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素和氢氧化钠复合处理对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微生物组成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白永松 欧阳滔滔 +1 位作者 孙海霞 周道玮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14-4127,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尿素和氢氧化钠(NaOH)复合处理对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微生物组成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设计包含尿素、NaOH添加量及水分含量3个因素,尿素添加量分别为0、2%、4%,NaOH添加量分别为0、2%、4%,2个水分含量分别为20%和40%... 本试验旨在研究尿素和氢氧化钠(NaOH)复合处理对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微生物组成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设计包含尿素、NaOH添加量及水分含量3个因素,尿素添加量分别为0、2%、4%,NaOH添加量分别为0、2%、4%,2个水分含量分别为20%和40%,均以干物质(DM)为基础计算,共计1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室温密封处理30 d后采集样本,分析秸秆常规营养成分及微生物组成。选取3头体重为(360±20)kg、健康状况良好且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测定秸秆DM、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尿素和NaOH复合处理可显著提高秸秆pH和粗蛋白质(CP)含量(P<0.05),显著降低NDF和ADF含量(P<0.05),显著增加DM、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P<0.05),以40%水分条件下,2%或4%尿素与4%NaOH复合处理DM、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最高,而20%水分条件下,2%或4%尿素与4%NaOH复合处理次之。尿素、NaOH添加量和水分含量均影响秸秆微生物的组成,且不同处理及不同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尿素和NaOH复合处理可提高玉米秸秆营养价值,改善瘤胃降解特性,且在40%水分条件下处理效果最优。氨碱复合处理不仅是化学过程,也包含微生物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NAOH 玉米秸秆 瘤胃降解特性 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和预处理玉米秸秆的酶解糖化工艺研究
2
作者 张欢欢 林钰程 +4 位作者 王圆圆 赵世强 杜朝军 赵子高 常春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1,共9页
秸秆类生物质的预处理和酶解是实现其高值化转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甲酸、亚氯酸钠和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 秸秆类生物质的预处理和酶解是实现其高值化转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甲酸、亚氯酸钠和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组成、形貌、晶体结构和官能团进行了分析。经过甲酸、亚氯酸钠和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后,木质素去除率分别为66.71%,97.12%和91.88%,酶解率分别达到63.26%,71.83%和95.14%。在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9.6 FPU/g,木聚糖酶添加量为35.44 IU/g,吐温80添加量为20.96 mg/g的条件下,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预测酶解率为95.57%,实际酶解率为94.42%。高固体酶解的最佳补料策略是初始底物浓度为8%,在6,12,24 h分别添加4%的底物,酶解120 h后,酶解率达到87.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预处理 高固酶解 分批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Z-14的抑菌活性及其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的影响
3
作者 孙彦恒 许佳瑶 +1 位作者 岳昭汝 张冬冬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0,106,共11页
青贮玉米秸秆开窖后的有氧腐败严重影响了其营养品质,并产生大量的真菌毒素影响动物及人体健康。枯草芽孢杆菌产生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在青贮饲料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Z-14菌株为研究材料,通过打孔法检测其发酵上... 青贮玉米秸秆开窖后的有氧腐败严重影响了其营养品质,并产生大量的真菌毒素影响动物及人体健康。枯草芽孢杆菌产生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在青贮饲料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Z-14菌株为研究材料,通过打孔法检测其发酵上清液对不同类型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的抑制活性,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检测其合成消化酶能力,全基因组测序结合antiSMASH(Antibiotics&Secondary Metabolite Analysis Shell)数据库分析鉴别抑菌物质合成基因簇,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对Z-14合成的抑菌物质进行鉴定。