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ENTRAL DISTRIBUTION OF ADRENOMEDULLIN AND ITS EFFECTS O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RATS 被引量:2
1
作者 魏英杰 李倩虹 +4 位作者 宋良文 赵东 张肇康 何瑞荣 汤健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7,共7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make certain whether there exists adrenomedullin (ADM) in the ra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evaluated the hemodynamic actions of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administration (ICVA) of hum...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make certain whether there exists adrenomedullin (ADM) in the ra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evaluated the hemodynamic actions of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administration (ICVA) of human ADM[13-52].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BC method),We found that there was a discrete localization of ADM-positive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rat central system including cerebral cortex,paraventricular tissues, hypothalamus, cerebella cortex, mesencephalon and medulla oblongata.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analysis, rat ADM mRNA was found to be expressed in rat brain. These above result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RT-PCR suggest that ADM exists in the rat brain. We also found that centrally administered ADM[13-52]in a dose of 0.4 to 3. 2 nmol/kg provoked marked, prolonged and dosedependent increases in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ABP) and heart rate (HR).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s of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induced by centrally administered ADM [13-52]. the effect of centrally administered ADM [13-52] on 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RSNA) was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entrally administered ADM [13-52] ( 1. 6 nmol/kg) provoked a marked increase in RSNA .therefore .the increases in MABP and HR induced by centrally administered ADM [13-52]might be due to the stimulation of central sympathetic mechanism. In addtion,we also compared the relationship of activity and structure among the different fragments of ADM. In conclusion, ADMexists in the rat brain, and i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entral control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renomedullin[13-52]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diovascular age of aviation personnel: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2
作者 牛有国 王守岩 +2 位作者 张玉海 王兴邦 张立藩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4年第1期64-70,共7页
Objective: To introduce a method to calculate cardiovascular age, a new, accurate and much simpler index for assessing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regulatory function,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eart rate and bloo... Objective: To introduce a method to calculate cardiovascular age, a new, accurate and much simpler index for assessing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regulatory function,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HRV and BPV) and baroreflex sensitivity (BRS) data. Methods: Firstly, HRV and BPV of 89 healthy aviation personnel were analyzed by the conventional autoregressive (AR) spectral analysis and their spontaneous BRS was obtained by the sequence method. Secondl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ver original and derived indices of HRV, BPV and BRS data and the relevant principal components, PCi orig and PCi deri (i=1, 2, 3,...) were obtained. Finally, the equation for calculating cardiovascular age was obtain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with the chronological age being assigned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ge as the regressors. Results: The first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original indices accounted for over 90% of total variance of the indices, so did the first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derived indices. So, these seven principal components could reflect the inform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regulation which was embodied in the 17 indices of HRV, BPV and BRS exactly with a minimal loss of information. Of the seven principal components, PC2 orig , PC4 orig and PC2 deri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ronological age ( P <0 05), whereas the PC3 ori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ronological age ( P <0 01). The cardiovascular age thus calculated from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ronological age among the 89 aviation personnel ( r =0.73, P <0 01). Conclusion: The cardiovascular age calculated based on a multi variate analysis of HRV, BPV and BRS could be regarded as a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reflecting the age dependency of autonomic reg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 healthy aviation perso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ying personne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aroreflex sensitivity ag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10片辅助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3
