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层信息流控制的云敏感数据安全增强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泽智 陈性元 +1 位作者 杜学绘 杨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45-2250,共6页
已有的云安全防护方法如加密、访问控制和虚拟机隔离等不能够提供数据端到端的安全防护。首先,提出了一个面向云环境的双层信息流控制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关键要素定义、集中式与分布式信息流控制规则、能力标记调整规则、标记传播规则和... 已有的云安全防护方法如加密、访问控制和虚拟机隔离等不能够提供数据端到端的安全防护。首先,提出了一个面向云环境的双层信息流控制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关键要素定义、集中式与分布式信息流控制规则、能力标记调整规则、标记传播规则和降密规则.然后,综合动态污点跟踪和虚拟机自省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原型系统IFCloud,可为云租户提供信息流跟踪与控制即服务,为云平台提供常见系统攻击如栈溢出、缓冲区溢出等攻击的防护机制.最后,给出了原型系统IFCloud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IFCloud能够灵活、正确、实时地跟踪和控制云下敏感数据流.可应用于云平台下面向软件即服务的细粒度数据安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数据安全 信息流控制模型 动态污点跟踪 虚拟机自省 栈溢出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止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乐光学 赵嫦花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97-401,共5页
详细讨论和分析了由于 C/C+ +语言不进行数组和指针的边界越界检查造成缓冲区、堆栈溢出的原理、要素、以及对系统造成的危害 .对“禁用栈执行、使用安全 C库支持、编译器技术”当前最新的几种防御技术进行了讨论 ,并给出了部分具体的... 详细讨论和分析了由于 C/C+ +语言不进行数组和指针的边界越界检查造成缓冲区、堆栈溢出的原理、要素、以及对系统造成的危害 .对“禁用栈执行、使用安全 C库支持、编译器技术”当前最新的几种防御技术进行了讨论 ,并给出了部分具体的实例程序源代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区 溢出攻击 防御技术 进程 地址空间 虚拟内存 指针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编译数据空间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付剑晶 黄金钟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0-193,共4页
分析了传统的编译数据空间组织结构,说明它是缓冲区溢出威胁软件运行时安全的先天成因.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编译数据空间提出了改进方案;描叙了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并评价了其安全性与运行性能.
关键词 编译空间 数据空间 缓冲区溢出攻击 栈帧 返回地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栈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研究与实现
4
作者 卢曼慧 郭崇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5期301-304,共4页
为了有效地防御栈溢出攻击,应用反汇编工具IDAPro和动态调试工具OllyDBG分析两种栈溢出攻击的原理,并依据分析的原理给出两种栈溢出攻击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原理分析正确,有利于有效防御目前栈溢出攻击方法,有利于指导软件编程人员编... 为了有效地防御栈溢出攻击,应用反汇编工具IDAPro和动态调试工具OllyDBG分析两种栈溢出攻击的原理,并依据分析的原理给出两种栈溢出攻击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原理分析正确,有利于有效防御目前栈溢出攻击方法,有利于指导软件编程人员编出更稳定更安全的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栈缓冲区溢出攻击 SOCKET编程 溢出点 多线程 代码植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栈溢出攻击验证
5
作者 周蕊 于晓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3-117,132,共6页
目前大部分的缓冲区溢出的攻击都是基于摧毁栈的方式.作者针对Windows操作系统,对栈溢出的原理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通过实例完成了一个溢出的攻击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针对有漏洞的代码可以进行漏洞攻击,并给出了防止漏洞攻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缓冲区溢出 漏洞攻击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防护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圣卓 谢余强 魏强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22-25,共4页
文中首先分析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及其威胁。然后分析了形成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必要条件,并着重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介绍了缓冲区溢出的防护措施。最后简述了针对缓冲区溢出的设防走向。
关键词 缓冲区溢出 攻击 堆栈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C编译器中的堆栈保护技术概述 被引量:5
7
作者 曹耀彬 王亚刚 《信息技术》 2017年第7期23-25,共3页
以堆栈溢出为代表的缓冲区溢出已经成为最为普遍的安全漏洞之一。自从1988年缓冲区漏洞被发现以来,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研人员提出了各种防护方法,但是在操作系统或者软件当中总有新的溢出漏洞或者其变种被发现。为了尽可能避免堆... 以堆栈溢出为代表的缓冲区溢出已经成为最为普遍的安全漏洞之一。自从1988年缓冲区漏洞被发现以来,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研人员提出了各种防护方法,但是在操作系统或者软件当中总有新的溢出漏洞或者其变种被发现。为了尽可能避免堆栈溢出漏洞被攻击者利用,一直以来,众多的编译器工作者在GCC编译器中尝试了多种方法来保护内存中的堆栈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U编译器集合(GCC) 堆栈 缓冲区溢出 攻击 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