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7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ic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for discrete-time fuzzy bilinear system 被引量:4
1
作者 Guo Zhang Mingli S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2期296-299,共4页
The problem of designing fuzzy static output feedback controller for T-S discrete-time fuzzy bilinear system (DFBS) is presented. Based on parallel distribu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some sufficient conditions are de... The problem of designing fuzzy static output feedback controller for T-S discrete-time fuzzy bilinear system (DFBS) is presented. Based on parallel distribu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some sufficient conditions are derived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overall fuzzy system. The stabilization conditions are further formulated into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so that the desired controller can be easily obtained by using the Matlab LMI toolbox.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isting results, the drawbacks, such as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same output matrices, have been elim- inated. Finally, a simulation example shows that the approach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rete-time fuzzy bilinear system (DFBS) static out- put feedback control fuzzy control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of static unstable airframes 被引量:2
2
作者 Junfang Fan Defu Lin +1 位作者 Zhong Su Qing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6期1063-1071,共9页
The challenge and control problems of static unstable missiles are presented. The steady-state benefits of static instability are illustrated,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challenge is described both by the charact... The challenge and control problems of static unstable missiles are presented. The steady-state benefits of static instability are illustrated,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challenge is described both by the characteristic lag of airframe and the increment of necessary control usage. Control limitation led by unstable zero-pole pair is analyzed for preliminary design and evaluation. Linear control strategy is examined wherein two and three loop acceleration autopilots with different control usages are developed using an optimal control approach combined with frequency domain constraint. The weights selection and relation with system performance are detailed. Then the nonlinear backstepping recursive method is detailed to determine how well it is able to follow command and its engineering feasi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static unstable missile is controllable, while the actuator bandwidth is the crucial limited factor. There should be a compromise between overall performance and actuator pay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sile control static instability optimal control BACKSTEPPING weight matrix unstable zero-pole pa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执行器故障系统的鲁棒预见重复控制策略
3
作者 李丽 贾晨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2,共12页
本文将预见重复控制理论与带执行器故障参数不确定系统相结合,提出带有输出反馈的预见重复控制方法,融合预见控制和重复控制各自的优势,以实现对周期输入信号的跟踪.利用二维模型方法和状态增广技术,推导出二维扩大误差系统,将原系统的... 本文将预见重复控制理论与带执行器故障参数不确定系统相结合,提出带有输出反馈的预见重复控制方法,融合预见控制和重复控制各自的优势,以实现对周期输入信号的跟踪.利用二维模型方法和状态增广技术,推导出二维扩大误差系统,将原系统的预见重复控制问题转化为扩大误差系统的输出反馈问题.并且改写输出方程、通过LMI技巧给出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条件及预见重复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本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误差系统 预见重复控制 重复控制 故障系统 输出反馈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PC五电平和H桥混合级联的10 kV静止无功发生器
4
