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混改性调控聚乳酸结晶及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宁丁怡 赵恬娇 +3 位作者 董亚鹏 王美珍 郝新宇 王波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32,共7页
从聚乳酸(PLA)分子链结构带来的结晶与力学性能的不足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PLA共混改性改善其结晶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弹性体改性、合金化改性、无机材料改性、纳米粒子改性、生物质材料改性、成核剂改性、扩链剂改性、... 从聚乳酸(PLA)分子链结构带来的结晶与力学性能的不足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PLA共混改性改善其结晶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弹性体改性、合金化改性、无机材料改性、纳米粒子改性、生物质材料改性、成核剂改性、扩链剂改性、协同改性等方面。基于此,提出了选择可生物降解填料或生物基来源的填料与PLA共混改性并妥善解决其界面问题,同时开发具有低成本、与PLA相容性良好且具有“绿色”禀赋的改性剂及其复配体系是未来通过共混改性PLA,从而获得优异性能材料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BI/PDBI薄膜的立构复合结晶对其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杜佳慧 孙滔 +4 位作者 郭久实 吴怡锋 任思颖 云雪艳 董同力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将聚(衣康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I)分别引入到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主链中,合成出等分子量的聚(乳酸-衣康酸丁二酯)共聚物——PLBI和PDBI,将两者共混制备成不同比例的PLBI/PDBI薄膜。随着PLBI与PDBI共混比例的增加,总结晶... 将聚(衣康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I)分别引入到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主链中,合成出等分子量的聚(乳酸-衣康酸丁二酯)共聚物——PLBI和PDBI,将两者共混制备成不同比例的PLBI/PDBI薄膜。随着PLBI与PDBI共混比例的增加,总结晶度(X_(total))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PLBI/PDBI50%能形成完全的立构复合晶体(SC)结构,X_(total)最高为32.44%,熔点高达189℃,热学性能大幅度提高。断裂伸长率先降低后增加,PLBI/PDBI共混薄膜在拉伸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断裂伸长率最高增大14倍为185%;PLBI/PDBI50%的拉伸强度为36.5 MPa,弹性模量达1014MPa,表现为脆性断裂。阻隔性能先增强后减弱,PLBI/PDBI50%薄膜的O2透过量降低至102 cm^(3)/(m^(2)·d),紫外线透射率降低至11.39%,O2透过量和紫外线透过率降低为PLBI或PDBI薄膜的50%,显著改善了PLLA的阻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立构复合结晶 聚衣康酸丁二醇酯 热学性能 力学性能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立构复合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仕通 黄凯 +1 位作者 刘祥 常宝宝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6,共7页
综述了聚乳酸立构复合晶(SC-PLA)的制备方法、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SC-PLA可能的研究方向。通过调控左旋聚乳酸(PLLA)与右旋聚乳酸(PDLA)共混物的相对含量和共混温度可以促进立构复合晶(SC)的形成,通过固态拉... 综述了聚乳酸立构复合晶(SC-PLA)的制备方法、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SC-PLA可能的研究方向。通过调控左旋聚乳酸(PLLA)与右旋聚乳酸(PDLA)共混物的相对含量和共混温度可以促进立构复合晶(SC)的形成,通过固态拉伸和交联等工艺可以制备具有定向或特定结构的SC-PLA。然而,在这些改性基础上,不仅要防止PLLA/PDLA共混物相分离对SC的形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应避免添加剂对聚乳酸原有优异性能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立构复合晶 制备方法 结晶性能 交联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酚原位交联增韧改性聚乳酸的性能
4
作者 郭姝 邹涛 +1 位作者 刘卫卫 陈宇迪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1,18,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改性及交联的方法利用生物质腰果酚(CD)对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得到聚乳酸/腰果酚(CD)共混物。分析了当CD的含量为20%时,交联剂的含量对材料热性能、力学性能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D后,与纯PLA体系相... 采用熔融共混改性及交联的方法利用生物质腰果酚(CD)对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得到聚乳酸/腰果酚(CD)共混物。分析了当CD的含量为20%时,交联剂的含量对材料热性能、力学性能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D后,与纯PLA体系相比,共混物的熔融峰值温度降低,结晶峰值温度升高。PLA与CD交联后,熔融峰值温度升高,但是,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熔融峰值温度逐渐降低,结晶峰值温度逐渐升高。交联剂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但是,断裂伸长率和热稳定性均下降;当交联剂的含量为1份时,共混物体系的冲击强度最大。当交联剂的含量较小时,未交联的CD可以直接作为结晶核,快速形成大量的小晶体;当交联剂的含量较大时,交联的分子链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结晶核,并且,逐渐生长为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腰果酚 增韧 交联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电、低逾渗PLA/CNTs导电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孛海娃 赵中国 +1 位作者 王筹萱 薛嵘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8,共6页
