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炼餐饮业地沟油挥发性危害成分的GC/MS静态顶空分析 被引量:63
1
作者 全常春 尹平河 +3 位作者 赵玲 单习章 张璇 余汉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8-134,共7页
精炼地沟油就是从餐饮业下水道隔油池中捞取的废油酯,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加工处理而得到的油脂。由于经过了多次的使用和复杂环境条件的影响,油脂会发生变质或者引入一些有害成分。在暴利的驱使下,不法分子将其回流到食用油市场中,给人们... 精炼地沟油就是从餐饮业下水道隔油池中捞取的废油酯,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加工处理而得到的油脂。由于经过了多次的使用和复杂环境条件的影响,油脂会发生变质或者引入一些有害成分。在暴利的驱使下,不法分子将其回流到食用油市场中,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应用气质联用的静态顶空方法,对精炼地沟油的易挥发成分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油中含有大量的烷烃(从C9到C14)和油脂氧化变质的二级产物—己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业 废油酯 精炼地沟油 挥发性成分 有害成分 gc/ms静态顶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挥发性成分静态顶空取样GC-MS分析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京草 孟焕文 +2 位作者 刘航空 杨绒会 李西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105,共5页
为了筛选静态顶空取样GC-MS分析大蒜挥发性成分的适宜条件,以新鲜大蒜鳞茎为试料,对样品量、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等不同分析条件下大蒜挥发性成分种类、含硫化合物种类和含硫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样品量7g,... 为了筛选静态顶空取样GC-MS分析大蒜挥发性成分的适宜条件,以新鲜大蒜鳞茎为试料,对样品量、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等不同分析条件下大蒜挥发性成分种类、含硫化合物种类和含硫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样品量7g,在40℃下平衡30min是静态顶空取样分析大蒜挥发性成分的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检测到大蒜挥发性成分24种,其中含硫化合物18种,含硫化合物相对含量99.02%,且大蒜的主要功能成分都有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挥发性成分 静态顶空取样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夷挥发油GC-MS分析及其抗氧化、抗菌活性 被引量:50
3
作者 张婷婷 郭夏丽 +1 位作者 黄学勇 罗丽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150,共7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hydrodistillation,HD)法、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法、静态顶空(static headspace,SH)法3种方法对辛夷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结合标准品获得保留指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数... 采用水蒸气蒸馏(hydrodistillation,HD)法、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法、静态顶空(static headspace,SH)法3种方法对辛夷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结合标准品获得保留指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数据库检索进行定性,确定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和相对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普鲁士蓝法和新铜试剂法比较HD法和SDE法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以及滤纸片扩散法和96孔板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共鉴定出66种化学成分,其中17种共有成分。从HD法和SDE法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47种和43种化合物,SH法对辛夷粉末分析检测到26种化合物。其中,HD和SDE提取的化合物成分较接近,而SH法获得的挥发成分最少,三者相同成分的相对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HD法和SDE法挥发油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其中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辛夷挥发油的抗氧化和抗菌研究显示其具有药学研究价值和作为食品天然抗菌剂和食品防腐剂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静态顶空 同时蒸馏萃取 水蒸气蒸馏 抗氧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顶空-GC/MS的加热卷烟用滤嘴载香颗粒评价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尤晓娟 何红梅 +6 位作者 刘献军 王明辉 朱鲜艳 石怀彬 高鑫 罗亮 徐如彦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6,共9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静态顶空-GC/MS的加热卷烟用滤嘴载香颗粒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静态顶空-GC/MS考察不同温度下4种载香颗粒中12种香味成分的释放行为,通过CH2Cl2萃取和GC/MS分析添加4种载香颗粒的加热卷烟主流烟气中香味成分释放...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静态顶空-GC/MS的加热卷烟用滤嘴载香颗粒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静态顶空-GC/MS考察不同温度下4种载香颗粒中12种香味成分的释放行为,通过CH2Cl2萃取和GC/MS分析添加4种载香颗粒的加热卷烟主流烟气中香味成分释放量验证静态顶空-GC/MS评价结果。【结果】载香颗粒在加热卷烟实际抽吸降温段可达的温度范围内,有10种香味成分静态顶空中释放规律与加热卷烟主流烟气中释放规律完全一致,香茅醇和庚酸在60℃~120℃下静态顶空中释放规律与主流烟气释放规律完全一致;通过静态顶空-GC/MS方法优选适用于加热卷烟载香颗粒结果与测定主流烟气中香味成分优选载香颗粒结果一致。【结论】在降温段实际温度范围内,采用静态顶空-GC/MS考察载香颗粒中香味成分释放行为,可有效表征和评价不同颗粒载香赋香能力,实现加热卷烟用滤嘴载香颗粒的快速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载香颗粒 主流烟气 评价方法 香味成分 静态顶空-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GC-MS的棉织物鱼腥味检测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晓宁 王昊 廖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2,共5页
