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可编程直接序列扩频(DP-DS/SS)系统的设计
1
作者 陈勇 赵杭生 《电讯技术》 2005年第6期92-96,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数字化可编程直接序列扩频(DP-DS/SS)系统的设计方案,借鉴了软件无线电的思想,基于FPGA+DSP的结构实现数字化可编程功能,采用动态配置技术实现多模式工作。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部分应用结果表明该... 本文介绍了一种数字化可编程直接序列扩频(DP-DS/SS)系统的设计方案,借鉴了软件无线电的思想,基于FPGA+DSP的结构实现数字化可编程功能,采用动态配置技术实现多模式工作。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部分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移动卫星通信和直扩抗干扰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设计 动态配置 软件无线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2
2
作者 卢进登 李艳蔷 +1 位作者 康群 程胜高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94,共2页
采用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和尼龙网加工的微网组件与生物反应器一起构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研究表明微网组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微网的孔径密切相关,但与微网材料的相关性不明显。300目的微网组件对SS的去除率非常接近混合液经沉淀所能... 采用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和尼龙网加工的微网组件与生物反应器一起构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研究表明微网组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微网的孔径密切相关,但与微网材料的相关性不明显。300目的微网组件对SS的去除率非常接近混合液经沉淀所能达到的去除率,对COD的去除率大大高于经沉淀所能达到的去除率,表明了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存在开发应用的前景。同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悬浮固体(ss) 化学需氧量(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时胜 刘剑飞 冯建平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3-376,共4页
介绍了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进行的一种高应变率实验,第一次完整地给出了RPUF在10 ̄3s ̄(-1)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并对RPUF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其吸能缓冲机理作了... 介绍了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进行的一种高应变率实验,第一次完整地给出了RPUF在10 ̄3s ̄(-1)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并对RPUF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其吸能缓冲机理作了简单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 压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扩展裂纹尖端动态能量释放率分布的焦散线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姚学锋 方竞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借助高速摄影捕捉裂纹瞬态扩展过程,利用动态焦散线研究了含有裂纹的三点弯曲梁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扩展裂纹尖端的动态能量释放率分布规律;综合分析了裂纹扩展时间、长度、速度,以及扩展裂纹尖端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与它的变化关系,表明... 借助高速摄影捕捉裂纹瞬态扩展过程,利用动态焦散线研究了含有裂纹的三点弯曲梁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扩展裂纹尖端的动态能量释放率分布规律;综合分析了裂纹扩展时间、长度、速度,以及扩展裂纹尖端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与它的变化关系,表明了动态能量释放率在裂纹扩展过程中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焦散线 能量释放率 扩展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电流应力优化策略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向真 陈曦 +1 位作者 杜燕 孔令浩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为了提高拓展移相控制的双有源桥DAB(dual active bridge)DC-DC变换器的电压动态响应性能,降低系统的电流应力,利用使电流应力最小的优化相移比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将电压动态矩阵控制DMC(dynamic matrix control)算法与变... 为了提高拓展移相控制的双有源桥DAB(dual active bridge)DC-DC变换器的电压动态响应性能,降低系统的电流应力,利用使电流应力最小的优化相移比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将电压动态矩阵控制DMC(dynamic matrix control)算法与变换器电流应力优化方法相结合的控制算法,并从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3个环节详细介绍了DAB的DMC电压预测控制的具体实现过程。最后,将所提控制方法与电压闭环PI控制的拓展移相电流应力优化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小了电流应力,而且在变换器启动阶段、输入电压突变和负载突变时大大改善了变换器的电压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 拓展移相 动态矩阵控制 电流应力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体轮廓动态测量的激光CCD扫描传感器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尚平 庞翠珠 简水生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3,共4页
对用光学单三角法测量物体一维曲面轮廓的光电传感器作了详细的理论研究,指出了影响传感器灵敏度、动态范围的主要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测量方法。
关键词 动态测量 光电传感器 物体轮廓 电荷耦合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数字散斑干涉法测量动态面内位移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东升 佟景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利用数字散斑干涉法,研究了半无限平面模型在受冲击载荷下的面内位移场的测试技术。采用瞬态图像采集系统,将模型受冲击前后的电子散班图像直接存储在图像采集系统中,通过数字处理实现数字散斑干涉,测得了模型的面内位移。数值计算... 利用数字散斑干涉法,研究了半无限平面模型在受冲击载荷下的面内位移场的测试技术。采用瞬态图像采集系统,将模型受冲击前后的电子散班图像直接存储在图像采集系统中,通过数字处理实现数字散斑干涉,测得了模型的面内位移。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两者能很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干涉法 变形 光力学实验 面内位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车站系统能力协调的新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仍奎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9-463,共5页
以车站作业的实际过程为背景,通过建立动态传递方程,着重探讨了车站系统能力的动态协调问题,同时提出了模糊协调的概念和协调概率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车站 通过能力 铁路运输 动态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感知静态调度与动态线程迁移的异构多核调度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苗 张德贤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08-1810,共3页
