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回采空间内贫矿资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损开采方案研究
1
作者 谭宝会 王虎 +5 位作者 张志贵 王永定 龙卫国 龚臻 何建元 陈星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0,共9页
做好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贫损控制对于矿山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当矿床开采条件复杂、矿石品位较低时,矿石贫损控制难度将会大幅增加,在此条件下如何做好矿石贫损控制一直是崩落法开采方向的重要关注点。金川龙首矿西二采... 做好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贫损控制对于矿山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当矿床开采条件复杂、矿石品位较低时,矿石贫损控制难度将会大幅增加,在此条件下如何做好矿石贫损控制一直是崩落法开采方向的重要关注点。金川龙首矿西二采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仅可布置4个分段,回采空间十分有限,不利于矿石的贫损控制,加之西二采区矿石品位较低但经济价值较高,因此在开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矿石贫损。针对西二采区的复杂开采条件及贫损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首采分段总量控制出矿、中间分段低贫化出矿、最末分段低贫化出矿+辅助进路回收残留矿石”的组合式低贫损回采方案。以西二采区为工程背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高仿真度的物理放矿模型并对该方案展开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即便是在暂时不考虑回收最末分段残留矿石的情况下,该方案可使西二采区崩落法采场的矿石回收率达到75.6%,而废石混入率仅为6.0%,在确保矿石回收率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矿石贫化。该方案在现场应用后,实际的矿石回收指标与试验结果基本接近,表明该方案在西二采区有限回采空间内实现了贫矿资源低成本、高质量回收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贫矿资源 有限回采空间 放矿试验 贫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流体技术用于中厚急倾斜矿体开采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陶干强 龙涛 +2 位作者 王丽圆 梁波 孟晓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21,共10页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厚急倾斜矿体现已在矿山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普遍存在矿石损失贫化的问题,至今未得到根本解决。为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以中厚急倾斜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基于料仓内改流体结构原理,提出了改流体放...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厚急倾斜矿体现已在矿山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普遍存在矿石损失贫化的问题,至今未得到根本解决。为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以中厚急倾斜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基于料仓内改流体结构原理,提出了改流体放矿技术。考虑矿体倾角和厚度、分段高度因素的影响,设计了18组改流体放矿和常规截止品位放矿对比实验,研究了三因素对矿石损失贫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厚度、不同倾角矿体开采中,改流体放矿技术矿石回收率均高于常规截止品位放矿回收率。在相同废石混入率条件下,改流体放矿矿石回收率为69.09%~82.9%,高于常规截止品位放矿12.66%~30.88%。当矿体倾角为60°~85°时,矿石回收率随矿体倾角的增大而提高;当矿体厚度为6~10 m时,改流体放矿技术矿石回收率高于常规截止品位放矿回收率;当分段高度为10~14 m时,矿石回收率随分段高度的增加而提高。同时,研究了改流体放矿技术机理,通过在采场中设置改流体结构和改变改流板的打开与关闭顺序,从而改变矿岩流动路径,可增大矿石流动范围和流动速率,控制矿岩接触,从而减少矿石损失和贫化。研究表明,改流体放矿技术优于常规截止品位放矿技术,有效改善了矿石损失贫化问题,为中厚急倾斜矿体开采时降低损失贫化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中厚急倾斜矿体 改流体放矿 分段高度 损失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应力型矿山地表移动宏观破坏特征与对策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阳 颜荣贵 +2 位作者 贺跃光 朱殿柱 季翱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3,共3页