利用Z-14进行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并检测青贮秸秆微生物数量、pH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结果表明,Z-14对多种类型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均呈现出显著的拮抗活性,抑菌谱广。Z-14基因组中含有8种抑菌物质合成基因簇和2种未知的抗生素合成基因簇,其发酵上清液中含有丰原素、伊枯草菌素A、表面活性素、杆菌烯、艰难梭菌素、儿茶酚型嗜铁素、磷酸寡肽和大环乳素H等抑菌物质。Z-14显著降低青贮玉米秸秆开袋后的有氧腐败,抑制真菌生长,有效减缓pH上升,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提高了发酵玉米秸秆品质。本研究为有效防止玉米青贮秸秆的有氧腐败和提高青贮饲料品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拮抗 病原菌 玉米秸秆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益生菌协同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刘秋晨 李笑 +5 位作者 李闯 闫康路 马超鑫 单春乔 施寿荣 刘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0-126,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益生菌协同纤维素酶对青贮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11个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不添加菌酶)、B组(添加0.25 g纤维素酶)、C1组(多黏芽孢杆菌+纤维素酶)、C2组(贝莱斯芽孢杆菌+纤维素酶)、C3组(高地芽孢杆菌+...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益生菌协同纤维素酶对青贮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11个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不添加菌酶)、B组(添加0.25 g纤维素酶)、C1组(多黏芽孢杆菌+纤维素酶)、C2组(贝莱斯芽孢杆菌+纤维素酶)、C3组(高地芽孢杆菌+纤维素酶)、C4组(树形微杆菌+纤维素酶)、C5组(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C6组(地衣芽孢杆菌+纤维素酶)、C7组(酵母菌+纤维素酶)、C8组(发酵乳杆菌+纤维素酶)、C9组(瘤胃乳杆菌+纤维素酶),每组各3个重复。C1~C9组总活菌添加量均为3.5×10^(8) CFU/mL,纤维素酶的添加量是0.25 g/kg。玉米秸秆发酵时间共计40 d,分别在20 d和40 d测定发酵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C1~C9组玉米秸秆发酵40 d的感官评分均有所提高,发酵20 d和40 d时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pH显著降低(P<0.05),发酵20 d和40 d时乙酸(AA)和乳酸(LA)含量显著升高(P<0.05);C2、C5、C7、C8和C9组秸秆发酵20 d的感官评分有所提高。C7组玉米秸秆发酵40 d粗蛋白(CP)含量显著升高(P<0.05);C1、C2和C8组秸秆发酵20 d和40 d时丙酸(PA)含量显著升高(P<0.05),C5和C9组秸秆发酵40 d时丙酸(PA)含量显著升高(P<0.05);C2、C5、C7和C8组秸秆发酵20 d和40 d时丁酸(BA)含量显著降低(P<0.05),C9组秸秆发酵20 d时丁酸(BA)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用不同益生菌协同纤维素酶发酵青贮玉米秸秆均能提高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其中以贝莱斯芽孢杆菌、酵母菌或发酵乳杆菌的发酵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纤维素酶 玉米秸秆青贮 感官评价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潜力和动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于思淼 王春爽 +5 位作者 张楷鑫 郭利利 黄思思 王彦杰 付海兵 毕少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75-81,118,共8页
利用厌氧发酵处理玉米秸秆以生产甲烷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法。适宜的温度能够提高甲烷产量。研究使用玉米秸秆进行批次厌氧发酵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温度(32、37、42、47、52℃)对玉米秸秆产甲烷的潜力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厌氧发酵处理玉米秸秆以生产甲烷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法。适宜的温度能够提高甲烷产量。研究使用玉米秸秆进行批次厌氧发酵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温度(32、37、42、47、52℃)对玉米秸秆产甲烷的潜力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玉米秸秆的累积甲烷产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47℃时,累积甲烷产率达到最高值,为187.6 mL·g^(-1)。运用Gompertz模型和两阶段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温度下玉米秸秆的厌氧发酵过程进行拟合和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该过程可分为快速产气期和慢速产气期两个阶段。随着温度升高,快速产甲烷阶段在总产气率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在47℃温度条件下,快速产甲烷阶段持续时间(3.5 d)和甲烷产量(137.9 mL·g^(-1))均高于其他温度。因此,综合考虑产甲烷潜力和动力学特性,47℃温度条件是玉米秸秆的厌氧发酵制取甲烷的最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玉米秸秆 产甲烷潜能 温度 产甲烷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大曲预处理干玉米秸秆微生物群落分析及酶解工艺优化
