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ra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peed limits of double-deck container vehicl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燕飞 田红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2061-2066,共6页
Based on 3D, steady N-S equations and k-e turbulence model, Fluent was employed to do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latera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6-axis X2K double-deck container trains with two different loading form... Based on 3D, steady N-S equations and k-e turbulence model, Fluent was employed to do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latera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6-axis X2K double-deck container trains with two different loading forms, and speed limits of the freight trai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under wind environment: 1) As for vehicles without and with cross-loaded structure, aero-pressure on the former is bigger, but air velocity around the latter is larger; 2) When sideslip angle θ=0°, the airflow is symmetry about train vertical axis; when θ〉0°, the airflow is detached at the top of vehicles, and the air velocity increases above the separated line but decreases below it; 3) With θ increasing, the lateral force on the mid vehicle firstly increases but decreases as θ=75°; 4) When the 6-axis X2K fiat car loads empty boxes of a 40 ft and a 48 ft at 120 km/h, the overturning wind speed is 25.19 m/s, and the train should be stopped under the 12th grade wind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6-axis X2K flat car loading form latera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speed lim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control strategy of variable speed limits for improving traffic operations at freeway bottlenecks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斌 刘攀 +1 位作者 王炜 徐铖铖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526-2538,共13页
A control strategy of variable speed limits(VSL)was developed to reduce the travel time at freeway recurrent bottleneck areas.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particularly focused on preventing the capacity drop and incr... A control strategy of variable speed limits(VSL)was developed to reduce the travel time at freeway recurrent bottleneck areas.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particularly focused on preventing the capacity drop and increasing the discharge flow.A cell transmission model(CTM)wa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proposed VSL control strategy on the traffic oper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travel time is reduced by 25.5% and the delay is reduced by 56.1%.The average travel speed is increased by 34.3% and the queue length is reduced by 31.0%.The traffic operation is improved by the proposed VSL control strategy.The way to use the proposed VSL control strategy in different types of freeway bottlenecks was also discussed by considering different 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VSL control strategy is effective for merge bottlenecks but is less effective for diverge bottlene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speed limit traffic operation freeway bottleneck capacity drop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自适应性减摇鳍零航速控制系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成海 辛小辰 +1 位作者 刘树锋 胡甚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理论,在线进行神经元的参数自适应调控,进行了对于驱动功率间接的限制。