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油松-白桦混交林种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聂道平
王兵
+1 位作者
沈国舫
董世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4-402,共9页
在调查河北隆化县油松-白烨混交林的林木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林下草灌木、林地枯落物的总量以及不同混交距离油松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状态的基础上,研究了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该混交林作为华北地区广泛分...
在调查河北隆化县油松-白烨混交林的林木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林下草灌木、林地枯落物的总量以及不同混交距离油松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状态的基础上,研究了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该混交林作为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林型,林下草灌木繁茂,林地枯落物分解迅速,有利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分营养状况的改善,种间关系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由于林龄及密度原因,混交林生物量略低于油松纯林,在混交林中白桦对油松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因混交距离而变化。本文提出了合适的混交距离和混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白桦
混交林
生物量
混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伐和修枝对白桦天然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37
2
作者
孙志虎
王庆成
梁淑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2,18,共3页
1998年 ,对林龄为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修枝和间伐处理 ,并于 2 0 0 3年春对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复查 ,结果表明 :不同强度的间伐和修枝处理对白桦天然林林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具有显著影响。强度修枝 (2 /3树高 )后 ,林...
1998年 ,对林龄为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修枝和间伐处理 ,并于 2 0 0 3年春对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复查 ,结果表明 :不同强度的间伐和修枝处理对白桦天然林林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具有显著影响。强度修枝 (2 /3树高 )后 ,林木的胸径生长比弱度修枝降低 8%~ 10 %。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对保留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影响较为接近 ,但显著高于弱度间伐。树干解析结果表明 :间伐后 ,林分的材积生长量以中度间伐为最大 (6 .99m3 ·hm-2 ·a-1) ,强度间伐最小 (4.6 1m3 ·hm-2 ·a-1)。 5a的研究结果表明 ,林龄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最适林分密度为 110 0株·hm-2 ,修枝强度不应超过 1/2树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suk
.)
天然林
抚育间伐强度
修枝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桦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适应性响应
被引量:
9
3
作者
任达
王暾
+2 位作者
郭晋平
张芸香
刘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森林光环境是影响森林树种生长发育和完成正常更新过程的重要因子。为了探求光照变化对白桦幼苗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林下和林外2种森林光环境。[方法]通过测定白桦幼苗植株的高、地径、地径比、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生物量和生物量...
[目的]森林光环境是影响森林树种生长发育和完成正常更新过程的重要因子。为了探求光照变化对白桦幼苗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林下和林外2种森林光环境。[方法]通过测定白桦幼苗植株的高、地径、地径比、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生物量和生物量分配,调查白桦幼苗在形态特征上的光适应性,为白桦林更新、维护和恢复提供依据。[结果]结果表明林外环境的白桦幼苗较之林下环境的幼苗,其植株比叶面积,叶重比减小,但植株高度,地径,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显著增加。经过两个生长季,处于林内的白桦幼苗植株根重比下降,茎重比升高,冠根比增大,而林外的白桦幼苗无明显的变化。[结论]白桦幼苗的形态响应和生物量分配响应较强,对不同的森林光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幼苗期喜光兼性耐阴,加之与辽东栎类似的光适应特征,白桦也可广泛用于华北山地林下更新造林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幼苗
森林光环境
形态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桦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侯坤龙
孙国芝
+1 位作者
李海珠
周德滨
《林业勘查设计》
2006年第3期45-46,共2页
在海林林业局二十二林场1995年造的白桦人工林内,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和修枝试验,该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间伐设在主区,修枝设在副区,重复4次,共处理林分3·0hm2,考察间伐和修枝对白桦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白桦
抚育间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征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永宏
张立欣
+1 位作者
王伟峰
王博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20-25,37,共7页
以乌拉山自然保护区7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在白桦林、蒙古扁桃林、油松林和草地设置7块样地,从0~10 cm、10~20 cm、20~40 cm和40—60cm土层取样,测定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探讨了研究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物理...