6
作者 杨旭 楚慧灵 +5 位作者 史志远 袁锐华 唐娜娜 张志平 宋丽丽 魏涛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225,共8页
该研究以干玉米秸秆(DCS)为原料,将中温大曲添加至DCS样品中,采用厌氧发酵方式对DCS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过程(0~35 d)中的有机酸、pH值及纤维素组分进行检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解析,对其结果进行主坐标分析(PCo... 该研究以干玉米秸秆(DCS)为原料,将中温大曲添加至DCS样品中,采用厌氧发酵方式对DCS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过程(0~35 d)中的有机酸、pH值及纤维素组分进行检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解析,对其结果进行主坐标分析(PCoA),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预处理DCS的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CS预处理过程中的乳酸、乙酸含量整体均呈增加趋势,pH值、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添加中温大曲发酵DCS 28 d时,乳酸、乙酸含量,pH值、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为4.07%、1.06%,4.83、30.31%、17.02%;此外,其优势菌群较丰富,优势真菌属为链格孢霉属(Alternaria)(相对丰度38.85%),优势细菌属为乳酸杆菌属(Loigo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相对丰度均>1%)。PCoA结果表明,采用中温大曲预处理DCS的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中温大曲预处理28 d的DCS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60 h,底物质量分数9%,纤维素酶添加量23 FPU/g纤维素。在此优化条件下,纤维素酶解率达到9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干玉米秸秆 预处理 纤维素酶解 工艺条件优化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发酵玉米秸秆对牛肉肉品质、氨基酸含量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7
作者 朱艳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5-88,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用量发酵玉米秸秆对牛肉肉品质、氨基酸含量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将80头均重(413.57±21.94)kg的健康西塔杂交肉用阉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在等能等氮的基础上,各处理发酵玉米秸秆用量分...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用量发酵玉米秸秆对牛肉肉品质、氨基酸含量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将80头均重(413.57±21.94)kg的健康西塔杂交肉用阉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在等能等氮的基础上,各处理发酵玉米秸秆用量分别为0%、10%、20%、30%,试验包括15 d预饲期和130 d正试期。结果表明,肉品质方面,30%发酵玉米秸秆组牛肉a*值、粗脂肪含量、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提高(P<0.05),20%和30%发酵玉米秸秆组剪切力、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肉中氨基酸指标显示,20%和30%发酵玉米秸秆组牛肉中苏氨酸、甘氨酸及谷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半胱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酵参数方面,30%发酵玉米秸秆组肉牛瘤胃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发酵玉米秸秆能有效调控肉牛瘤胃发酵特性,并改善其肉质,以20%的用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玉米秸秆 肉牛 瘤胃发酵参数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青贮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曹静 曹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0,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纤维素酶青贮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00头健康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每头体重(500±5.50)kg,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牛,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混合精料+玉... 文章旨在探究纤维素酶青贮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00头健康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每头体重(500±5.50)kg,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牛,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混合精料+玉米秸秆青贮,精粗比为45:55),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混合精料+0.5%、1%和2%纤维素酶处理的玉米秸秆青贮。