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车速平稳过渡的高速公路出口限速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婷 胡闪闪 +2 位作者 陈亦新 芮飞 马金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6-396,共11页
研究能够满足出口车速平稳过渡的逐级限速方案,对出口区域车辆平稳运行及安全提升有重要意义。利用无人机采集高速公路出口车辆运行参数,分析出口车辆运行特征,考虑驾驶员对相邻限速标志的认知反应,构建了连续限速标志设置间距计算模型... 研究能够满足出口车速平稳过渡的逐级限速方案,对出口区域车辆平稳运行及安全提升有重要意义。利用无人机采集高速公路出口车辆运行参数,分析出口车辆运行特征,考虑驾驶员对相邻限速标志的认知反应,构建了连续限速标志设置间距计算模型,建立了高速公路出口不同级别的限速方案,利用驾驶模拟试验对设计的不同限速方案进行分析及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二级限速方案中,限速值为60-40 km/h的限速标志间距为160 m;三级限速方案中,限速值为80-60-40 km/h的限速标志间距分别为300 m和80 m,限速值为90-60-40 km/h的限速标志间距分别为300 m和85 m;四级限速方案中,限速值为100-80-60-40 km/h的限速标志间距分别为295、160、80 m。利用驾驶模拟器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限速级数增加,车辆离散幅度显著降低,表明逐级限速方案对出口车辆运行速度有明显管控效果;逐级限速方案的平均减速度指标小于1.3 m/s^(2),均在驾驶舒适性阈值内;四级限速方案可使在分流鼻端车速标准差、平均减速度、分流鼻运行速度V85分别控制在5.23 km/h、0.52 m/s^(2)、54 km/h左右,极大满足了车速平稳过渡要求。可见,借助模型定量优化的逐级限速方案可以显著提高出口车速过渡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出口 逐级限速方案 连续限速标志间距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限速和尽端式车站布置的广珠澳高铁速度目标值研究
2
作者 姬燕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0,共11页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对线路走向、工程投资、运营效果等影响较大。随着600 km/h磁浮列车下线、成渝中线高铁400 km/h标准的研究和推进,我国高铁技术正向集成化和高速化方向进一步发展。更高速度等级的高铁对线路平顺性、动车组加减速性...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对线路走向、工程投资、运营效果等影响较大。随着600 km/h磁浮列车下线、成渝中线高铁400 km/h标准的研究和推进,我国高铁技术正向集成化和高速化方向进一步发展。更高速度等级的高铁对线路平顺性、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列控系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此同时,高速铁路大多引入发达城市主城区,受建构筑物及拆迁、站间距等工程控制,采用大曲线半径和较高速度目标值工程投资过大,且实际运营亦无法达速。广珠澳高速铁路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珠江东岸南北向重要的高铁通道,北端广州北至白云机场段距离仅为17.7 km,建构筑物林立;南端珠海鹤洲至横琴段距离仅为22.3 km,且横琴站为线路尽端式车站,所有列车均需在横琴站起停车。功能定位的重要性与工程条件的局限性相互矛盾,需合理确定其速度目标值。首先,结合400 km/h高铁创新发展技术分析得出,广珠澳高铁通道若采用400 km/h方案较350 km/h方案旅行时间仅节省2 min,工程投资需增加13.2亿元,路网协调匹配性差且存在技术风险;其次,从路网协调匹配性、工程投资、运营效果、客流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广珠澳高铁采用250,300,350 km/h三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比选,得出广珠澳高铁通道宜采用3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而,根据工程条件并结合列车模拟牵引计算,分别研究得出广州北至白云机场段宜采用梯级限速200 km/h方案、鹤洲至横琴段宜采用350 km/h方案,由于所有列车均需在横琴站起停车,横琴进站端可采用小曲线半径改善线路引入条件、节省工程投资。研究结论有力地支撑了广珠澳高铁选择更合理的建设方案,同时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速度目标值 工程限速 尽端式车站 V-S曲线 阶级限速 工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事故瓶颈区域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建闽 廖冬梅 马莹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33,共9页