以乌拉山自然保护区7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在白桦林、蒙古扁桃林、油松林和草地设置7块样地,从0~10 cm、10~20 cm、20~40 cm和40—60cm土层取样,测定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探讨了研究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含水量与最大持水量)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土壤容重表层最低,随土层加深逐渐增加;土壤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则表层最高,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样地间物理性状具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843**),而与土壤含水量(r=0.714**)、最大持水量(r=0.713**)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林分类型通过凋落物的组成和产量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中有机质及全N含量具有明显分层现象,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而土壤全P含量及pH值各土层无显著差异。各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N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0.817**);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及全N含量具有显著关系。该地区不同林分类型之间的土壤——植被协同反馈机制主要由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白桦林
檬古扁桃林
油松林
土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白桦林下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天然更新格局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董丽丽
安娜
+3 位作者
陈海川
田玉巍
孙志虎
金光泽
《森林工程》
2008年第6期5-9,共5页
对比研究48 a生城市人居白桦生态林下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天然更新格局。结果表明:①水曲柳和黄菠萝更新苗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②随着林冠空隙面积的增加,水曲柳和黄菠萝的更新苗数量和密度均表现出抛物线式的变化趋势:水曲柳在林冠空...
对比研究48 a生城市人居白桦生态林下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天然更新格局。结果表明:①水曲柳和黄菠萝更新苗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②随着林冠空隙面积的增加,水曲柳和黄菠萝的更新苗数量和密度均表现出抛物线式的变化趋势:水曲柳在林冠空隙面积为13.3 m2时,更新苗数量最多,为32株,在11.7 m2时更新苗密度最大,为29 289株/hm2;黄菠萝在林冠空隙面积为22 m2时更新苗数量最多,为11株,在15.1 m2时,更新密度最大,为6 659株/hm2;③相同林冠空隙面积下,水曲柳的更新苗数量明显高于黄菠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城市人居生态林
水曲柳
黄菠萝
更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桦伐根萌芽幼、中龄林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高永晨
高晖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23-26,共4页
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上高台林场的白桦伐根萌芽幼、中龄林实施长期封禁,通过固定标准地对白桦萌芽林多项生长因子进行定期调查测定,开展白桦萌芽林不同龄级年均生长量和根系生长发育、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强度以及立地条件变化对生...
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上高台林场的白桦伐根萌芽幼、中龄林实施长期封禁,通过固定标准地对白桦萌芽林多项生长因子进行定期调查测定,开展白桦萌芽林不同龄级年均生长量和根系生长发育、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强度以及立地条件变化对生长的影响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封育的白桦萌芽林树高年均生长量最大期在6~15年之间;胸径年均生长量最大期在21~30年;在林龄35~45年间,树高和胸径年均生长量逐年减小;在林龄45年时,林分密度是1 170株/hm2,林木平均胸径达20 cm,树高13.35 m。研究认为在17~23年林龄段自然稀疏强度大,林木枯死多,应对白桦萌芽林进行抚育,按年平均自然减少株数6.6%,确定林分每公顷应保留株数为11 175~6 750株中、上层活立木;对坡位中上部萌芽林实施重点抚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萌芽林
林分生长因子
林分密度
合理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白桦次生林健康评价——以大通县宝库河流域为例
8
作者
高佳文
左亚凡
+1 位作者
鲁雅雯
贺康宁
《生态学报》
2025年第12期5941-5954,共14页
青海省大通县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生态地位显著。在该地区维持主要先锋树种白桦的次生林良好健康状况,利于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功能,对维护区域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旨在评价青海大通县不同密度白桦次生林的健康...
青海省大通县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生态地位显著。在该地区维持主要先锋树种白桦的次生林良好健康状况,利于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功能,对维护区域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旨在评价青海大通县不同密度白桦次生林的健康状况并明确其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退化天然林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为此,选择生产力、土壤质量、林分结构和系统稳定性四个潜变量及变量下的18项观测变量作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此计算不同密度林分的健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四个潜变量对森林健康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74、0.90、0.09和0.70,均达显著水平。权重分析显示,土壤质量的综合权重最高(0.3704),其次是生产力(0.3045)和系统稳定性(0.2880),林分结构的权重相对较低(0.0371)。通过分析不同密度林分的森林健康综合得分,林龄为40—50年的白桦次生林中,密度在300—500株/hm2范围的样地综合得分最高,显著优于其它密度区间;密度过高(800株/hm2以上)会导致健康得分降低。综合来看,白桦次生林维持适中的合理林分密度(300—500株/hm2)能有效维持其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从而维持较好的林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健康评价
结构方程模型
验证性因子分析
白桦次生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松-白桦混交林种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聂道平
王兵
沈国舫
董世仁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4-402,共9页
文摘
在调查河北隆化县油松-白烨混交林的林木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林下草灌木、林地枯落物的总量以及不同混交距离油松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状态的基础上,研究了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该混交林作为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林型,林下草灌木繁茂,林地枯落物分解迅速,有利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分营养状况的改善,种间关系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由于林龄及密度原因,混交林生物量略低于油松纯林,在混交林中白桦对油松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因混交距离而变化。本文提出了合适的混交距离和混交方式。
关键词
油松
白桦
混交林
生物量
混交距离
Keywords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betula
platyphylla
suk
, Mixed
forest
, Biomass, Mixing dislance
分类号
S725.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伐和修枝对白桦天然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37
2
作者
孙志虎
王庆成
梁淑娟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林业厅"三北"防护林指导站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2,18,共3页
基金
国家"十五"攻关计划项目资助 (2 0 0 2BA51 5B0 5)
文摘
1998年 ,对林龄为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修枝和间伐处理 ,并于 2 0 0 3年春对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复查 ,结果表明 :不同强度的间伐和修枝处理对白桦天然林林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具有显著影响。强度修枝 (2 /3树高 )后 ,林木的胸径生长比弱度修枝降低 8%~ 10 %。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对保留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影响较为接近 ,但显著高于弱度间伐。树干解析结果表明 :间伐后 ,林分的材积生长量以中度间伐为最大 (6 .99m3 ·hm-2 ·a-1) ,强度间伐最小 (4.6 1m3 ·hm-2 ·a-1)。 5a的研究结果表明 ,林龄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最适林分密度为 110 0株·hm-2 ,修枝强度不应超过 1/2树高。
关键词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suk
.)