预试验14 d,正式试验90 d。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青贮添加0.5%、1%、2%纤维素酶后,显著提高了试验组肉牛终末体重(FBW)、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F/G)(P<0.05);添加0.5%、1%、2%纤维素酶后,显著提高了试验组肉牛对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1%、2%的纤维素酶后,肉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显著提高(P<0.05),肉牛的背膘厚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纤维素酶青贮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有显著影响,且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2%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青贮 纤维素酶 肉牛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粪与不同秸秆发酵腐解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9
作者 邱欢 鲁真艳 +3 位作者 朱静娴 陶娟 王玮琦 于珍珍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5期5-8,共4页
设计甘蔗渣、玉米秸秆及水稻秸秆3个处理,采用羊粪与不同秸秆按1∶1混合作为蚯蚓养殖基料,研究不同秸秆作配料与羊粪混合的基料养殖蚯蚓对蚯蚓生长繁殖、物料转化及蚯蚓粪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羊粪与甘蔗渣1∶1混合养殖蚯蚓,... 设计甘蔗渣、玉米秸秆及水稻秸秆3个处理,采用羊粪与不同秸秆按1∶1混合作为蚯蚓养殖基料,研究不同秸秆作配料与羊粪混合的基料养殖蚯蚓对蚯蚓生长繁殖、物料转化及蚯蚓粪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羊粪与甘蔗渣1∶1混合养殖蚯蚓,不仅可以促进蚯蚓的体长和体重增加,还能够显著提高了蚯蚓的繁殖数量,基料转化为蚯蚓粪用时最短,蚯蚓粪产量和产出率最高。相比之下,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虽对蚯蚓生长亦有促进作用,但由于其较为坚硬和密实,基料的转化速度较慢,且蚯蚓的生长和繁殖略逊于甘蔗渣混合基料。因此,甘蔗渣作为秸秆配料,与羊粪混合后在蚯蚓养殖中表现更为优越。研究结果为优化蚯蚓养殖基料的配方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粪 甘蔗渣 玉米秸秆 水稻秸秆 蚯蚓养殖 基料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光催化预处理对玉米秸秆酶解糖化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胡建军 何志 +2 位作者 张全国 党钾涛 赵淑蘅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4-1601,共8页
文章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黑二氧化钛(R-TiO_(2))光催化剂,通过不同预处理结果对比,确定选用碱光催化预处理技术。以还原糖产量和玉米秸秆主要组分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光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H_(2)O_(2)浓度... 文章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黑二氧化钛(R-TiO_(2))光催化剂,通过不同预处理结果对比,确定选用碱光催化预处理技术。以还原糖产量和玉米秸秆主要组分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光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H_(2)O_(2)浓度和NaOH浓度对秸秆预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FT-IR,XRD和SEM分析表明,与其他预处理技术相比,经过碱光催化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木质素去除率有效提升,有利于玉米秸秆的后续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黑二氧化钛 光催化 碱性条件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前处理疏压机的设计及处理效果研究
11
作者 张佳彬 何金存 徐林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12期35-41,共7页
针对玉米秸秆中含有的二氧化硅以及角质蜡状膜导致的表面能低、润湿性差、影响胶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专用的玉米秸秆预处理装置,即疏压机的设计与制备。装置配置了“拉毛”辊组、“四棱锥辊+胶辊”辊组和喂料辊组,目的在于对玉米秸秆进... 针对玉米秸秆中含有的二氧化硅以及角质蜡状膜导致的表面能低、润湿性差、影响胶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专用的玉米秸秆预处理装置,即疏压机的设计与制备。装置配置了“拉毛”辊组、“四棱锥辊+胶辊”辊组和喂料辊组,目的在于对玉米秸秆进行碾压、针刺和拉毛等一系列处理手段,改良玉米秸秆各项性能,提高其作为人造板生产原料的适应性。对处理前后的玉米秸秆样本进行接触角、光泽度和密度测量,结果表明,经过疏压机处理的玉米秸秆接触角明显减小,表面能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大,润湿性有了显著提高,密实度增加。