通过溶液吸附⁃熔融法制备了具有低逾渗高导电性能的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碳纳米管(PLA/PDLA/CNTs)复合材料。在PLA/CNTs复合材料内部通过添加PDLA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起到良好的体积排斥作用,促进了CNTs的分散,对PLA/PDLA/CNTs... 通过溶液吸附⁃熔融法制备了具有低逾渗高导电性能的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碳纳米管(PLA/PDLA/CNTs)复合材料。在PLA/CNTs复合材料内部通过添加PDLA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起到良好的体积排斥作用,促进了CNTs的分散,对PLA/PDLA/CNTs复合材料的导电网络结构进行有效调控;随着PDLA含量的增加,PLA/PDLA/CNTs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表现出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PDLA的含量仅为0.2%时,PLA/0.2%PDLA/0.6%CNTs的电导率从10^(-6) S/m提升到了10^(-4) S/m,提高了2个数量级,并且复合材料的导电逾渗值从0.58%(PLA/CNTs)降低到0.45%(PLA/PDLA/0.6%CNTs)。此外,CNTs和PDLA的引入可以有效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复数黏度,相比于纯PLA,PLA/0.5%PDLA/0.6%CNTs的开始结晶温度(T_(o))和最大峰结晶温度(T_(p))分别提高了30.6℃和20.8℃。通过力学性能数据分析发现,在CNTs和PDLA的协同作用下,PLA/PDLA/CNT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在PLA/CNTs复合材料中通过添加PDLA可以对导电网络结构进行有效调控的同时,改善其力学性能,为提升导电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结晶性能 导电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构复合化聚乳酸纳纤膜的制备及高效滤除PM_(2.5)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欣译 唐梦珂 +4 位作者 王存民 朱金佗 黄胜 徐欢 何新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聚乳酸(PLA)纳米纤维在环境友好型纤维过滤材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受制于其本征螺旋分子链构象和低介电常数的不足,导致其驻极性能差、过滤性能(过滤效率及压降)易衰减以及有效服役周期短.本文将高旋光性的聚L-乳酸(PLLA)和聚D-乳... 聚乳酸(PLA)纳米纤维在环境友好型纤维过滤材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受制于其本征螺旋分子链构象和低介电常数的不足,导致其驻极性能差、过滤性能(过滤效率及压降)易衰减以及有效服役周期短.本文将高旋光性的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溶液共混,并通过静电纺丝过程的高压静电场诱导C=O基团加速取向极化,形成高电活性的立构复合晶体(SCs),显著提高聚乳酸纳纤膜的表面电位、介电常数及驻极效果等电活性特征,增大纤维表面静电斥力,促进PLA纳纤膜(PLA NFMs)的纤维细化,从而使其压降大幅降低(85 L/min,209.2 Pa),过滤PM_(2.5)效率显著提高至96.32%(纯PLLA对比样为72.44%).更重要的是,立构复合化PLA纳纤膜(SC-PLA NFMs)的过滤性能受气体流量变化影响较小(10~85 L/min),当气流增大时,过滤效率的衰减远远低于纯PLLA,在高气流下的稳定性使其能更好地满足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此外,提高PLA纳纤膜电活性可显著增强摩擦生电输出性能和呼吸振动激发电信号,为基于人体呼吸的生理特征监测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研究结果为扩大PLA材料在高性能呼吸防护领域和智能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颖的结构设计策略和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立构复合化 电活性组分 驻极性能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向立构复合化聚乳酸超细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长效驻极与滤除PM_(0.3)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存民 江亮 +10 位作者 李佳琪 李欣雨 张一帆 袁慧 张明明 朱金佗 徐欢 雷磊 侯冲 郭震 何新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50,共11页
利用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链之间建立的立构复合产生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并通过高压电场极化和高倍取向拉伸赋予聚乳酸(PLA)纳米纤维高的取向和细化,同时促进电活性相(β相、立构复合晶)的形成.得益于高取向的纤维形貌和优异... 利用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链之间建立的立构复合产生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并通过高压电场极化和高倍取向拉伸赋予聚乳酸(PLA)纳米纤维高的取向和细化,同时促进电活性相(β相、立构复合晶)的形成.得益于高取向的纤维形貌和优异的电活性,高取向立构复合化PLA(AS-PLA)纳米纤维膜的介电常数和表面电位分别高达1.68和5.4 kV.同时,AS-PLA纳米纤维膜表现出卓越的过滤性能和摩擦电性能,特别是PDLA添加量为40%时制备的PLLA/PDLA40纳米纤维膜,即使在85 L/min的高气流量下对超细空气颗粒物(PM_(0.3))的滤除效率仍达到90.51%,且空气阻力仅为240.6 Pa,明显优于纯PLA纤维膜(滤除效率80.34%,空气阻力251.4 Pa).