天然林
抚育间伐强度
修枝强度
Keywords
betula
platyphylla
suk
.
Natural
forest
Thinning intensity
Pruning intensity
分类号
S792.1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8.5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桦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适应性响应
被引量:
9
3
作者
任达
王暾
郭晋平
张芸香
刘宁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28-34,共7页
基金
山西省国际合作项目:(2015081001)
山西省攻关项目(20140311014-3)
高等学校博士基金(20121403110001)
文摘
[目的]森林光环境是影响森林树种生长发育和完成正常更新过程的重要因子。为了探求光照变化对白桦幼苗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林下和林外2种森林光环境。[方法]通过测定白桦幼苗植株的高、地径、地径比、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生物量和生物量分配,调查白桦幼苗在形态特征上的光适应性,为白桦林更新、维护和恢复提供依据。[结果]结果表明林外环境的白桦幼苗较之林下环境的幼苗,其植株比叶面积,叶重比减小,但植株高度,地径,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显著增加。经过两个生长季,处于林内的白桦幼苗植株根重比下降,茎重比升高,冠根比增大,而林外的白桦幼苗无明显的变化。[结论]白桦幼苗的形态响应和生物量分配响应较强,对不同的森林光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幼苗期喜光兼性耐阴,加之与辽东栎类似的光适应特征,白桦也可广泛用于华北山地林下更新造林作业。
关键词
白桦幼苗
森林光环境
形态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Keywords
betula
platyphylla
suk
seedlings,
forest
light environmental, Morphological response, Biomass, Biomass allocation
分类号
S792.1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桦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侯坤龙
孙国芝
李海珠
周德滨
机构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林业勘查设计》
2006年第3期45-46,共2页
文摘
在海林林业局二十二林场1995年造的白桦人工林内,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和修枝试验,该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间伐设在主区,修枝设在副区,重复4次,共处理林分3·0hm2,考察间伐和修枝对白桦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白桦
抚育间伐
Keywords
betula
platyphylla
suk
Selection cutting
forest
management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征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永宏
张立欣
王伟峰
王博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功能与森林碳汇研究所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20-25,37,共7页
基金
林业科技创新平台运行补助项目(2015-LYPT-DW-037)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项目(2015BS0323)
文摘
以乌拉山自然保护区7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在白桦林、蒙古扁桃林、油松林和草地设置7块样地,从0~10 cm、10~20 cm、20~40 cm和40—60cm土层取样,测定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探讨了研究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含水量与最大持水量)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土壤容重表层最低,随土层加深逐渐增加;土壤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则表层最高,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样地间物理性状具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843**),而与土壤含水量(r=0.714**)、最大持水量(r=0.713**)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林分类型通过凋落物的组成和产量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中有机质及全N含量具有明显分层现象,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而土壤全P含量及pH值各土层无显著差异。各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N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0.817**);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及全N含量具有显著关系。该地区不同林分类型之间的土壤——植被协同反馈机制主要由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控。
关键词
林分类型
白桦林
檬古扁桃林
油松林
土壤特征
Keywords
forest
stand types
betula
platyphylla
suk
.