验证了Lyapunov系统在此控制方法条件下具有的稳定能力,且处于不同海况情形下和PID控制法模拟比对,体现了此方法对于解决减摇鳍零航速非线性控制问题具有强大优势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鳍零航速 神经元自适应力 二次型目标 控制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混合交通流低碳分级限速管控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志远 陶洪 +1 位作者 刘少韦华 史云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0-685,共16页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提升高速公路交通低碳化服务水平,推动高速公路“低碳”转型,面向自动驾驶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s,HDV)构成的新型混合交通流场景,针对混行...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提升高速公路交通低碳化服务水平,推动高速公路“低碳”转型,面向自动驾驶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s,HDV)构成的新型混合交通流场景,针对混行环境下高速公路瓶颈区域交通拥堵及其引发的高浓度尾气排放等一系列不利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高速公路分级限速管控策略。结合CAV可控性优势,在传统可变限速(variable speed limits,VSL)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分级次数和安全降幅区间,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管控,解决现有VSL策略灵活性差、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控制模型以最小化控制路段内车辆总行程时间(total travel time,TTT)和低碳环保等指标(CO、NO_(x))构建控制优化目标,在保证通行效率的前提下,兼顾碳排放控制;考虑混行状态下CAV与HDV不同交通流特性及交互特性,建立可模拟实际场景中混合交通流运行情况的仿真环境,对模型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40%CAV渗透率下(CAV车辆在总车辆数中的占比40%),在交通流量仅降低0.92%时,各项低碳环保指标,例如CO排放量、NO_(x)排放量、PM_(x)排放量、HC排放量、CO_(2)排放量、燃油平均消耗分别降低了33.33%、15.36%、19.97%、27.32%、13.01%、13.01%。研究结果为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高速公路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保障通行效率的同时控制碳排放,对服务“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可变限速控制 混合交通流 交通仿真 低碳交通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转速下限和频率安全约束的风电调频参数整定方法
5
作者 张龙 孙丹 +1 位作者 年珩 毕家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4,共10页
风电机组一般通过综合惯量控制提供辅助调频,然而其调频效果受控制参数影响较大。文中综合考虑风电机组自身可调能力与系统频率响应指标,对风电调频参数整定进行研究。首先,建立计及风电和火电参与调频的系统频率响应(system frequency ... 风电机组一般通过综合惯量控制提供辅助调频,然而其调频效果受控制参数影响较大。文中综合考虑风电机组自身可调能力与系统频率响应指标,对风电调频参数整定进行研究。首先,建立计及风电和火电参与调频的系统频率响应(system frequency response,SFR)模型,并推导频率响应指标的解析式。其次,对风电机组的转子运动方程进行线性化并建立转速模型,在不同风速工况下验证其准确性。然后,以提升系统频率最低点为目标,同时考虑风电机组转速下限和系统频率安全约束,整定其控制参数。最后,仿真结果验证所提风电调频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在不同风电渗透率以及功率扰动下,均能够在确保系统频率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转子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综合惯量控制 系统频率响应(SFR)模型 频率安全约束 转速约束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坐舒适性的单轴式单轨列车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及曲线限速研究
6
作者 杜子学 皮阳 杨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98,105,共7页
[目的]单轴式单轨列车实际运营时运行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较差,需从线路角度出发,研究单轴式单轨列车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及曲线限速的合理取值。[方法]建立了单轴式单轨列车的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介绍了单轨列车... [目的]单轴式单轨列车实际运营时运行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较差,需从线路角度出发,研究单轴式单轨列车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及曲线限速的合理取值。[方法]建立了单轴式单轨列车的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介绍了单轨列车运行平稳性及乘坐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基于不同等级乘坐舒适度要求,提出了单轴式单轨列车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建议取值区间,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建议取值区间的合理性。为实现线路与曲线通过速度的协调匹配,进一步研究得到了单轴式单轨列车在小曲线区段下的限速值。[结果及结论]设计速度一定时,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主要由曲线区段的最大超高角、未被平衡的列车横向振动加速度允许值决定。列车运行速度小于等于80 km/h时,单轴式单轨列车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按320 m取值,小曲线区段下的列车限速按4.30√R(R为曲线半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单轴式单轨列车 运行平稳性 乘坐舒适性 平面最小曲线半径 曲线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ID搜索算法的列车节能运行优化研究