此外,在高湿度(RH=70%)和高强度呼吸气流(85 L/min)条件下,由AS-PLA纳米纤维膜作为摩擦电活性层组装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过滤器仍显示出优异的PM_(0.3)去除效率,达到95.02%,远远超过普通PLA过滤器(去除效率仅为89.50%),表现出强的电荷再生能力.电活性的提高显著改善了纳米纤维膜的初始极化能力和摩擦电性能,在保证纤维膜初始电荷充足的同时可依赖摩擦电效应实现电荷再生,在不牺牲空气阻力的前提下实现长效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构复合化聚乳酸 取向纤维 电活性 摩擦电效应 超细空气颗粒物滤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如岩 姚兰 王亚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1,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乳酸(PLA)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PLA/纳米碳基复合材料、PLA/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其他PLA纳米复合材料,以及PLA/纳米杂化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并阐述了增塑剂与纳米填料,以及剪切流动场与纳米填料的协... 综述了近年来聚乳酸(PLA)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PLA/纳米碳基复合材料、PLA/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其他PLA纳米复合材料,以及PLA/纳米杂化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并阐述了增塑剂与纳米填料,以及剪切流动场与纳米填料的协同效应对PLA结晶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添加少量纳米填料可以有效促进PLA结晶,提高其耐热性和力学性能,并赋予其气体阻隔性、抗紫外线和抗菌性等特殊功能。最后,对PLA纳米复合材料结晶调控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复合材料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调控扩链改性聚乳酸的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澳华 顿东星 +1 位作者 孟瑞静 张玉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69,共6页
使用成核剂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ST-NAB3)调控扩链剂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改性聚乳酸(PLA)化学接枝产物(C-PLA)的性能,并采用超临界CO_(2)制备了C-PLA-ST-NAB3发泡材料。利用偏振光学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使用成核剂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ST-NAB3)调控扩链剂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改性聚乳酸(PLA)化学接枝产物(C-PLA)的性能,并采用超临界CO_(2)制备了C-PLA-ST-NAB3发泡材料。利用偏振光学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旋转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不同ST-NAB3含量的C-PLA结晶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和发泡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T-NAB3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C-PLA的结晶速率,减小晶体尺寸,同时增大晶体密度。随着ST-NAB3含量的增加,C-PLA的结晶度由3.2%提高到20.2%,其含量为0.3%(质量分数,下同)和0.4%时,在不同发泡温度下均能制得泡孔尺寸均一的C-PLA-ST-NAB3发泡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 发泡材料 结晶性能 泡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立构复合物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楠 史学涛 +2 位作者 张广成 景占鑫 王建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8-53,共6页
采用溶液成膜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左旋聚乳酸(PLLA)和右旋聚乳酸(PDLA)形成的立构复合物(sc)。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不同配比、热历史和无机粒子对聚乳酸立构复合物及其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质... 采用溶液成膜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左旋聚乳酸(PLLA)和右旋聚乳酸(PDLA)形成的立构复合物(sc)。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不同配比、热历史和无机粒子对聚乳酸立构复合物及其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质量比为5/5和6/4的样品能够形成立构复合程度较高的PLA-sc;热历史对结晶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处理温度为220℃左右时PLA-sc的进一步完善结晶或者快速熔融结晶都有利于PLA-sc的形成和热稳定性;2种成核剂在熔融结晶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立构复合物的结晶能力,抑制左旋或右旋聚乳酸均聚物的形成,保证了完善的立构复合程度;此外,PLA-sc晶体形貌会随着左旋和右旋的配比而发生变化,立构复合物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均聚物的球晶形貌和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立构复合体 结晶行为 晶体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TMC-328对可生物降解聚乳酸结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小文 徐鼐 +3 位作者 林强 潘莉莎 卢凌彬 庞素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4期295-298,共4页