作者 杜少通 吴鹏昆 +3 位作者 周娟 朱军 谭兴国 郭向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100,共14页
针对10 kV电网的级联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存在器件数量多、耐受电网电压不平衡能力弱的缺点,提出新的混合级联型静止无功发生器(new hybrid cascade static var generator,NHC-SVG)拓扑并建立控制系统。NHC-SVG拓扑由五电平中点嵌位型(neut... 针对10 kV电网的级联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存在器件数量多、耐受电网电压不平衡能力弱的缺点,提出新的混合级联型静止无功发生器(new hybrid cascade static var generator,NHC-SVG)拓扑并建立控制系统。NHC-SVG拓扑由五电平中点嵌位型(neutral-point clamped,NPC)功率单元和H桥级联型功率单元混合级联构成。首先采用最近电平逼近调制与载波相移调制混合实现NHC-SVG的调制。其次,基于调制输出波形建立NPC五电平功率单元中点电位的数学模型,找到中点电位失衡的原因。并采用调节NPC功率单元电平变化时刻相对应的触发角度和注入二倍频谐波电流的方法实现中点电位平衡,进而建立NHC-SVG控制系统。最后以电网电压平衡且直流侧取10%的裕量为设计条件,对10 kV/5 Mvar的NHC-SVG进行算例分析和仿真研究。结果验证了NHC-SVG的有效性,且其补偿额定电流时可耐受电网电压不平衡度大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电平 混合级联 静止无功发生器 电压控制 电压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
5
作者 宋小艳 刘菲菲 +1 位作者 李彦超 刘伟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68,共6页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单预瞄点规划汽车的虚拟轨迹,然后计算汽车质心以无偏差方式沿规划轨迹稳定行驶时的理想横摆角速度并加以优化,最后引入内膜原理构建内环为镇定补偿器、外环为内模伺服补偿器进行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以更好地适应车辆行驶状态的变化,并基于控制条件,采用极点配置和待定系数法求解系统控制量,实现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跟踪理想轨迹和理想横摆角速度、降低侧向位移和航向角误差,且在行驶状态发生连续变化下,横摆角速度结果与理想结果接近,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及时适应行驶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横摆角速度 无静差跟踪 鲁棒控制 内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X构型的负刚度NES抗震性能研究
6
作者 杨海旭 刘可宁 +1 位作者 张茂花 王海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2,共12页
为拓宽非线性能量阱(NES)的控制频率范围,提出一种引入负刚度的NES,由附加质量通过X型环绕弹簧产生非线性恢复力,增加准零刚度特性,同时调整控制动力参数,降低系统固有频率,能够有效提高NES的非线性和鲁棒性。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对所... 为拓宽非线性能量阱(NES)的控制频率范围,提出一种引入负刚度的NES,由附加质量通过X型环绕弹簧产生非线性恢复力,增加准零刚度特性,同时调整控制动力参数,降低系统固有频率,能够有效提高NES的非线性和鲁棒性。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对所提出的负刚度NES模型进行低周往复加载,同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完成负刚度NES的数值模拟,系统分析弹簧运动行程长宽比、预压缩量和刚度3种参数对负刚度NES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X构型负刚度NES比常规NES表现出更宽的频率范围;调整弹簧刚度、长宽比和弹簧预压缩量都能拓宽NES的负刚度和频率变化范围,提高NES的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有助于推广非线性结构控制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被动控制 非线性能量阱 负刚度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和输入饱和限制的连续时间系统预见跟踪控制
7
作者 李丽 叶辉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32,共9页
本文研究一类带有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的连续时间系统的预见控制问题.为了能成功地构造出连续时间输入饱和系统的误差系统,与以往对系统方程求导不同,本文利用状态平移方法代替状态求导,使得输入饱和连续时间系统的误差系统的构造成为可... 本文研究一类带有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的连续时间系统的预见控制问题.为了能成功地构造出连续时间输入饱和系统的误差系统,与以往对系统方程求导不同,本文利用状态平移方法代替状态求导,使得输入饱和连续时间系统的误差系统的构造成为可能.这样原系统的预见饱和控制就转化为误差系统的标准饱和控制问题.另外,针对原系统的误差系统,分别引入状态反馈和静态输出反馈,并改写输入向量以便利用可预见信号的未来信息.利用Lyapunov函数及LMI技巧,导出了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仿真例子表明了本文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控制 连续时间系统 输入饱和 状态反馈 输出反馈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的全纯嵌入构建方法
8
作者 李雪 刘益臣 +1 位作者 姜涛 李国庆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针对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构建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SVSRB)存在初值选取困难、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的全纯嵌入构建方法。该方法构造基于电压源换流站和电网换相换流站的... 针对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构建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SVSRB)存在初值选取困难、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的全纯嵌入构建方法。该方法构造基于电压源换流站和电网换相换流站的混合多端直流电力系统全纯嵌入潮流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求解方法;结合多类型换流站控制策略切换特性,构建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全纯嵌入连续潮流模型搜索系统的电压稳定临界点;通过所提全纯嵌入构建方法快速搜索相邻电压稳定临界点进而构建系统的SVSRB;通过修改的PJM 5节点和IEEE 118节点交直流测试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全纯嵌入构建方法可实现不同规模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SVSRB的准确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纯嵌入构建方法 混合多端直流 换流器 潮流计算 控制策略转换 静态电压稳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控制型静止同步机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9