为提高人工嗅辨法检测棉织物鱼腥味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重现性,通过实验建立了棉织物中鱼腥味物质三甲胺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并对三甲胺的多次顶空萃取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平衡温度是影响棉织物鱼腥... 为提高人工嗅辨法检测棉织物鱼腥味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重现性,通过实验建立了棉织物中鱼腥味物质三甲胺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并对三甲胺的多次顶空萃取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平衡温度是影响棉织物鱼腥味测试的重要因素,平衡温度高,分析物质扩散速度快,分析灵敏度高,但温度过高,分析物质分解。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在90%以上,最低检测限为20μg/mL,RSD值为5.98%。该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棉织物异味中鱼腥味的检测,并且三甲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鱼腥味 静态顶空 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的海南黑、白胡椒香气物质GC-MS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柳中 阚建全 +1 位作者 李银聪 王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79,198,共6页
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水蒸气蒸馏法(DDE)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对海南黑、白胡椒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然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从海南黑、白胡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9... 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水蒸气蒸馏法(DDE)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对海南黑、白胡椒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然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从海南黑、白胡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96种。其中,对白胡椒,采用SPME法的提取物中鉴定出了59种化合物,占整个峰面积的90.20%;采用DDE法的提取物中共鉴定出了52种化合物,占整个峰面积的90.25%;采用SDE法的提取物中共鉴定出了26种化合物,占整个峰面积的84.64%。对黑胡椒,采用SPME法的提取物中鉴定出了36种化合物,占整个峰面积的93.07%;采用DDE法的提取物中共鉴定出了37种化合物,占整个峰面积的81.98%;采用SDE法的提取物中共鉴定出了34种化合物,占整个峰面积的78.17%。海南黑、白胡椒的主体香气物质主要有α-蒎烯、3-蒈烯、α-水芹烯、β-月桂烯、D-柠檬烯、石竹烯等烯烃类物质。同时,三种提取方法中,采用SPME法可更加全面地鉴定出胡椒的香气物质,而采用SDE法则可更好地对胡椒的主体香气物质进行浓缩。将这三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检测出海南黑、白胡椒的香气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黑胡椒和白胡椒 香气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固相微萃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同时蒸馏-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GC-MS分析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家林 苏海荣 于秦峰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5期188-190,共3页
采用自动静态顶空进样技术,结合气质联用对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水平实验得到优化的顶空条件:在10mL顶空瓶中加入样品5mL,NaCl 2.0g,60℃萃取30min。通过GC-MS分析,初步确定了26种风味成分,其中大部分为酯类和醇类。
关键词 黄酒 挥发性风味物质 静态顶空(SHS)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条件优化并结合GC-MS分析新鲜及不同干燥方式香菜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美萍 李蓉 +2 位作者 丁鹏霞 张生万 郭彩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8-236,247,共10页
目的:比较新鲜和不同干燥方式的香菜挥发性成分,确定香菜的干燥方式。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新鲜和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烘箱干燥、红外干燥、真空干燥... 目的:比较新鲜和不同干燥方式的香菜挥发性成分,确定香菜的干燥方式。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新鲜和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烘箱干燥、红外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香菜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HS-SPME的最优参数为:75μm DVB/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70℃,样品用量1.00 g,平衡时间30 min,萃取时间40 min,解吸时间4 min。新鲜香菜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组分;醛类和醇类为香菜的主要风味成分,包括2-十四烯醛、2-十二烯醛、癸醛、癸醇、(E)-2-癸烯醇、反式-2-十二烯醇、(E)-2-癸烯醛、十二醛、(E)-2-十六烯醛和(E)-2-十三烯醛。