异构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功效开销,是处理器发展的趋势,负载不平衡问题会造成处理器执行的不稳定。提出一种基于异构感知的静态调度和动态线程迁移相结合的异构多核调度机制,解决了不同核之间的负载平衡问题,提高了吞吐量。... 异构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功效开销,是处理器发展的趋势,负载不平衡问题会造成处理器执行的不稳定。提出一种基于异构感知的静态调度和动态线程迁移相结合的异构多核调度机制,解决了不同核之间的负载平衡问题,提高了吞吐量。仿真实验通过将此调度机制与静态调度策略(SS)比较,表明该机制提高了异构多核处理器的性能并保证了执行过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调度 动态线程迁移 异构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L21/31型船用中速柴油机动力学仿真及曲轴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民 史万强 《船海工程》 201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针对个别6L21/31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曲轴某些部位出现裂纹的情况,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建立该型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多刚体虚拟样机模型,对该型柴油机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借助有限元软件对曲轴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该型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 针对个别6L21/31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曲轴某些部位出现裂纹的情况,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建立该型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多刚体虚拟样机模型,对该型柴油机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借助有限元软件对曲轴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该型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刚-柔混合的样机模型,完成了曲轴动应力分析,获得了曲轴的最大应力值及位置,为曲轴的改进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虚拟样机 动力学仿真 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递归数字滤波器的鲁棒稳定性检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扬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7-281,共5页
提出了动态递归数字滤波器的鲁棒稳定性检验定理,将动态递归数字滤波器划分为两类,单调系统簇与非单调系统簇。单调系统簇的稳定性检验与Kharitonov定理的检验类似,只需检验集合中的四个端点或复多项式,而非单调系统需检... 提出了动态递归数字滤波器的鲁棒稳定性检验定理,将动态递归数字滤波器划分为两类,单调系统簇与非单调系统簇。单调系统簇的稳定性检验与Kharitonov定理的检验类似,只需检验集合中的四个端点或复多项式,而非单调系统需检验所有可能的端点复多项式的组合。给出了定理的证明与应用举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滤波器 稳定性 递归数字滤波器 鲁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T的直扩系统的快捕技术
12
作者 秦显荣 吴国义 刘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7-79,共3页
针对动态环境下直扩系统捕获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分段相关和FFT技术减少捕获时间的方法;通过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的推导,计算了基于FFT的直扩系统的快捕技术对捕获时间减少的倍数.计算结果表明,8点FFT变换的平均捕获时间为标准相关器... 针对动态环境下直扩系统捕获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分段相关和FFT技术减少捕获时间的方法;通过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的推导,计算了基于FFT的直扩系统的快捕技术对捕获时间减少的倍数.计算结果表明,8点FFT变换的平均捕获时间为标准相关器的1/16,可提高系统捕获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扩系统 动态 快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6 MeV边耦合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设计研究(英文)
13
作者 裴士伦 赵世琦 +3 位作者 李小平 周祖圣 赵建兵 池云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4-110,共7页
近年来,对紧凑、稳定及可靠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的需求越来越多,其能量主要分布在几百keV到十几个MeV的范围内,其中需求最多的则是能量在MeV量级的微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正在研制一台S波段6 MeV的边... 近年来,对紧凑、稳定及可靠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的需求越来越多,其能量主要分布在几百keV到十几个MeV的范围内,其中需求最多的则是能量在MeV量级的微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正在研制一台S波段6 MeV的边耦合电子直线加速器,本文对基于该加速器的模拟计算研究进行了介绍。EGUN和HFSS分别用来设计电子枪和边耦合加速结构。通过将EGUN计算得到的电子束流参数和HFSS计算得到的三维电磁场分布数据引入到PARMELA中,完成了对该加速器的多粒子动力学研究。模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加速器完全能够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最终,在考虑束流负载效应的因素后,完成了边耦合加速结构的微波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粒子束流动力学 边耦合电子直线加速器 EGUN PARMELA HFss POIssON SUPER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n der Pol振子在负反馈作用下的动力性态分析
14
作者 孙丕忠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本文从非线性振动理论和反馈控制论的角度研究了vanderPol振子在负反馈作用下的动力性态,用中心流形法和形式级数法分析了vanderPol振子的局部稳定性和Hopf分叉行为,用Runge─Kutta法给出了仿真结果。
关键词 非线性 负反馈 动力性态 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性材料动态损伤演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邢立平 周光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1-348,共8页
从微损伤系统的统计描述出发,应用Mori-Tanaka理论的物理思想,考虑了微孔洞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延性材料动态损伤的统计演化模型。结果能够描述材料在外载作用下的损伤弱化效应。还分析了材料变形中的两种不同的耗散机制... 从微损伤系统的统计描述出发,应用Mori-Tanaka理论的物理思想,考虑了微孔洞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延性材料动态损伤的统计演化模型。结果能够描述材料在外载作用下的损伤弱化效应。还分析了材料变形中的两种不同的耗散机制,考虑了含损伤的本构关系。将上述模型用于几种材料的层裂过程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作了初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损伤 损伤演化 微孔洞 层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扫频激光芯片动态相干长度离线测试的智能算法关键技术研究
16
作者 韦梓元 邱橙 +10 位作者 陈泳屹 陈威 宋悦 梁磊 雷宇鑫 贾鹏 王玉冰 曾玉刚 常艺暄 秦莉 王立军 《激光杂志》 2025年第9期20-28,共9页
本研究针对应用在高速扫频激光器动态相干长度测试的高成本与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线处理的低成本替代方案。通过整合Savitzky-Golay滤波降噪、希尔伯特变换相位估计等技术,优化了扫频光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ource-Swept Optical... 本研究针对应用在高速扫频激光器动态相干长度测试的高成本与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线处理的低成本替代方案。通过整合Savitzky-Golay滤波降噪、希尔伯特变换相位估计等技术,优化了扫频光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ource-Swept 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SS-OCT)的干涉信号处理流程。该方法避免了传统高精度干涉系统对硬件同步与复杂光路设计的依赖,通过离线算法间接重构信号。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信号对比,所提方法显著提升了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的峰值强度与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且成像深度因灵敏度滚降延缓而扩展。尽管存在高计算资源需求与误差累积等局限性,但该方法在非实时场景(如科研与算法开发)中展现出低成本、高灵活性的优势,为动态相干长度测试及SS-OCT系统优化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OCT 动态相干长度 点扩散函数 K空间重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