作者 肖普 王蔚蔚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究辅酶Q10片辅助美托洛尔在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的52例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病历资料,纳入对照组;收集医院同期接受辅酶Q10片辅... 目的 探究辅酶Q10片辅助美托洛尔在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的52例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病历资料,纳入对照组;收集医院同期接受辅酶Q10片辅助美托洛尔治疗的52例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病历资料,纳入观察组,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均保存完整。查阅患者病历资料,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指标、心率指标及心电图指标、心肌损伤指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窦性心律失常频次、QT间期离散度(QTd)、QT校正离散度(QTcd)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酶Q10片辅助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心律失常症状,促进心肌细胞修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室性心律失常 美托洛尔 辅酶Q10片 血压 心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夜间下降率与慢性心力衰竭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白婷 肖娟 +2 位作者 邢蓓 罗轩 闫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 基于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分析血压夜间下降率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参与者711例,根据CHF的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n=433)及CHF组(n=278)。比较两组患者一... 目的 基于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分析血压夜间下降率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参与者711例,根据CHF的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n=433)及CHF组(n=27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夜间下降率之间的差异,运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方法分析血压昼夜下降率与CHF患病率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联,并进一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F患者的收缩压夜间下降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3.3±7.1)mmHg vs.(5.0±6.7)mmHg,P=0.001],舒张压夜间下降率相较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5.7±7.6)mmHg vs.(6.8±7.2)mmHg,P=0.061]。限制性样条分析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率之间呈现线性关联。经过年龄、性别、吸烟、体质指数、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矫正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夜间下降率(OR=0.97,95%CI:0.95~0.99,P=0.010)与CHF患病率呈显著的负相关;舒张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风险之间未发现显著关联。结论 收缩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风险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收缩压昼夜波动明显下降的人群,CHF患病风险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夜间下降率 慢性心力衰竭 动态血压监测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5
作者 王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门诊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90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镇痛效... 目的探讨门诊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90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镇痛效果、生理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良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124.82±20.31)mg少于对照组的(217.53±23.24)mg,苏醒时间(10.02±0.94)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0.11±1.08)min、麻醉起效时间(4.11±1.25)min短于对照组的(11.25±1.02)、(13.95±1.21)、(6.98±1.54)min,疼痛程度评分(3.11±0.24)分低于对照组的(5.25±0.35)分,镇静评分(3.11±0.34)分优于对照组的(1.35±0.25)分(P<0.05)。两组检查前(T1)、检查后(T3)时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检查中(T2)时观察组SpO2(96.82±1.64)%、SBP(128.98±10.59)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95.56±1.24)%、(124.22±10.64)mm Hg,HR(79.34±8.42)次/min、DBP(70.25±9.84)mm Hg低于对照组的(90.34±10.64)次/min、(78.41±10.38)mm Hg(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与对照组(8.89%)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麻醉效果确切,可缩短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亦可提高镇痛镇静效果及麻醉安全性,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无痛胃镜 苏醒时间 血压 心率 血氧饱和度 镇静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辖区铁路职工血压异常指标检出情况分析
6
作者 付兴英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5年第1期48-51,55,共5页
通过对2023年某辖区内铁路职工常规健康体检数据统计,分析该辖区内铁路职工血压异常指标检出情况,为加强铁路职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调取某辖区内20~60岁51242名职工健康体检数据,根据工种、年龄、性别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 通过对2023年某辖区内铁路职工常规健康体检数据统计,分析该辖区内铁路职工血压异常指标检出情况,为加强铁路职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调取某辖区内20~60岁51242名职工健康体检数据,根据工种、年龄、性别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检出率增加,危险程度也增加;并且男性职工的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性显著(P<0.001)。该辖区铁路职工高血压检出率较高,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一线行车工种,应进一步加强对铁路职工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职工对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健康管理,提高铁路职工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血压异常 检出率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完成时限对病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丽 郑祥德 田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目的 探究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完成时限对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156例,根据液体复苏完成时限分为<1 h组68例、1~2 h组57例、≥2 h组31例。