四种干燥方式中,红外干燥中检出的醛类和烃类最多,醛类占70%以上,且与新鲜香菜中含量较高的癸醛、2-十二烯醛和2-十四烯醛含量较为接近;真空冷冻干燥在醛类含量上与新鲜香菜相差较大,但其检出的挥发性成分最多;从干燥成本来说,红外干燥所需时间最短,耗能较小,而真空冷冻干燥所需时间长,能耗大,成本较高。结论:综合挥发性成分和干燥成本考虑,可以采取红外干燥的方式干燥香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菜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干燥方式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加工阶段的甲鱼腥味成分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毅 徐艳群 +1 位作者 徐坤 罗自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9-193,共5页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甲鱼腥味成分的影响,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甲鱼预煮、卤制、烘烤不同加工阶段的腥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NIST/Willey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新鲜甲鱼共检出48种挥发成分,确定36种成分,包括烃类21种、醛...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甲鱼腥味成分的影响,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甲鱼预煮、卤制、烘烤不同加工阶段的腥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NIST/Willey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新鲜甲鱼共检出48种挥发成分,确定36种成分,包括烃类21种、醛类12种、醇类化合物5种、芳香类5种、羧酸类3种、酮类1种、酯类1种。其中以己醛的百分含量最多,为29.1%,有青草味;庚醛占10.69%,具有强烈的油脂氧化味;壬醛占12.58%,提供鱼腥味;占2.02%的对二甲苯有刺激味;占2.36%的1-辛烯-3-醇具有土腥味。认为己醛、壬醛、庚醛、1-辛烯-3-醇等共同形成了甲鱼的腥味。通过预煮、卤制、烘烤等加工工艺后,腥味成分已减少至只能检测出己醛和壬醛,且含量都不超过1%。表明经预煮、卤制、烘烤等加工可以有效控制甲鱼的腥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 HS-SPME-gc-MS(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加工方式 腥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GC/MS分析水基胶中的甲醇残留
10
作者 徐光忠 章平泉 +2 位作者 陆苗苗 刘玉坤 王昊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4期50-52,共3页
为研究水基胶中的甲醇残留量,采用静态顶空进样结合气质联用仪对8个样品中甲醇的残留量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静态顶空条件为在75℃下平衡17 min,利用标准品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在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内,甲醇的线性均较好,相关系... 为研究水基胶中的甲醇残留量,采用静态顶空进样结合气质联用仪对8个样品中甲醇的残留量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静态顶空条件为在75℃下平衡17 min,利用标准品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在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内,甲醇的线性均较好,相关系数为0.999 7;(2)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5%~11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0%;(3)水基胶样品中的甲醇残留量在62.57~1 236.27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 气质联用 甲醇残留 水基胶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叶挥发性成分的SHS-GC-MS分段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亚荣 杜勇军 +5 位作者 李倩 杨群力 杨水萌 王锴 石颖 倪士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1-413,共13页
分析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变化规律。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技术,在不同温度段下,采集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GC-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山茱萸叶在不同温度下分别鉴定出了80种、93种和85种成分。结果显示,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 分析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变化规律。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技术,在不同温度段下,采集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GC-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山茱萸叶在不同温度下分别鉴定出了80种、93种和85种成分。结果显示,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醇类、萜烯类、酯类、醛酮类、酚酸类、烃类、呋喃类及其他类成分组成;且主要为醇类及醛酮类成分,其中,醇类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7.532%,23.482%,29.583%,醛酮类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56.197%,51.846%,35.189%;低温条件下质量分数较高的特殊成分有(1R)-(+)-α-蒎烯(8.870%)、4-甲基环己醇(5.105%);中温条件下质量分数较高的特殊成分是己基过氧化氢(2.098%);高温条件下质量分数较高的特殊成分有3-糠醛(2.286%)、正己醇(2.585%),β-月桂烯(2.439%)和1-氯十一烷(3.610%)。