用熔融法制备了含成核剂TMC-328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2%、0.3%的聚乳酸(PLA)/TMC-328共混物,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PLA共混物的结晶性能、热性能和内部形貌。结果表明,TMC-328对PL... 用熔融法制备了含成核剂TMC-328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2%、0.3%的聚乳酸(PLA)/TMC-328共混物,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PLA共混物的结晶性能、热性能和内部形貌。结果表明,TMC-328对PLA结晶性能的影响体现在PLA的冷结晶过程上,并且最佳添加量为0.1%,相对应的冷结晶温度(Tcc)从126.14℃降到111.40℃,冷结晶焓(ΔHcc)从11.34J/g增加到23.49J/g,在100℃下完全结晶的时间为22min左右,SEM照片显示TMC-328的团聚现象随着含量的增加变得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成核剂 冷结晶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构型聚乳酸共混体系的立构复合结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余承涛 韩理理 +4 位作者 包建娜 谢青 单国荣 包永忠 潘鹏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0-396,共7页
左旋聚乳酸(PLLA)和右旋聚乳酸(PDLA)在共混体系中可形成立构复合(sc)结晶,与聚乳酸(PLA)同质结晶材料相比,sc结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稳定性。因此,sc结晶是改善PLA综合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PLLA/PDLA共混体系中,存在各... 左旋聚乳酸(PLLA)和右旋聚乳酸(PDLA)在共混体系中可形成立构复合(sc)结晶,与聚乳酸(PLA)同质结晶材料相比,sc结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稳定性。因此,sc结晶是改善PLA综合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PLLA/PDLA共混体系中,存在各自的同质结晶与两者之间sc结晶的竞争,所以制备高耐热sc型PLA材料的关键之一是理解其sc结晶的形成条件与机理,进而调控和促进其sc结晶程度。在PLLA/PDLA共混物中,sc结晶受聚合物化学结构、结晶与加工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影响规律和机理较复杂。根据PLLA/PDLA共混物sc结晶行为影响因素的不同,从聚合物分子量、立构规整性、共混比例、分子链拓扑结构、结晶方式与条件、加工助剂和其他组分加入6个方面出发,详细综述了PLLA/PDLA共混物sc结晶及其sc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高耐热生物基PLA材料的加工制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共混 立构复合结晶 分子量 结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增韧及结晶性能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冰 董蓉 +3 位作者 高磊 杨俊 施庆峰 郭卫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6,共4页
选用不同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MAH)、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与木粉和聚乳酸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考察弹性体对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发现PO... 选用不同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MAH)、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与木粉和聚乳酸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考察弹性体对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发现POE-GMA对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最好,研究了POE-GMA的用量对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韧性的影响,并阐述了增韧机理,且当PLA/WF/POE-GMA质量比为80/20/20时,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POE-GMA的加入使得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结晶温度下降,结晶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 弹性体 增韧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癸二酸丙三醇酯共混物的形态及结晶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世岗 刘峰 +2 位作者 陆冲 程树军 李勇锋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1,共4页