作者 马燕君 李歆蔚 +3 位作者 马凯 薛翼程 张哲任 徐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5-175,共11页
双碳战略下,新能源电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导致电力系统转动惯量降低,具备同步机的惯量和电压支撑能力成为并网变流器的重要运行需求。为此,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跟网型框架的功率控制型静止同步机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参考功率点跟踪环和... 双碳战略下,新能源电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导致电力系统转动惯量降低,具备同步机的惯量和电压支撑能力成为并网变流器的重要运行需求。为此,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跟网型框架的功率控制型静止同步机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参考功率点跟踪环和电压电流双闭环实现对同步机电压频率支撑特性的模拟。然后,建立了功率控制型静止同步机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了所提控制与经典跟网型、构网型以及基于测量频率微分值(rate of change of frequency,RoCoF)的惯量控制的运行特性及适用场景。最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静止同步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机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频率控制 电压控制 小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的静态电压稳定预防控制策略在线计算
10
作者 明巧 刘友波 +2 位作者 邱高 刘季昂 刘俊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80-2690,I0006-I0008,共14页
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预防控制是典型的非凸非线性问题,传统模型驱动方法难以权衡决策精度与效率,数据驱动方法虽改善了上述问题,但其泛化能力和约束满足性成疑。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physics-guided neural network,... 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预防控制是典型的非凸非线性问题,传统模型驱动方法难以权衡决策精度与效率,数据驱动方法虽改善了上述问题,但其泛化能力和约束满足性成疑。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physics-guided neural network,PGNN)的静态电压稳定预防控制在线计算方法。首先,基于输入凸神经网络(input convex neural network,ICNN)转化非凸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约束为保留非线性的凸代理模型;然后,基于PGNN构建ICNN代理的预防控制端到端参数化模型,结合考虑电压无功的线性化直流潮流方程,设计利于PGNN训练收敛的凸物理信息损失函数,强制PGNN满足物理规律。IEEE 118节点系统及n×118节点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型驱动算法和纯数据驱动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更好权衡预防控制的精度与效率,同时严格满足安全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性 预防控制 物理引导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的2DOF差分进化控制动态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路锋 马家庆 +3 位作者 何志琴 吴钦木 陈昌盛 覃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2-479,共8页
为提高静止无功补偿器在风电机组进行无功补偿时其整流过程的动态性能和对电网谐波的抑制能力,对系统整流过程中的控制器进行改进。首先将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直流侧和风电系统整流后的直流侧并联,然后在电压外环上,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 为提高静止无功补偿器在风电机组进行无功补偿时其整流过程的动态性能和对电网谐波的抑制能力,对系统整流过程中的控制器进行改进。首先将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直流侧和风电系统整流后的直流侧并联,然后在电压外环上,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设计分数阶PID控制器,并使用差分进化算法对其参数进行整定,在电流内环上,使用二自由度PID控制器来提高电流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在此基础上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是稳定的,而且与传统PI控制器、分数阶PID控制器以及基于差分进化优化算法的分数阶PID控制器相比,在响应速度和超调量等方面显著下降,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性能,进入稳态后的总谐波失真因素和纹波系数明显减小,提高电网对谐波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静止无功补偿器 差分进化算法 分数阶微积分 二自由度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滑模策略的直流微电网安全控制
12
作者 楼琦凯 陈蓓 +1 位作者 丁勐 魏莹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4,共9页