该研究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技术对3个温度段下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温度下其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山茱萸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挥发性成分 静态顶空进样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鉴定不同树龄柚子花关键呈香物质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涛 孙嘉卿 +3 位作者 王秀敏 夏贤水 朱霖 姚凌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鉴定上海青浦4月2种不同树龄的柚子花得出其关键的呈香物质以指导相关副产品的开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的方法对上海青浦4月的大树(10年)和小树(5年)柚子花的风味进行富集分析,通过双柱定性以及香气... [目的]通过分析鉴定上海青浦4月2种不同树龄的柚子花得出其关键的呈香物质以指导相关副产品的开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的方法对上海青浦4月的大树(10年)和小树(5年)柚子花的风味进行富集分析,通过双柱定性以及香气活力值OAV的计算鉴定其关键呈香物质。[结果]共鉴定出44种风味物质,其中大树37种、小树29种,大树和小树共同鉴定出的风味物质22种,香气贡献值较大的风味物质10种,分别为芳樟醇、月桂烯、右旋萜二烯、蒎烯、β-罗勒烯、香叶醇、石竹烯、己醛、β-蒎烯、正己醇。不同树龄柚子花的香气特征总体差异不大,但大树柚子花的花香和果香较重,且香气特征更为多元丰富,小树柚子花的香气特征总体比大树柚子花的甜香多一些。[结论]该研究为柚子花风味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花 呈香物质 香气活力值 双柱法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壳提取物的制备及成分分析
13
作者 潘玉灵 张欣敏 +3 位作者 周芸 董振山 张峻松 黄善松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4期66-69,共4页
利用乙醇回流萃取的萃取方式,制备得到核桃壳提取物,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方式,并通过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核桃壳提取物中有50种成分被鉴定出,主要包含亚油酸乙酯(15.71%)、丁香醛(8.85%)、香兰素(8.04%)、油酸乙酯(... 利用乙醇回流萃取的萃取方式,制备得到核桃壳提取物,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方式,并通过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核桃壳提取物中有50种成分被鉴定出,主要包含亚油酸乙酯(15.71%)、丁香醛(8.85%)、香兰素(8.04%)、油酸乙酯(7.95%)、松柏醛(7.47%)、3,5-二甲氧基-4-羟基肉桂醛(5.23%),在卷烟中使用具有浓郁的木香、烘焙香和甜香香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提取物 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静态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香青兰挥发性成分
14
作者 李晶 丁祖英 +3 位作者 古丽米热·努拉吉 黄超 冯彤彤 陈国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04-20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方法快速测定香青兰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香青兰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参照色谱峰和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并选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各成分的...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方法快速测定香青兰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香青兰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参照色谱峰和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并选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检测出5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醛类(59.50%)、酯类(13.61%)、烯烃类(10.99%)、酮类(8.13%)、醇类(4.82%)、杂环类(2.82%)、呋喃类(0.13%)。[结论]该方法的使用具有试样用量少,省去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可以防止有机试剂带入的杂质对分析结果造成干扰,减少对色谱柱及进样口的污染,分析过程中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分离出样品中挥发性成分,适用于香青兰挥发性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茶叶香气 被引量:25
15
作者 谭和平 李斌 +2 位作者 张云嫦 史谢飞 冯德建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4期62-64,共3页
研究了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测定茶叶香气的方法,对顶空平衡温度、顶空平衡时间进行进行了优化,并对方法的重复性进行了考察。在最优条件下,可从干茶中测得近百种香气成分,重复性好,稳定性高,与茶叶感官评审相关性较好。
关键词 静态顶空 气质联用 茶叶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卷烟材料中的溶剂残留 被引量:19
16
作者 朱斌 徐昕荣 +2 位作者 向弘 尹诗衡 匡同春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法测定烟草行业标准YC263-2008卷烟条与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溶剂残留,根据物质峰面积和标样浓度,计算回归方程,以及16种溶剂的线性范围、回收率、检出限、精密度等。通过胶粘剂、纸品样的实际检测...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法测定烟草行业标准YC263-2008卷烟条与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溶剂残留,根据物质峰面积和标样浓度,计算回归方程,以及16种溶剂的线性范围、回收率、检出限、精密度等。通过胶粘剂、纸品样的实际检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有效避免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干扰问题,顶空气质联用法能准确地检测残留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 气质联用 溶剂残留 卷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对天然香精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 被引量:40
17