针对高速公路突发交通事故而导致交通态势恶化的问题,根据事故位置与上游入口匝道的距离分为三种场景,分析不同场景下瓶颈的通行能力,以反馈控制模型为基础,对车辆进行分级限速控制,并探讨了不同场景下可变限速控制低速段的设置位置,分... 针对高速公路突发交通事故而导致交通态势恶化的问题,根据事故位置与上游入口匝道的距离分为三种场景,分析不同场景下瓶颈的通行能力,以反馈控制模型为基础,对车辆进行分级限速控制,并探讨了不同场景下可变限速控制低速段的设置位置,分别构建了三种场景下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根据元胞传输模型原理对VISSIM进行二次开发仿真,验证每种场景在不同的流量条件下的控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事故期间瓶颈路段的流出流量,使路段之间的密度均匀化,延迟拥堵的出现时间和减少拥堵持续时间,有效减少车辆延误和停车次数;场景二在输入流量为6000 veh/h的条件下所减少的车辆延误和停车次数分别为46%、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 事故瓶颈 可变限速控制 反馈控制 分级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误和事故损失的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磊 林永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0,共7页
以交通检测系统获取的车道流量和速度为模型输入,分别提出基于延误损失、事故损失和综合损失等3类步进式可变限速控制.综合现有基于流量和基于车速离散性算法估计了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提出了基于延误和事故发生率的路段综合损失计算方... 以交通检测系统获取的车道流量和速度为模型输入,分别提出基于延误损失、事故损失和综合损失等3类步进式可变限速控制.综合现有基于流量和基于车速离散性算法估计了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提出了基于延误和事故发生率的路段综合损失计算方法.以青兰高速莱芜区约20 km的路段为实例,模拟了8组可变限速牌,通过微观仿真验证了提出的3种算法.结果证明,相比于静态控制,建立的3种模型均显著降低了主线车流的停车次数、停车延误和综合延误,改善了车辆行驶的平稳性,但主线车辆旅行时间略有增加.根据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驾驶员对限速值服从率的下降,可变限速控制的效益也逐渐降低,尤其低于80%时,下降显著;当低于60%时,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可变限速控制 步进式控制 高速公路 交通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幅增量式PID的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 被引量:7
5
作者 胡传志 沈建华 彭晓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7,共4页
针对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中并不要求多快的响应速度,而追求平稳阶跃响应的情况,通常采用步进式PID算法,把较大的阶跃信号划分成若干较小的步长,从而逐步逼近设定值。但是该算法难以应付测量误差带来的影响,为此,设计一种基于限幅增量... 针对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中并不要求多快的响应速度,而追求平稳阶跃响应的情况,通常采用步进式PID算法,把较大的阶跃信号划分成若干较小的步长,从而逐步逼近设定值。但是该算法难以应付测量误差带来的影响,为此,设计一种基于限幅增量式PID算法的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限幅增量式PID算法通过对增量式PID算法的控制量增量的幅度加以步长限制,使控制量平稳变化,从而实现电动机平稳变速。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因为限幅增量式PID算法的控制量是均匀变化,所以该系统不仅具有平稳的阶跃响应,还具有天然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动机 转速控制 限幅增量式PID 阶跃响应 抗干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至昆明、自贡至宜宾高速铁路引入宜宾铁路枢纽方案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诗 曾榜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为研究2条甚至多条高铁同时引入枢纽方案,以重庆至昆明、自贡至宜宾高速铁路引入宜宾枢纽研究为例,采用多因素分步研究的方法,通过初步分析枢纽既有铁路现状、城市发展规划、地区客流特点、高铁技术标准和线路宏观走向等,对渝昆、自宜2... 为研究2条甚至多条高铁同时引入枢纽方案,以重庆至昆明、自贡至宜宾高速铁路引入宜宾枢纽研究为例,采用多因素分步研究的方法,通过初步分析枢纽既有铁路现状、城市发展规划、地区客流特点、高铁技术标准和线路宏观走向等,对渝昆、自宜2条高铁引入枢纽的大致走向和下一步研究方向做出初步判断。然后,结合枢纽客运布局和总图规划,围绕引入既有客站和新建客站两个思路,系统研究两线同时引入宜宾枢纽的多个方案。通过综合比选,推荐线路方案符合项目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引入方案满足路网运输需要和枢纽客运特点,集约利用通道资源、工程投资较省的方案。总结两线或者多线引入枢纽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类似工程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枢纽 引入方案 多因素 分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