用SEM、DSC、光学解偏振光、POM及WAXD研究聚乳酸/聚癸二酸丙三醇酯(PLA/PGS)共混物的形态和等温结晶性能。结果表明:PLA与PGS发生了相分离,PLA分子链之间存在部分PGS。当<110℃等温结晶时PLA/PGS共混物的半结晶时间(t1/2)随PGS含量... 用SEM、DSC、光学解偏振光、POM及WAXD研究聚乳酸/聚癸二酸丙三醇酯(PLA/PGS)共混物的形态和等温结晶性能。结果表明:PLA与PGS发生了相分离,PLA分子链之间存在部分PGS。当<110℃等温结晶时PLA/PGS共混物的半结晶时间(t1/2)随PG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晶体尺寸较纯PLA大;当≥110℃等温结晶时,PLA/PGS共混物的t1/2随PGS含量的增加而变大,共混物的晶体尺寸明显增大,形成球晶。但当PGS的含量为20%并于120℃等温结晶时,晶体产生暗斑。PLA及PLA/PGS共混物的晶形都为α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共混 结晶 聚癸二酸丙三醇酯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立构复合化电活性聚乳酸纳纤膜的制备及高效过滤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小川 唐梦珂 +2 位作者 朱金佗 何新建 徐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4-182,共9页
聚乳酸纤维膜在可降解空气过滤材料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低比例的电活性相导致纤维膜的介电性能较弱,难以满足高性能空气颗粒物(PMs)过滤材料的需要.本文利用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组成的立构复合物(SC)提供高比例电活性相,采... 聚乳酸纤维膜在可降解空气过滤材料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低比例的电活性相导致纤维膜的介电性能较弱,难以满足高性能空气颗粒物(PMs)过滤材料的需要.本文利用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组成的立构复合物(SC)提供高比例电活性相,采用同轴静电纺丝策略构筑界面立构复合化的电活性聚乳酸纳纤膜.通过改变纺丝时的注射速度,调控纤维形貌以及羰基(C=O)偶极子、β晶相和界面立构复合晶(SCs)的形成,得到的核壳(CS)结构纳纤膜具有改善的表面电势(9.3kV)和介电常数(1.60F/m).界面立构复合化的纤维膜力学性能提升显著,核部PLLA和壳部PDLA的注射速度分别为1.0和0.5 mL/h时获得的CS1.5纳纤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达到17.2和351.1MPa,明显优于纯聚乳酸纤维膜.更重要的是,提升的电活性显著增强了聚乳酸纳纤膜对PM_(0.3)和PM_(2.5)的过滤效率,界面立构复合化在应对高流速下捕尘时具有独特优势,CS1.5纳纤膜的过滤效率由10 L/min时的82.5%提升至85 L/min时的97.9%.本文提出了采用界面立构复合化激发聚乳酸电活性的策略,为解决聚乳酸纤维膜过滤材料的应用瓶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立构复合化 同轴静电纺丝 电活性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胆固醇-g-聚乳酸液晶/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丙红 李建华 +3 位作者 杨静 徐宠恩 田金环 周长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60-1366,共7页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胆固醇(CHOL)为共引发剂引发D,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胆固醇-g-聚(D,L-乳酸)(CHOL-g-PDLLA)低聚物,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考察了其液晶特性.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CHOL/PDLLA和CHOL-g-PDLLA...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胆固醇(CHOL)为共引发剂引发D,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胆固醇-g-聚(D,L-乳酸)(CHOL-g-PDLLA)低聚物,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考察了其液晶特性.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CHOL/PDLLA和CHOL-g-PDLLA/PDLL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其形貌、界面相容性、孔隙率、拉伸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HOL-g-PDLLA为一种热致胆甾型液晶,液晶温度区间为21.8~74.5℃;CHOL-g-PDLLA/PDLL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形态良好,表面均匀光滑,孔隙率在70%~75%之间,且其界面相容性优于相应的CHOL/PDLLA.随着CHOL和CHOL-g-PDLLA含量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强度逐渐下降,但CHOL-g-PDLLA/PDLL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显著大于CHOL/PDLLA.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结果显示,CHOL-g-PDLLA/PDLLA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且优于相应的PDLLA和CHOL/PDLLA纳米纤维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乳酸 胆固醇-g-聚乳酸 液晶 纳米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LA-PEG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被引量:7
17
作者 任杰 桂宝珠 +2 位作者 任天斌 杨军 顾明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06-2009,共4页
