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膳食脂肪酸对大鼠肝脏SREBP-1c基因表达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裕
高燕翔
+3 位作者
冉莉
张勇
张乾勇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02-200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关系。方法 10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NAFLD模型组、单不饱...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关系。方法 10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NAFLD模型组、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 PUFA)和4∶1 n-6/n-3 PUFA组,每组20只。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饲料中加1%胆固醇和10%不同油脂(分别是10%猪油、10%橄榄油、10%玉米油、8%玉米油+2%鱼油)。分别于第8、16周时,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测定血清和肝脏中脂质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SREBP-1c、FA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REBP-1c、FAS的蛋白表达。结果 NAFLD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膳食脂肪酸组(P<0.05),模型组、MUFA组大鼠肝脏中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6 PUFA组和4∶1n-6/n-3 PUFA组大鼠血清中TG及肝脏中TC、TG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后,NAS量化评分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较对照组、MUFA组、n-6 PUFA组、4∶1 n-6/n-3 PUFA组严重;与对照组比较,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SREBP-1c与FAS mRNA表达升高,MUFA组、n-6 PUFA组和4∶1 n-6/n-3 PUFA组SREBP-1c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降低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适当比例的n-6/n-3 PUFA)可下调高脂喂养大鼠肝内SREBP-1c的表达,延缓高脂膳食引起的NAFLD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脂肪酸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
c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氯联苯暴露促进HepG2细胞脂质的生成
2
作者
陈宁宁
谷劲松
+1 位作者
谭晓军
单秋丽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7-411,共5页
针对多氯联苯暴露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密切相关的问题,选取一种典型的类二口恶英多氯联苯PCB156,使用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作为体外实验模型,探讨PCB156暴露对HepG2细胞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3.4μmol/L的PCB156...
针对多氯联苯暴露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密切相关的问题,选取一种典型的类二口恶英多氯联苯PCB156,使用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作为体外实验模型,探讨PCB156暴露对HepG2细胞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3.4μmol/L的PCB156暴露能够促进HepG2细胞内脂滴的形成,并增加细胞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结果显示,PCB156暴露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的表达水平,表明PPARα与SREBP-1c在PCB156暴露所导致的HepG2细胞脂质生成中起着潜在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非酒精性脂肪肝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
c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膳食脂肪酸对大鼠肝脏SREBP-1c基因表达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裕
高燕翔
冉莉
张勇
张乾勇
糜漫天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02-200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2469)~~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关系。方法 10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NAFLD模型组、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 PUFA)和4∶1 n-6/n-3 PUFA组,每组20只。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饲料中加1%胆固醇和10%不同油脂(分别是10%猪油、10%橄榄油、10%玉米油、8%玉米油+2%鱼油)。分别于第8、16周时,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测定血清和肝脏中脂质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SREBP-1c、FA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REBP-1c、FAS的蛋白表达。结果 NAFLD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膳食脂肪酸组(P<0.05),模型组、MUFA组大鼠肝脏中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6 PUFA组和4∶1n-6/n-3 PUFA组大鼠血清中TG及肝脏中TC、TG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后,NAS量化评分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较对照组、MUFA组、n-6 PUFA组、4∶1 n-6/n-3 PUFA组严重;与对照组比较,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SREBP-1c与FAS mRNA表达升高,MUFA组、n-6 PUFA组和4∶1 n-6/n-3 PUFA组SREBP-1c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降低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适当比例的n-6/n-3 PUFA)可下调高脂喂养大鼠肝内SREBP-1c的表达,延缓高脂膳食引起的NAFLD发生、发展。
关键词
膳食脂肪酸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
c
非酒精性脂肪肝
Keywords
dietary fatty a
c
id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
c
non-al
c
oholi
c
fatty liver disease
分类号
R151.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R363.27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氯联苯暴露促进HepG2细胞脂质的生成
2
作者
陈宁宁
谷劲松
谭晓军
单秋丽
机构
济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7-41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50704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S2015SW023)
文摘
针对多氯联苯暴露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密切相关的问题,选取一种典型的类二口恶英多氯联苯PCB156,使用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作为体外实验模型,探讨PCB156暴露对HepG2细胞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3.4μmol/L的PCB156暴露能够促进HepG2细胞内脂滴的形成,并增加细胞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结果显示,PCB156暴露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的表达水平,表明PPARα与SREBP-1c在PCB156暴露所导致的HepG2细胞脂质生成中起着潜在调控作用。
关键词
多氯联苯
非酒精性脂肪肝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
c
基因表达
Keywords
poly
c
hlorinated biphenyls
nonal
c
oholi
c
fatty liver diseas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
c
tivated re
c
eptor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1
c
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Q89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膳食脂肪酸对大鼠肝脏SREBP-1c基因表达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影响
刘裕
高燕翔
冉莉
张勇
张乾勇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氯联苯暴露促进HepG2细胞脂质的生成
陈宁宁
谷劲松
谭晓军
单秋丽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