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旋流器作用下气液螺旋环状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皓宇 杨杨 +3 位作者 荆文婕 杨斌 唐雨 刘毅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44-2755,F0002,共13页
管内气液螺旋环状流动可以通过设置固定叶片的旋流器形成,旋流器的结构极大地影响了形成的螺旋环状流动的稳定性。对此,选取了四种典型旋流器结构开展三个典型来流工况下螺旋环状流形成的实验研究。通过图像处理结合概率密度函数(probab... 管内气液螺旋环状流动可以通过设置固定叶片的旋流器形成,旋流器的结构极大地影响了形成的螺旋环状流动的稳定性。对此,选取了四种典型旋流器结构开展三个典型来流工况下螺旋环状流形成的实验研究。通过图像处理结合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拟合的方法分析了形成螺旋环状流的稳定性,同时结合液膜波动特性与旋流器内部作用过程分析发现:平板式及平板有中心柱式旋流器在不同来流工况下产生的液膜相较于螺旋叶片式A/B旋流器都更加稳定,相同工况下的失稳距离也更长,而螺旋叶片式A/B旋流器产生的螺旋环状流的稳定性较差,在更短的距离内即发生了螺旋环状流失稳现象;不同工况下液相折算速度的上升有助于提高液膜稳定性与螺旋环状流失稳距离,从而形成更稳定的螺旋环状流;叶片作用下流体内部压力梯度和气液相分布规律高度相关,压力梯度和周向速度是形成螺旋环状流动的主要因素,并且压力梯度和周向速度的大小一定程度决定了螺旋环状流动气液交界面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成像 旋流器 螺旋环状流动 概率密度函数 液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稠油水环发生器维稳特性与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蒋文明 杜仕林 +1 位作者 刘杨 边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90,共5页
为了改善水环在输送稠油过程中易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环输送发生器,开展了水环维稳特性及优化研究.采用VOF模型进行模拟,根据水环成型原理建立了层流水环流动数值模型,并通过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正确性,据此研究了... 为了改善水环在输送稠油过程中易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环输送发生器,开展了水环维稳特性及优化研究.采用VOF模型进行模拟,根据水环成型原理建立了层流水环流动数值模型,并通过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正确性,据此研究了新型水环发生器不同间隙厚度的水环维稳特性和螺旋叶片对水环维稳特性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间隙厚度过大过小都不利于水环的形成和稳定,当流速为1m/s时,在直径为19mm管道中,发生器间隙为1.4mm所产生的水环较稳定,即间隙厚度与主管段直径比为3∶20时效果最好;采用螺旋叶片结构可以将水环稳定长度由150mm提高到500mm,增幅达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输送 数值模拟 水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流动稳定性判别新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贺成才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8,共3页
在钻井、固井作业中工作液基本都符合非牛顿流体的本构模型,因而研究非牛顿流体的稳定性判别方法对于科学设计钻井、固井等水力参数、避免在作业中出现不希望出现的流态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分析了现有流体稳定性判别方法基础上,提出了... 在钻井、固井作业中工作液基本都符合非牛顿流体的本构模型,因而研究非牛顿流体的稳定性判别方法对于科学设计钻井、固井等水力参数、避免在作业中出现不希望出现的流态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分析了现有流体稳定性判别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圆管和环空断面平均剪切率与平均剪切力而得断面平均视粘度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判别非牛顿流体稳定性的方法。利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非牛顿流体稳定性判别新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流体流动本质,并且与雷诺数定义的本义相符,比普通方法相对误差小,可以用于钻井水力参数设计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流动稳定性 石油钻井 判别方法 非牛顿流体 雷诺数 圆管 环空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阀内油水环状流稳定性的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江帆 卢浩然 +2 位作者 黎斯杰 陈玉梁 祁肖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3,共7页
为了研究管阀与两相流相互作用下的油水环状流稳定性,结合流固耦合模型和VOF模型,进行管阀与油水环状流的双向流固耦合分析,对管壁变形及剪切应力、油相体积分布、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管壁变形与壁面剪切力作用的大小与... 为了研究管阀与两相流相互作用下的油水环状流稳定性,结合流固耦合模型和VOF模型,进行管阀与油水环状流的双向流固耦合分析,对管壁变形及剪切应力、油相体积分布、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管壁变形与壁面剪切力作用的大小与面积随球阀开度变化而变化,管壁变形对油水环状流产生影响。在较小的球阀开度下,流固耦合对阀下游油水两相分布、漩涡强度有明显影响,容易使油水环状流失稳。而在大开度下,流固耦合对环状流无明显影响。在实际开闭阀门操作中应快速反应,减少阀门在小开度过程中的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环状流稳定性 流固双向耦合 球阀开度 管壁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空流场特性的变径稳定器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汤历平 周翔宇 +2 位作者 李金和 黄崇君 周广静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6,共9页
