隙率降低到1%,提高材料的复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搅拌铸造 碳化硅颗粒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wt%YAl_2p/Mg-Li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素洁 吴国清 +2 位作者 李瑞华 罗根香 黄正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5wt%YA l2p颗粒增强Mg-14L i-1A l合金基复合材料,研究了YA l2p/Mg-14L i-1A l复合材料的界面、组织特征,并对基体合金和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组织分析表明,YA l2p增强颗粒在基体合金中分布均匀,界...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5wt%YA l2p颗粒增强Mg-14L i-1A l合金基复合材料,研究了YA l2p/Mg-14L i-1A l复合材料的界面、组织特征,并对基体合金和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组织分析表明,YA l2p增强颗粒在基体合金中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未发现明显的团聚现象,也未观察到化学反应或明显的原子扩散。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为189 MPa,较基体合金提高了约45.3%,而塑性得到了良好的保持(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复合材料 钇铝金属间化合物 搅拌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守东 陈敬超 吕连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
综述了目前铝合金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述了旋涡搅拌铸造法、压力铸造法、喷射铸造法、熔铸直接接触反应法、细晶强化法等几种铝合金强化技术工艺。简介了国内外铝合金强化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铝合金强化技术的应用,同时展望了... 综述了目前铝合金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述了旋涡搅拌铸造法、压力铸造法、喷射铸造法、熔铸直接接触反应法、细晶强化法等几种铝合金强化技术工艺。简介了国内外铝合金强化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铝合金强化技术的应用,同时展望了铝合金材料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强化技术 旋涡搅拌铸造法 细晶强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改善铸坯内部质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0
16
作者 张宏丽 贾光霖 +1 位作者 王恩刚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5-318,共4页
采用低碳钢进行静态浇铸实验 ,并就电磁搅拌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电磁搅拌可明显提高铸坯凝固组织的等轴晶率 ,同时又可以改善铸坯内的成分分布状况 ,从而提高铸坯的内部质量·在合理的电磁搅拌... 采用低碳钢进行静态浇铸实验 ,并就电磁搅拌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电磁搅拌可明显提高铸坯凝固组织的等轴晶率 ,同时又可以改善铸坯内的成分分布状况 ,从而提高铸坯的内部质量·在合理的电磁搅拌参数和浇铸参数条件下能够得到几乎为1 0 0 %等轴晶的铸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浇铸 电磁搅拌 铸坯 凝固组织 低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Mg-RE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国义 张新明 +1 位作者 唐昌平 邓运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107,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单轴拉伸等方法研究了搅拌熔铸法制备的1wt%SiCP/Mg-5Gd-1Y-1Nd-0.25Zr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中存在Mg2Si、Mg3Gd和Mg12Nd等多种物相;添加1wt%SiC颗粒,能将基体合金的弹性...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单轴拉伸等方法研究了搅拌熔铸法制备的1wt%SiCP/Mg-5Gd-1Y-1Nd-0.25Zr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中存在Mg2Si、Mg3Gd和Mg12Nd等多种物相;添加1wt%SiC颗粒,能将基体合金的弹性模量提高5~8GPa,但降低了合金强度;弹性模量的提高应主要归因于高弹性模量的SiC粒子、Mg2Si及稀土化合物;强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界面产物、氧化物等降低了界面结合强度;晶内稀土含量减少,析出强化减弱,基体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RE合金 SIC颗粒 镁基复合材料 搅拌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法制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吴锦波 马晓春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20,共6页
本文综合评述了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各种铸造方法,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润湿、凝固、界面反应等问题,并建议在我国加速开展铸造复合材料的研究。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预制件 浸渗法 搅拌铸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0%Al合金的半固态压缩形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鸣芳 王俊 +2 位作者 张敏 王仕勤 张力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5期63-70,共8页
研究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常规铸造和部分凝固铸造Zn-20%Al合金的半固态压缩形变的影响规律。试验温度和应变速率范围分别为380~430℃和2.1×10^(-1)~8.1×10^(-4)s^(-1)。试验结果表明,金属在半固态时的形变抗力比固态时大幅... 研究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常规铸造和部分凝固铸造Zn-20%Al合金的半固态压缩形变的影响规律。试验温度和应变速率范围分别为380~430℃和2.1×10^(-1)~8.1×10^(-4)s^(-1)。试验结果表明,金属在半固态时的形变抗力比固态时大幅度降低;部分凝固铸造合金的形变能力优于常规铸造合金;在高温(430℃)、低应变速率(8.1×10^(-4)s^(-1))条件下,常规铸造合金也能获得较好的极限塑性和低的变形抗力。上述结果为研究金属半固态形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 锌合金 形变 铸造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电磁搅拌对连铸大方坯内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春龙 姜茂发 王宝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77-680,共4页
结合包钢炼钢厂大方坯连铸机上进行的组合电磁搅拌的中试,设计了合理的组合电磁搅拌工艺参数,并分别对结晶器搅拌和组合电磁搅拌作用下铸坯的中心疏松和成分偏析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组合电磁搅拌工艺可以解决高碳钢... 结合包钢炼钢厂大方坯连铸机上进行的组合电磁搅拌的中试,设计了合理的组合电磁搅拌工艺参数,并分别对结晶器搅拌和组合电磁搅拌作用下铸坯的中心疏松和成分偏析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组合电磁搅拌工艺可以解决高碳钢连铸坯的中心疏松和成分偏析问题,铸坯中心发生集中缩孔的几率和指数降低·因此正确的连铸工艺和优化的组合电磁搅拌工艺对充分发挥电磁搅拌的作用、提高铸坯内部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电磁搅拌 连铸 大方坯 高碳钢 内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