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RNF14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病原刺激的免疫响应
1
作者 张美娜 张子豪 +8 位作者 洪佳乐 郭朝辉 李海洁 于光晴 董鹏生 黄小城 杨振江 王延晖 刘变枝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5,共11页
【目的】探究鲤环指蛋白14(ring finger protein 14,RNF14)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阻断鲤春季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yprinus carpio virus, SVCV)感染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PCR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 【目的】探究鲤环指蛋白14(ring finger protein 14,RNF14)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阻断鲤春季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yprinus carpio virus, SVCV)感染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PCR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鲤RNF14基因功能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其在病毒刺激后的表达规律。【结果】鲤RNF14基因编码区全长1 362 bp,编码453个氨基酸;鲤RNF14与犀角金线鲃亲缘关系较近,与原鸽亲缘关系较远;该蛋白属酸性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功能结构域预测显示该蛋白为典型的RBR E3s;泛素化底物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与RBCK1、Nedd4l、Notch1a等蛋白相互作用的置信度较高。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鲤RNF14基因在各组织或器官中广泛表达,以心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SVCV在体感染鲤24 h后,RNF1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肌肉中显著升高;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 acid-polycytidylic acid,ploy(I:C))在体刺激鲤24 h后,RNF1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肾脏和头肾中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SVCV和poly(I:C)离体刺激下,鲤RNF14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各取样时间点均极显著升高。在体和离体病原刺激结果表明,鲤RNF14基因参与了病原刺激后的免疫应答过程,提示鲤RNF14基因可能是阻断SVCV感染的潜在靶点。【结论】成功克隆了鲤RNF14基因的基因编码区,揭示了鲤RNF14基因在SVCV和poly(I:C)刺激下免疫响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指蛋白14 生物信息学 鲤春季病毒血症病毒 多肌胞苷酸 病原刺激 免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体外抑制SVCV入侵鲤鱼上皮瘤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佳 卢玉婷 +3 位作者 刘芸娜 闫子豪 汪惠庆 李月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4,共5页
为探究维生素C体外抑制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侵染鲤鱼上皮瘤细胞(EPC)的能力,本试验构建了体外EPC模型,并运用MTT法、DAPI染色和活性氧测定等方法测定维生素C和SVCV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及维生素C对SVCV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维生素C对SVC... 为探究维生素C体外抑制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侵染鲤鱼上皮瘤细胞(EPC)的能力,本试验构建了体外EPC模型,并运用MTT法、DAPI染色和活性氧测定等方法测定维生素C和SVCV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及维生素C对SVCV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维生素C对SVCV体外侵染EPC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与维生素C浓度呈正相关。本试验可为SVCV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鲤鱼上皮细胞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3
作者 梁君妮 尹伟力 +3 位作者 谢爽 刘宁 段效辉 林森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7-1040,共4页
为建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SVCV的G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初步建立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的SVCV检测方法。该RPA方法最优扩增温度为30℃,恒温反应20 min内即可完成。特异性试... 为建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SVCV的G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初步建立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的SVCV检测方法。该RPA方法最优扩增温度为30℃,恒温反应20 min内即可完成。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它常见鱼类感染病毒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SVCV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限为89.2拷贝/μL,高于传统的RT-PCR方法;利用已建立的RPA方法和RT-PCR方法对市场购买的8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PA方法与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且RPA方法能够有效检出RT-PCR方法的弱阳性样品,表明RPA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检测。本研究建立的检测SVCV的RPA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适合基层实验室及现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人工感染锦鲤攻毒试验
4
作者 花麒 欧阳敏 +2 位作者 田飞焱 刘文珍 徐节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89,I0007,共5页
为了研究鲤科鱼类感染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后的病理变化,试验通过使用本中心实验室采集和保藏的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株(JX14-012)对养殖的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然后对对照组和试验... 为了研究鲤科鱼类感染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后的病理变化,试验通过使用本中心实验室采集和保藏的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株(JX14-012)对养殖的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然后对对照组和试验组锦鲤进行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呈阳性,即已感染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对照组呈阴性;对试验组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发现肝胰脏、肾脏受到严重损害导致功能不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发现,脑、鳃、肝胰脏、脾脏、肾脏、肌肉各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表明JX14-012病毒株对锦鲤进行攻毒能够使试验组锦鲤致病,该毒株感染锦鲤后可在其体内复制、增殖,且对锦鲤有一定的致病力。其表现出来的症状对进一步掌握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病,及时诊断其危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感染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病 锦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Rhbdd3重组乳酸菌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及效果评价