变径稳定器径向活塞不同的伸缩状态对环空流场会产生影响。为此,采用流体动力学研究不同状态下的环空流场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建立变径稳定器的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模型,结合现场应用的变径稳定器参数,分析不同螺旋带参数和... 变径稳定器径向活塞不同的伸缩状态对环空流场会产生影响。为此,采用流体动力学研究不同状态下的环空流场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建立变径稳定器的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模型,结合现场应用的变径稳定器参数,分析不同螺旋带参数和流体参数下的流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螺旋升角为55°左右时最优,螺旋棱截面对应圆心角对环空流场影响不明显,螺旋棱侧面倾角在5°~10°范围内较好,径向活塞为伸出状态时旋流流场表现更好;钻井液排量与旋流长度之间呈正相关、近似线性关系,钻井液密度较大时可以改善旋流衰减流场,但对切向速度和旋流长度影响较小。研究结论可为变径稳定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径稳定器 环空流场模型 径向活塞 螺旋棱 旋流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螺旋环状流界面波失稳机理
6
作者 刘莉 白博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59,共7页
为揭示气液螺旋环状流界面波失稳机理,基于经典的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理论,利用双流体模型,建立螺旋涡流作用下界面波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界面波色散方程,给出界面失稳的准则并进行理论验证。研究表明,界面波的增长特性决定于... 为揭示气液螺旋环状流界面波失稳机理,基于经典的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理论,利用双流体模型,建立螺旋涡流作用下界面波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界面波色散方程,给出界面失稳的准则并进行理论验证。研究表明,界面波的增长特性决定于气动力、离心力和表面张力的相互作用。其中,不同气液动压相对大小条件下,离心力对界面波稳定性存在三重影响。基于此准则条件,系统分析气流速度、旋流强度及管径对界面波增长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环状流 界面波 K-H不稳定性 稳定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环缝气流作用下锥形液膜线性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康忠涛 李清廉 成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3,共7页
为了分析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的雾化机理,对同轴气体作用下的锥形液膜进行时间稳定性分析,推导同轴气体作用下锥形液膜的色散方程,建立离心式喷嘴出口参数预测模型,用于数值求解色散方程。结果表明:喷嘴出口液膜厚度随着喷注压降的增加... 为了分析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的雾化机理,对同轴气体作用下的锥形液膜进行时间稳定性分析,推导同轴气体作用下锥形液膜的色散方程,建立离心式喷嘴出口参数预测模型,用于数值求解色散方程。结果表明:喷嘴出口液膜厚度随着喷注压降的增加而减小,喷雾锥角、液膜速度和轴向速度随着喷注压降的增加而增大。同轴气体作用下液膜由正弦模式的表面波主导,因为正弦模式的表面波增长率远大于曲张模式的表面波增长率。当环缝气体喷注速度较小时,增加气体速度会减小气液相对速度,从而减弱气液相互作用,使得液膜主导表面波增长率和频率减小、破碎时间和破碎长度增加。而当环缝气体速度超过一个临界值后,随着气体速度的增大,液膜主导表面波增长率和频率迅速增大,破碎时间和破碎长度迅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液膜 同轴环缝气流 线性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环流对核电主泵电机转子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曲大庄 金乐 +2 位作者 周全 李梦启 贾鑫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23-1029,共7页
在间隙环流动力学特性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简化的单圆盘转子为振动分析模型,利用Hurwitz判据和复特征值方法给出了转子振动稳定性的边界条件以及涡动频率的改变;通过解析求解转子振动质量不平衡稳态响应,得到了振幅变化的依据和相... 在间隙环流动力学特性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简化的单圆盘转子为振动分析模型,利用Hurwitz判据和复特征值方法给出了转子振动稳定性的边界条件以及涡动频率的改变;通过解析求解转子振动质量不平衡稳态响应,得到了振幅变化的依据和相应的临界转速.借助复模态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对实际的核电屏蔽电机主泵转子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相吻合,为进一步掌握间隙环流对核电主泵电机转子振动影响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泵电机 间隙环流 转子振动 稳定性 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产分析的套管稳定器结构参数优化
9
作者 魏精波 刘成文 +2 位作者 韦宝鑫 卓景军 李兆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
套管稳定器是套管钻井过程中必要的部件。为满足现场对安装套管稳定器的井段内环空流动损失较低且有利于携岩的要求,需要对套管稳定器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利用Fluent软件对稳定器与井眼之间的环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熵产方法对流场... 套管稳定器是套管钻井过程中必要的部件。为满足现场对安装套管稳定器的井段内环空流动损失较低且有利于携岩的要求,需要对套管稳定器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利用Fluent软件对稳定器与井眼之间的环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熵产方法对流场能耗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流场中湍流熵产占大部分且主要发生在螺旋流道入口;对安装稳定器的井段进行了携岩能力分析,发现稳定器的螺旋流道整体对携岩有利,但螺旋棱根部会有少量岩屑堆积。综合分析了螺旋棱尺寸对流场能耗和携岩能力的影响,优选出套管稳定器的结构尺寸。研究结果可为套管稳定器优化设计和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钻井 套管稳定器 环空流场 能耗 熵产 携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