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型通风下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值模拟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伟 秦跃平 +1 位作者 郝永江 桂天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74-879,共6页
针对综采工作面"U"型与"Y"型通风特点,建立了多场耦合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模型,开发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离散的模型解算程序,结合实例研究了相同条件下"U"型与"Y"型通风对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影响,给出... 针对综采工作面"U"型与"Y"型通风特点,建立了多场耦合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模型,开发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离散的模型解算程序,结合实例研究了相同条件下"U"型与"Y"型通风对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影响,给出了不同通风系统下的采空区压力场、速度场、氧浓度场以及冒落煤岩固体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对比研究表明:"Y"型通风增大了采空区的漏风量,扩大了较高浓度氧气的分布范围,从而导致采空区温度更高.最后分析了"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漏风变化特点.该成果对"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通风 通风系统 采空区 自然发火 数值模拟 漏风 有限体积法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自然发火位置相似模拟模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长华 王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3,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采空区漏风对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影响,依据采空区的漏风状态不同,把采空区划分成不同的火灾危险区域,以此判断采空区发火位置。研制了相似模拟模型,针对采空区自然发火问题进行了多项模拟实验,观测并绘制了不同风量下...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采空区漏风对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影响,依据采空区的漏风状态不同,把采空区划分成不同的火灾危险区域,以此判断采空区发火位置。研制了相似模拟模型,针对采空区自然发火问题进行了多项模拟实验,观测并绘制了不同风量下采空区风压等值线及风流分布图;绘制了采空区不同位置漏风情况下风压等值线及风流分布图;绘制了上隅角设置瓦斯排放风筒后采空区风压等值线及风流分布图;设计了采空区充填带,并获得了采空区风压等值线及风流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自然发火 漏风 相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晓南矿上下行通风采空区自燃危险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宗翔 刘宇 +1 位作者 魏国山 吴邦大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为了比较工作面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对采空区自燃危险性的影响,结合晓南矿W2722工作面的具体工程背景,采用煤样封闭耗氧试验,得到晓南矿煤样耗氧速度与环境氧浓度呈线性关系;运用CFD仿真技术模拟采空区流场,得到工作面漏风情况,以及采空... 为了比较工作面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对采空区自燃危险性的影响,结合晓南矿W2722工作面的具体工程背景,采用煤样封闭耗氧试验,得到晓南矿煤样耗氧速度与环境氧浓度呈线性关系;运用CFD仿真技术模拟采空区流场,得到工作面漏风情况,以及采空区氧浓度场和温度场。当仅考虑瓦斯涌出情况时,下行通风工作面采空区受到瓦斯上浮作用的影响,抑制了工作面向采空区漏风,漏风率为3.68%,反之,上行通风工作面瓦斯上浮加速了工作面漏风率,漏风率为7.35%;模拟加入能量源项的采空区流场,得到下行通风工作面漏风率进一步降低至2.94%,相比上行通风的仿真计算,工作面漏风率高达8.09%。结果表明,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采取上行通风会促进自燃危险的发生,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取下行通风的方法,可以抑制自然发火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通风 工作面漏风 封闭耗氧试验 自然发火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介质采场渗流理论及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 被引量:2
4
作者 康雪 陈长华 李春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8-10,共3页
为了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必须了解其发生机理。依据不规则介质采场渗流理论,通过数值模拟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反映出真实采空区中气体的运移规律,得出采场通风时,工作面两端的压差是造成采空区漏风及遗煤自燃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上隅角... 为了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必须了解其发生机理。依据不规则介质采场渗流理论,通过数值模拟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反映出真实采空区中气体的运移规律,得出采场通风时,工作面两端的压差是造成采空区漏风及遗煤自燃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上隅角瓦斯进行合理的抽放,将瓦斯浓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便可避免为稀释上隅角瓦斯而加大工作面风量所造成的采空区自然发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自然发火 漏风 上隅角 数值模拟 相似材料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