5
作者 刘亚楠 张小明 邵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9-1026,共8页
鱼类Rhbdd3(Rhomboi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蛋白具有抗水生病毒感染功能,然而生产实践中缺乏其大量制备及应用方案。为研制鲤Rhbdd3蛋白重组微生物制剂,利用乳酸菌NICE表达系统,构建了Rhbdd3蛋白重组表达质粒pNZ8148-rhbdd3,并... 鱼类Rhbdd3(Rhomboi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蛋白具有抗水生病毒感染功能,然而生产实践中缺乏其大量制备及应用方案。为研制鲤Rhbdd3蛋白重组微生物制剂,利用乳酸菌NICE表达系统,构建了Rhbdd3蛋白重组表达质粒pNZ8148-rhbdd3,并转化获得了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8-rhbdd3 NZ9000。利用乳酸链球菌素nisin进行Rhbdd3蛋白的诱导表达,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验证。进一步,将重组乳酸乳球菌进行饲料拌喂并开展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人工感染实验,检测鱼体免疫因子表达水平及攻毒后鱼体组织病毒载量。结果显示:经nisin诱导后,pNZ8148-rhbdd3 NZ9000能够表达约为39 kDa的特异性蛋白,与Rhbdd3蛋白大小一致。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最佳nisin诱导浓度为100 ng/mL,最佳诱导时间为5 h。重组乳酸乳球菌饲喂后14 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鲤鱼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IFN1、IRF7、Viperin、Mx1和ISG1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此外,SVCV攻毒后,重组乳酸乳球菌饲喂组鱼体组织中病毒滴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其可以抑制病毒的增殖。研究结果为Rhbdd3蛋白的大量制备和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并为鱼类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一种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bdd3蛋白 乳酸菌 鲤鱼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微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hlj1株糖蛋白空间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 被引量:6
6
作者 纪锋 徐黎明 +4 位作者 赵景壮 刘淼 卢彤岩 贺文斌 尹家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0-446,共7页
为预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Shlj1株糖蛋白(Glycoprotein,G)的空间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采用RT-PCR法从接种SVCV的鲤上皮细胞悬液提取的病毒总RNA中扩增糖蛋白基因,并通过序列测定获得Shlj1株糖蛋白基... 为预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Shlj1株糖蛋白(Glycoprotein,G)的空间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采用RT-PCR法从接种SVCV的鲤上皮细胞悬液提取的病毒总RNA中扩增糖蛋白基因,并通过序列测定获得Shlj1株糖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利用Phyre2对Shlj1分离株的糖蛋白空间结构进行预测,使用DNAStar软件综合分析糖蛋白的柔性区域、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参数。结果表明:获得的SVCV Shlj1株糖蛋白核苷酸序列长1527 bp,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为509aa;空间结构预测显示,SVCV Shlj1株糖蛋白存在一定数量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大量无规则卷曲结构,空间构象较规则;抗原指数及抗原表位指数分析显示,糖蛋白中存在许多抗原指数较高的区域,该区域平均抗原指数为1.025,最大值达1.250,其中5个区域(4~26、145~157、293~302、315~327、407~491氨基酸区段)可能是B细胞抗原表位的主要分布区域。本研究结果为SVCV糖蛋白表位疫苗的设计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糖蛋白 空间结构 B细胞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糖蛋白的高效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兰文升 刘荭 +4 位作者 高隆英 史秀杰 郑晓聪 何俊强 卢体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8-22,共5页
本研究从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SVCV-741毒株克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糖蛋白基因(sue—g),将svc-g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后,用IPTG诱导培养,获得菌体总蛋... 本研究从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SVCV-741毒株克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糖蛋白基因(sue—g),将svc-g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后,用IPTG诱导培养,获得菌体总蛋白。用SVCV毒株免疫山羊所得到的抗血清作为一抗进行免疫印迹实验,结果在硝酸纤维素滤膜上检测到50~71 kDa之间的特异性免疫条带,与SVCV糖蛋白预测分子量一致,研究证明了工程茵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具有与SVCV毒株相同的免疫原性,也证明了该蛋白的糖基化对其免疫表位是非必需的。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发酵基因工程菌和蛋白质纯化过程,获得大量的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糖蛋白,为后期免疫动物获得抗血清储备了原料,也为SVCV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 表达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春季病毒血症病毒磷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月红 付云红 +2 位作者 Julia Pridgeon 宋琳 张东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63,共5页
【目的】克隆鲤鱼春季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磷蛋白(P蛋白)基因,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制备SVCV P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建立新的SVCV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SVCV P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入pET-28a(+)载体中,获得原... 【目的】克隆鲤鱼春季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磷蛋白(P蛋白)基因,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制备SVCV P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建立新的SVCV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SVCV P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入pET-28a(+)载体中,获得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8-P,进行原核表达。将该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感受态细胞中,用0.4mmol/L 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镍亲和层析试剂盒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分别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克隆了SVCV P蛋白基因,该基因长度为933bp。