急倾斜矿床崩落法开采地表移动不同于煤矿地表移动的宏观破坏特性 ,前者属构造应力型矿山开挖卸载 ,后者属自重应力型矿山开挖卸载。构造应力型矿山地表移动的宏观破坏特征研究为掌握该类矿山的地表移动规律 。
关键词 急倾斜崩落法 煤矿地表移动 构造应力 自重应力 开挖卸载 宏观破坏特征 变形预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地表移动预计方法 被引量:22
4
作者 戴华阳 易四海 +2 位作者 郭俊廷 阎跃观 刘爱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5-1311,共7页
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具有重复开采、沉陷影响累积的特点,其岩层移动模式和地表移动形态需要建立新的预测模型来描述。在实测分析和相似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急倾斜煤层开采覆岩与地表的移动的变形机理和传播方向变化特征,建立... 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具有重复开采、沉陷影响累积的特点,其岩层移动模式和地表移动形态需要建立新的预测模型来描述。在实测分析和相似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急倾斜煤层开采覆岩与地表的移动的变形机理和传播方向变化特征,建立了基于开采影响传播角变化的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地表移动的预计模型,提出了分层充分与非充分开采条件下沉系数与煤厚、采深、煤层倾角的波兹曼拟合关系式,提出了预计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实例验证分析表明,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规律,预计参数物理意义明确,易于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急倾斜煤层 水平分层开采 地表移动 预计方法 开采影响传播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开采理念的急倾斜薄矿脉群集群连续化回采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聂兴信 甘泉 +2 位作者 娄一博 高建 冯珊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33,共6页
急倾斜薄矿脉群开采多采用浅孔留矿法,该方法开采存在产量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不足。基于协同开采理念,对已有的薄矿脉开采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集群连续化回采方法,即深孔分段空场上向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该方法将阶... 急倾斜薄矿脉群开采多采用浅孔留矿法,该方法开采存在产量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不足。基于协同开采理念,对已有的薄矿脉开采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集群连续化回采方法,即深孔分段空场上向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该方法将阶段划分为分段,分段内划分矿房,矿房内不留间柱和底柱,一步骤回采,随后进行充填,回采与充填间隔进行,同一个阶段内的矿房连续回采,再无后续作业。针对青海省某金矿6条矿脉(M5、M6、M7、M8、M9、M10),提出了间隔台阶式连续回采顺序,并对该回采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最大位移约为16.8 mm,最大主应力为0.076 7 MPa,实际塑性区范围为2~5 m,可达到安全规范要求。矿山实践表明:该采矿法贫化率为9.51%,损失率约为7.98%,采场生产能力为96 t/d,中段生产能力为576 t/d,与该类型矿床开采常用的浅孔留矿法相比(贫化率13.57%,损失率15.61%,单个矿房生产能力62 t/d),能有效提高矿山机械化连续开采水平,提升矿山生产能力和回采效率,有效确保多矿脉同时回采时的安全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连续化采矿 急倾斜薄矿脉 浅孔留矿法 数值模拟 回采工艺 协同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极软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王家臣 赵兵文 +3 位作者 赵鹏飞 杨胜利 安建华 江志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6-292,共7页
