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陷盆地深层煤岩储层特征、发育主控因素及其勘探领域——以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南屯组二段为例
1
作者 高庚 谢颖逸 +8 位作者 侯蓓蓓 马文娟 徐慧 王玉杰 霍迎冬 张景远 刘世超 赵威 梁源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3,共15页
近年来,深层煤岩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深层煤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已成为继致密油气、页岩油气之后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热点。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南屯组二段(简称南二段)深层煤岩叠置发育、厚度大,深层煤岩气资源潜... 近年来,深层煤岩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深层煤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已成为继致密油气、页岩油气之后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热点。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南屯组二段(简称南二段)深层煤岩叠置发育、厚度大,深层煤岩气资源潜力大,是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明确深层煤岩储集层特征、主控因素及发育规律,能够进一步指导东北富煤断陷盆地深层煤岩气勘探与开发。基于呼和湖凹陷的钻井、地震资料,通过岩心、薄片观察与实验分析数据,对南二段深层煤岩优质储集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呼和湖凹陷南二段煤岩储集层具有低灰分、特低水分、中高挥发分的特点,储集空间以有机孔、裂缝和无机矿物质孔为主,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5%~7.6%之间,平均为6.0%,渗透率平均为0.45×10^(-3)μm^(2),孔隙结构以微孔为主,宏孔占比高,更易于游离气赋存。沼泽化滨浅湖广泛分布,控制煤岩大面积发育,为深层煤岩气成藏提供物质来源及储集空间。优质煤岩储集层主要发育于沼泽化滨浅湖广泛分布的洼槽带和陡坡带,形成的煤岩主要为光亮—半亮型原生结构煤,割理、有机孔、微裂缝发育,有机孔沟通微裂缝,孔隙连通率高,物性更佳,含气性更优,更富“游离气”,南部洼槽区和陡坡区更易于形成多种有利源储配置关系,成藏条件优越,预测资源量超万亿立方米,是呼和湖断陷深层煤岩气勘探的有利突破区,有望成为海拉尔盆地第一个万亿立方米深层煤岩气田的突破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岩 沼泽化滨浅湖 微裂缝 游离气 洼槽区和陡坡区 南屯组二段 呼和湖凹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良水库V型坝基斜陡坡段防渗墙成槽施工技术
2
作者 郭晓妮 刘泽军 《广西水利水电》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广西玉林市龙云灌区新建云良水库工程土石坝坝基为V型结构,常规的液压抓斗机成槽工艺在V型坝基两侧斜陡坡工况下施工十分困难。在该工况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了长臂挖掘机进行防渗墙成槽施工,很好地解决了该难题。本文简要对比了两种施工... 广西玉林市龙云灌区新建云良水库工程土石坝坝基为V型结构,常规的液压抓斗机成槽工艺在V型坝基两侧斜陡坡工况下施工十分困难。在该工况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了长臂挖掘机进行防渗墙成槽施工,很好地解决了该难题。本文简要对比了两种施工工艺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该工程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新建水库土石坝V型坝基斜陡坡工况下长臂挖掘机进行砼防渗墙成槽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坝基 斜陡坡 防渗墙 成槽施工 龙云灌区 云良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高陡构造带寒武系洗象池群天然气成藏条件
3
作者 包汉勇 刘皓天 +4 位作者 陈绵琨 盛贤才 秦军 陈洁 陈凡卓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1,共9页
利用岩心、测井与地震资料,采用地震解释、平衡剖面以及包裹体检测等技术,恢复了川东地区高陡构造带的构造演化史,并对平桥、建南、梓里场构造的天然气来源、运聚与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平桥断背斜圈闭东翼的... 利用岩心、测井与地震资料,采用地震解释、平衡剖面以及包裹体检测等技术,恢复了川东地区高陡构造带的构造演化史,并对平桥、建南、梓里场构造的天然气来源、运聚与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平桥断背斜圈闭东翼的单条逆断层使得下盘的龙马溪组烃源岩与上盘的洗象池群储层发生了侧向对接,天然气可穿过断裂带向上盘储层运移,具备较好的输导条件,且圈闭盖层未受到断裂作用破坏,保存条件良好,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成藏。(2)建南断背斜圈闭翼部的多条平行的逆断层虽然实现了部分源-储对接,但是多条断层组合降低了其侧向输导能力,天然气未能大规模聚集。(3)梓里场断背斜圈闭的源-储配置与输导条件优良,但盖层的封盖能力较差,大多被断层破坏,钻探显示储层为水层。(4)川东地区高陡构造带寒武系洗象池群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包括:断层或断层组合控制下的源-储配置、侧向输导条件以及盖层的封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储配置 侧向输导条件 封盖能力 洗象池群 寒武系 平桥 建南 梓里场 高陡构造带 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深层煤岩气赋存条件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
