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P的大功率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的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彪 申萍 +1 位作者 王立德 王苏敬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94,共4页
在研究了机车用大功率柴油机电控系统中电磁阀阀芯的运动规律和线圈电流的波形形状基础上,提出了电磁阀电流波形中的喷油起始点(SIP)的寻找方法,并且基于SIP提出一种新的周期预推算法.针对传统电磁阀驱动电路在释放时电流存在的拖尾情况... 在研究了机车用大功率柴油机电控系统中电磁阀阀芯的运动规律和线圈电流的波形形状基础上,提出了电磁阀电流波形中的喷油起始点(SIP)的寻找方法,并且基于SIP提出一种新的周期预推算法.针对传统电磁阀驱动电路在释放时电流存在的拖尾情况,采用了在电磁阀线圈续流回路中反向串联稳压二极管的方法,大大缩短了电磁阀释放时间.针对机车用大功率多缸柴油机系统对实时性要求更加苛刻的情况,采用了双CPU的架构.该装置经过泵-管-嘴实验台的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控制精准,很好地满足了电控喷油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起始点 周期预推算法 大功率柴油机 电控喷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注射成型制品精度的表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9
2
作者 侯立军 刘颖 +1 位作者 吴大鸣 罗祎玮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3,共4页
研究了微注射过程中的注射速度、注射计量起始点和锁模力对微型散热器和微接插件制品精度的影响,分别采用了质量法和微沟槽高度法两种方法对微型换热器和微接插件制品的精度进行评价,发现对于微型换热器,沟槽高度法比质量法的精度高;而... 研究了微注射过程中的注射速度、注射计量起始点和锁模力对微型散热器和微接插件制品精度的影响,分别采用了质量法和微沟槽高度法两种方法对微型换热器和微接插件制品的精度进行评价,发现对于微型换热器,沟槽高度法比质量法的精度高;而对于微接插件,质量法和沟槽高度法的精度相似。同时分析了上述3个工艺参数对微注射制品精度的影响,认为注射速度是影响微制品精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换热器 微接插件 制品精度 注射速度 计量起始点 锁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岗油田高压注水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堃 孙金田 +2 位作者 刘铁岭 闫永昌 杜学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52,共4页
河南油区魏岗油田构造复杂,油层较薄,平面物性变化大,储集层流动孔隙小,地下油水渗流阻力大,加上原油的“两高一低”( 高含蜡、高凝固点、低含硫量) 特点,微观水驱油特征表现出驱替阻力进一步加大,宏观水驱油特征上表现出油田... 河南油区魏岗油田构造复杂,油层较薄,平面物性变化大,储集层流动孔隙小,地下油水渗流阻力大,加上原油的“两高一低”( 高含蜡、高凝固点、低含硫量) 特点,微观水驱油特征表现出驱替阻力进一步加大,宏观水驱油特征上表现出油田注水启动压力高。该油田采取常压注水方式开采,多数单井很难达到配注要求,区块单元难以达到方案设计的开发效果,采用常温注水开发则必须采用整体高压注水。经过高压注水论证、单井试注、区块高压注水推广及全油田高压注水推广,实现了高凝油藏整体高压注水长期高效开发的目标,创出了河南油区水驱油田中开发指标的“四个第一”( 稳产年限最长、含水上升最慢、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最高、存水率下降最缓) ,使整体高压注水开发模式在魏岗油田这种中渗透高凝油藏的水驱开发中取得成功。图4 表1 参2(杨堃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注水 高压注水 魏岗油田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掺烧发动机滞燃期的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承维 肖兵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26,共6页
对柴油-天然气掺烧发动机的滞燃期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喷油器针阀升程曲线开始增加时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作为喷油始点,压力升高率急剧变化的点作为燃烧始点,确定发动机滞燃期.将喷油始点作为计算点,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对柴油发动机滞燃期预... 对柴油-天然气掺烧发动机的滞燃期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喷油器针阀升程曲线开始增加时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作为喷油始点,压力升高率急剧变化的点作为燃烧始点,确定发动机滞燃期.将喷油始点作为计算点,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对柴油发动机滞燃期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得到柴油-天然气掺烧发动机滞燃期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滞燃期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柴油-天然气掺烧发动机滞燃期,可为准确建立柴油-天然气掺烧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烧发动机 滞燃期 预测模型 喷油始点 燃烧始点 计算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形非轴对称注塑件螺纹起始点一致性定位或规定角度转动实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畅国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67,共6页
对相配合的两件带螺纹且外形均为非轴对称的注塑件(如瓶盖和瓶体)分别进行了模具设计,在瓶盖注塑模具设计中,采用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主要的控制螺纹起始点位置的机电部件,采用光电传感器作为辅助部件,通过PLC的累加程序和输出电... 对相配合的两件带螺纹且外形均为非轴对称的注塑件(如瓶盖和瓶体)分别进行了模具设计,在瓶盖注塑模具设计中,采用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主要的控制螺纹起始点位置的机电部件,采用光电传感器作为辅助部件,通过PLC的累加程序和输出电路,将PLC接入注塑机的液压顶出控制电路中,从而实现了瓶盖螺纹型芯在每次注塑完成后其螺纹起始点位置均保持一致的目的;在瓶体注塑模具设计中,通过对瓶盖模具PLC程序的改变,实现了瓶体螺纹型芯在每次注塑完成后其螺纹起始点转动一个规定角度的目的。通过以上设计,使得瓶盖和瓶体在装配后实现了规定的多样性特殊装配外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件 可编程序控制器 螺纹起始点 定位 规定角度 多样性装配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