比较3组液体复苏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 目的 探究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完成时限对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156例,根据液体复苏完成时限分为<1 h组68例、1~2 h组57例、≥2 h组31例。比较3组液体复苏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心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搏量指数(SVI)]、血乳酸、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肌酐、液体复苏量,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应用剂量、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 d生存率。结果 <1 h组、1~2 h组复苏后APACHEⅡ、SOFA评分低于≥2 h组(P<0.05);≤1 h组、1~2 h组复苏后APACHEⅡ、SOF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1 h组、1~2 h组复苏后CVP、心指数、SVI高于≥2 h组,SVRI低于≥2 h组(P<0.05);<1 h组、1~2 h组复苏后CVP、心指数、SVRI、SV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 h组、1~2 h组复苏后血乳酸低于≥2 h组(P<0.05);<1 h组、1~2 h组复苏后血乳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组复苏后血pH值、PaO_(2)、PaCO_(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 h组复苏后ELWI、PVPI、血肌酐高于复苏前,并高于1~2 h组、≥2 h组(P<0.05);3组1 h液体复苏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 h组、1~2 h组、≥2 h组3 h液体复苏量呈依次降低趋势(P<0.05)。≥2 h组去甲肾上腺素剂量高于<1 h组、1~2 h组(P<0.05);<1 h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长于1~2 h组、≥2 h组(P<0.05)。1~2 h组、≥2 h组28 d生存率高于<1 h组(P<0.05,P<0.01)。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初始液体复苏应在1~2 h内完成,能有效改善器官功能障碍和病情,维持血流动力学水平,加快恢复进程,促进病情良好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液体复苏 完成时限 中心静脉压 血乳酸 动脉血氧分压 去甲肾上腺素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的柔性血压传感器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时未 董林玺 +3 位作者 翁斌辉 程家根 杨伟煌 刘超然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48-2658,共11页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 Plethysmo Graphy,PPG)的柔性传感器可进行心率(Heart Rate,HR)和血压(Blood Pressure,BP)检测,但是对其检测结果的标定报道甚少.据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拟血液循环的反射式PPG心率检测和血压标定系统...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 Plethysmo Graphy,PPG)的柔性传感器可进行心率(Heart Rate,HR)和血压(Blood Pressure,BP)检测,但是对其检测结果的标定报道甚少.据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拟血液循环的反射式PPG心率检测和血压标定系统.以蠕动泵来产生脉动流,通过调节其转速的大小来控制模拟血液输送的频率和压力,从而引起弹性乳胶管内模拟血液体积的变化,而改变反射光的信号周期与强度,贴近于人体脉搏测量过程的实际场景.该系统心率检测误差均值为0.27778,95%一致性界限为(-2.59562,3.15117),所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97185和0.98111.经标定后的柔性PPG传感器对4名志愿者检测的SBP和DBP的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均值分别为(1.21±2.16)mmHg和(0.76±2.02)mmHg,均符合且远小于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edical Instrumentation,AAMI)所制定的衡量血压计精度的标准指标(5±8)mmHg.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高效地标定柔性PPG传感器,为实现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的精准血压检测提供标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 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 脉搏波传输时间 血压标定 心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强化降压目标评价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松燃 汪汇 +2 位作者 龙超良 姜雨鸽 汪海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达标率。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一项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单药治疗,剂量为5 mg,疗程共8周。分析降压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达标率。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一项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单药治疗,剂量为5 mg,疗程共8周。分析降压有效性和安全性,计算分别以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和130/80mmHg为目标值时降压达标率并做年龄亚组分析。采用SAS 9.3和Graphpad Prism 9.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及χ^(2)检验。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120例,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分别为(16.7±12.9)mmHg和(12.9±7.5)mmHg,降压显效率为72.5%(87/120),总有效率为91.7%(110/120)。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前后血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以140/90 mmHg和130/80 mmHg为降压目标值,苯磺酸氨氯地平8周末达标率分别为51.6%(49/95)和5.0%(6/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龄组和高龄组患者治疗8周末强化降压达标率分别为4.1%(4/98)和9.5%(2/21)。治疗周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8%(19/1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4/120)。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强化降压目标值130/80 mmHg为标准,其达标率仅5%。提示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单药治疗难以实现强化降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强化降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 达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司机生理指标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10