4
作者 白雪峰 高庚 +5 位作者 王彪 李敬生 李军辉 徐慧 马文娟 刘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6-1754,共19页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南屯组二段(南二段)已发现油气藏,但对其中的深层煤岩气赋存条件及勘探方向研究较少。分析了烃源岩、沉积和构造等油气成藏基础条件,研究了深层煤储层发育特征及含气规律,探讨了呼和湖凹陷深层煤岩气赋存条件...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南屯组二段(南二段)已发现油气藏,但对其中的深层煤岩气赋存条件及勘探方向研究较少。分析了烃源岩、沉积和构造等油气成藏基础条件,研究了深层煤储层发育特征及含气规律,探讨了呼和湖凹陷深层煤岩气赋存条件,提出了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屯组发育泥岩及煤岩2套成熟源岩,深层煤岩气具有良好的气源物质基础。②断陷湖盆沼泽发育,成煤环境优越,初始期煤岩厚度大,煤-泥共生;稳定期和萎缩期煤岩厚度小,砂-煤共生。③缓坡断阶带煤岩厚度小,含气量低;洼槽带及陡坡带煤岩厚度大,割理裂隙发育,微裂隙沟通有机孔,连通性好,孔-缝体系发育,富游离气。④早期断裂体系为深层煤岩气垂向与侧向运移提供通道。⑤呼和湖凹陷预测深层煤岩气资源量1.79×10^(12)m^(3),勘探潜力大,将成为断陷盆地重要风险勘探新领域,洼槽带和陡坡带是深层煤岩气最有利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勘探 洼槽带 陡坡带 深层煤岩气 南屯组二段 呼和湖凹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砂砾岩体OVT域宽方位地震正演模拟
5
作者 娄凤芹 于景强 +3 位作者 张云银 刘海宁 吴明荣 郭志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2-628,共7页
针对东营凹陷近物源砂砾岩体相带及岩性变化快的特点,建立砂砾岩体三维地质模型,开展宽方位地震正演模拟。利用模拟数据体,通过OVT域道集分方位叠加,分析方位角变化对地震波走时、振幅等参数的影响,建立方位角及振幅与有利储集层的匹配... 针对东营凹陷近物源砂砾岩体相带及岩性变化快的特点,建立砂砾岩体三维地质模型,开展宽方位地震正演模拟。利用模拟数据体,通过OVT域道集分方位叠加,分析方位角变化对地震波走时、振幅等参数的影响,建立方位角及振幅与有利储集层的匹配关系。研究表明:砂砾岩体沉积方向的变化导致地震波传播产生方位差异,地震波反射存在方位各向异性,选择垂直于沉积边界的方位角进行分方位叠加,得到的叠加数据体对砂砾岩体顶界面及内部界面响应较为敏感,振幅较强,可更有效地揭示不同期次砂砾岩体的接触关系,准确识别砂砾岩体,精细预测有利储集层的分布范围。宽方位OVT域地震数据能有效进行砂砾岩体预测,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储集层预测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储集层预测结果与实钻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陡坡带 砂砾岩体 OVT域 宽方位 地震正演 地震属性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巷道冒落带注浆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刘华君 桂涛 +4 位作者 姜永东 杨启军 王伟 冯伟 黎亮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95-98,共4页
急倾斜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经常受到高地应力和断层构造带的影响,易造成煤层顶板冒落,影响巷道的掘进和煤矿的安全生产。针对上述问题,以石洞沟煤矿31114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采用KWJG-4无机双组分化学材料对冒落带破碎煤岩体进行注浆加固... 急倾斜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经常受到高地应力和断层构造带的影响,易造成煤层顶板冒落,影响巷道的掘进和煤矿的安全生产。针对上述问题,以石洞沟煤矿31114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采用KWJG-4无机双组分化学材料对冒落带破碎煤岩体进行注浆加固,将破碎围岩黏结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密实体,从而有效加固冒顶区的破碎围岩,提高顶板的整体强度及完整性,改善工作面顶板的受力状况,实现掘进巷道安全、快速、高效过冒落带。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遇到类似巷道冒落破碎带问题,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注浆技术 冒落带 加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坡区加筋土挡墙基底不良地质处理
7
作者 张观宇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4期114-117,共4页