以峰峰集团山西大远煤业1201急倾斜工作面为背景,系统研究了急倾斜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的基本问题,指出支架的合理设计是该类煤层成功开采的首要条件,支架设计要充分考虑急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的顶板活动规律,以工作面上部顶板的冲击... 以峰峰集团山西大远煤业1201急倾斜工作面为背景,系统研究了急倾斜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的基本问题,指出支架的合理设计是该类煤层成功开采的首要条件,支架设计要充分考虑急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的顶板活动规律,以工作面上部顶板的冲击载荷确定支架的工作阻力。同时急倾斜支架要有足够的抗侧向挤压能力,结合工作面采放工艺确定侧护板的抗挤压能力。急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的顶煤放出体与煤岩分界面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结合顶煤放出规律、支架稳定性等综合确定采放工艺,提出"下行动态分段、段内上行放煤"的采放工艺,适用于急倾斜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采放过程中对支架的不利影响,并可获得较高的顶煤采出率。工作面安装前需对软弱底板进行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厚煤层 走向长壁 综放开采 顶煤放出规律 采放工艺 支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天厂铜矿倾斜薄矿体开采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林友 尤本勇 +2 位作者 董继德 夏建波 文义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49,共4页
针对观天厂铜矿倾斜薄矿体回采时采场出矿的疑难问题,对开采工作线沿矿体倾斜下向推进的原采矿方案改进为沿矿体伪倾斜面向上阶梯式回采的优化采矿方案;介绍了倾斜矿体沿伪倾斜面布置采场时,采场伪倾斜面与矿体走向之间夹角的确定方法;... 针对观天厂铜矿倾斜薄矿体回采时采场出矿的疑难问题,对开采工作线沿矿体倾斜下向推进的原采矿方案改进为沿矿体伪倾斜面向上阶梯式回采的优化采矿方案;介绍了倾斜矿体沿伪倾斜面布置采场时,采场伪倾斜面与矿体走向之间夹角的确定方法;并在矿山进行了实践和推广运用。结果表明:该采矿工艺可将凿岩、支护和运搬3个工序同时进行作业,可大幅提高采矿效率,确保采场出矿的安全性,减少采准工程量,采矿成本降低了14.1元/t,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倾斜 采矿方案 壁式崩落法 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厚煤层短壁综放采场承载结构泛化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红伟 焦建强 +2 位作者 伍永平 刘宝恒 赵华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6-64,共9页
针对厚度4~8 m的急倾斜煤层难以实现机械化开采的难题,创新性提出了水平分段短壁综放采煤法。在龙泉煤矿3-3c急倾斜厚煤层布置采掘合一“单一巷道”工作面,螺旋钻机超前采出巷旁煤柱,纵横自移式支架采出顶煤,沿空成巷形成工作面“Z”形... 针对厚度4~8 m的急倾斜煤层难以实现机械化开采的难题,创新性提出了水平分段短壁综放采煤法。在龙泉煤矿3-3c急倾斜厚煤层布置采掘合一“单一巷道”工作面,螺旋钻机超前采出巷旁煤柱,纵横自移式支架采出顶煤,沿空成巷形成工作面“Z”形通风。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物理相似模拟分析确定了分段高度、采放比等主要回采参数,揭示了采场顶板运动演化、底板破坏滑移及围岩承载结构泛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段高度10 m、采放比2.85时工作面放煤效果较好;急倾斜水平分段采场顶板结构迁移转化形成“跨层多梯阶砌体结构”、不同区域底板发生“挤出-平移”“挤出-下压”“挤出-上推”3种模式破坏滑移,顶板、煤柱、底板相互关联形成采场“顶板-底板-煤柱”链式结构。3个分段组成阶段高度30~45 m,能有效阻断采动过程中链式结构单元间强弱链相互转换,防止煤柱失稳造成顶板大面积垮落形成的冲击灾害。以上新型采煤方法的提出与研究为该类煤层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方法与理论基础,对新疆乃至西部煤炭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水平分段 综放开采 沿空留巷 底板破坏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厚大矿体阶段深孔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于清军 胡忠强 李元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8,共5页
以红岭矿区铅锌等多金属矿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原铅锌矿开采中存在的生产能力小、劳动效率低、分段采准工程量大、成本高、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安全性差、维护费用高等问题,试验研究采用脉内脉外联合采准、阶段凿岩、平行深孔孔间微差精... 以红岭矿区铅锌等多金属矿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原铅锌矿开采中存在的生产能力小、劳动效率低、分段采准工程量大、成本高、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安全性差、维护费用高等问题,试验研究采用脉内脉外联合采准、阶段凿岩、平行深孔孔间微差精准起爆崩矿、铲运机阶段集中出矿、一次爆破回收矿柱、封闭隔离采空区综合工艺。经现场工业试验,矿房生产能力可达到970 t/d,采矿损失率3.19%,贫化率5.25%,采矿直接成本29.22元/t。试验证明该采矿工艺简单实用、劳动效率高、生产能力大、采矿成本低,而且能有效避免矿柱大量损失,是急倾斜厚大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的重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厚大矿体 采矿方法 阶段深孔 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花阱铜矿急倾斜中厚矿体开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建波 林友 +1 位作者 林吉飞 赵明亮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5,共4页