这为使用极性胶黏剂制造玉米秸秆人造板材提供了可能性,进一步推动了玉米秸秆资源化高效利用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润湿性 前处理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株藜麦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对营养成分、青贮品质及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立琦 崔建晓 +4 位作者 邱淼 张凯文 高标 刘家斌 朱风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1-127,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青贮时间和方式下,全株藜麦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对营养成分、青贮品质及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以采集离地面20 cm灌浆期的“晋藜1号”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将原料切碎至2~3 cm。设2个处理组,对照组(CK组)为全株藜麦,试验组(C...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青贮时间和方式下,全株藜麦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对营养成分、青贮品质及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以采集离地面20 cm灌浆期的“晋藜1号”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将原料切碎至2~3 cm。设2个处理组,对照组(CK组)为全株藜麦,试验组(CS组)全株藜麦∶玉米秸秆(鲜重∶风干物质)=6∶4。每组12个重复,青贮60 d。分别于青贮第15、30、45、60 d取样,分析发酵参数、营养成分,于60 d分析霉菌毒素含量。结果显示,在青贮时间上,与青贮第15 d相比,CK组、CS组青贮第60 d的干物质(DM)、粗脂肪(EE)、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pH值均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CP)、粗灰分(Ash)、钙(Ca)、磷(P)、乳酸(LA)、乙酸(AA)、丙酸(PA)、丁酸(BA)的含量及氨态氮/总氮(NH3-N/TN)均显著升高(P<0.05);CK组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处理方式上,与CK组相比,CS组DM、CF、NDF、ADL、LA、AA的含量和NH3-N/TN均显著升高(P<0.05),CP、EE、Ash、P、PA含量和pH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CK组相比,CS组青贮第30、45 d的BA含量显著升高(P<0.05),青贮60 d的BA含量显著降低(P<0.05)。青贮第60 d时,与CK组相比,CS组黄曲霉毒素(AFB1)含量降低,玉米赤霉烯酮(ZEA)、呕吐毒素(DON)含量升高,两组均低于饲料卫生标准。研究表明,灌浆期全株藜麦单独青贮和与玉米秸秆混合(6∶4)青贮均达到优质青贮饲料标准,但灌浆期全株藜麦单独青贮效果优于与玉米秸秆混合(6∶4)青贮,且均在45~60 d可获得优质青贮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 藜麦 玉米秸秆 营养成分 青贮品质 霉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秸秆替代玉米秸秆对奶牛消化性能、泌乳性能、瘤胃发酵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莹俏 张欣雨 +1 位作者 赵妍 张浩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19,共7页
文章旨在探究葵花秸秆替代玉米秸秆对奶牛消化性能、泌乳性能、瘤胃发酵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胎次、体重、产奶量差异均不显著的中国荷斯坦奶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头为1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 文章旨在探究葵花秸秆替代玉米秸秆对奶牛消化性能、泌乳性能、瘤胃发酵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胎次、体重、产奶量差异均不显著的中国荷斯坦奶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头为1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用葵花秸秆替换基础饲粮中20%(Ⅰ组)、50%(Ⅱ组)、100%(Ⅲ组)的玉米秸秆。试验期10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Ⅱ组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Ⅱ组和Ⅲ组60、90 d时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Ⅰ组的生产效益每天增加了4.51元/头。研究表明,以20%的葵花秸秆替代玉米秸秆能够提高奶牛的采食量,改善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对瘤胃环境和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经济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秸秆 玉米秸秆 奶牛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型真菌鉴定及其木质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卓含 律凤霞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5期80-85,共6页
为筛选野生大型真菌中对作物秸秆有显著降解效果的腐解菌,秋季多雨季节在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野外采集了15种大型真菌子实体,提取其子实体DNA经ITS序列鉴定遗传种属,确定了12株野生大型真菌隶属于10个科、12个属。再经组织分离法获得9株... 为筛选野生大型真菌中对作物秸秆有显著降解效果的腐解菌,秋季多雨季节在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野外采集了15种大型真菌子实体,提取其子实体DNA经ITS序列鉴定遗传种属,确定了12株野生大型真菌隶属于10个科、12个属。再经组织分离法获得9株菌丝纯培养物。以木质纤维素酶活为指标筛选得到4株高木质纤维素酶活菌株;筛选后菌株代谢液按比例添加至玉米秸秆碎段进行常温高湿发酵降解,以玉米秸秆失重率及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为测定指标验证了试验中香栓菌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型真菌 香栓菌 木质纤维素酶 组织分离 玉米秸秆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及其配施有机物料对黄灌区盐碱土淋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尹广生 李玮 +3 位作者 彭钰梅 陈冲 商建英 王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50,共12页