以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中的一段隧道间陡坡区加筋土挡墙支挡路基为例,对挡墙基底不良地质情况及可能产生的路基侧向滑移风险进行描述,并就拟采用的四种处理方案进行比选,对其优劣势和经济性进行探讨,为后续类似项目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 以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中的一段隧道间陡坡区加筋土挡墙支挡路基为例,对挡墙基底不良地质情况及可能产生的路基侧向滑移风险进行描述,并就拟采用的四种处理方案进行比选,对其优劣势和经济性进行探讨,为后续类似项目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区 加筋土挡墙 不良地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监测手段对露天高陡边坡局部垮塌的分析研究
8
作者 李浩 《矿产勘查》 2024年第S01期1-7,共7页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场东帮进行综合监测,结合边坡雷达预警数据、GNSS监测数据、内部位移计监测数据,分析因降雨引起的采场东北帮820~868边坡在重力及雨水冲刷的双重作用下突破临界约束而出现的突然性垮塌。边坡...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场东帮进行综合监测,结合边坡雷达预警数据、GNSS监测数据、内部位移计监测数据,分析因降雨引起的采场东北帮820~868边坡在重力及雨水冲刷的双重作用下突破临界约束而出现的突然性垮塌。边坡雷达有监测到位移加速变形的趋势,但未及时发出预警。利用综合监测手段,更进一步准确分析高陡边坡。为解决边坡雷达预警问题更进一步监测边坡局部垮塌变形,本文设置预警分区,对采场东北帮820~868边坡进行区域圈定,设置更为敏感的预警阈值。减小圈定区域边坡雷达监测黄色预警和红色预警的短期预警值、长期预警值和预警面积,对曾经出现垮塌区域设置预警分区,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预警,显示监测数据波动变化的趋势,为类似高陡露天边坡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监测 紫金山金铜矿 高陡边坡 边坡雷达 预警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盆地陡坡带构造样式与油气聚集——以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陡坡带为例 被引量:33
9
作者 慕德梁 孟卫工 +3 位作者 李成 李晓光 柳锦云 王占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5-642,共8页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构造演化史、陡坡带沉降史和断裂活动强度等构造地质方面的研究,把陡坡带划分为3种构造样式:①正反转构造样式;②伸展断裂构造样式;③"潜山"披覆构造样式。对研究区的演化史进行研究,...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构造演化史、陡坡带沉降史和断裂活动强度等构造地质方面的研究,把陡坡带划分为3种构造样式:①正反转构造样式;②伸展断裂构造样式;③"潜山"披覆构造样式。对研究区的演化史进行研究,分为正反转演化类型和伸展构造演化类型。由陡坡带沉降史研究得出,本区构造沉降次序是"由北向南"逐渐沉降演化的。对断裂生长指数的定量计算表明,台安-大洼断裂的不同部位活动强度不同,大洼地区断裂活动强度最大。在该区部署的赵古1井在太古界潜山获得高产油气流。对陡坡带断裂演化史的研究进而分析裂缝发育带是在潜山深部寻找高产油气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陡坡带 断陷盆地 辽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素梅 庞雄奇 +2 位作者 邱桂强 高永进 孙锡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6-421,共6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不同时期发育了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断陷期主要形成各种类型岩性及与之相关的复合油藏,主要包括透镜体油藏、构造-岩性油藏、上翘尖灭油藏、物性油藏;断-坳过渡期形成了以地层油藏为主及与地层控制因素有关的岩性...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不同时期发育了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断陷期主要形成各种类型岩性及与之相关的复合油藏,主要包括透镜体油藏、构造-岩性油藏、上翘尖灭油藏、物性油藏;断-坳过渡期形成了以地层油藏为主及与地层控制因素有关的岩性和构造油藏,主要包括地层不整合、断层-岩性油藏、地层超覆-断层油气藏、受地层不整合控制的断层-岩性油藏及地层油藏。不同的隐蔽油气藏聚集了不同类型的油气,北部陡坡带外围断陷期形成的受构造控制的沙河街组三段地层-岩性油藏、断-坳过渡期形成的以地层为主的圈闭中主要聚集源自沙河街组四段烃源岩的油气;内侧靠近生油中心的沙河街组三段透镜体岩性及其他与岩性相关的油藏、沙河街组三段上部断层-岩性等油藏主要聚集源自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的油气。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的形成与油气分布特征受控于古构造背景、油气疏导体系、生储盖组合及成烃与成藏要素的有机配置等多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藏 油气成因类型 油气运移通道 北部陡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被引量:18
11