7
作者 侯涛 兰小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20,共9页
高速列车节能运行优化即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驾驶策略,实现节能控制。针对高速列车进一步节能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ID搜索算法的列车节能运行优化方法。首先,为提升算法的寻优性能,采用sine-logistic融合混沌映射... 高速列车节能运行优化即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驾驶策略,实现节能控制。针对高速列车进一步节能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ID搜索算法的列车节能运行优化方法。首先,为提升算法的寻优性能,采用sine-logistic融合混沌映射来初始化种群,利用模糊PID控制实现参数的自适应调节,使用动态选择T分布扰动策略增加随机信息,通过透镜成像反向学习方式丰富种群多样性,引入SA选择机制来扩大搜索范围,并通过基准测试函数验证了该方法在收敛精确度和收敛速度方面的优越性。然后,采用列车均质棒建模,以最小能耗、准时和舒适度为优化目标,建立列车节能运行优化模型。最后,基于CRH3C型列车参数,运用渭南北站至华山北站的实际线路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进PID搜索算法优化,相比于列车节时和四阶段运行模式,在一般限速下,列车分别节能17.9%和9.9%;在临时限速下,列车分别节能10.8%和9.0%,并对列车临时进站时间调整情况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研究结果为优化列车运行能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高速列车 驾驶策略 改进PID搜索算法 临时限速 节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强化学习的列车智能驾驶快速适应优化研究
8
作者 徐凯 孟倩倩 +1 位作者 张皓桐 张洋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62,共11页
在强化学习优化列车驾驶速度曲线中,当面临复杂运行环境和多变运营需求时,存在难以快速生成优化的驾驶策略的问题。鉴于此,在强化学习基础上,与元学习相结合,综合考虑影响列车能耗的诸多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元强化学习的列车智能驾驶快速... 在强化学习优化列车驾驶速度曲线中,当面临复杂运行环境和多变运营需求时,存在难以快速生成优化的驾驶策略的问题。鉴于此,在强化学习基础上,与元学习相结合,综合考虑影响列车能耗的诸多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元强化学习的列车智能驾驶快速适应优化算法。该算法由内层学习器和元学习器2个部分组成,内层学习器采用强化学习PPO算法更新任务参数后把参数和损失函数输送到元学习器;元学习器利用这些信息更新任务参数,找到最优解,得到可以快速适应新任务且准确度高的元学习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新任务下学习效率优势显著,在满足舒适度、准时和停车精度的同时与传统的TRPO,PPO和MAML算法相比分别有效降低能耗6.14%,3.22%和1.40%,达到基准目标所需的迭代回合数仅分别为上述算法的28.57%,30.78%和52.29%,为元学习在列车智能驾驶领域研究的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学习 强化学习 列车自动驾驶 调度时间调整 临时限速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降雨强度异质性的合流区可变限速动态控制
9
作者 马飞 郭雅茹 +3 位作者 杨治杰 张玉洁 马壮林 徐玉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6,共10页
为缓解不同降雨强度诱发的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降雨强度异质性的合流区可变限速动态控制(RVSL)方法。综合考虑通行能力下降及车辆换道概率对合流区交通流状态的影响,并探究降雨强度异质性与车辆自由流速度的动态关... 为缓解不同降雨强度诱发的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降雨强度异质性的合流区可变限速动态控制(RVSL)方法。综合考虑通行能力下降及车辆换道概率对合流区交通流状态的影响,并探究降雨强度异质性与车辆自由流速度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元胞传输模型(CTM)构建合流区交通流预测模型,兼顾总行程时间和总周转量,构建可变限速优化模型;考虑降雨强度异质性对可变限速值求解的影响,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最优RVSL方法,仿真分析降雨强度异质性影响下实施不同限速控制方法时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实施考虑降雨强度异质性影响下的RVSL,当降雨强度为小雨、中雨和大雨时,对比可变限速控制(VSL),其目标函数分别减少8.41%、40.57%和32.91%;对比固定限速控制(FSL),其目标函数分别减少17.48%、55.14%和44.69%,RVSL能够有效缓解拥堵并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强度异质性 高速公路合流区 可变限速动态控制(RVSL) 元胞传输模型(CTM) 模型预测控制(M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双馈抽蓄自适应调频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劳文洁 史林军 +2 位作者 吴峰 杨冬梅 李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7,I0005,共11页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以通过变速运行灵活调节功率,在发电和抽水工况下均具备一定的调频潜能.