采用熔融共聚法制备PLLA-PEG嵌段共聚物,用WAXD和DSC方法研究其结晶行为,并用Avrami方程的Jeziorny修正分析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PLLA结晶明显,而PEG结晶难以观察到,PEG的柔性能促进PLLA结晶.PEG分子量的增加和投料量的增... 采用熔融共聚法制备PLLA-PEG嵌段共聚物,用WAXD和DSC方法研究其结晶行为,并用Avrami方程的Jeziorny修正分析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PLLA结晶明显,而PEG结晶难以观察到,PEG的柔性能促进PLLA结晶.PEG分子量的增加和投料量的增加都能使得结晶温度升高,结晶度增大,结晶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直接熔融缩聚 非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TMC-300对聚乳酸耐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薛白 郭丹 包建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63,共5页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成核剂癸二酸二苯甲酰肼(TMC-300)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2%、0.3%、0.5%的PLLA2003D/TMC-300复合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变形温度、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力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PLLA复合材料的...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成核剂癸二酸二苯甲酰肼(TMC-300)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2%、0.3%、0.5%的PLLA2003D/TMC-300复合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变形温度、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力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PLLA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MC-300的异相成核作用显著,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随着TMC-300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大。当加入质量分数0.5%的TMC-300时,PLLA2003D 的结晶度由6.00%提高到41.27%。含0.5% TMC-300的PLLA2003D/TMC-300复合材料在110℃~120℃热处理5min,HDT值可达到115.8℃,TMC-300成核剂的加入提高了聚乳酸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另外TMC-300成核剂可明显提高PLLA 的力学性能,PLLA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随着成核剂的加入明显提高。当加入0.5%的TMC-300时,PLLA 的冲击强度提高4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成核剂 结晶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聚氧化乙烯共混物的拉伸行为及结构转变 被引量:7
19
作者 熊祖江 张秀芹 +3 位作者 刘国明 赵莹 王锐 王笃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8-1294,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和超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WAX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PEO的加入对不同温度下PLLA拉伸行为及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和超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WAX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PEO的加入对不同温度下PLLA拉伸行为及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PEO共混物为非均相体系,PEO粒子均匀分布在PLLA中形成两相结构.PEO的加入能够显著降低PL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5~60℃范围内显著提高PLLA的拉伸性能.在60℃拉伸时,PEO的加入提高了PLLA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晶和形变能力.在80℃拉伸时,共混物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下降,但共混物的结晶速度仍高于纯PLLA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左旋乳酸 超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 拉伸性能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LA共混物相容性和结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学莲 刘文涛 +2 位作者 朱诚身 何素芹 王丽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9,共5页
研究了相容剂钛酸四丁酯[Ti(OBu)4]含量、聚乳酸(PLA)含量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LA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探讨了共混物的熔融和结晶行为,并对其结晶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Ti(OBu)4含量为PLA的4%(质量分数,下同)时,PET/PLA共... 研究了相容剂钛酸四丁酯[Ti(OBu)4]含量、聚乳酸(PLA)含量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LA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探讨了共混物的熔融和结晶行为,并对其结晶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Ti(OBu)4含量为PLA的4%(质量分数,下同)时,PET/PLA共混物的相容性良好,但当PLA含量超过30%时,共混物出现相分离;PLA的加入使PET的结晶峰变窄,结晶速率增加,且结晶峰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PLA的加入使PET的晶粒尺寸大幅减小,晶粒数目大幅增加,结晶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乳酸 相容性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