成功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8-P,其诱导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37ku;表达的重组P蛋白可被SVCV阳性血清所识别。【结论】成功克隆了SVCV P蛋白基因,获得了分子质量约为37ku的重组P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P蛋白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G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家林 李洋 李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24,共5页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是引起鱼类传染性病毒病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emia of carp,SVC)的病原,对鲤科鱼类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囊膜糖蛋白G可介导病毒内吞,还是最主要的抗原决定簇蛋白,已成为...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是引起鱼类传染性病毒病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emia of carp,SVC)的病原,对鲤科鱼类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囊膜糖蛋白G可介导病毒内吞,还是最主要的抗原决定簇蛋白,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G蛋白在表达技术、病毒检测、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状况,旨在为G蛋白的深入研究及鲤春病毒血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糖蛋白 蛋白表达 检测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测序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瑶 尹伟力 +2 位作者 张四化 岳志芹 孙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9-455,共7页
通过收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基因序列,设计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最为保守的指纹序列,以及测序引物,建立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对所构建的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 通过收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基因序列,设计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最为保守的指纹序列,以及测序引物,建立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对所构建的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在8种鱼类病毒中能够特异性检测出目的病毒,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核酸量为10pg/μL。对建立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选取国内采集与进口的鱼类样本共计80批次进行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检测。结果显示,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检出常规RT-PCR不能检出的假阴性样本和弱阳性样本,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满足水生动物疫病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焦磷酸测序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2005~2017年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飞焱 欧阳敏 +5 位作者 谢世红 徐节华 刘文珍 孟霞 银旭红 花麒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6,共5页
2005—2017年,从江西省69个县(区、市)的渔场采集576份样品,用细胞分离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监测鲤春病毒血症(SVC)病原,通过测序获得部分病毒分离株糖蛋白(G)的部分基因片段进行进化树分析,以了解江西省SVC的流行状况和特征。结果... 2005—2017年,从江西省69个县(区、市)的渔场采集576份样品,用细胞分离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监测鲤春病毒血症(SVC)病原,通过测序获得部分病毒分离株糖蛋白(G)的部分基因片段进行进化树分析,以了解江西省SVC的流行状况和特征。结果共发现了23个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分离株,阳性检出率为3.99%,阳性渔场分布区域较广,表明SVCV在江西省散在性分布;鲫Carassius auratus的SVCV携带率显著高于鲤Cyprinus carpio、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与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相当,说明在本地区除锦鲤外,鲫也是SVCV高度易感种。SVCV G基因部分序列的进化树分析显示,江西地区SVCV分离株与其他SVCV中国分离株、美国分离株同源性较高,均属于SVCVⅠa基因亚型。江西省各主要水系均与鄱阳湖密切相连。为了降低SVC病原的传播和扩散风险,需扩大疫情监测范围(包括野生鱼类),加强生物安保意识的宣传,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RNF181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对病毒刺激的响应规律
12
作者 洪佳乐 职毓杰 +9 位作者 吴成甲 张美娜 郭国军 杨振江 董鹏生 黄小城 于光晴 李明 武国兆 刘变枝 《淡水渔业》 2025年第5期12-22,共11页
为探究鲤RNF181(ring finger protein181,RNF181)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克隆并鉴定了鲤RNF181基因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全长,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蛋白性质和功能进行分析。并通过RT-qPCR检测其在各组织和早期发育阶段的基因表... 为探究鲤RNF181(ring finger protein181,RNF181)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克隆并鉴定了鲤RNF181基因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全长,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蛋白性质和功能进行分析。并通过RT-qPCR检测其在各组织和早期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同时,利用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和Poly(I:C)[polyriboinosinic-polyribocytidylic acid,Poly(I:C)]进行在体和离体刺激实验,研究其对SVCV和Poly(I:C)刺激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鲤RNF18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471 bp,编码157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鱼类遗传距离较近,与哺乳动物则相对较远。该蛋白分子质量为18.09 kDa,等电点为4.86,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具典型RING-H2-RNF181结构域。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显示其以无规卷曲和α螺旋为主。底物蛋白分析结果表明RNF181与NUGGC.1、TRIM36等相互作用的置信度高。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RNF181的mRNA表达水平在鳃中表达最高,肝脏中最低。早期发育阶段,在卵裂期、囊胚期和原肠胚期表达最高,孵化出膜期和孵化出膜后1 d表达水平最低。SVCV感染和Poly(I:C)刺激,RNF181的mRNA表达水平在脾脏、头肾、心脏和肌肉中显著上调。离体实验中,无论是SVCV感染还是Poly(I:C)刺激,RNF181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且鲤RNF181能够响应病毒的侵染,且这种响应受刺激时间和刺激剂量影响。上述结果提示,鲤RNF181可能在鲤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F181基因 鲤(Cyprinus carpio) 表达模式 病毒刺激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Poly(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