为了分析比较玉米秸秆及其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盐碱土壤淋洗过程中盐分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以黄河南岸灌区中度和重度两种盐碱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对照(CK)、3%玉米秸秆(W1)、2%玉米秸秆配施1%牛粪(W2)和2%玉米秸秆配施1%生物炭(W3... 为了分析比较玉米秸秆及其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盐碱土壤淋洗过程中盐分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以黄河南岸灌区中度和重度两种盐碱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对照(CK)、3%玉米秸秆(W1)、2%玉米秸秆配施1%牛粪(W2)和2%玉米秸秆配施1%生物炭(W3)共4个处理,通过测定淋洗液的可溶性盐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淋洗前后土壤电导率(EC)和盐基离子,探究淋洗过程中不同有机物添加下土壤盐分和有机物分解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及其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均显著降低了两种盐碱土淋洗后土壤的EC和可溶性盐离子含量。与淋洗前相比,W1、W2和W3处理下,中度盐碱土的脱盐率分别为65.02%、67.22%和66.21%,重度盐碱土分别为73.85%、66.14%和69.55%。W1、W2和W3处理下,中度盐碱土中可溶性Na^(+)、Ca^(2+)和Mg^(2+)的降幅范围分别为48.38%~69.32%、70.89%~75.86%和73.00%~74.45%,重度盐碱土中可溶性K^(+)、Na^(+)、Ca^(2+)和Mg^(2+)降幅范围分别为14.86%~23.39%、70.98%~85.84%、86.63%~92.39%和93.72%~95.42%。有机物料的输入会增加两种盐碱土的DOC含量,但不同处理在两种盐碱土中腐殖化程度表现不同。中度盐碱土中,不同物料淋洗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特定紫外吸光度(SUVA254)和光谱斜率比值(SR)在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SUVA254随淋洗次数增加而降低,而SR均增大;重度盐碱土中,添加有机物料处理下溶解性有机物的SR均较小,但W1处理的SUVA254低于W2和W3处理。秸秆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均提高了土壤持水量,中度盐碱土中以W1效果最好,提高了31.00%,重度盐碱土中W1、W2分别提高了76.46%、74.33%。综上,在相同淋洗状态下,外源有机物料的添加均不同程度地减少了两种盐碱土的可溶性盐基离子含量,有效降低了土壤盐碱程度,尤其是重度盐碱土。同时,外源有机物料的添加也增加了土壤DOC的输入来源,提高了土壤持水能力,弥补了淋洗对盐碱化土壤造成的养分损失。在给定淋洗条件下,中度盐碱土中W2处理的脱盐、降Na+效果最好,重度盐碱土中以W1处理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有机物料 盐碱土 配施 土柱淋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贮玉米秸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张宇航 孙新文 +2 位作者 王新峰 陆玉敏 周雅婕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1-175,共5页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伴随有很多秸秆废弃物,玉米秸秆占比最多,通过添加不同的菌剂发酵玉米秸秆可以使木质纤维素得到有效降解,使其成为更有利于动物消化的饲料。发酵玉米秸秆适口性得到极大改善,并且可促进胃肠道发...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伴随有很多秸秆废弃物,玉米秸秆占比最多,通过添加不同的菌剂发酵玉米秸秆可以使木质纤维素得到有效降解,使其成为更有利于动物消化的饲料。发酵玉米秸秆适口性得到极大改善,并且可促进胃肠道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增加广大养殖户和牧场的收入。文章总结了添加菌种发酵玉米秸秆相较于传统青贮秸秆的优势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玉米秸秆的转化效率,为其在畜禽养殖业中推广、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微贮 动物生产 菌种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乙醇低聚糖纯化及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申秋 平清伟 +2 位作者 张健 盛雪茹 李娜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9,共7页
本研究以从玉米秸秆乙醇法制浆废液中提取的乙醇低聚糖为原料,将其进行树脂纯化并分级得到分子质量在200~1000 D的低聚糖,通过测试不同升温速率下低聚糖的热稳定性能,并结合非线性拟合计算,得到低聚糖的热解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ln A)... 本研究以从玉米秸秆乙醇法制浆废液中提取的乙醇低聚糖为原料,将其进行树脂纯化并分级得到分子质量在200~1000 D的低聚糖,通过测试不同升温速率下低聚糖的热稳定性能,并结合非线性拟合计算,得到低聚糖的热解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ln A)。结果表明,在非等温程序下提纯分级所得低聚糖分解温度范围为160~300℃,灰分较多会降低低聚糖的热稳定性。分级处理所得未纯化低聚糖(O0)、脱盐低聚糖(B0)、脱色低聚糖(C0)和脱盐+脱色低聚糖(D0)对应的E分别为46.52、60.55、43.12和52.28 kJ/mol,ln A分别为4.03、7.70、2.98和5.47 min^(-1)。本研究及结果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参数,优化提取纯化工艺,为开发提取新方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低聚糖 乙醇法制浆 热稳定性 低聚糖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基Ni/Al_(2)O_(3)催化剂催化玉米秸秆加氢裂解制二元醇和芳香族单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泽暐 温哲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2,共10页