梁花阱铜矿V号矿体属急倾斜中厚矿体,原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开采,上盘围岩局部不稳固发生坍塌,废石混入造成出矿品位达不到入选要求。针对原采矿方案存在问题,设计了切顶锚杆护顶中深孔留矿法采矿方案,将矿体沿厚度方向分为2层同时... 梁花阱铜矿V号矿体属急倾斜中厚矿体,原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开采,上盘围岩局部不稳固发生坍塌,废石混入造成出矿品位达不到入选要求。针对原采矿方案存在问题,设计了切顶锚杆护顶中深孔留矿法采矿方案,将矿体沿厚度方向分为2层同时自下而上推进开采,靠上盘分层超前靠下盘分层一定距离,在靠上盘分层开采面下方的工作面中完成凿岩、爆破、护顶等作业。该采矿方案在矿山进行了采矿实验并取得成功,同原采矿方案比较,其千吨采切比减少了0.84m/kt,综合回收率提高了3.2%,采矿工效提高了3.3t(/工班),生产能力提升了80t/d,大块率下降了4.9%,采矿直接成本下降了1.8元/t。该采矿方案对类似开采条件的矿山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中厚矿体 采矿方法 切顶 锚杆护顶 留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切井扇形深孔爆破自拉槽新方法 被引量:25
11
作者 明世祥 袁猛 鲁炳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2,93,共4页
切割拉槽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重要的采矿工艺之一,拉槽质量好坏严重影响爆破回采效果,但矿体软破的采场由于施工安全条件差,切割拉槽困难而质量不易保证,所论述的无切井扇形深孔爆破自拉槽法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切割方法,具有广泛... 切割拉槽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重要的采矿工艺之一,拉槽质量好坏严重影响爆破回采效果,但矿体软破的采场由于施工安全条件差,切割拉槽困难而质量不易保证,所论述的无切井扇形深孔爆破自拉槽法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切割方法,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切割 地下矿床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薄矿脉崩落法开采及崩落散体的承载机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安龙 王日东 +1 位作者 侯朋远 梁瑞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8-283,共6页
以金厂沟梁金矿为工程依托,利用崩落矿岩散体的承载机理,提出了急倾斜薄矿脉破碎矿体崩落法开采方案.运用数值计算手段,研究崩落矿岩散体的承载机制,分析分段高度对崩落矿岩散体承载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空场法开采相比,崩落法开... 以金厂沟梁金矿为工程依托,利用崩落矿岩散体的承载机理,提出了急倾斜薄矿脉破碎矿体崩落法开采方案.运用数值计算手段,研究崩落矿岩散体的承载机制,分析分段高度对崩落矿岩散体承载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空场法开采相比,崩落法开采有效改善了采场围岩的稳定性,围岩塑性区体积减小了58.4%.随着分段高度的增大,崩落矿岩散体对围岩的支撑作用相应减弱,但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崩落法回采急倾斜薄矿脉破碎矿体是合理的、可行的,同时也为该类矿体的回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法 急倾斜薄矿脉 围岩稳定性 分段高度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峡煤矿大倾角特厚煤层采煤方法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贠东风 张袁浩 +5 位作者 程文东 范振东 苏普正 王东方 孟晓军 刘柱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64,共4页