针对系统状态难以测量的直流微电网在欺骗攻击下的安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输出反馈滑模策略,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考虑控制器到执行器的通信信道可能受到未知且时变的欺骗攻击,通过在线估计攻击强度以实时更新控制器参数,从而降... 针对系统状态难以测量的直流微电网在欺骗攻击下的安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输出反馈滑模策略,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考虑控制器到执行器的通信信道可能受到未知且时变的欺骗攻击,通过在线估计攻击强度以实时更新控制器参数,从而降低单纯利用攻击上界设计控制器带来的保守性,有效补偿欺骗攻击给直流微电网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通过设计估计值依赖的李雅普诺夫泛函,得到可确保滑动模态渐近稳定和滑模面收敛域可达的充分条件。为了得到更小的收敛域,进一步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问题。最后,通过MATLAB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静态输出反馈 自适应机制 直流微电网 欺骗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负荷时空特性的铁路电能质量混合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研究
13
作者 杨宏钧 刘俊良 +3 位作者 杜雄 杜程茂 陈斌 郑连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633-4644,I0008,共13页
既有研究中,铁路电能质量混合治理装置的设计及验证仅考虑了机车负荷的牵引工况,适应负荷时空特性的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尚不明确。为更好实现铁路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该文针对V/v型牵引系统提出考虑时空特性的“RPC+TSC+TCR”混合治理装置... 既有研究中,铁路电能质量混合治理装置的设计及验证仅考虑了机车负荷的牵引工况,适应负荷时空特性的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尚不明确。为更好实现铁路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该文针对V/v型牵引系统提出考虑时空特性的“RPC+TSC+TCR”混合治理装置,设计基于供电臂电压电流相位判别的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static power conditioner,RPC)控制策略以及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TCR)、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TSC)控制方式,实现机车在多工况下的电能质量治理;此外,采用实际机车模型替换传统谐波源等效模型,能更准确地体现负荷特性;针对Scott型牵引系统进行应用分析,证明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具有通用性。最后,基于PSCAD搭建仿真平台验证所提治理方案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的电能质量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牵引供电系统 Scott牵引供电系统 混合治理装置 铁路功率调节器控制策略 电能质量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变压器控制与容量约束的直流配电网连续潮流计算
14
作者 许晓龙 王强钢 +3 位作者 周亦尧 廖建权 张雪飞 周念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3-92,共10页
连续潮流是评估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重要工具之一。现有针对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的连续潮流方法未充分考虑直流变压器(DCT)的控制及容量约束,影响计算结果的精确性。针对双有源桥型DCT,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DCT控制和容量约束的直... 连续潮流是评估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重要工具之一。现有针对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的连续潮流方法未充分考虑直流变压器(DCT)的控制及容量约束,影响计算结果的精确性。针对双有源桥型DCT,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DCT控制和容量约束的直流配电网连续潮流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引入虚拟节点,结合DCT外特性方程建立了不同控制方式下的DCT稳态模型。分析了不同控制方式下DCT移相比与副边负载功率的关系,为连续潮流计算中DCT约束触发后的数学模型转换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DCT控制和容量约束的连续潮流模型,并提出了由DCT控制和容量约束导致的分岔点及其诱导原因的识别判据。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修改后的PG&E 69节点测试系统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静态电压稳定 连续潮流 直流变压器 双有源桥 控制约束 容量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推靠机械式垂钻工具的研制及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7,共6页
针对深层超深层油气开发中高陡构造、大倾角等地层的防斜打快,海上油气开发中高密度丛式井的防碰打直,干热岩开发中的耐高温防斜打直等工程技术难题,依据“低成本、耐高温、高可靠”的设计原则,研制了静态推靠机械式垂钻工具。该工具为... 针对深层超深层油气开发中高陡构造、大倾角等地层的防斜打快,海上油气开发中高密度丛式井的防碰打直,干热岩开发中的耐高温防斜打直等工程技术难题,依据“低成本、耐高温、高可靠”的设计原则,研制了静态推靠机械式垂钻工具。该工具为纯机械式结构,由重力偏重稳定平台、双层互锁静态推靠机构、动力心轴和PDC复合轴承组成。对工具的关键结构及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建立立式试验台架对工具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同时对工具进行了现场试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工具实时闭环响应井斜变化,动态响应精度控制在1°以内;地面转盘扭矩均匀间隔变化,反映了工具推靠高边的工作压力变化;工具外径、推靠翼肋及活动部件均表现正常,满足现场使用要求。所得结论可为高陡构造等易斜地区提供低成本的防斜打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钻工具 机械式 静态推靠 井斜 防斜纠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荷载下层状围岩隧道应力集中分布特征
16
作者 杨玉民 蒋楠 +3 位作者 姚颖康 周传波 蒙贤忠 赵茉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31,401,共14页