生物质是化石能源最有前景的可再生替代品之一,由生物质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生物质多元化应用的有效途径。采用尿素沉淀法和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水滑石基Ni/Al_(2)O_(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催化剂及其前驱体的物相组... 生物质是化石能源最有前景的可再生替代品之一,由生物质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生物质多元化应用的有效途径。采用尿素沉淀法和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水滑石基Ni/Al_(2)O_(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催化剂及其前驱体的物相组成,并考察了Ni/Al_(2)O_(3)催化剂对玉米秸秆在水-甲醇混合溶剂中加氢裂解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Al_(2)O_(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在最优反应条件(V(H_(2)O):V(CH_(3)OH)=7:3、240℃和3.0 MPa H_(2))下,玉米秸秆转化率接近100%,二元醇产率为38.8%,芳香族单体产率为13.6%。V(H_(2)O):V(CH_(3)OH)和反应温度显著影响了玉米秸秆转化率和小分子产物产率,Ni/Al_(2)O_(3)催化剂和反应气氛主要影响了小分子产物产率和分布。对经过一次循环后的催化剂进行循环性测试发现,二元醇产率和芳香族单体产率分别下降至10.8%和5.4%。根据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推测,催化剂活性下降可能是因为催化剂表面形成了积炭。分析二元醇和芳香族单体的生成路径发现,Ni/Al_(2)O_(3)催化剂对活性中间体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加氢裂解 Ni/Al_(2)O_(3)催化剂 二元醇 芳香族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基纳米Fe_(3)O_(4)磁性油污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9
作者 王百祥 任慧敏 +2 位作者 王泽锋 徐静 李世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7-262,共6页
玉米秸秆作为一种稳定的天然材料,在广大农村闲置而未得到有效利用。以玉米秸秆为研究材料,通过在其表面负载纳米Fe_(3)O_(4),引入十二烷基硫醇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超亲油特性。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接触角测定仪对磁... 玉米秸秆作为一种稳定的天然材料,在广大农村闲置而未得到有效利用。以玉米秸秆为研究材料,通过在其表面负载纳米Fe_(3)O_(4),引入十二烷基硫醇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超亲油特性。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接触角测定仪对磁性的超疏水玉米秸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表面的粗糙结构大大增加,纳米Fe_(3)O_(4)负载良好,同时,其表面对水的接触角达154°,油滴接触角为0°。利用其对水和油极端相反的润湿性,可将其很好地应用于水中油污的吸附及分离,吸附分离效率达88%。同时吸油和保油性测试结果显示,磁性超疏水玉米秸秆对油污的吸附量为自身5倍以上,并具有优异的保油性。此外,循环实验表明,在经过10次循环实验后,油污去除性能和磁性未发生较大变化,材料稳定性较好。相关研究有望为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及磁性油污吸附去除材料的制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超疏水 纳米Fe_(3)O_(4) 油污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捆秸秆打捆机缠网机构设计与试验
20
作者 杨杰 王一言 +2 位作者 朱奕庚 古冬冬 李忠恒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0,共5页
为保证秸秆打捆后其运输质量的稳定性,需要对压缩成捆后的秸秆表面进行缠网或包膜作业。对秸秆方捆打捆机的缠网机构进行设计及研究,研制一种方捆秸秆缠网机构,可实现秸秆在出捆过程中的自动缠网,其包含输送机构、压缩机构、缠网机构。... 为保证秸秆打捆后其运输质量的稳定性,需要对压缩成捆后的秸秆表面进行缠网或包膜作业。对秸秆方捆打捆机的缠网机构进行设计及研究,研制一种方捆秸秆缠网机构,可实现秸秆在出捆过程中的自动缠网,其包含输送机构、压缩机构、缠网机构。重点阐述该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利用三维软件建模并做出样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作业稳定、性能良好、结构稳定,各项打捆指标符合使用要求。对开启缠网功能前后打捆机的草捆成捆率、规则草捆率、抗摔率和草捆密度进行测试,其成捆率为99.4%,规则草捆率为98%,抗摔率为96%,草捆密度为170 kg/m^(3),可以打出质量更好的草捆,方便二次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方捆秸秆打捆机 秸秆利用 缠网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