作者 温志新 王红漫 +2 位作者 陈春强 胡咏 李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不同地区发育了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双河地区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及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赵凹—安棚地区主要形成成岩物性封堵、上倾尖灭及透镜状浊积砂体油气藏;下二门地区主要形成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不同地区发育了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双河地区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及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赵凹—安棚地区主要形成成岩物性封堵、上倾尖灭及透镜状浊积砂体油气藏;下二门地区主要形成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边界大断裂附近发现少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和基岩潜山油气藏。控制该区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有古构造背景、油气疏导体系、生储盖组合等,其中,断层作为油气的疏导体系是影响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油气疏导体系 南部陡坡带 泌阳凹陷 南襄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岩储层物性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为例 被引量:18
12
作者 闫建平 言语 +2 位作者 李尊芝 耿斌 梁强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我国东部断陷盆地陡坡带中砂砾岩储层的勘探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储层物性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薄弱。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砂砾岩为研究对象,将22口取心井的物性数据按深度从浅至深排列起来,得到了孔隙度演化曲线。结合... 我国东部断陷盆地陡坡带中砂砾岩储层的勘探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储层物性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薄弱。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砂砾岩为研究对象,将22口取心井的物性数据按深度从浅至深排列起来,得到了孔隙度演化曲线。结合岩石薄片、地层水、物性分析及粒度分析等资料,从成岩与沉积作用2方面对地层水矿化度、碳酸盐含量、粒径及分选性等影响砂砾岩孔隙发育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胶结和溶蚀作用在垂向上均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并受地层水性质的影响和控制的结论,进而建立了该带砂砾岩垂向物性演化模型,为预测油气有利储层及判断成岩环境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储层 陡坡带 物性演化 地层水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镇北带古近系砂砾岩体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凌 林会喜 +2 位作者 范振峰 毕彩芹 石泉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0-413,共4页
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砂砾岩体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砂砾岩体岩石学特征具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的特点;... 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砂砾岩体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砂砾岩体岩石学特征具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的特点;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微裂缝也具有一定的储集意义;该区砂砾岩体储层物性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变差的趋势,且在深部地层中次生孔隙较为发育,影响该区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有沉积相、成岩作用以及异常压力,其中沉积相带是控制储层物性的根本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影响因素 陡坡带 砂砾岩体 车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河气田石炭系气藏构造陡带含气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青平 宋朝辉 +2 位作者 朱占美 黄书君 廖松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19,共4页