基于华亭煤业集团东峡煤矿大倾角特厚煤层赋存条件,通过对走向长壁倾斜分层综采放顶煤与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技术经济比较与综合分析,认为走向长壁倾斜分层放顶煤采煤法技术较优越、更为经济合理。现场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经济技术... 基于华亭煤业集团东峡煤矿大倾角特厚煤层赋存条件,通过对走向长壁倾斜分层综采放顶煤与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技术经济比较与综合分析,认为走向长壁倾斜分层放顶煤采煤法技术较优越、更为经济合理。现场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经济技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特厚煤层 走向长壁倾斜分层综采放顶煤法 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法 技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缓倾斜矿床回采沿脉巷道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卸压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施耀斌 叶义成 +1 位作者 王其虎 姚囝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3-89,共7页
以上横山多层含钒页岩矿床为对象,研究了层间交替嗣后充填回采条件下沿脉巷道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卸压技术。采用phase。软件,模拟开采中段10个回采时步沿脉巷道的应力和收敛偏移的变化。在盘区回采中,回采矿房下方沿脉巷道围岩应力较... 以上横山多层含钒页岩矿床为对象,研究了层间交替嗣后充填回采条件下沿脉巷道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卸压技术。采用phase。软件,模拟开采中段10个回采时步沿脉巷道的应力和收敛偏移的变化。在盘区回采中,回采矿房下方沿脉巷道围岩应力较其他区域高3.19%(平均);高应力状态集中于巷道顶板和底板,在不同时步范围分别达51.61%~58.14%和26.19%~54.54%。设计了卸压钻孔和卸压短巷缓解巷道高应力状态,较同一时步未卸压时,沿矿体倾向布置卸压孔、垂直矿体倾向布置卸压孔、近矿体侧帮布置卸压短巷和远矿体侧帮布置卸压短巷使巷道高应力区域分别降低了56.86%、56.27%、47.48%和7.03%(平均值),巷道稳定性得到了保证。在高应力状态沿脉巷道卸压时,应使钻孔卸压沿矿体倾向布置和卸压短巷近矿体侧帮布置,减少巷道高应力区范围。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开采地压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缓倾斜矿床 地下开采 沿脉巷道 应力分布特征 卸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的动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秦子晗 杜涛涛 杨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7-59,63,共4页
乌东矿南采区两组急倾斜煤层同时开采,矿压显现强烈,建立了急倾斜煤层顶板垮落力学模型,利用FLAC3D软件对煤层开采过程围岩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南采区由于煤层倾角近乎直立,两侧采空后的顶板岩柱长时间处于悬预状态,悬顶过... 乌东矿南采区两组急倾斜煤层同时开采,矿压显现强烈,建立了急倾斜煤层顶板垮落力学模型,利用FLAC3D软件对煤层开采过程围岩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南采区由于煤层倾角近乎直立,两侧采空后的顶板岩柱长时间处于悬预状态,悬顶过长以至造成能量大量积聚。针对悬顶岩柱采用了预裂爆破和高压注水联合处理方法,降低了顶板岩柱的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 悬臂梁 顶板垮落 数值模拟 顶板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空区矿体斜面蹬碴落矿采矿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凤玉 韩智通 +1 位作者 蒋运章 崔永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4,68,共4页
团城铁矿+50 m中段被民采空区破坏成多空区矿体,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区,存在于分段之间的采空区使中深孔无法崩落其上矿体,使矿石回采率过低,为此,提出了斜面蹬碴落矿的回采方法。这一方法在团城铁矿60 m分段4#采场进行试验,取得良好... 团城铁矿+50 m中段被民采空区破坏成多空区矿体,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区,存在于分段之间的采空区使中深孔无法崩落其上矿体,使矿石回采率过低,为此,提出了斜面蹬碴落矿的回采方法。这一方法在团城铁矿60 m分段4#采场进行试验,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试验研究表明,斜面蹬碴落矿采矿方法用于开采多空区矿体,具有适应性较强、安全条件较好的优点,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新型采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多空区矿体 斜面蹬碴落矿 散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磷集团晋宁磷矿2号坑深部矿体开采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小双 李耀基 王孟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7,共4页