为挖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调频能力,分别建立其适应不同工况运行特点的调频控制模块,提出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以通过变速运行灵活调节功率,在发电和抽水工况下均具备一定的调频潜能.为挖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调频能力,分别建立其适应不同工况运行特点的调频控制模块,提出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略.首先,在建立考虑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动态特性的机组模型基础上,构建发电工况下将频率偏差转换为附加功率指令、抽水工况下将频率偏差转换为附加转速指令的调频模块.其次,分析各调频参数对于频率动态响应的影响,并以系统频率偏差最小为目标,以机组的转速及功率限制为约束,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工况最优调频参数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随机组状态实时调整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略.最后,以含双馈抽水蓄能机组的四机两区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频策略使机组在不同工况、不同运行状态下均具有良好的调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 一次调频 转速及功率限制 自适应 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景影像交通标志牌限速限高信息提取
11
作者 季辰 刘磊 +1 位作者 蔡栋 程亮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4,共6页
针对端到端识别模型对样本稀疏交通标志牌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在街景影像中先检测交通标志牌,再提取限速限高语义信息的方法,以实现对标志牌所在道路限速限高属性的更新。首先,融合公开样本数据集,训练基于4种典型网络的检... 针对端到端识别模型对样本稀疏交通标志牌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在街景影像中先检测交通标志牌,再提取限速限高语义信息的方法,以实现对标志牌所在道路限速限高属性的更新。首先,融合公开样本数据集,训练基于4种典型网络的检测模型,对比选用效果最佳的Faster R-CNN作为标志牌检测模型;然后,分割全景街景影像,在子图像中检测限速限高标志牌;最后,引入PP-OCRv3文字识别模型提取限速限高值,并通过语义约束清洗结果。结合交通运输部门公开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测试,并在中国台湾省台南市开展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样本稀疏的限速限高标志牌,能从街景影像中准确提取限速限高信息,对交通标志牌管理和限速限高道路属性校验更新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限速 道路限高 交通标志牌 目标检测 信息提取 街景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高速精密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艳 崔永存 +2 位作者 方俊 王登科 李伟旺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针对某型高速精密电主轴用7003陶瓷球轴承在极限转速试验中出现异常振动和噪音等问题,从端口位置、形态、显微组织、相组成等方面对轴承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采用了洛氏硬度检测的方法对失效轴承的内、外滚道进行了检测,研究... 针对某型高速精密电主轴用7003陶瓷球轴承在极限转速试验中出现异常振动和噪音等问题,从端口位置、形态、显微组织、相组成等方面对轴承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采用了洛氏硬度检测的方法对失效轴承的内、外滚道进行了检测,研究了失效轴承内、外滚道的洛氏硬度;然后,采用了金相组织分析的方式,对轴承内、外滚道失效部位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轴承内、外滚道失效部位的金相组织成分;最后,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轴承内、外滚道,内、外滚道断口以及滚动体失效部位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研究了轴承失效部位的表面组织显微形貌及能谱仪(EDS),进而对轴承失效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轴承内圈产生失效剥落的主要原因为内圈滚道表面的碳化物、氧化物在应力接触面堆积,从而加剧了其表面的氧化程度。由于内圈制造工艺缺陷将导致轴承发生早期失效,建议产品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避免产生不合格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球轴承 金相组织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仪 极限转速试验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 的高速车辆-道岔动力学响应预测
13
作者 刘采薇 赖军 +3 位作者 方嘉晟 徐井芒 闫正 王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0,共8页
为了提高高速车辆-道岔复杂动力学响应的仿真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构建了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的动力学响应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生成不同水平不平顺状态下的轮轨垂向力样本。然后,将水平... 为了提高高速车辆-道岔复杂动力学响应的仿真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构建了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的动力学响应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生成不同水平不平顺状态下的轮轨垂向力样本。然后,将水平不平顺幅值作为模型输入,轮轨垂向力作为输出,引入dropout参数,训练LSTM网络并采用均方误差和决定系数来评价模型性能。最后,基于计算结果分析轮重减载率和统计超限概率。结果表明:本文搭建的LSTM网络在训练轮次达到5000次后,均方误差基本稳定在0.00267,测试集的决定系数为0.903,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于预测不平顺状态下的车辆-道岔动力学响应;与传统动力学模型计算相比,LSTM模型计算效率提高了约26倍,大幅提高了计算效率且计算精度达到要求;水平不平顺幅值达到6 mm时,超限概率达到了9.08%,超过了容许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道岔 预测模型 数值计算 LSTM网络 超限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风速随机性的变速风电机组超速减载调频控制策略及调频效果分析