卧龙河气田石炭系气藏经历 10多年的开采 ,发现气井的生产与早期的地质认识不相吻合 ,位于构造轴部的少数几口气井已逐渐构成主力生产井 ,并比预测的稳产期更长 ,稳产气量更多。为了重新认识该气田的地质模式 ,本次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和... 卧龙河气田石炭系气藏经历 10多年的开采 ,发现气井的生产与早期的地质认识不相吻合 ,位于构造轴部的少数几口气井已逐渐构成主力生产井 ,并比预测的稳产期更长 ,稳产气量更多。为了重新认识该气田的地质模式 ,本次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和实钻井资料对卧龙河构造进行重新解释 ,发现阳底构造为断膝状背斜 ,而非原二维地震解释的“半边”形断背斜 ,构造轴部与主断层间为陡褶状。该构造陡带的石炭系地质储量大 ,丰度高 ,渗透性好 ,对轴部生产井起到能量补给作用 ,使其产能大 ,稳产时间长 ,控制的动态储量数倍于容积法地质储量。经数模拟合 ,该地质模式与实际生产过程吻合较好 ,并为解决川东地区其它类似的特殊气藏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河气田 石炭系气藏 构造陡带 含气性评价 地震勘探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反演在东濮凹陷白庙气田沙三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边树涛 狄帮让 +3 位作者 董艳蕾 姜贻伟 王乐之 廖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8-405,共8页
本文基于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进行地质统计反演,把标准化后的自然电位曲线作为输入参数,把稀疏脉冲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作为相关控制函数。首先,统计随机变量的直方图分布和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程;然后在每一... 本文基于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进行地质统计反演,把标准化后的自然电位曲线作为输入参数,把稀疏脉冲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作为相关控制函数。首先,统计随机变量的直方图分布和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程;然后在每一地震道上,将随机提取的反射系数与求取的地震子波进行褶积,生成合成地震道,将合成地震道与原始地震道进行匹配,计算反演的剩余值,直到匹配程度满足精度要求为止;最后,选择合成地震记录最好的节点值作为反演结果,对下一个随机选取的节点进行反演,直到完成各个随机实现的全部反演,再对相关性大于90%的各个实现进行求均方根运算,并将获得的均方根数据体作为最终的反演结果。文中以白庙气田三维地震工区沙三段水下扇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储层岩性、电性、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地震空变子波,建立低频模型,通过合理选取反演参数λ,把标准化后的自然电位曲线作为输入参数,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技术,得到的反演结果与实钻资料吻合率达到81.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水下扇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地质统计反演 白庙气田 沙三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段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雄涛 罗顺社 +2 位作者 朱颜 陈小军 胡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6-60,共5页
对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段岩石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古生物标志、测井相等相标志的综合分析,从而对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段沉积期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体系。... 对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段岩石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古生物标志、测井相等相标志的综合分析,从而对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段沉积期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2个亚相,缺失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远砂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湖泊相沉积则以半深湖—深湖泥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三上段 沉积相 陡坡带 相标志 泌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亚段物源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顺社 陈小军 +2 位作者 薛云韬 杨雄涛 张建坤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受南部北西向唐河-栗园断裂和东部北东向泌阳-栗园断裂的共同控制,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伴生构造类型较多,使得该区物源来源广泛,历来具有争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碎屑岩矿物成熟度、重矿物含量、砂砾岩厚度及其百分含量等方面对泌阳凹... 受南部北西向唐河-栗园断裂和东部北东向泌阳-栗园断裂的共同控制,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伴生构造类型较多,使得该区物源来源广泛,历来具有争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碎屑岩矿物成熟度、重矿物含量、砂砾岩厚度及其百分含量等方面对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亚段沉积时期的物源进行分析探讨。