针对圣加旺水电站层状围岩引水隧道工程,设计物理模型相似试验,考虑不同的静荷载、动荷载及围岩倾角,采用LSDYNA分析层状岩体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及分布特征.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因素对围岩峰值应力及二次平衡应力的敏感性,基于量纲分析... 针对圣加旺水电站层状围岩引水隧道工程,设计物理模型相似试验,考虑不同的静荷载、动荷载及围岩倾角,采用LSDYNA分析层状岩体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及分布特征.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因素对围岩峰值应力及二次平衡应力的敏感性,基于量纲分析建立多因素影响下应力预测模型,确定围岩安全荷载控制范围.结果表明,高地应力条件下隧道围岩存在初始应力集中,动力扰动对应力集中数值的影响显著,应力波波阵面受层理的影响呈不连续分布.动、静载与围岩峰值应力、二次平衡应力呈正线性相关,围岩峰值应力及二次平衡应力随倾角增大呈“∧”型分布,不同因素对围岩峰值应力及二次平衡应力的敏感性顺序均为动载>静载>倾角.当围岩倾角为90°(0°)、75°(15°)、60°(30°)及45°时,静载极限值分别为0.731、0.555、0.479及0.456 MPa,动载极限值分别为0.624、0.523、0.477及0.46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荷载 层状岩体 应力集中 量纲分析 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静压差值介入除霜时冷库能耗特性分析
17
作者 吴宇帆 李超 +2 位作者 万勇 徐文娟 赵一霁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20,共7页
压差除霜控制法在现有冷库已有一定应用,由于压差阈值难以界定,除霜效果不佳,造成明显的能耗浪费或者机组制冷性能下降。针对该问题,基于MCGS搭建一套冷库实时运行参数采集及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将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差值定为除霜操作退... 压差除霜控制法在现有冷库已有一定应用,由于压差阈值难以界定,除霜效果不佳,造成明显的能耗浪费或者机组制冷性能下降。针对该问题,基于MCGS搭建一套冷库实时运行参数采集及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将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差值定为除霜操作退出判断参数,通过试验法研究冷库在不同静压差值(蒸发器进风口气压与冷库内空气静止处气压的差值)介入除霜时的除霜次数、机组制冷效果、冷库温度波动和能耗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介入除霜的静压差值越高,除霜次数越多;静压差值为16 Pa、14 Pa、12 Pa、10 Pa介入除霜时,机组制冷效果稳定,冷库温度波动并不明显,静压差值为8 Pa介入除霜时,机组制冷效果下降导致制冷时间延长,冷库温度波动严重;静压差值为10 Pa介入除霜时,能耗最低,静压差值为8 Pa介入除霜时,能耗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库 压差除霜控制法 静压差值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姿轨控发动机十字型测力台设计及优化
18
作者 蔡耘峰 王飞 +1 位作者 尹春禹 李世鹏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0-271,共12页
为了准确测量固体姿轨控发动机的推力,设计了一种具有中心对称结构的十字型构型的十二分力固体姿轨控发动机测力台。在考虑测力台结构受力变形的情况下,建立了测力台的静力学模型,得出了测力台各传感器受力与测力台所受发动机施加载荷... 为了准确测量固体姿轨控发动机的推力,设计了一种具有中心对称结构的十字型构型的十二分力固体姿轨控发动机测力台。在考虑测力台结构受力变形的情况下,建立了测力台的静力学模型,得出了测力台各传感器受力与测力台所受发动机施加载荷之间的解算公式。为评估测力台的动态性能,建立了测力台的无阻尼自由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式对建立的静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并评估了测力台所受交联力的情况。基于所建立的测力台静动力学模型,以测力台静态灵敏度最大、测力台频率响应的幅值相对误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测力台测力杆直径及动架截面尺寸为设计变量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测力台测力结构进行了参数优化。测力台结构优化后,静态灵敏度降低了5.2%,对于频率为30 Hz的交变推力,在xy平面测力的动态响应幅值相对误差降低了53.9%,x,y轴转矩的动态响应幅值相对误差降低了97.6%,z轴转矩的动态响应幅值相对误差降低了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姿轨控发动机 测力台 静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式PID的全静压控制系统设计
19
作者 杜海龙 罗贤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2,共7页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气数据的测量原理和过程,设计一种自动气压控制系统,来辅助教学演示过程中对飞机全压与静压的模拟。该系统使用上位机与下位机联合控制的方案,具有设定目标气压值控制和安全保护等功能。下位机控制核心选择STM32ZET...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气数据的测量原理和过程,设计一种自动气压控制系统,来辅助教学演示过程中对飞机全压与静压的模拟。该系统使用上位机与下位机联合控制的方案,具有设定目标气压值控制和安全保护等功能。下位机控制核心选择STM32ZET6单片机,通过解析上位机控制指令对执行机构进行直接控制;并使用MS5611-01BA03气压传感器将全压与静压输出进行采集并反馈至上位机。上位机使用Qt开发,可根据设定的目标气压值生成控制指令并进行PID参数计算,再将控制指令输出至下位机控制执行机构,最终完成对全静压的控制。对该系统进行硬件与软件设计,并制作实物进行验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能够以较短的调节时间和较低的稳态误差实现对全静压的控制,符合预期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在航电教学以及其他气压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控制 全静压模拟 PID控制器 STM32ZET6单片机 数据采集 全压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控破片战斗部壳体外刻槽方案设计及试验研究
20
作者 付良 张宁 +1 位作者 解珍珍 程明灿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197,226,共8页
为研究外刻槽形状对预控破片战斗部破片成形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外刻槽形状为方形、菱形战斗部的预控破片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探究了预控破片的侵彻性能。结果表明:与方形破片战斗部... 为研究外刻槽形状对预控破片战斗部破片成形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外刻槽形状为方形、菱形战斗部的预控破片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探究了预控破片的侵彻性能。结果表明:与方形破片战斗部相比,菱形破片战斗部预控效果更好,形成大量均匀大小的有效破片,且连片率低。2种外刻槽形状的预控破片战斗部均可有效穿透10 m处厚度8~12 mm装甲钢,但菱形破片战斗部比方形破片战斗部的穿透率高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刻槽 预控破片 矩形破片战斗部 静爆试验 菱形破片战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