为确定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晋宁磷矿2号坑深部矿体的采矿方法,以该矿2号坑深部缓倾斜含软夹层薄至中厚矿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矿体赋存特征、开采工程技术条件、底板及围岩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与方案对比等进... 为确定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晋宁磷矿2号坑深部矿体的采矿方法,以该矿2号坑深部缓倾斜含软夹层薄至中厚矿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矿体赋存特征、开采工程技术条件、底板及围岩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与方案对比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实行矿层1、11、12分矿层混合开采,采出矿石混合后,矿石品位可达22.97%,资源回收率高;2对于2号坑这种典型的缓倾斜含软夹层薄至中厚难采磷矿体,采用单一的采矿方法很难获得理想的经济技术指标,对上盘矿层宜采用分段留矿崩落法作为采矿方法,对下盘矿层,由于矿层薄,宜采用浅孔留矿法作为采矿方法。相关结果可为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晋宁磷矿2号坑及类似条件的磷矿山深部矿开采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开采 缓倾斜 软夹层 薄至中厚矿体 分段留矿崩落法 浅孔留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中厚以上难采铜矿体采矿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松 梁元贵 +2 位作者 郭忠南 罗正良 史采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23-526,共4页
为解决某铜矿矿体复杂多变、回采能力低等难题,在矿山现有生产的基础上,结合优化后的矿块结构参数,根据矿体厚度变化情况选择不同的采矿方法,提出了几种适合此类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最终优选出两种符合矿山生产的采矿方法,有效的适应复... 为解决某铜矿矿体复杂多变、回采能力低等难题,在矿山现有生产的基础上,结合优化后的矿块结构参数,根据矿体厚度变化情况选择不同的采矿方法,提出了几种适合此类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最终优选出两种符合矿山生产的采矿方法,有效的适应复杂矿体,解决了回采能力低的难题,优选方案也为国内其他类似开采技术条件的矿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急倾斜中厚矿体 采矿方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斜近距煤层水平分段轻型液压支架放顶煤联合开采的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召宁 石平五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79,共3页
论述了碱沟煤矿采用急斜近距煤层水平分段轻型支架放顶煤采煤方法的科学性。新型采煤法的实施有利于避免急斜近距煤层开采的相互影响,提高生产能力和采出率,形成规范的通风系统。进一步论述了这种新型采煤法回采工艺的独特性和液压支架... 论述了碱沟煤矿采用急斜近距煤层水平分段轻型支架放顶煤采煤方法的科学性。新型采煤法的实施有利于避免急斜近距煤层开采的相互影响,提高生产能力和采出率,形成规范的通风系统。进一步论述了这种新型采煤法回采工艺的独特性和液压支架的适应性,得出采用这种特殊的回采工艺和液压支架保证了作业安全,有利于高产高效,而且适应了联合开采后顶煤的放出过程、围岩破坏和矿压显现特征。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采煤方法,完善工作面生产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斜近距煤层 联合布置 联合开采 回采工艺 支架适应性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综放开采顶煤破坏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洋 方刚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4,59,共6页
综放开采急倾斜煤层的基本前提为顶煤的有效破坏,但目前对于其沿工作面方向的力学结构研究成果不多。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结构力学模型,通过应力解析,研究了顶煤沿倾向破坏的演化历程。研究发现,顶煤体中形成稳定冒落拱的力学机理是... 综放开采急倾斜煤层的基本前提为顶煤的有效破坏,但目前对于其沿工作面方向的力学结构研究成果不多。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结构力学模型,通过应力解析,研究了顶煤沿倾向破坏的演化历程。研究发现,顶煤体中形成稳定冒落拱的力学机理是由于随着冒落的不断发展,直至拱圈内仅有压应力时达到稳定平衡。采用预先对底板侧煤体进行强度弱化处理,使顶煤冒落拱形态由全拱形向半拱形扩展,将有助于拱圈以上煤体的破坏发展,有利于减少底板侧三角煤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综放开采 顶煤破坏 力学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