作者 王昊阳 郭寅龙 +1 位作者 张正行 安登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3,共5页
运用静态顶空 -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天然香精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采用质谱和保留指数检索结合的方法对香精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对香精顶空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 ,在香精样品中加入适量饱和NaCl溶液 ,显著地提高了低... 运用静态顶空 -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天然香精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采用质谱和保留指数检索结合的方法对香精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对香精顶空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 ,在香精样品中加入适量饱和NaCl溶液 ,显著地提高了低极性挥发性组分的分析灵敏度 ;从该香精中检出了68个化合物 ,将峰面积归一化结果大于0.1 %的60种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 ,并通过保留指数分析对其中45种化合物进行了确认 ;分析结果表明 :香精中含有萜类 (30.3 % )、萜类衍生物 (11.7 % )、酚醚类 (17.0 % )、脂肪酸酯(20.9 % )和一些小分子的缩醛类化合物 (17.7% ) ,其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为丁酸_1,1_二甲基_苯基乙酯(18.9 % )、茴香脑 (15.6% )、2_乙基_4_甲基_1,3_二氧戊环 (9.8 % )和 β_石竹烯 (7.7 % ) ;对方法精密度进行考察 ,相对标准偏差 (RSD)在0.62~9.3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香精 挥发性化学成分 自动化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海水中13种苯系物 被引量:15
18
作者 白红妍 韩彬 +3 位作者 陈军辉 郑立 杨东方 王小如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4-479,共6页
建立了静态顶空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同时测定海水中常见的痕量13种苯系物(BTEX)方法。对影响分析效果的主要条件:色谱柱类型、升温程序、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以及气液体积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该... 建立了静态顶空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同时测定海水中常见的痕量13种苯系物(BTEX)方法。对影响分析效果的主要条件:色谱柱类型、升温程序、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以及气液体积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线性范围为0.16~320μg/L,检出限(按信噪比为3计)为0.019~0.033μg/L;水样中3个加标水平(1.6、16和160μg/L)的回收率为81.25%~103.7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3%~4.4%。将该方法应用于上海黄浦区海水样品中苯系物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分析时间为12 min,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环境友好,定性、定量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苯系物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养殖用水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红美 郭远明 +4 位作者 李铁军 尤炬炬 孙秀梅 钟志 何依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0,共6页
提出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养殖用水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取10mL含200g·L-1氯化钠的水样在20mL顶空瓶中于70℃振摇30min进行顶空进样的条件优化。选用DB-35MS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电子捕获检... 提出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养殖用水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取10mL含200g·L-1氯化钠的水样在20mL顶空瓶中于70℃振摇30min进行顶空进样的条件优化。选用DB-35MS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或标准加入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6~8μg·L-1,0.017 6~0.88μg·L-1,0.004~0.2μg·L-1,五氯苯和六氯苯的线性范围均为0.001~0.05μg·L-1。11种氯苯类化合物检出限(3S/N)为0.0002~0.04μg·L-1,应用此方法对养殖用水进行测定,回收率在86.0%~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2.1%~5.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静态顶空 氯苯 养殖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静态顶空-气质联用研究香榧种仁香气成分 被引量:9
20
作者 汪瑶 郭磊 +2 位作者 余勇 陈旭 丁之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6-121,128,共7页
采取静态顶空-GC-MS对香榧原料、工厂化加工产品(椒盐香榧)、试验室加工产品(改进工艺的椒盐香榧)3种香榧材料香气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料香榧及其不同加工工艺的香榧产品各分离出63种、48种、51种化合物,... 采取静态顶空-GC-MS对香榧原料、工厂化加工产品(椒盐香榧)、试验室加工产品(改进工艺的椒盐香榧)3种香榧材料香气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料香榧及其不同加工工艺的香榧产品各分离出63种、48种、51种化合物,对比3种香榧材料的香气成分可知,改进工艺的'椒盐香榧'的香气成分比工厂化加工的椒盐香榧的香气成分更加丰富,改进后的香榧产品风味成分更多,口感更佳,有助于进一步改善香榧加工工艺,更利于改进香榧成品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加工工艺 顶空-gc-MS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