作者 赵泽宇 吴歆彦 +3 位作者 黄世杰 栾静 闫宏伟 朱晓琳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本文对适用于铁路司机适岗能力评估的生理指标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现有铁路司机适岗能力研究的现状,对铁路运输场景下国内外铁路司机的生理指标采集需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铁路司机适岗能力评估的生理指... 本文对适用于铁路司机适岗能力评估的生理指标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现有铁路司机适岗能力研究的现状,对铁路运输场景下国内外铁路司机的生理指标采集需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铁路司机适岗能力评估的生理指标;随后,研究分析了体温、心率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的采样方法,提出了快速检测技术;最后,针对采样获得的生理指标,提出了实时状态和状态趋势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发生理指标快速检测装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司机 生理指标 快速检测 血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奔跑体位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全平 李文娟 +1 位作者 黄永平 唐龙翔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4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奔跑体位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4月—2024年4月前海人寿韶关医院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单双号顺序分为传统组和新式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传统... 目的:分析改良奔跑体位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4月—2024年4月前海人寿韶关医院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单双号顺序分为传统组和新式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传统组患者取俯卧位手术体位,新式组患者手术体位为改良奔跑体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传统组,新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创建经皮肾镜通道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摆放体位前,两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别(P>0.05);摆放体位后,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式组摆放体位后舒张压、收缩压和传统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再手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传统组,新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患者,为其摆放改良奔跑体位能取得满意成效,不仅缩短患者手术用时,改善临床指标,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提升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奔跑体位 经皮肾镜碎石术 血压 心率 结石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鹤草提取物对兔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德才 高允生 +2 位作者 朱玉云 李娟 徐晓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22,24,共3页
目的:研究仙鹤草对兔血压的影响。方法:用颈动脉插管法,连接MS200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系统,测定仙鹤草水提物和醇提物(相当于原药材0.75、1.5、3.0g/kg,iv)给药前及药后0.5、1.5、3、5、10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 目的:研究仙鹤草对兔血压的影响。方法:用颈动脉插管法,连接MS200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系统,测定仙鹤草水提物和醇提物(相当于原药材0.75、1.5、3.0g/kg,iv)给药前及药后0.5、1.5、3、5、10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小剂量水提物降压作用不明显,但使心率加快,中、高剂量则使血压下降;3个剂量的醇提物均见血压下降,且中、高剂量组可见心率减慢;药后0.5~1.5min作用达高峰,3~5min后血压和心率基本恢复正常;醇提物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无明显影响,但阿托品能减弱其降压作用。结论:仙鹤草提取物能降低兔血压,且醇提物降压作用强于水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提取物 影响 血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仙花香对人体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卢起 彭爱铭 +3 位作者 刘双信 涂文坚 胡奎娟 高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329-14330,共2页
[目的]为了了解中国水仙花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方法]男性40人自愿参与试验,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在闻香前后不同时间段,比较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结果]青年组闻香1h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中... [目的]为了了解中国水仙花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方法]男性40人自愿参与试验,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在闻香前后不同时间段,比较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结果]青年组闻香1h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中老年组闻香2h后,血压下降有显著意义(P<0.01),呼吸频率增加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率和呼吸频率的调节,中国水仙花花香对人体确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并且这种影响随闻香时间的长短而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仙花 花香 血压 心率 呼吸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后疼痛及其有效治疗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立国 于晓磊 刘晓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2-853,共2页
关键词 手术 疼痛 血压 心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干预对不同行为类型大学生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封文波 张平 +2 位作者 阎克乐 代景华 王丽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探讨应激干预对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的影响及不同行为类型的差异。被试为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 72人(A、B型各 36人 ) ,应激干预为音乐放松、腹式呼吸和静坐休息 ,实验包括基线期 -干预期 -应激期 -恢复期四个阶段 ,在观看紧张性影片前... 探讨应激干预对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的影响及不同行为类型的差异。被试为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 72人(A、B型各 36人 ) ,应激干预为音乐放松、腹式呼吸和静坐休息 ,实验包括基线期 -干预期 -应激期 -恢复期四个阶段 ,在观看紧张性影片前进行应激前干预 ,记录被试的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结果发现 ,就缓解应激所产生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来说 ,音乐放松效果较好 ,腹式呼吸也明显优于自然休息 ;行为类型 (A、B)和应激干预大多表现出来交互作用 ;个体生理反应的性别差异与生理指标有关 ,基线值的性别差异较大时 ,男女生的生理数据不宜混合在一起 ,基线值相差不大时 ,可以用相对值 (如变化值或变化率 )进行统计处理。说明行为类型 (A、B)对于应激而言是一种微调变量 ,在自然休息状态或者低应激水平下作用更明显 ,应激水平较高时 ,行为类型的调节作用会显著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干预 行为类型(A、B) 心率 血压 手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曲林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高瑜 张佩生 梁雪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伴焦虑抑郁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heart t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EH伴焦虑抑郁患者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卡托普利+舍曲...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伴焦虑抑郁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heart t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EH伴焦虑抑郁患者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卡托普利+舍曲林)和对照组(卡托普利+安慰剂),并随访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坐位血压,动态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及动态心电图的情况。