14
作者 杨起珍 陈磊 +2 位作者 蹇傲霖 奥博宇 闵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7,共9页
变速风电机组在大功率扰动随机风速场景下进行超速减载调频时存在转子失速的风险,可能导致系统频率二次跌落。推理得到最优功率上限形式,基于此,提出适应风速随机性的超速减载调频控制策略,并证明该策略能够避免转子失速。基于所提策略... 变速风电机组在大功率扰动随机风速场景下进行超速减载调频时存在转子失速的风险,可能导致系统频率二次跌落。推理得到最优功率上限形式,基于此,提出适应风速随机性的超速减载调频控制策略,并证明该策略能够避免转子失速。基于所提策略推导出系统临界功率扰动满足的方程式,只要系统功率扰动不超过临界值,功率上限就不会对频率最低点与平均频率变化率造成影响。建立四机两区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及临界功率扰动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所提策略能够在大功率扰动随机风速场景下避免转子失速并取得最优调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风电机组 超速减载调频 功率上限保护 风速随机性 转子失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风报警触发规则及解除时限优化研究
15
作者 马浩 杜广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9,共5页
高速铁路沿线风速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在现行大风报警规则下,全线风监测点采用统一报警阈值,不能满足提升乘车舒适度及行车效率的运营维护需求。在收集多条高铁线路风监测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报警机制分析,提出大风报警触发规则和大风... 高速铁路沿线风速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在现行大风报警规则下,全线风监测点采用统一报警阈值,不能满足提升乘车舒适度及行车效率的运营维护需求。在收集多条高铁线路风监测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报警机制分析,提出大风报警触发规则和大风报警解除时限阈值的改进方法。利用风监测数据进行验证,表明所提出方法实现了对潜在短时强风的识别和风监测点报警阈值的适应性设置,可进一步提升行车效率,减轻瞬时大风对列车运行稳定性的潜在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风报警 报警解除时限 监测点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运期间人员有限情况下高速铁路乘务排班计划编制研究
16
作者 曾娟 田志强 +2 位作者 朱卯午 王菲 张天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6,共9页
针对春运期间运输任务繁重导致乘务员人数不足的情况,客运段通常会考虑借调部分乘务员来分担值乘任务。为减少借调乘务员数量,提高乘务员运用效率,对排班模式进行调整,适当减少轮班模式中的休息时间,将轮班模式灵活组合直至完全覆盖排... 针对春运期间运输任务繁重导致乘务员人数不足的情况,客运段通常会考虑借调部分乘务员来分担值乘任务。为减少借调乘务员数量,提高乘务员运用效率,对排班模式进行调整,适当减少轮班模式中的休息时间,将轮班模式灵活组合直至完全覆盖排班周期。基于“生成与选择”的思想,首先,设计了搜索算法生成可行乘务排班方案集合;其次,以借调乘务员人数最少为优化目标构建集合覆盖模型,利用求解器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可行排班方案集合的筛选;最后,运用某客运段春运期间的乘务交路计划对调整后的乘务排班模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依据提出的算法对乘务排班模式进行调整,不仅能够提高乘务员运用的灵活性,而且借调乘务组数量也有所减少,从原本所需的42组减少至36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人员有限 乘务排班计划 生成与选择 集合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适应抗扰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
17
作者 白艳 褚含冰 +1 位作者 张娴静 贾更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51,56,共6页
针对传统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未考虑到环境、设备等多因素干扰,鲁棒性和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考虑自适应抗扰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首先,精确测量并计算异步电机关键参数,奠定控制基础;其次,基于这些参数,运用自适应抗扰控... 针对传统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未考虑到环境、设备等多因素干扰,鲁棒性和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考虑自适应抗扰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首先,精确测量并计算异步电机关键参数,奠定控制基础;其次,基于这些参数,运用自适应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实时估计并补偿参数变化与外部扰动,确保电机控制环境稳定;最后,依托ADRC的稳定输出,引入有限时间控制(Buck-Boost Matrix Converter,BBMC)实现抗干扰下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精准平滑调节电机转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实现高鲁棒性抗干扰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电机的性能稳定性,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ADRC自适应抗扰 BBMC有限时间控制 变频调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行轮不均匀磨损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