Amygdalus mongolica (Maxim.) Ricker
Pinus tabulae-formis Cart.
soi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白桦林下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天然更新格局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董丽丽
安娜
陈海川
田玉巍
孙志虎
金光泽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森林工程》
2008年第6期5-9,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03A0702)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704005)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115C-782)资助
文摘
对比研究48 a生城市人居白桦生态林下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天然更新格局。结果表明:①水曲柳和黄菠萝更新苗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②随着林冠空隙面积的增加,水曲柳和黄菠萝的更新苗数量和密度均表现出抛物线式的变化趋势:水曲柳在林冠空隙面积为13.3 m2时,更新苗数量最多,为32株,在11.7 m2时更新苗密度最大,为29 289株/hm2;黄菠萝在林冠空隙面积为22 m2时更新苗数量最多,为11株,在15.1 m2时,更新密度最大,为6 659株/hm2;③相同林冠空隙面积下,水曲柳的更新苗数量明显高于黄菠萝。
关键词
白桦
城市人居生态林
水曲柳
黄菠萝
更新格局
Keywords
betula
platyphylla
suk
.
urban
forest
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
Phellobendron amurense Rupr.
regeneration pattem
分类号
S754.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桦伐根萌芽幼、中龄林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高永晨
高晖
机构
内蒙古卓资县上高台林场
内蒙古农业大学
出处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23-26,共4页
文摘
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上高台林场的白桦伐根萌芽幼、中龄林实施长期封禁,通过固定标准地对白桦萌芽林多项生长因子进行定期调查测定,开展白桦萌芽林不同龄级年均生长量和根系生长发育、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强度以及立地条件变化对生长的影响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封育的白桦萌芽林树高年均生长量最大期在6~15年之间;胸径年均生长量最大期在21~30年;在林龄35~45年间,树高和胸径年均生长量逐年减小;在林龄45年时,林分密度是1 170株/hm2,林木平均胸径达20 cm,树高13.35 m。研究认为在17~23年林龄段自然稀疏强度大,林木枯死多,应对白桦萌芽林进行抚育,按年平均自然减少株数6.6%,确定林分每公顷应保留株数为11 175~6 750株中、上层活立木;对坡位中上部萌芽林实施重点抚育。
关键词
白桦萌芽林
林分生长因子
林分密度
合理抚育
Keywords
sprout forest of betula platyphylla suk.
stand growth factor
stand density
reasonable tending
分类号
S7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白桦次生林健康评价——以大通县宝库河流域为例
8
作者
高佳文
左亚凡
鲁雅雯
贺康宁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2025年第12期5941-5954,共14页
基金
青海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转化项目(2022-SF-160)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2604)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4604)。
文摘
青海省大通县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生态地位显著。在该地区维持主要先锋树种白桦的次生林良好健康状况,利于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功能,对维护区域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旨在评价青海大通县不同密度白桦次生林的健康状况并明确其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退化天然林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为此,选择生产力、土壤质量、林分结构和系统稳定性四个潜变量及变量下的18项观测变量作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此计算不同密度林分的健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四个潜变量对森林健康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74、0.90、0.09和0.70,均达显著水平。权重分析显示,土壤质量的综合权重最高(0.3704),其次是生产力(0.3045)和系统稳定性(0.2880),林分结构的权重相对较低(0.0371)。通过分析不同密度林分的森林健康综合得分,林龄为40—50年的白桦次生林中,密度在300—500株/hm2范围的样地综合得分最高,显著优于其它密度区间;密度过高(800株/hm2以上)会导致健康得分降低。综合来看,白桦次生林维持适中的合理林分密度(300—500株/hm2)能有效维持其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从而维持较好的林分健康水平。
关键词
森林健康评价
结构方程模型
验证性因子分析
白桦次生林
Keywords
forest
health assessmen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betula
platyphylla
suk
secondary
forest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油松-白桦混交林种间关系研究
聂道平
王兵
沈国舫
董世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间伐和修枝对白桦天然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孙志虎
王庆成
梁淑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白桦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适应性响应
任达
王暾
郭晋平
张芸香
刘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白桦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侯坤龙
孙国芝
李海珠
周德滨
《林业勘查设计》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征
刘永宏
张立欣
王伟峰
王博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城市白桦林下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天然更新格局研究
董丽丽
安娜
陈海川
田玉巍
孙志虎
金光泽
《森林工程》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白桦伐根萌芽幼、中龄林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高永晨
高晖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白桦次生林健康评价——以大通县宝库河流域为例
高佳文
左亚凡
鲁雅雯
贺康宁
《生态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