通过研究,提出了主、次要物源的判别依据——等值线朵体在平面展布范围的大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述几种资料所反映物源的一致性程度,认为研究区核三上亚段主要物源为古城、侯庄和平氏等3个物源区,次要物源为井楼-长桥、下二门、杨桥、桂岸及梨树凹等5个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矿物成熟度 重矿物 核三上亚段 陡坡带 泌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扇体成岩圈闭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惠民 刘鑫金 贾光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4,共8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扇体发育扇根封堵的成岩圈闭岩性油藏,圈闭的形成受不同沉积相带沉积组构与成岩作用差异的影响,而圈闭有效性评价是预测圈闭含油气性的关键。为了有效预测成岩圈闭的含油气性,从扇根地质特征和油藏特征分...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扇体发育扇根封堵的成岩圈闭岩性油藏,圈闭的形成受不同沉积相带沉积组构与成岩作用差异的影响,而圈闭有效性评价是预测圈闭含油气性的关键。为了有效预测成岩圈闭的含油气性,从扇根地质特征和油藏特征分析入手,剖析研究区扇根封闭机制和圈闭评价原则,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勘探阶段的相关资料,建立适用的圈闭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扇根亚相泥质杂基含量高、压实与杂基重结晶作用强烈,纵向上叠置的扇根可作为侧向封堵层和局部盖层;成岩圈闭的主要封闭机制是物性封闭,扇根与扇中之间的突破压力差决定了封堵油气的高度;利用全直径取心油驱水实验数据对压汞实验测定的汞驱气突破压力进行校正,并分别利用核磁共振测井和常规物性资料建立油驱水突破半径的计算方法,进而求得油藏条件下油驱水的突破压力差,对圈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圈闭有效性评价方法合理、可行,可有效指导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扇体 成岩圈闭 圈闭有效性 评价方法 北部陡坡带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盆地油气运移主要输导体系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于舒杰 徐大光 +2 位作者 康冶 陈鹏 吴翠莲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2,共5页
利用运移输导通道空间组合关系及其与油气藏的分布关系,研究断陷盆地内主要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藏类型和分布关系,得到断陷盆地油气运移主要存在树枝状、阶梯状和T型状3种输导体系.树枝状输导体系是中央背斜带油气运... 利用运移输导通道空间组合关系及其与油气藏的分布关系,研究断陷盆地内主要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藏类型和分布关系,得到断陷盆地油气运移主要存在树枝状、阶梯状和T型状3种输导体系.树枝状输导体系是中央背斜带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阶梯状输导体系是缓坡带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T型状输导体系是陡坡带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树枝状输导体系控制着中央背斜带上断块、断层遮挡、断层—岩性和岩性等油气藏的形成,油气藏分布于整个背斜带和多层位叠置分布.阶梯状输导体系控制着缓坡带断块、构造岩性、岩性、潜山和地层不整合等油气藏的形成,油气藏呈大面积分布,由内带至外带油气分布层位减少.T型状输导体系控制着陡坡带断层遮挡、断层—岩性油藏的形成,油气藏呈大面积多层平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油气运移 输导体系 陡坡带 缓坡带 中央背斜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勘探实例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邱荣华 付代国 万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5-609,共5页
深化地质研究认识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成藏条件好,勘探潜力大。针对该区地表起伏大,边界大断裂地震资料处理归位不准确,圈闭落实程度低等问题,在三维地震重新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和隐蔽圈闭识别技术攻关,在南部陡坡... 深化地质研究认识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成藏条件好,勘探潜力大。针对该区地表起伏大,边界大断裂地震资料处理归位不准确,圈闭落实程度低等问题,在三维地震重新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和隐蔽圈闭识别技术攻关,在南部陡坡带栗园地区钻探发现一批含油圈闭,已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 740×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勘探实践 三维地震 隐蔽圈闭 南部陡坡带 泌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