18
作者 涂春云 文永蓬 +1 位作者 陈瑱 霍子伟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3,共8页
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异常磨损的影响因素众多、磨损类型复杂。为了揭示运营初期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下降的原因,建立了考虑走行轮磨损的跨座式单轨动力学模型,根据前轮、后轮、同侧和对角磨损4种典型走行轮不均匀磨损,从车速和轮径差值... 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异常磨损的影响因素众多、磨损类型复杂。为了揭示运营初期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下降的原因,建立了考虑走行轮磨损的跨座式单轨动力学模型,根据前轮、后轮、同侧和对角磨损4种典型走行轮不均匀磨损,从车速和轮径差值出发,分析了走行轮不均匀磨损对车辆直线运行平稳性的影响;通过临界离心加速度、曲线限速的变化,对比分析了走行轮不均匀磨损对于曲线平稳性的影响;进一步针对直线、曲线上的仿真结果,对走行轮的磨损特征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直线上,走行轮异常磨损对平稳性影响较小;在曲线上,同侧磨损使车辆临界离心加速度减小,曲线的运行平稳性下降,曲线平稳行驶速度范围缩小;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为保证车辆运行平稳性应避免走行轮同侧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走行轮轮径差 平稳性 临界离心加速度 曲线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切变隐患治理研究
19
作者 张扬 苏国明 +1 位作者 郭向荣 徐勇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共6页
研究目的:为合理评估及确保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致行车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以某重载铁路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桥位处风场特性和桥面设计基准风速,依据大比例节段风洞模型试验得到的主梁及列车的气动力系数,建立一种考虑风屏障系统的风-... 研究目的:为合理评估及确保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致行车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以某重载铁路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桥位处风场特性和桥面设计基准风速,依据大比例节段风洞模型试验得到的主梁及列车的气动力系数,建立一种考虑风屏障系统的风-车-桥系统仿真分析模型,对空重混编C80型货车在强风作用下以50~100km/h运行速度通过大桥,进行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并对大风天气列车走行安全性进行评估。研究结论:(1)设置风屏障可有效减小运营列车所受气动风荷载,保证列车走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简支T梁区段桥面最大风速为31.5m/s,可满足正常运行速度80km/h的要求;(3)刚构连续梁区段和简支箱梁区段桥面最大风速近35m/s,为满足列车运行速度80km/h的要求,需增设透风率为60%,高度3.5m的风屏障;(4)本文提出了合理的风屏障技术参数、限速阈值和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对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切变隐患治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铁路桥梁 风洞试验 风车桥耦合 风屏障 限速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精密角接触陶瓷球轴承设计及试验研究
20
作者 谢文超 崔永存 +2 位作者 李小明 董帅豪 周勇勇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89,共10页
针对某数控机床主轴轴承低极限转速及低DN值(轴承内径和轴承转速的乘积)的问题,为解决机床主轴轴承高极限转速的问题,满足高DN值、高极限转速及精度P4级的要求,设计开发了一款高速电主轴精密角接触陶瓷球轴承,并进行了轴承温升和振动试... 针对某数控机床主轴轴承低极限转速及低DN值(轴承内径和轴承转速的乘积)的问题,为解决机床主轴轴承高极限转速的问题,满足高DN值、高极限转速及精度P4级的要求,设计开发了一款高速电主轴精密角接触陶瓷球轴承,并进行了轴承温升和振动试验。首先,根据轴承的使用环境选取了角接触陶瓷球轴承主参数,并为降低高转速下轴承发热量选取了合适的轴承材料;然后,利用建立的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模型并联立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以摩擦力矩为目标函数对轴承球径和内外沟曲率半径系数进行了正交优化选取,还进行了动力学和疲劳寿命分析;最后,开展了角接触陶瓷球轴承的极限转速试验,进行了温升和振动分析,验证了该轴承温升和振动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得到轴承的球径D w为6.35 mm、内沟曲率半径系数f i为0.55、外沟曲率半径系数f e为0.52;计算优化后角接触陶瓷球轴承的最大接触应力不超过2100 MPa,滚动体与保持架的最大作用力不超过3 N,保持架受到的等效应力及极限转速下轴承疲劳寿命为84.5 h左右,均满足设计使用要求;且优化后的角接触陶瓷球轴承最小摩擦力矩为102.0331 N·mm;优化后轴承的最高温度为56℃,振动加速度不高于19.6 m/s^(2)。该轴承满足超精密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的应用需求,同时提高了国内现有高速电主轴的极限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机床电主轴 滚动轴承 摩擦力矩 动力学分析 极限转速 滚道接触性能 保持架碰撞力 疲劳寿命 轴承温升和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