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后实验组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实验组非勺型血压昼夜节律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5%vs 36.7%,χ2=4.731,P<0.05)。③治疗后实验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N、PNN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焦虑抑郁剂舍曲林能有效缓解伴焦虑抑郁EH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提高降压疗效,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及H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 抑郁 舍曲林 血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应用温热液体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压、心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代永静 王建荣 +3 位作者 袁维秀 张明学 马燕兰 韦映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温热液体对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为临床此类患者术中应用温热液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择期行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或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温热组和常温组。温热组患者44例...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温热液体对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为临床此类患者术中应用温热液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择期行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或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温热组和常温组。温热组患者44例,术中静脉输入温度为36.5~37.5℃的温热液体(包括库存血),并采用温度为37℃的恒温冲洗液进行术区冲洗;常温组患者44例,术中静脉输入22~24℃液体及库存血,并用同温度的常温冲洗液进行术区冲洗。观察患者围术期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1)温热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均低于常温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2)温热组术后心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自术后10min起均低于常温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收缩压自术后30min起亦低于常温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应用温热液体,在减缓体温下降的同时,亦不增加其术中心率及血压,且有利于维持术后心率、血压的稳定,对手术患者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温度 心率 血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玉梅 叶琳 +4 位作者 刘振东 路方红 赵颖馨 刁玉涛 张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BPV)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4月,对1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7d家庭自测血压以及24h动态一心电图监测。根据家庭自测BPV三分位分为低变异性组56例、中变异性纽62例...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BPV)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4月,对1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7d家庭自测血压以及24h动态一心电图监测。根据家庭自测BPV三分位分为低变异性组56例、中变异性纽62例和高变异性组54例。结果与低变异性组比较,中变异性组和高变异性组24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连续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的差值均方根(rMSSD)及低频明显降低(P〈0.05);与中变异性组比较,高变异性组sDNN、SDANN、rMSSD及低频明显降低(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收缩压变异性与SDNN、SDANN、rMSSD和低频呈负相关(P〈0.05),与极低频呈正相关(P〈0.05);家庭舒张变异性与吸烟呈正相关(P〈0.05),与SDNN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BPV与24h心率变异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测定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心率 自主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心率变异性及动态血压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波 纳志英 +2 位作者 张红珊 尹琳 李奕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106例老年EH患者根据RI-IR水平分为:A组60例,RHR〈80次/min;B组46例,RHR〉80次/min。对入选患者同步监测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对...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106例老年EH患者根据RI-IR水平分为:A组60例,RHR〈80次/min;B组46例,RHR〉80次/min。对入选患者同步监测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对比分析HRV及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结果B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及TI低于A组,而动态血压各参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HR与HRV指标SDNN、SDANN及TI呈负相关,而与DBP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RHR增快是老年EH患者的一个危险因子,与HRV降低、血压增高相关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心率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全身麻醉减少头皮浸润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的血压下降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益民 李建生 +2 位作者 张转 李伟彦 杨建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07-610,613,共5页
目的:观察相对浅的全身麻醉是否可以预防神经外科手术中头皮浸润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溶液所引起的低血压。方法:50例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包括头皮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第一组患者以靶控输注二... 目的:观察相对浅的全身麻醉是否可以预防神经外科手术中头皮浸润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溶液所引起的低血压。方法:50例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包括头皮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第一组患者以靶控输注二异丙酚2μg/ml、瑞芬太尼2 ng/ml维持麻醉,第二组患者以靶控输注二异丙酚4μg/ml、瑞芬太尼4 ng/ml维持麻醉。所有患者均接受头皮下多点浸润注射含肾上腺素5μg/ml的1%利多卡因16 ml。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在局部浸润注射开始后5 min内,每隔30 s记录1次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该时段平均MAP的最低值和最高值,计算MAP最大降低、最大升高和最大波动百分比。结果:BIS监测显示第一组麻醉深度比第二组相对浅(P<0.05)。在注射后1.5 min,两组均出现明显的MAP下降(P<0.05)伴随HR升高(P<0.05),且第二组MAP比第一组更低(P<0.05),HR比第一组更快(P<0.05)。第一组MAP最大降低百分比(13%)明显小于第二组(24%)(P<0.05);第一组MAP最大升高百分比(10%)大于第二组(4%),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维持相对浅的全身麻醉可减少因头皮浸润注射肾上腺素所引起的动脉血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全身麻醉 浸润 血压 心率 头皮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