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膳食脂肪酸对大鼠肝脏SREBP-1c基因表达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裕 高燕翔 +3 位作者 冉莉 张勇 张乾勇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02-200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关系。方法 10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NAFLD模型组、单不饱...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关系。方法 10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NAFLD模型组、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 PUFA)和4∶1 n-6/n-3 PUFA组,每组20只。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饲料中加1%胆固醇和10%不同油脂(分别是10%猪油、10%橄榄油、10%玉米油、8%玉米油+2%鱼油)。分别于第8、16周时,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测定血清和肝脏中脂质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SREBP-1c、FA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REBP-1c、FAS的蛋白表达。结果 NAFLD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膳食脂肪酸组(P<0.05),模型组、MUFA组大鼠肝脏中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6 PUFA组和4∶1n-6/n-3 PUFA组大鼠血清中TG及肝脏中TC、TG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后,NAS量化评分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较对照组、MUFA组、n-6 PUFA组、4∶1 n-6/n-3 PUFA组严重;与对照组比较,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SREBP-1c与FAS mRNA表达升高,MUFA组、n-6 PUFA组和4∶1 n-6/n-3 PUFA组SREBP-1c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降低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适当比例的n-6/n-3 PUFA)可下调高脂喂养大鼠肝内SREBP-1c的表达,延缓高脂膳食引起的NAFLD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脂肪酸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暴露促进HepG2细胞脂质的生成
2
作者 陈宁宁 谷劲松 +1 位作者 谭晓军 单秋丽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7-411,共5页
针对多氯联苯暴露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密切相关的问题,选取一种典型的类二口恶英多氯联苯PCB156,使用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作为体外实验模型,探讨PCB156暴露对HepG2细胞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3.4μmol/L的PCB156... 针对多氯联苯暴露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密切相关的问题,选取一种典型的类二口恶英多氯联苯PCB156,使用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作为体外实验模型,探讨PCB156暴露对HepG2细胞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3.4μmol/L的PCB156暴露能够促进HepG2细胞内脂滴的形成,并增加细胞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结果显示,PCB156暴露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的表达水平,表明PPARα与SREBP-1c在PCB156暴露所导致的HepG2细胞脂质生成中起着潜在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非酒精性脂肪肝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